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再起(校对)第459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459/1016

  与孔家,称作北孔南张,世代相传,悠悠千年,可以说,他们才是中国千年的世家。
  只不过,孔家一直被朝廷尊敬,册封,但张家的天师府,虽然世代相传,但却没有领袖道家的地位,只是到了明代,天下道家归正一、全真,张家才算是正一派的领袖,实至名归。
第六百八十七章
出城
  如今的道教,各派系众多,张家的天师府却难以领导,只能逐渐没落。
  宋朝对于道家尊敬有加,不断的进行赏赐,但地位还是及不上空家,无他,人家孔家有世代相传的官位继承的,而张家却只有地位。
  到了元朝,元世祖忽必烈册封东汉张陵第三十六代传人张宗演为“嗣汉天师”,其意表明自东汉始,代代相袭,道脉悠长。
  如此,有了世代相传的职务,张天师府,才算是真正的道家魁首,泰山北斗。
  如今的天师府,就在龙虎山脚下,只在附近有人脉关系,其他各地影响微弱,着实不能与后世能比。
  李嘉自然明白张季文求见到底是为了什么。
  无非是册封罢了。
  但这东西,要有序而来,不能一步登天,人家孔府,可是有文人支持,所以世代不衰。
  道教的统筹任务,他已经交给了崇福司,张家的利用价值很低。
  话虽如此,但毕竟人家张家传袭了数百年,实力虽然不大,但名望确实不低。
  在中原还是很有影响力的。
  李嘉没让人家空手而归,直接出了千贯,让其修缮天师府,并且加封其为虚静先生,赏光禄大夫,可以说,已经仁至义尽了。
  张天师满意而归,有了皇帝的这些封赏,很是能提高天师府的地位。
  ……
  或许受了某些微服私访影视的影响,李嘉出宫巡视时并不爱带着皇帝的仪仗,排场极大地敲锣打鼓。
  虽然如此,但伴随他的人手依旧超过百人,皆是元从军的精锐之士。
  此时李安国陪同在马车上,不过就算这样简单的队伍,在寻常人看来也知道是皇室贵胄。
  元从军衣甲十分整齐鲜明,很容易辨认……
  这般排场的,能是一般人?
  一出宫,李嘉虽然呆在马车上,也立刻感受到了市井的气息。
  马行街两旁卖早餐的铺子非常多,很多官员上朝因为太早了,都不会在家吃早饭,会上街买了一边走一边吃。连街边的阳沟外都放着炉子,蒸笼上白汽腾腾,人们连招牌都不用看,就知道是卖吃的地方。
  还有卖各种货物的商铺,门面开得很宽,用木板拼镶,沿途能看到店家和伙计在取木板。
  随后,车队很快的就离开了长沙城,直驱城外的皇庄。
  皇庄内,一个四十岁的老卒,正提溜着木桶,喂养猪群,看着哼哧哼哧的大黑猪们,他脸上瞬间就洋溢了笑容。
  按理这个年纪不能算老头,不过武夫常年风吹日晒,上了点年纪就风霜满面,大伙儿都叫他周老汉。
  周老汉生下来就是战乱时代,一辈子都打仗,战阵经验极其丰富,所以,他也别无所求,退役后就去了皇庄,平日里喂养些猪,干干农活,再好不过。
  这个年纪,其实他还能呆在军中的,地方的巡检兵很需要这种老卒,当个都头轻轻松松,但他不想再当兵,就求上头放他出来。
  所以,他就领着十贯钱,离开了军队,到了皇庄重进行养猪。
  不料,忽然一个汉子气势汹汹地冲到了面前,周老汉吓了一条,转头看时,原来是管事。
  管事一脸恼怒,猛然挥起手中的马鞭。
  周老汉急忙抬起手臂想挡一下,他太清楚马鞭摔在脸上的话是什么状况了,马上就会皮开肉绽。
  “呸,我让你去庄前迎接皇帝,你怎么在这里喂猪?”管事看他年纪大了,心有些软,终究没打下。
  “快跟我走,刚才若不是我发觉少了你,等会你就挨鞭子吧!”
  “好的,好的!”周老汉连忙应下,将所有的猪食都倒完,然后脱下围裙,就直接跑到了庄外。
  果然,浩浩荡荡的队伍距离皇庄只有百步的距离,他瞬间心惊胆颤,给管事一个感激的目光。
  “周老汉有儿子?”一旁的男人轻声说道:“这要进了禁军,吃喝不愁呢!”
