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再起(校对)第57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75/1016

  “你不是个读书的料,恩荫为员外郎已经到头了,进士以后方为正途,人家不只是做宰相,其他的坐堂官也会做,你势必会被排挤的。”
  赵诚摇摇头,他早就感觉到了这种排挤的趋势,但他却又不能反对,他自己就是进士出身,自然看不惯非进士出身的官吏。
  明白这种趋势后,他必然要做出打算:“自今日起,你的子嗣,以及其他兄弟的子嗣,都要认真就学读书,指望着荫官,必然让整个家族败落。”
  “是!”赵廷连忙应下。
  “希望我致仕前,能见到家里出一个进士吧!”
  赵诚摇摇头,无奈至极。
  却说,在皇宫里,李嘉的确在作秀。
  他亲自看了一看这个昏厥的举子,又请来御医医治,脸上满是担忧,将一个仁义爱人的君王,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  对一个陌生人这般亲切,他自己都快信了。
  究极原因,他不过是想在这个科举的紧要关头,趁机做件事,宣扬一下自己的好名声罢了。
  而且,赵敬的身份很特殊,他是一个举子。
  一个由李嘉这几天亲自造就的利益集团,随着时间的推移,影响会越来越广,人数也会越来越多,他们将会经读传家,取代地方豪右的话语权。
  至于排斥荫官,说实在的,随着秀才举人的大规模定期举办,荫官们也变得无足轻重了,自然而然地会被排挤,根本就不要皇帝动手。
  毕竟在读书人看来,自己辛辛苦苦考取功名才当官,荫官们却凭借着父祖的关系就可以轻易为官,心里极不平衡,自然会打压了,这是趋势。
  赵敬刚睁开眼,就看见了一个俊朗的年轻人,没有带幞头,发簪固定着长发,脸上颇为欢喜。
  “我这是?”赵敬还有些恍惚。
  “你在考试结束后晕倒过去了,不过没事,御医已然看过了,多吃点药休息就好了!”
  李嘉轻声道。
  “这里是皇宫,您,您是陛下!”
  赵敬挣扎地想要起来,他认真地看着其身上特别的长袍,以及所处的宫殿,以及另一边恭候的宦官宫娥,他立马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。
  “快些躺下,你身子虚,就不要多礼了!”李嘉轻声道:“多修养些时日,身体才是做官的本钱。”
  “学生、学生——”赵敬眼眶红肿,得到这天下至尊的安慰,这辈子算是值了。
  李嘉心中一笑,得,成功了。
第八百五十六章
无名
  神武五年,五月初一,似乎端午节的临近,让雨水渐渐多了一些,让整个长沙城,陷入到了水汽之中,潮湿又带着些许泥泞。
  一大早,就有巡捕司的白役(没编制,但给月俸),提着扫帚,清除车马鞋底留下的污泥,幸亏去年对于长沙城进行扩建整修,污水倒是很快就去除了,只有泥垢最难。
  京城百姓们,已经习惯了干净的街道,以及穿着褐衣的白役,尽管他们只是普通的白役,而不是差役,但依旧让百姓们畏惧。
  干净宽阔的大街,齐整如一的房屋,门框上的明晃晃的铁牌,以及高大枝桠的绿树,不住巡逻的玄黑皂衣巡捕,让整个长沙城,莫名显得明亮,和谐。
  皇城外,突然地涌现数百人,或低头私语,或交头接耳,亦或者紧紧盯着城门,目不转睛。
  大内侍卫们,自然清楚这般的情况,他们也满心好奇,等待着这个时刻。
  “诸位,可以拆了!”
