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再起(校对)第536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36/1016

  “何其虚伪,怕只有这一段路如此工整吧,恰好北商南下长沙,尽显唐国强盛!”赵傅轻声笑道,为自己找到个合理的解释。
  我们大宋都难干成这样的大事,南方岂能做好,一定是面子工程。
  “先生怕是北边来的吧,此路名曰府道,勾连荆南府与长沙府之地,长数百里,数千人,修建了一年零五个月才堪堪结束,可谓是极为辛劳的!”
  带路的商人并不晓得其身份,以为其是来寻亲的,听闻其言,虽敬其人读书人,但仍旧反驳道:
  “府道者,府府相通,皆无例外,除此以外,还有州道、县道,如今还在修建,不曾停歇,听闻每日劳作的厢军,已达五千人,许多宋兵也参与其中!”
  “如此大的耗费,南国如此富庶?”
  赵傅仍旧不敢相信,他打开车窗,看着道路两边的稻田,络绎不绝的行人,谈笑晏晏的士子,心中已有了八分可信。
  商人心中不屑地骂声北蛮,然后离去,免得浪费口舌。
  直至到了一个城镇,位于澧州与朗州之间,规模宏大,人口上千,客栈、酒肆繁多,商人们借此歇脚,补充酒水粮食,显得很悠闲。
  “此镇处交通要道,难怪如此繁华!”赵傅感叹道。
  “哈哈哈,这位士子,北方来的吧,此乃驿站,哪里算的城镇哟!”
  一旁的商人挺着肚子哈哈大笑,显然能嘲笑一个读书人,是一件快活的事情。
  “驿站吗?”赵傅犹不敢信,这数十家酒肆、茶楼,竟然只是驿站。
  他绕了一圈,这才发觉位于中心,果然有了简陋不堪的驿站,只有寥寥数个绿袍的官吏饮茶食饭。
  桌子破旧,其上的饭食,也不过米饭、青菜,豆腐,以及一条咸鱼,苛刻如斯。
  堂堂的官老爷竟然这番待遇,竟然吃咸鱼,真是太不把官当一回事了。
  “这位先生,此乃驿站,虽然吃饭住宿免费,但您却只能来咱们酒楼吃住,万万去不得!”
  酒楼的伙计出门招揽客商,瞧见这几个伴随读书人转悠,他不由得弯腰赔笑道。
  “这驿站何至于如此寒酸?”赵傅疑惑道。
  “这驿站,三十里一家,来往的官吏免费招待,吃喝住宿,皆可之,但有一样,吃食简陋至极,今日市集咸鱼便宜,才上了桌,以前可只是青菜豆腐了事,住的地方更不用提,木板石枕,破麻为被,官老爷锦衣玉食,哪怕免费,也不想去!”
  “所以,他们都进了咱们的酒楼了,花费钱财,只有吝啬、穷酸的小官,才去住驿站!”
  伙计一脸鄙视地看着驿站里几个绿袍小官,然后弯下腰,小声言语道:“这驿站附近地皮,都是驿站的,他租与我们做生意,每年赚的不知凡几,雇人修缮道路,提供饮食外,还余下不少的钱财,比做生意赚钱多了!”
  “所以,他们越是粗陋,就是想赶人呢,这才赚钱!”
