大唐再起(校对)第298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298/1016

  “去了长沙府,你也入太学,恐怕是最小的太学生了,记住,谦虚,谦逊,不要因为是福清男的嫡子,就目中无人!”
  李淮摸了摸胡须,笑着说道。
  另一边,同样北上的,还有禁军大将,武平军节度使杨师璠,虽然担任禁军都指挥使,但他却依旧不自在。
  手底下都是皇帝的兵马,如同监视一般,怎么自在?
  “长沙府,已然多日未归,不知是何模样,甚是想念!”杨师璠感叹道,骑着马,护卫着这群达官贵人们北上,他心中是极为欢喜的。
  岭南再好,也及不上湖南。
  “使君。如今咱们北上长沙,又能回到老家了,这岭南,着实热了些!”身旁的张崇富一如既往跟随着,已然成为心腹。
  他内里是一件丝衣,外面则禁军的夏装,头上戴着草帽,骑着马,仿佛是游览风景一般。
  “这么阔的路,通往长沙府,而且,听闻开山铺路,死了不少人呢!”
  “这路,确实不错!”杨师璠不禁点点头,赞叹道:“一路上都有树荫,而且,每隔三十里,还有驿站,吃喝玩乐一个都不少,只是花钱忒多了些!”
  “嘿嘿,这驿站的几张破床,只有信使住,哪个当官的想住,不要钱,也不想去吃青菜豆腐!”张崇富笑着说道:“这一路去往长沙府,虽然辛劳,但却舒坦些,只盼一路上的驿站,都如这般!”
  作为营正,在广州时,每月有五贯钱,再加上之前的积累,吃喝不愁,已然注重享受。
  “别只知享福!”杨师璠低声训斥道:“你看看你,发福了一圈,将来怎样入战场?”
  “您是说,要打仗了?”张崇富立马警觉起来,低声问道。
  “国都迁到了长沙,此乃突进之策,若是享福,留在广州岂不更好?圣人如此年轻,自然斗志昂扬,复兴大唐,岂能坐在岭南复兴?”
  两人骑着马,来到了道路两边,轻声说道:
  “天下争鼎,不进则退,如今朝廷中枢到了长沙,要么中原,要么蜀国,还有江南李氏。”
  “那,使君,朝廷将征哪国?咱们能上阵吗?”张崇富激动地说道,这不打仗,光是钱粮就得饿死,只有赏钱痛快,而且,立功还有爵位呢!
  他对于杨师璠的男爵,可是羡慕地紧。
  “中原难敌,唯有蜀国与江南!”杨师璠目视前方,平静地说道:“这是朝廷中枢的事,咱又怎么知晓?”
  “但,马上的功夫可不能落下,战马越来越多了,骑兵迟早派上大用场。”
  “一个小小的减等男爵,可满足不了某的胃口!”
  “嘿嘿,使君,你可得带上咱,咱也想被人叫爵爷,”
第四百五十五章
长沙府
  长沙府很大,拥有长沙、岳州、邵州,衡州,永州、道州,敏州等七州,划去澧州与朗州去荆南府,整个诺大的湖南,几乎被长沙府占据。
  数十县,数十万人口,几乎是精华之地,也是湖南开发最好的地方了。
  长沙府知府,乃是刁广谆,李威统帅岳州卫,驻扎岳州,防备中原。
  最可怜的,还是湘西府,虽然有辰州、锦州等,还有一些蛮寮自治州,治下的汉人不到十万。
  知府就是之前李嘉北巡楚地,在朗州觐见的,谈吐不凡,善于治蛮的沅陵县令井韦,虽然人长得略微丑,属于蛮汉混血,但却对于蛮寮认识极深,扎根本地,又在汉人口碑里不错。
  所以在湘西这个地方,任命他这个本地人,是最佳的选择,不要求上缴多少赋税,只求平稳无事,自给自足就行了,毕竟是个贫瘠的地方,能有多少赋税?能提供些许兵源就行了,若是叛乱,耗费的钱财极大。
  什么改土归流,时机不成熟,李嘉不弄这些,天下统一之前不拖后腿就行了。
  这次朝廷迁都长沙府,代表着之前保持现状的情况被打破,最起码,一国之都,必须是心腹才能任职。
  刁广谆很识时务。
  朝廷要求的扩修长沙城,修缮楚王宫,他都一一进行安排,作为长沙府知府,很尽职,没人能挑出错。
  不消三个月的功夫,长沙府就扩大了一圈,沿着湘江,又扩大了一圈,城池成凸形,诺大的长沙城,扩大了一倍有余,往日拥挤的场面,不复存在。
  毕竟以往的一州之城,成为国都数十年,的确到了扩建的时候。
  刁广谆很聪明,他借鉴了府道的修建,烧值比较古朴的巨大青砖,而不是采自深山的巨石,如此单纯的砌墙,倒是容易太多。
  而对于楚王宫,却是极为重视,岭南的工匠无论要求什么,他都一一办到,反正花的是内库的钱,跑点腿算个甚?