  礼部贡院中,邓斌松了口气,看着眼前满满当当的卷纸,双目中满是血丝。
  虽然只是两百人,但却有五场,共计两千份,而主考官,加上同考官,也才不过六人,而且,为了防止遗漏,他们还又翻阅了数遍,才堪堪结束。
  近一个月时间,吃喝拉撒都在贡院,睡的是硬木床,也没温柔可人的侍女服侍,可谓是辛劳至极。
  但,到如今,一切都是值得的,这新出炉的六十人,将是他未来的依仗,人脉。
  “是!”一应同考官哪有反对的道理,他们也双目通红,期待这样的时日良久了。
  主考官虽然占据主要,但他们这些同考官,也能沾点光,对于前途也是大为有利的,别的不说,担任同考官,这代表资历。
  很快,编排官、封弥官、对读官、捡点官、初选官等,数十名小吏,汇聚一堂,眼睁睁地看着邓斌拆掉封弥,露出姓名籍贯。
  首先,被拆下的,乃是放置在最中央的会元,邓斌不慌不忙地拆卸,然后看着众人,朗读道:
  “神武元年礼部会试第一名——江宁府、润州卫晋——”
  轰——
  整个礼部贡院瞬间就热闹起来,江宁府的会元,真是太令人意外了,但又在情理之中。
  文风鼎盛的江南,只要读书人弄清科举规则,自然能考出优异的成绩,哪怕早就考过两回的岭南,也是比不了的。
  很快,就有唱名官,携带着会元的喜讯,急匆匆赶往皇城外,宣读而去。
  张印虽然前几日出了风头,但心中依旧不好过,这场会试难过,白跑一趟。
  不过,心里总是有些侥幸的,万一,也许,中了呢?
  一路上,他内心七上八下,格外的敏感,耳朵也越发的灵敏,希望能听到一些利好的消息。
  比如,一路上,每某个举子大骂不已:“装有一石大米的米缸,突然有的破洞,每弹指(十秒)漏掉一升米,而某个蠢货,每弹指则又填装半升,问,几时大米全部漏完?”
  “难道不如直接换个米缸吗?若是天下间有这般的蠢货,怎么会没有饥荒?”
  “那你算出来了吗?”同伴问道。
  “当然没有!”举子气急败坏地言语道:“这根本就不是正当的题,哪怕是明算,也不能这般胡扯吧,我要去告他……”
  听到这,张印心情好了不少,原来不是自己差,而且别人比自己更差,五十弹指的时间竟然算不出,根本就是垫底的货色。
  心情好了些许,等到他到了皇城外时,已经密密麻麻满是人,根本就挤不到前。
  “好歹都是读书人,竟然这般无礼,毫无风度!”
  一旁,某个心宽体胖的举子,望着拥挤不堪的人群,毫不介意旁边有人,大声抱怨道。
  张印闻言,不由得反驳道:“这是人之常情罢了……”
  话还未说完,只见那位胖举人,如同一只灵活的胖猴子,又好似一个肥锥子,直接向人群而去,密密麻麻的人群,竟然挤出了一条缝隙,让其勉强而过。
  “谁踩我鞋?”“王八犊子,我的腿啊!”“狗日的,我的蛋……”
  此起彼伏的咒骂声,让张印一脑门的黑线,果然,读书人的节操,都不可信。
  这一会儿,他反而不紧张了,找个位置站下,紧紧地盯着城门。
  “咯吱——”突然,城门大开,几个急匆匆地身影走了出来,望着拥挤人群,自然毫不畏惧,直接宣读道:
  “礼部会试,会元,江宁府润州卫晋——”
  “轰——”人群瞬间炸裂开来,所有人都在东张西望,找寻着这位大才子,没错,会元就是一等一的才子。
  “我中了,我中了——”某个角落,一个三十来岁的读书人,穿着半旧不新的长袍,一看就是寒门出身。
  瞬间,就有许多人围了过来,仆役占据多数,连忙问道:
  “卫老爷可曾婚配?”
  “某早就婚配,已有子女。”
  卫晋则摇摇头,从惊喜中恢复过来,抬起了下巴,对于这些衣着光鲜的豪奴,毫不畏怯,从获知会元的身份起,他就知晓,自己已经有了官身。
  大部分仆役失望地摇摇头,转身离去,只有还有一些人依旧没有放弃:
  “会元可还有未曾婚配的兄弟?姐妹?”
  “令郎多大?可曾定亲?”
  这番情况,惹得其他举子格外的羡慕,越发的期待起来。
  随后,一声声的传唤,六十名贡士名额,经过半个时辰,终于一一出现,而最终的皇榜,也贴了上去,再无遗漏。
  失望的总比惊喜的多。
  张印毫不例外,没有中。
  也是,他一个金山城的渤海人,怎么可能超越这群中原举子,学识书籍老师,根本就不在同一水平,能中举,已然算是非常不错了。
  不过,他也没有失望。
  认识的邵志,以及昏厥而被皇帝救治的陈敬,三人都没有中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75/1016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