  赵傅惊呆了,自古以来,驿站一直是亏本的买卖,全靠地方州县自己朝廷支撑,如今不仅自负盈亏,还余下一大笔钱,真是闻所未闻。
  人家如此客气,赵傅就去往他酒楼吃食,反正这点钱还是有的。
  再过一日,就到了朗州。
  这座曾经湖南的副都,周行逢的老家,一如既往繁华热闹。
  到了这里,他才进城,一睹湖南之地的容貌,毕竟江陵自古繁华,不足为凭了,澧州太过于矮小,朗州大小正合适。
  到了朗州,印入眼帘的,就是三座衙门,最奢华繁忙的转运使司衙门,围观最多的通判衙门,冷清宏大的州衙。
  转运使司衙门来往的商人,皆是被震慑后,自主去往纳税,省得被抓,那就是家破人亡了,听闻其手底下上百号人,装备齐全,弓弩具有,没有哪个人敢招惹。
  州衙没有敢去,几十个胥吏在此办功。
  通判衙门,乃是专门审理案件的场地,每日前来的原告被告,人数上百,每一日都不曾歇息,鸡皮算毛的事极多。
  赵傅围观了一阵子,发觉其审案流程很快,答问之间,自有分寸,光明正大之下,很难徇私舞弊。
  听闻这是衙门的规定,没有二十人以上的围观,案件就不得审理。
  而一到了堂前判下,若是有人喊冤。
  人家如此客气,赵傅就去往他酒楼吃食,反正这点钱还是有的。
  再过一日,就到了朗州。
  这座曾经湖南的副都,周行逢的老家,一如既往繁华热闹。
  到了这里,他才进城,一睹湖南之地的容貌,毕竟江陵自古繁华,不足为凭了,澧州太过于矮小,朗州大小正合适。
  到了朗州,印入眼帘的,就是三座衙门,最奢华繁忙的转运使司衙门,围观最多的通判衙门,冷清宏大的州衙。
  转运使司衙门来往的商人,皆是被震慑后,自主去往纳税,省得被抓,那就是家破人亡了,听闻其手底下上百号人,装备齐全,弓弩具有,没有哪个人敢招惹。
  州衙没有敢去,几十个胥吏在此办功。
  通判衙门,乃是专门审理案件的场地,每日前来的原告被告,人数上百,每一日都不曾歇息,鸡皮算毛的事极多。
  赵傅围观了一阵子,发觉其审案流程很快,答问之间,自有分寸,光明正大之下,很难徇私舞弊。
  听闻这是衙门的规定,没有二十人以上的围观,案件就不得审理。啦啦啦啦
第八百章
恐惧
  赵傅颇为不甘心。
  无论是岭南还是湖南,纳入唐国已经三四年的功夫,国小民寡,自然治理的方便,且安定多年,其余的江南、蜀地,自古就是富庶之地,不可比之。
  而且唐国的赋税极低,不及大宋一半,又多鼓励商贾,交通便利。
  这根本没法比啊!
  他又暗地里巡察一番,就想知晓朗州刺史为政、喜好,民情如何,结果许多百姓颇为认可,连连称赞,甚得民心。
  心中郁闷,其又在朗州游览了一阵子,又突觉,朗州附近的蛮寮,竟然能入城,与汉人和平相处,交换物品。
  五溪蛮,唐季以来,就一直侵扰汉人,如今竟然乖顺的如同民间的狗子,真是闻所未闻。
  要知道,勾结蛮寮,本就是朝廷的重要的一环,如今竟然还未施行,但却废了一半。
  “唐人果然不容小觑,难弄的蛮人都调教好了,不过汉蛮两别,总归还是有机会的!”
  心里安慰着,看向朗州的目光不免有些挑剔。
  “坊市难分,易与火灾——”
  “百姓热衷于诉讼,民风不振——”
  “城池颇有些狭窄,易生他患——”
  ……
  有了些许瑕疵,赵傅心里舒服了许多,然后毅然决然地去往长沙,这是他的主要目标。
  他觉得,若是继续看下去,怕是对本国失去信心了,早知道湖南之地,本就是荒野偏僻,如今竟然不亚于中原,若南地大概如此,其国势何其雄壮?
  一路南下,赵傅心情颇有些晦涩。
  如果说澧州、朗州,地处山岭,耕地算少的话,那么到了长沙府的地界,就一片开阔了。
  道路两旁,烧荒后的地面,许多宋兵埋头苦干,拔草根,捡石子,挖树根,井然有序,看这境况,已然算是做过多时了。
  又过了一段路,他竟然看见,许多大象,庞然大物,竟然如同牛一般,绑着犁,轻轻一动,就是数亩地,比牛强上数倍。
  “这些土地,开荒后,都属于皇帝,上面得建皇庄,一年所开荒,数不胜数啊!”
  商队的人一脸羡慕,无论是宋兵,还是大象,都是免费的劳动力,除了吃食,根本就没有多少花费。
  赵傅闻之,也默然以对。
  皇家宁愿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开荒,也不愿意去简单明了的强占土地,可称之为仁君了。
  南方丘陵繁茂,遍地树林,土地不缺,唯有耕地较少罢了。
  皇帝开垦的荒地,自然也算增长唐国的国力,有的耕地,还怕无人吗?
  开荒的成本太大,由皇家施行,再是方便不过。
  沿路而去,道路两边的村庄也越来越密集。
  炊烟袅袅,屋舍俨然。
  房前屋后,或种桑树,或菜田,儿童嬉戏与屋前,大人则依旧不停地干着农活,平静祥和,颇有几分盛世的味道。
  百姓们也似乎意识到道路的重要性,开始比邻而居,有时候还与行商售卖些东西,赚取零钱,笑笑闹闹,脸上虽有菜色,但却心里快活,平静的日子再好不过了。
  令赵傅惊奇的是,这数百里之遥,竟然没有一个土匪强盗,这若是在中原,几乎每个山头都有匪徒占据,劫掠行商再是正常不过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36/1016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