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再起(校对)第54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42/1016

  及至十二月,长沙城的落叶越发地多了起来,来往的行人只能紧拉着衣袖,快步而行,宽敞的街道,却不见少些人影,偌大的长沙城,一日的损耗极多,须弥离不开人。
  自从做了大唐的国都,长沙城扩建不少,人口更是增添了不少,寒冬腊月,也愈发的热闹起来。
  街角,某个茶摊前,树起一个大大的张字,其后三五个桌上,坐了不少人,满当当的,热腾腾的蒸笼下,撒着芝麻的胡饼,香气四溢,惹得众人口水大动。
  大冬日,又无战事,长沙处于后方,物资充沛,从无缺乏之理,湖南几十年来手工业发达,家底殷实的不在少数,冬腊月出来饮酒,忙里偷闲,再好不过。
  热气腾腾的胡饼,一向受人欢喜。
  而就在蒸笼开启后,老板却拿着两个胡饼,小心地给予一个闭着眼睛,穿着长袍的山羊胡子的中年人,其身材瘦弱,皮肤却甚是白皙,眼珠子不住地转悠,望之就晓得是精明人。
  这一开笼,香味又吸引了几人过来。
  “周先生,胡饼你第一个吃,倒是快讲讲啊,磨蹭什么呢!”
  “是咧,咱们等不及了,快些吧,太冷了!”
  饮着茶水的众人,瞧着其慢腾腾的样子,不由得迫不及待地哄闹着,
  “诸位,慢来慢来,心急吃不了热豆腐!”周姓男人微微一笑,咬了一口胡饼,又饮了一口茶水,浑身舒坦,这才看向众人,轻声说道:
  “邸报就在这,周某也在这,着急作甚?”
  “周先生,你学问不浅,识文断字,怎么不去考个秀才?”
  饮茶的人群中,有人就见不着其这番装腔作势的模样,忍不住冷嘲热讽起来。
  “哼,你以为秀才这般好考取的?”
  周游忍不住横眉怒目道:“长沙府数十万人,也不过数十个秀才,某也算是读过十几年书了,也才堪堪过了县试,折于州试,而似我这般的,谭州也不过二百余人,你以为那么容易?”
  听闻其言,在坐的众人,也不由的感叹道:
  “功名之路,何其难也!”
  “何其难也啊!”周游无奈地摇摇头,自顾自地言语道:“某要是中了秀才,何来与你们讲书,早就做学问,为官去了,逍遥快活!”
  瞧得其一脸暗淡的模样,众人就吃着饼,不再言语。
  过了好一会儿,周游才回过神来,告罪了几声,然后打开茶摊老板买来的邸报,粗略地看了一眼,然后挑几样别国的趣事,亦或是邸报上的笑话,讲读了出来。
  偏偏其说话抑扬顿挫,不好笑的笑话都被弄得玩笑,毕竟众人见识浅薄,哪里听得许多。
  待气氛融洽后,周游才施施然地抬起头,看了一眼邸报,开始缓缓而谈。
  由于邸报主要是政治报,主要是朝廷大事,列国政事,趣事笑话,以及筛选的诗词歌赋品鉴。
  对于百姓们而言,诗词太远,可谓是雅至极,并无味道。
  列国政事倒是些许可品,但还是太远,普通人了不起跑个一两百里,哪里管的千里之外的事情。
  趣事笑话,则是为了增添邸报的销量,特地加上去的,邸报十钱一份,销量越大,成本越低,就越有赚头,能多赚点钱,何乐而不为?
  虽然百姓们对于趣事笑话的确感兴趣,但真切的,还是国家政事。
  邸报在之前可是朝廷命官的专属,普通人了解朝廷大事,还得道听途说,如今有了正大光明的途经,一下子就激起了大家的欲望。
  所以,商家门为了吸引客人,也舍得十钱来买一张邸报,再请人研读,抛砖引玉,很能赚一笔。
  这样一来,逼迫那些没弄邸报的商家没得生意,也只能跟从。
  “邸报此番言语,圣人恩德,决议废黜官奴,如杂户、工户、乐户等,都放归为良民,至此就不再任由衙门随意驱使了!”
  周游读此,感慨万千。
  底下的人大字不识一个,听着糊涂,半懂不懂的,一脸懵懂,听不明白。
  见此,周游不由得笑道:“也就是说,衙门里的胥吏,卖艺的乐户,还有那些工匠,都属于官奴的,如今都释放为民,从此以后,就与我们这些良民一般无二,缴税纳赋,官府也再也不能随便驱使了,他们自由了,可以考科举了!”
  “也就是说,这些人都释放了,不再受罪咯?”
  有人惊奇道。
  “啧啧啧,工户最可怜,不仅要帮朝廷做工,而且还得不到钱财,隔三差五的饿肚子!”
  “这些人出为良民,岂不是儿女也是良民了?”
  大家议论纷纷,总觉得是个好政策,但又事不关己,赞颂了以番,也无法感同身受。
  “呜呜呜——”这时,街道上一个拎着大扫帚的男子,突然跪地大哭,涕泗横流,他直愣愣地望着周游,又小心地问道:“先生所说的,是真的吗?”
