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再起(校对)第553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53/1016

  “朝廷这般动静,怕是南国按耐不住啊!”潘美摇摇头,然后又自信满满地说道:
  “襄州城高池深,某再是废物,也是能守住,只是可惜了这片百姓,刚离了武患,又要面临兵灾了!”
  不过,他又深思起来,若是能打败来犯之地,或许也能升迁,离开这江汉之地。
  他不是耐不住湿冷的天气,更不是畏惧这里小麦不长,多以稻谷为生,他一个北人,天天吃大米饭。
  而是这里下雨连绵,地面潮湿,不利于骑兵的扩展,对于他这样一个武将来说,在这里指挥骑兵,可谓是异常的辛苦,束手束脚。
  而且,身强体壮的他,竟然得到脚气,痛也就罢了,关键是瘙痒难耐,让他这个一百五十斤的汉子,整夜的睡不着觉。
  而且到了这个春季,蚊虫又滋生起来,又痒又痛,睡觉时蜘蛛掉落,长虫爬行,偶尔还能听到白蚁啃噬的声音,简直让他这个北方人痛不欲生。
  “将军,还是下来吧,墙上风大,小心着凉了!”
  一旁的亲兵为他加了一件袍子,轻声说道。
  “走下去吧!”看着冻得直哆嗦的几个亲兵,潘美笑了笑,说道:“在南方,加再多的衣服也无用,这风无处不在,有条缝都能钻进来!”
  “况且,在我看来,有了厚实的女墙挡着,比屋内缓和多了!”
  牵着马,潘美舍不得让其奔跑,这天气出了汗,可得大病一场,一行人来到了节度府,边使君,则饮着热茶,正与幕僚们仔细讨论着。
  “仲询,你来的正好!”边光范一把年纪了,见到潘美到来,直接问道:
  “军队中近况如何?春寒如潮,兵卒们染病的多少?大夫、草药可够?戎袍可足?”
  “回禀使君,两万余兵卒,如今柴火充足,还算凑合,若是不出军营还尚可,但唯独于秋衣,极其不足,近半的士兵瑟瑟发抖,难以出战!”
  “某尽量会筹措的!”边光范点点头,然后对着一旁的幕僚说道:“将府库中储存多年的的一千余匹麻布,全部与出来,让城中的百姓裁撤成冬衣!”
  “另外,再用两千匹绢,去布行,至少换成六千匹麻布,给将士们做秋衣!”
  “仲询,这七千匹麻布,虽然依旧单薄了些,但好歹也多添置了些衣服,能让将士们出动了!”
  边光范咬咬牙,沉地说道:“我再与你三万贯钱,作为奖赏,若是打退了南军,府库还拿出五万贯与你,一并做奖励!”
  “现在你告诉我,能有多大把握打退南人?”
  说着,其一脸认真地看着潘美,老迈的脸上,满是褶皱。
  “使君,若是剿灭来犯的南人,臣不敢言语,但若是击退南兵,某可以与你立军令状,若是不成,提头来见!”
  潘美闻言,激动地说道,拍起了胸脯。
  “好!”边光范点点头,说道:“我虽然是个文臣,不懂得打仗,但好歹也知晓你潘仲询的名声,而且,官家派你来这里定然是信得过你的,我已经也信你!”
  “拿着!”说着,边光范递上了军牌,认真说道:“即今日起,山南东道数州军队,皆由你掌控,不服者可先斩后奏,莫要拘束,我会为你递奏本入东京的!”
  “多些府君!”潘美颇为感动。
  事实上,在之前,他的确有些忧虑。
  边光范作为节帅,有权力指挥所有军队,但其作为文臣,怎么可能会知兵?
  “仲询,你来的正好!”边光范一把年纪了,见到潘美到来,直接问道:
  “军队中近况如何?春寒如潮,兵卒们染病的多少?大夫、草药可够?戎袍可足?”
  “回禀使君,两万余兵卒,如今柴火充足,还算凑合,若是不出军营还尚可,但唯独于秋衣,极其不足,近半的士兵瑟瑟发抖,难以出战!”
  “某尽量会筹措的!”边光范点点头,然后对着一旁的幕僚说道:“将府库中储存多年的的一千余匹麻布,全部与出来,让城中的百姓裁撤成冬衣!”
  “另外,再用两千匹绢,去布行,至少换成六千匹麻布,给将士们做秋衣!”
  “仲询,这七千匹麻布,虽然依旧单薄了些,但好歹也多添置了些衣服,能让将士们出动了!”
  边光范咬咬牙,沉地说道:“我再与你三万贯钱,作为奖赏,若是打退了南军,府库还拿出五万贯与你,一并做奖励!”
  “现在你告诉我,能有多大把握打退南人?”
  说着,其一脸认真地看着潘美,老迈的脸上,满是褶皱。
  “使君,若是剿灭来犯的南人,臣不敢言语,但若是击退南兵,某可以与你立军令状,若是不成,提头来见!”