  什么认真,什么粗略,他心中都是有普的。
  屹立在长沙城墙上,望着染了半个天空的火烧云,刁广谆又低下头,看着络绎不绝的骡马车队,感叹道:“咱们长沙府,又成了国都!不知是好是坏!”
  “不,国都在洛阳,在长安,咱们大唐的国都,从来不在南方,这等偏僻之地,只能是行在,广州府也是这般!”
  跟在他身旁的,则是一个身材修长,肤色较黑,模样周正的年轻人,不过二十五六岁的年纪,穿带着读书人都长袍,虽然没穿官服,但强大的气场,让人抱有敬意。
  他是长沙府的转运使——胡宾王,一个不过二十来岁的年轻人,从四品官,进士出身,身上充满了各种光环,整个长沙府的官吏,没一个不是羡慕巴结他的。
  几年后,一个知府是免不了的,这才多少岁?成为宰相还有疑问吗?
  “胡兄弟去年上任,赋税梳理地井井有条,分税大涨,未到秋收,九月份,就分下四千七百贯,与去年比,涨了数成!”
  刁广谆看着这个充满儒雅气息的年轻人,不由得赞叹道:“若不是胡兄弟拨下钱财,咱们这长沙城,还不一定能扩建成呢!若是贻误了时间,后果不堪设想!”
  朝廷拨钱下来修城,只是一个城墙,以及各种衙门,至于道路,下水道等设置,还是要走府库的钱粮,若不是长沙府着实繁荣,还真的扛不住。
  “哪里哪里,若不是府君治民有方,百姓安定,市井繁荣,咱们转运使司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!”胡宾王笑了笑,夸赞道。
  一时间,两人皆大笑,这波商业互吹,的确令人心生愉悦。
  自实行转运使司制度后,地方财政完全颠覆。
  以往的赋税,分成三部分,一部分自用,一部分上缴朝廷,一部分再给节度使、观察使,地方能得三成,仅仅自用。
  而征服湖南后,转运使司成立,州、县、府没有收税的权力,一切有朝廷分配,七三分,依旧未变。
  但,府州却起了争议,它们没有直辖地,只能占用同城的县税,极为拮据。
  而且,像长沙县,潭州,长沙府,这种三衙同城的地方,更是拮据难为。
  更何况,手里没钱支配,州,府衙门,无论是面子,还是日常的行政,总是不方便。
  所以,经过皇帝裁定,田税保持不变,而商税,分为四部分,地方得三,中央得四,州得二,府得一。
  也就是说,一州之地的商税,州衙得而成,其余的一成,上缴给府衙。
  府衙所得,就是全府商税的一成,看起来少,但量大。比如长沙府,数十县,纺织业、茶业发达,每个月的商税超过五万贯。
  也就是说,长沙府府衙一年收入超过五万贯,哪怕与州县平摊卫军(驻军地方平摊一半),再支付巡检营,净收入也是超过三万贯。
  修桥补路,挖山填湖,修建河堤,都不再话下。
  因为开支的大头,有品级官员的俸禄,都是由朝廷直接通过天下钱庄发放的。
  吏员与官员的俸禄差距太大。
  府衙与州衙吃商税,所以重视商业发展,商业越繁荣,留存的赋税就越多,而这部分属于公使钱,自由支配,怎一个爽快了得?
  “这些达官贵族,修建上百座府邸,木料,工匠,石料等,又为咱们长沙府增添了不少的赋税,这一趟迁都,还是赚的,哪里管它是行在,还是国都,都一样!”
  刁广谆笑着说道,他一看到这些忙忙碌碌的工地,就满心开怀,这些都是钱啊!
  这些络绎不绝的迁徙户到来,非富即贵,每天的耗费,能有不少的东西,如此,到了十一月,恐怕商税又得增长一截。
  “长沙府本就是富庶之地,如今又来了那么多富户,自然是更上一层楼!”胡宾王又摇摇头,说道:“只是,龙蛇混杂,长沙府本就是诉讼颇多之地,恐怕波折不断!”
  “头疼的事,交由后来者吧!我这个知府,担任不了多久了!”刁广谆笑道。
第四百五十六章
大动作
  落日的余晖下,两道修长的身影立在城墙上,不时地交谈两句,笑几声,怡然自得,惹得下面的吏员们羡慕万分。
  没有些许地位,你能上去吗?整个长沙府,只有那身在岳州的兵马指挥使李威,以及通判,四人而已。
  “你说,府君与运使二人,在城墙作甚?”城墙下,牵马护卫的随从,齐齐躲在墙跟,阴影下比较凉快,不由得畅聊起来。
  “恐怕是等什么人吧!”知府的随从摇了摇脑袋,笑声说道:“今日府里得了消息,说有位大人物要来,所以,府君与运使就来等待了!”
  “那是什么人?”
  “不清楚,但最近许多大人物来咱们长沙,那府邸建的格外漂亮,啧啧啧……”
  “咱们长沙府以后就是大唐的国都了,自然有大人物!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298/1016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