  “千真万确,圣人的确是废黜官奴贱户了——”见其模样,又打扫街道,定然是杂户了,周游不由得感叹道。
  “苍天有眼,苍天有眼——”男人狠狠的磕头,额头出血。
  “你要感谢圣人才是!”有人补充道。
  “对,感谢圣人,感谢朝廷……”男人语无伦次地言语着,又哭又笑,然后跌跌撞撞地跑走,大喊着:“我是良民了,我不是贱户了,我是良民了……”
第八百零九章
公主
  十二月的长沙,在这小冰河期,越发的寒冷,李嘉裹着一件貂皮大衣,缩在殿中,烤着火,顺便还烧起了炕头。
  随着火势渐起,殿中的温度上升,他这才脱掉这件黑的发光的貂皮,里面就穿着短衣薄衫,凉快了些许。
  腊月年景,十来个妃嫔也聚拢在一起,加上七八个孩童,有蹒跚学步的,也有读书识字的,更有躺在摇篮里呼呼大睡的,随着火盆的旺盛,小脸通红。
  知性的皇后周颖儿,娇俏的周英儿,英姿飒爽的林玳儿,熟透的侯惠娘,自信的江小瑜,端庄的钱氏,丰润的宝儿,懂事的雅玉、刘氏姐妹,以及留氏、孟十,以及前不久刚送来的荆侯府的高氏姐妹。
  以皇后周颖儿为中心,围坐一圈,孩子们则赤脚踏步于毛毯上,嬉戏玩乐,好一派家庭和谐。
  从神武元年,到神武四年,李嘉记不清自己纳了多少个女子,约莫十四五个吧,一个月每人倒是能轮个两回。
  模样倒是清楚,就算眼睛记不住,但身体倒是一清二楚,钥匙对孔洞,就没有出过错。
  子女的话,儿子已经排序到了第九,女儿排序到了第三,基本上每个妃嫔都有子嗣,就坐在这烤火的,就有三四个大肚子的。
  随着火光的照耀,各妃嫔俏脸各异,婀娜多姿,都有自己的风采,李嘉暂时也没有增添的意思,如今政事要紧,还不到玩腻的时候。
  皇帝坐在那看书,皇子公主们倒是不敢过来打扰,严父形象深入人心。
  唯有皇后所生的长公主,年岁渐长,但却越发的调皮了,颇有继承大长公主李薇儿的势头,搅和着立政殿鸡犬不宁。
  由于其嫡女的关系,为宽慰皇后之心,特封为许国长公主,乃是公主中的第一人。
  年斤四岁,鹅蛋脸,继承了李嘉的俊美样貌,小小年纪,身着乳白色的玫瑰襦裙,着一双小红虎头鞋,扎着鱼丸辫子,小眼睛水灵灵的,望之可爱极了,就是个小美人坯子。
  “嘻嘻嘻——”脚脖子上围着铃铛,带着几个弟弟妹妹跑来跑去,玩闹着,在这温馨的场面上,极为吵闹,但偏偏大家都由着她胡闹,额头上不一会儿就有了一层溪汗。
  “哈哈哈,父亲,这殿里太热了!”
  小家伙脸蛋红彤彤,好似个小苹果,她抱着李嘉的小腿,额头自顾自地在裤子上擦汗,然后笑嘻嘻地望着皇帝,撒娇着。
  皇帝放下书,将小人儿抱起,在其粉腻腻的小脸上,亲了一口,不由得笑道:“殿中不大,你倒是跑了不少,越折腾越热,看看你那几个哥哥,哪有喊热的?”
  “燕奴就是热嘛!”长公主不依了,扭动着身子,娇呼着,小身子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力,李嘉一时间还抱不住。
  “燕奴,莫要打搅了你父亲!”一旁捧书自读的皇后,这才瞧见了女儿的行径,不由得瞪大了眼珠,呵斥道。
  “算了,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,呵斥她作甚,燕奴才四岁,小着呢,还不懂事!”
  李嘉摆摆手,将其小襦裙解开,然后让人拿来一件薄绸披上,长公主这才乐呵呵地笑了,抱着他的脖子,亲昵地说道:“还是父亲最好了!”
  说着,将一个草扎的小狗,放在皇帝的肩膀上,笑嘻嘻地跳开了,又与几个弟弟妹妹玩耍去了。
  “女孩子家家的,也要懂礼数,皇帝这样娇惯,将来又如何是好?”
  皇后放下书,一本正经地说道,俏脸上颇为无奈。
  “你说的也是有道理的!”李嘉认真地点点头,言语道:“薇儿调皮捣蛋,可不能其他公主学了去,不然天得捅个窟窿,得让她们接受管教才是!”
  “前唐时,那些个公主蛮横无理,枉法徇私,还连累了夫家,有的还不受妇德,平白无故的,连累了皇室的名声,以至于都有公主难嫁!”
  提起这个,读过许多书的皇后,脸色瞬间难看起来,她看着皇帝,急切地言语道:“万不可如此,若还是这般,妾身哪有脸面!”
  提到唐朝公主,李嘉也是无语。
  绿帽王房遗爱,可是鼎鼎大名,其他的公主,也不遑多让,骄横,野蛮,哪有点皇家风范在。
  不行,这一点绝对不能继承来,哪怕不为了朝政,为了自己的脸面也不能这般。
  “皇子们有学堂,公主们也不能例外,只要到了年纪,就得启蒙读书,无论是相夫教子,还是掌管家门,都需要读书识字,有见识才行!”
  李嘉斩金截铁地说道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42/1016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