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再起(校对)第55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55/1016

  如今聚积在太原城下的宋军,近十万人,输送粮草的民夫就有二十万。
  其中四万多骑兵,有三万是精锐的禁军,坐下的战马瞟肥体壮,比藩镇的骑兵高上一筹,尽显朝廷的威风。
  哒哒哒——
  突然,一则骑兵飞奔而来,灰尘扑扑,来到众人面前,下马就是一跪,气喘吁吁地说道:“禀陛下,契丹,契丹人来了……”
  “终于来了!”赵匡胤毫不慌张,沉声道:“有多少骑兵?”
  “乌泱泱的一片,前后长数里,比咱们的都要多!”斥候说道:“距离咱们只有十来里路,半个时辰就能到。”
  “契丹人竟然下此血本!”李继勋脸色凝重,连忙说道:“陛下,快快回到营寨,此地危险了!”
  “俺知晓!”赵匡胤挥挥手,随即吩咐道:“契丹人突来,让将士们不要再攻城,莫要折损了!”
  随即一行人骑马而回,布置起军寨的防守。
  由于宋军实在太多,索性就太原城外驻扎了三座军寨,互为犄角,赵匡胤所在营寨人数最多,达五万之众。
  所以对于契丹骑兵的到来,他们毫不畏惧。
  耶律挞烈率领着六万骑兵,风尘仆仆而来,望着高耸的太原城,这才松了口气,刘钧小儿总算还是守住了。
  “大王,咱们直接入城吗?”见到耶律挞烈一脸沉思,一旁的副将连忙问道。
  “儿郎们虽然辛苦了一些,但还是有些余力的,些许宋人又算的什么?”
  耶律挞烈摇摇头,雄壮的身躯散发着战意,他甩了甩自己的发辫,言语道:
  “你们带着大家伙去城里休息,某带着这万人去探探宋人的营寨——”
  说着,他一拍马臀,纵马而去,随即身后的上万骑兵也跟随而去,地面都在不住地震动着,仿若地龙翻身。
  耶律挞烈老当益壮,不输于壮年的大汉,他大笑而去,引得刘继业惊诧:“这契丹人又做什么?”
  “些许是想乘机踏营吧!”一旁的冯进珂沉声说道:“契丹人目中无人,瞧不起咱们汉儿,索性就想趁势威慑一番宋人!”
  “不过,无论是其是否占得便宜,反正咱们太原城算是保住了!”
  “是啊,这次咱们又度过去了!”刘继业闻言,沉默了半晌,这才回道,目视着络绎不绝进城的契丹骑兵,他心里怎么也不是个滋味。
  他知道自己得感谢这些契丹人,但就是提不起兴致来,或许是武人的尊严,亦或者是对其的厌恶,这几年来,边境上的骚扰可不少。
  赵匡胤感受到那惊人的气势,契丹人数万骑兵的驰骋,让整个大地都在颤抖,胆小的民夫们则纷纷抱头蜷缩,不敢直视。
  自马匹被驯服以来,就是人类战争中最大的助力,赵匡胤自小就明白,骑兵对付步兵,就是绝对的碾压,所以只有以骑对骑,才算是相对。
  契丹人最令人震撼的,就是随时可以聚积十万计的骑兵,纵横战场,中原难以匹敌。
  而观察这些气势汹汹而来的契丹人,赵匡胤心情越发的下沉:
  秃头辫发的契丹人,纵马自如,更可怕的是,大部分骑兵身上竟然而穿着铁甲,面目狰狞,长长的马刀散发出令人冰冷的血腥味,显然,来袭是一股精锐之兵。
  “来人,让铁骑马军左厢出动,会一会契丹人!”
  赵匡胤毫不畏惧,挺起胸膛,大声喊道。
  “诺!”铁骑马军指挥使呼延赞,身材魁梧,闻言,立马应下,扭头而去。
  目送其去,赵匡胤点点头,赞叹道:“呼延赞真是一员虎将啊!”