  潘美闻言,激动地说道,拍起了胸脯。
  “好!”边光范点点头,说道:“我虽然是个文臣,不懂得打仗,但好歹也知晓你潘仲询的名声,而且,官家派你来这里定然是信得过你的,我已经也信你!”
第八百二十五章
太原
  北汉,由于位于河东,所以又被宋国唤作东汉,尤其是南汉亡国后,东汉的称呼更加显著了。
  河东之地,山河表里,高屋建瓴,即可直下中原,从太原到东京,也不过数百余里,地理位置是极为优越的。
  因此,在唐亡后,独眼李克用依此对抗朱温,其子李存勖三箭立誓,灭亡后梁,建立了后唐。
  后晋石敬瑭,也因之入主中原,后汉刘知远趁契丹劫掠中原之际,获得天下。
  后来郭威建立后周,其实他也是河东将领,河东地区,宛若是沙陀将校的黄埔军校,源源不断地走出造反将领。
  形成了所谓的“代北军事集团”,五代中的四代王朝,都是出自于此,虽然比不过关陇集团,但也是赫赫有名的。
  由于几十年来的惯例,仿佛形成了一种夺得河东,就可以拥有中原的可能。
  北汉创建者刘崇,乃是后汉建立者刘知远的弟弟,所以其对于中原一直具有某种意义的觊觎,因此,赵匡胤对这个腹心之患,极为忌惮。
  初春的太原,万物寂寥,点点春色附着在荒野上,焕发着些许生机,但高大的太原城,表面却凹凸不平,巨大的城门紧密封闭,不留一条缝隙。
  昔日深不见底的护城河,也堪堪填平,无数的尸骸暴露其上,黑色的泥土变成妖异的红艳,散发着扑鼻的臭味
  赵匡胤登高望远,看着屹立在群山之中的太原城,不由得感慨万千。
  太原三面环山,一面由汾水而过,可谓是易守难攻,数万将士用功数日,抛石车挪山之石,也难以动摇,其坚可见一斑。
  他这是第二次来到太原,心情越发的不同。
  第一次来到太原时,乃是一个小校,军中不见其名,跟随郭荣而来,威逼太原,城外厮杀掳掠一通后,待得知契丹人来援,大军就自退了。
  当时只觉得太原近在咫尺,挥手就可拿下,但此时却觉得难如登天。
  自隋唐始,太原(晋阳)城即日益成为维护中原地区的屏障,在防御突厥、回鹘等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袭扰的前沿阵地。
  更由于其本身的地理条件,城防设施的日益完善,可以说是天下间一等一的坚城,哪怕赵匡胤从唐人那里学来了抛石车,也难以动摇其半分。
  当然,水滴石穿,天底下从来就没有攻不破的城池,但留给赵匡胤的时间却不多了。
  “也不知郭为那里如何了?”
  此次作战虽然稍显仓促,但赵匡胤还是做了全局的谋算,以郭进为行营前军马军都指挥使,河东道、忻代等州行营马步军都监,从北面围攻太原,阻击从雁门关而来的契丹铁骑。
  而他,则让李继勋作为前头部队,兵临太原,然后他亲自率领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党进、棣州防御使何继筠、怀州防御使康延昭、建武节度使赵赞等各率所部,分别自潞(今山西长治市)、晋(今山西临汾市)二州进攻太原。
  由此,不到十日功夫,集结到太原城下的军队,就达到了十万之巨,其中禁军就超过了半数,这几年来,朝廷累积的财阜,消耗一空。
  “陛下放心,郭将军乃是北地名将,突袭得石岭关而守,定然能防住契丹人!”
  一旁的李继勋则轻声说道。
  “其不过数千人,而且又不是禁军,能守到几时?”
  赵匡胤叹了口气,望着高耸的太原城,不由得说道:“派人去瞧瞧情况到底如何了,顺便再让几个人去太原城,说服其投降!”
  “诺——”
  血迹斑斑的城墙上,刘继业(杨业)不住地巡逻着,若是有宋人上来,他就立马斩杀而去,充当着支援作用。
  说白了,就是游走。
  也只有他才有这般本事,无敌将军的名号还是非常好使的。
  嗅着铠甲上的血腥味,刘继业不由得失笑,若是夫人晓得,怕是又是一顿训斥了,自己几日未曾回家了?三日?五日?
  宋人来的太快,猝不及防,眨眼间,沁州,祁县,都已失去,朝廷还没反应过来,宋军就兵临城下了。
  他一介骑将,憋屈在城池中,是极为难受的。
  “使君,使君,快停歇一下——”就在他不辞辛苦地巡城时,突然后面就传来气喘吁吁的叫喊声,他扭头一看一个宦官带着几个将士,正急匆匆地跑过来,上气不接下气的。
  此时刘继业为雄军节度使,所以被称作使君,深受两代北汉皇帝信赖,赐姓刘,也就明证。
  “可是官家有事?”刘继业连忙问道。
  “正是,官家有急事相召!”宦官缓了口气,这才说道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53/1016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