  周老汉笑道:“亲儿子倒是没有,只是有个干儿子,比你小。俺们家的地就在附近,儿子在家种地。”
  那人摇头道:“怎地不叫儿子来从军,周老汉就好回家清闲了哩。”
  这些年轻人多半都没啥心眼,什么话逮着就问。
  周老汉也不计较,笑道:“虽然不是亲生的,但俺就是不准儿子从军,自个来了。”
  “为啥?俺觉得从军没啥不好,你看这高头大马的,多气派,要是被皇帝看中立下功勋,就是爵爷了。”
  “当兵吃粮,一辈子就上战场,浑身是伤,看看我,婆姨都没,最后娶了个寡妇,直接带个儿子,能有多出息?”周老汉急忙抬起手臂想挡一下,他太清楚马鞭摔在脸上的话是什么状况了,马上就会皮开肉绽。
  “呸,我让你去庄前迎接皇帝,你怎么在这里喂猪?”管事看他年纪大了,心有些软,终究没打下。
  “快跟我走,刚才若不是我发觉少了你,等会你就挨鞭子吧!”
  “好的,好的!”周老汉连忙应下,将所有的猪食都倒完,然后脱下围裙,就直接跑到了庄外。
  果然,浩浩荡荡的队伍距离皇庄只有百步的距离,他瞬间心惊胆颤,给管事一个感激的目光。
  “周老汉有儿子?”一旁的男人轻声说道:“这要进了禁军,吃喝不愁呢!”
  周老汉笑道:“亲儿子倒是没有,只是有个干儿子,比你小。俺们家的地就在附近,儿子在家种地。”
  那人摇头道:“怎地不叫儿子来从军,周老汉就好回家清闲了哩。”
  这些年轻人多半都没啥心眼,什么话逮着就问。
  周老汉也不计较,笑道:“虽然不是亲生的,但俺就是不准儿子从军,自个来了。”
  “为啥?俺觉得从军没啥不好,你看这高头大马的,多气派,要是被皇帝看中立下功勋,就是爵爷了。”
  “当兵吃粮,一辈子就上战场,浑身是伤,看看我,婆姨都没,最后娶了个寡妇,直接带个儿子,能有多出息
  “当兵吃粮,一辈子就上战场,浑身是伤,看看我,婆姨都没,最后娶了个寡妇,直接带个儿子,能有多出息
第六百八十八章
种猪
  民以食为天。
  在这个生产力较为低下的时代,粮食占据大头,肉禽类则对其的最好补充,尤其是军队,粮食是军队的命脉。
  为了保障军队的战斗力,李嘉不仅琢磨了豆油,还准备用大量的副食,比如鸡蛋,猪肉等,来补充营养,从而减轻军队对于粮食的依赖。
  猪,则由于体型大,产仔多,杂食属性,被皇帝所看中。
  况且,大量的肉食,不仅可以提供给军队,还可以改善普通百姓的伙食,使得治下兵源更多,国力更强。
  所谓的太平盛世,不就是百姓能吃饱肚子吗?
  李嘉则更提高一步,强健身体更重要。
  所以,培养适合的种猪,惠及百姓,就提上了日程。
  中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,占全球猪种的34%,到了二十一世纪,逐渐减少,慢慢消亡。
  猪肉对于中国百姓而言,是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,上屋下圈,茅房与猪圈一起,剩饭剩菜,野菜,家猪也不挑。
  皇庄里面的猪,是长吻黑猪,也就是说,把它们放在野外几个月,就会长出獠牙,成为地道的野猪,一猪二熊三虎。
  后世的猪肉,九成都是洋猪,饲料猪,所以一个猪瘟,就能席卷一空,而土猪则不怕猪瘟,但却因为市场的缺乏,逐渐消亡。
  “不过什么?”李嘉眉头一皱,问道。
  “不过,这产仔高,一窝能抱十来个呢,咱挑最壮实的当种猪,其他的阉割,肉质肥美的很……”周老汉嘿嘿笑道。
  “哪种猪长的快,产肉高?”李嘉摇摇头。
  他这个皇帝当的真是太负责了,种猪的培养都要看顾。
  随着阉割技术的增长,尤其是南汉宦官需求,实验多了,从而导致地方阉割技术快速增长,所以阉割这项技术才普及开来,以阉割技术为生的有数百人之多。
  猪被阉割了,就没了欲望,吃了睡,睡了吃,能不长膘吗?而且臊臭味也淡了许多,猪肉自然好吃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459/1016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