  北宋建立后,其最核心,资格最老的,则是沿用后周番号的殿前司铁骑马军和控鹤步军,侍卫司龙捷马军和虎捷步军。
  这四支部队是北宋的四支主力部队,殿前司铁骑马军更是精锐中的精锐,赵匡胤自然大为放心。
  事实上,如今的北宋继承了后周的二十万精锐禁军,尤其是骑兵,近五万人,保有马匹十余万。
  而当时,禁军共有
195
指挥使,其中骑兵
74
指挥,骑兵约占总数的
38%。
  所以眼前的这万余骑兵,赵匡胤还真的没放在眼里。
  “嗯?”耶律挞烈正奔驰而来,面对这营寨毫无办法之时,突然营寨大开,上万骑兵突涌而出,他瞬间就勒紧了马缰。
  “宋人真是胆大无畏!”耶律挞烈摇摇头,看着眼前这支规模相等,膘肥马壮的骑兵队伍,不由得眉头一皱:
  “就算个个披甲,我也不怕,儿郎们,与我杀去——”
第八百二十八章
  呼延赞,并州太原(今属山西)人。出生于将门之家,父亲呼延琮,后周时任淄州马步都指挥使。
  呼延赞少年时担任骁骑兵,赵匡胤认为他有才且勇敢,补选他任东班头领。
  后来又任命为铁骑马军左厢指挥使。
  他如今年岁不过三十,就已经为厢指挥使,可以说是前途无量,乃禁军的后起之秀。
  突然得到这个差事,呼延赞大喜过望,招呼自己兄弟们,连忙骑马出营,会一会那契丹蛮子。
  上万的铁骑出营,呼延赞就看到了面前一个契丹老将,上书耶律二字,他心中就晓得这个契丹的重将,心中就提起了几分小心。
  “嘿,兀那老将,尔不知天高地厚,报上名来,咱手下不杀无名之将!”
  呼延赞勒马而问,大声喊道。
  “哼!”耶律挞烈冷哼一声,他到底是汉化了一些,这次说道:“告诉他,此番俘虏其的,乃是耶律挞烈!”
  一旁的人传唤来,呼延赞瞬间警惕大增,哪怕他孤陋寡闻也晓得,契丹南院大王耶律挞烈的名字,他瞬间就激动起来:
  自己若是俘虏,或者斩杀了这老头,前途无量啊!
  “兄弟们,谁斩杀了那老头,官升三级,钱财万贯!”
  “呼——”其身后的骑兵,瞬间都双目通红,激动地胸脯上下起伏,显然也被这奖励吓得不轻。
  寒风刺骨,但众人皆浑身发热,对于战争的渴望,让他们难以抑制,坐下的马匹也感受到主人的心情,不住的打着响鼻。
  “杀契丹狗!杀!杀……”
  “杀宋狗,儿郎们杀——”
  很快两军之间都响起了疯狂的呐喊声,战场上各种嘈杂混在一起,喧嚣一片。
  北宋的骑兵战术继承自沙陀代北三朝,深受沙陀风格的影响。
  内亚多产精铁良马,但干旱贫瘠,马匹蓄藏量有限,因此往往崇尚骑兵精兵战术,以少量骑兵与大量步兵部队配合。
  如今这般铁骑对铁骑的场景,无有步兵配合,倒是罕见的很。
  不过,铁骑马军十来年来,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,甚至还在幽云对战契丹人,也有几分心得,所以并不畏惧,反而因为赏钱而激动不已。
  更何况,身后可是皇帝亲自在观战,这若是表现好,前途还用的说?
  而契丹骑兵,对战时却常常回避正面交锋,即便是冲击也充满试探性——“最先一队走马大噪,冲突敌阵。得利,则诸队齐进;若未利,引退,第二队继之”,他们虽然能忍受寒冷饥渴,凭着韧性长期作战,却因为己方本族人口有限,不愿意承担伤亡。
  如今耶律挞烈这般直抵而战,让契丹骑兵们也颇为不习惯。
  但那些有见识长远的却知晓,宋人这是第一次直面与他们作战,心中不觉得畏惧,所以这次就是要一次性打断他们的脊椎骨,在其心中种下畏惧的种子,嘶喊着越发的用力。
  而心思更广泛的,更是想到,昔日后周北上幽云,围攻幽州城,对于南院大王来说,是莫大的耻辱,而宋仁与周人一脉相承,军队无改,教训起来也能出气。
  更何况,哪怕就算打不过,骑兵却是能跑的,汉人哪里有他们这般的骑术?
  所以,契丹人的作战欲望极为强烈。
  箭矢在满空飞起,契丹人骑射了得,几乎是压着宋兵打。
  不过,宋兵也是精锐,各个着甲,对于这些箭矢毫不畏惧,反而激起了血气。
  于是,两万多名精锐骑兵,直挺挺地对撞而去。
  刹那之间,“砰砰砰……”沉重的巨响在四下响起,战马直接对撞,两方毫不吝惜。
  宋军前方不顾性命地直接冲锋,虽然契丹人虽然想躲闪,战马虽然害怕,但高之下躲不了,左右全是人马。
  “唰——”冲撞之下,有的人是直接朝空中飞,血肉横飞。
  “陛下何如不让俺去?”一旁的铁骑马军右厢指挥使王彦升颇为不服,连忙问道。
  “光烈莫急,这契丹人那么多,迟早有你显名的时候!”
  赵匡胤摇摇头,轻笑道:“到时候,可不要与我抱怨身体不行了!”
  其他将领闻言都大笑,王彦升不服,挺起胸膛说道:“末将虽然年近五十,但却对契丹狗毫不畏惧,杀他个三天三夜,也不会乏累!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55/1016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