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再起(校对)第593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93/1016

  ……
  宋乾德三年?
唐神武六年?
契丹应历十五年,四月十六日。
  春日渐渐过去,夏日已然到来,整个北地悄然进入了暑热模式,大地仿若蒸炉一般?
愈发的难以忍受。
  初春的几场小雨,让整个山东地界略微滋润了些许?
如今夏日一烤,又恢复了干燥的模样。
  山东百姓已然熟悉了这般情况?
这几十年来都是如此,干半个月?
再下几场雨?
每年的种收?
不过是平平,好多年不见丰收的景象了。
  不过,幸好没有兵灾,那么苛捐杂税,虽然负担极重,但好歹能活命不是。
  说来也怪,整个京东地界,都平淡如水,只有登、莱二州,极为旺盛,来往的客商极多,百姓们舍弃家里侍候的庄稼,来到这打短工,讨取活计。
  由于登、莱二州,在地理位置上来看,属于整个山东半岛的角,距离辽东、高丽,济州,是极近的,后世闯山东很多人都是从这坐船而飘。
  这里的商人,一向是国际贸易的热衷者,随着北海贸易的热烈,让登莱二州的商人们也热情起来,他们积极往来,与唐国人做生意,贩卖来自南方的商品,结交了不少的关系。
  “张兄这边请——”
  登州最大的酒楼,走进来两位富商打扮的男子,店小二急忙迎了上去,进去了酒楼的包厢中。
  胖乎乎的商人,笑眯眯地坐在椅子上,看着对坐的人绫罗绸缎,价值不菲,不由得言语道:“孔兄最近的日子不错啊!”
  “哪里的话,这不是得张兄照顾,不然我只能在家门口弄些吃食罢了,还得张兄爽快。”
  孔从鉴连忙倒酒,恭维道。
  “此番我带来了一千石盐,不知李兄能吃进多少?”胖商人随口说道。
  “一千石?”李从鉴嘀咕起来,这就是十万斤,如今京东地界,每斤盐五十钱,以每斤二十钱进来,能赚三十钱,这是上万贯的买卖,纯赚数千贯。
  “张兄,这点盐算什么,你莫是小看我了!”孔从鉴笑着说道。
  钱俶知晓分寸,夏税基本上没怎么动,所以李嘉捡了个现成。
  总计有金三万八千两,银十五万三千两,铜钱,一百五十六万贯,布帛,一百六十万匹,粮,八百八十万石,其他的茶、草、绸等无算。
  可以说,吴越国的收入,比整个中原还是要高,当然,也有部分是历年来的存货。
  所以,府库这么多,李嘉自然不会吝啬一个亲王之爵,这是人家应该得到的。
  不过,由于钱俶已经嫁女的,所以这次就没有献女的环节,让人挺不得劲了,不符合传统——
  ……
  宋乾德三年,唐神武六年,契丹应历十五年,四月十六日。
  春日渐渐过去,夏日已然到来,整个北地悄然进入了暑热模式,大地仿若蒸炉一般,愈发的难以忍受。
  初春的几场小雨,让整个山东地界略微滋润了些许,如今夏日一烤,又恢复了干燥的模样。
  山东百姓已然熟悉了这般情况,这几十年来都是如此,干半个月,再下几场雨,每年的种收,不过是平平,好多年不见丰收的景象了。
  不过,幸好没有兵灾,那么苛捐杂税,虽然负担极重,但好歹能活命不是。
  说来也怪,整个京东地界,都平淡如水,只有登、莱二州,极为旺盛,来往的客商极多,百姓们舍弃家里侍候的庄稼,来到这打短工,讨取活计。
  由于登、莱二州,在地理位置上来看,属于整个山东半岛的角,距离辽东、高丽,济州,是极近的,后世闯山东很多人都是从这坐船而飘。
  这里的商人,一向是国际贸易的热衷者,随着北海贸易的热烈,让登莱二州的商人们也热情起来,他们积极往来,与唐国人做生意,贩卖来自南方的商品,结交了不少的关系。
  “张兄这边请——”
  登州最大的酒楼,走进来两位富商打扮的男子,店小二急忙迎了上去,进去了酒楼的包厢中。
  胖乎乎的商人,笑眯眯地坐在椅子上,看着对坐的人绫罗绸缎,价值不菲,不由得言语道:“孔兄最近的日子不错啊!”
  “哪里的话,这不是得张兄照顾,不然我只能在家门口弄些吃食罢了,还得张兄爽快。”
  孔从鉴连忙倒酒,恭维道。
  “此番我带来了一千石盐,不知李兄能吃进多少?”胖商人随口说道。
  “一千石?”李从鉴嘀咕起来,这就是十万斤,如今京东地界,每斤盐五十钱,以每斤二十钱进来,能赚三十钱,这是上万贯的买卖,纯赚数千贯。
  “张兄,这点盐算什么,你莫是小看我了!”孔从鉴笑着说道。
第八百八十三章
流言
  郓城,又称作郓州,其西临黄河,东连京杭大运河,北濒东平湖,南近牡丹水乡的荷泽,湖河相通,水源充足,可以说交通要道。
  更重要的是,其境内有一座大湖,名叫大野泽,因为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安葬在其良山中,所以又叫做梁山泊。
  其距离东京城,更只是有数百里,乃是一等一的要地。
  孔从鉴自然不晓得其人的心思,他兴高采烈地回到曲阜县,见到了孔府的外事管家,禀明了这场大生意。
  孔府扎根曲阜上千年,可以说是枝繁叶茂,平常的用度开销也是极大的,如今听闻有这把好生意,也管不了什么走私了,直接投出几万贯,全部吃下。
  而,一伙百余人,实际上约近千人的部队,分散而至郓城,来到梁山泊,立下了规矩,竖起来旗帜——为民请命。
  随后到招兵买马自不必提。
  所谓坚固城堡都是从内部毁坏的,此策,就是所谓的内外夹击。
  梁山泊距离开封极近,甚至可以一举破坏运河,导致山东的物资给养无法运送至京城。
  这也是为啥水浒中童贯,高球,数次攻打梁山的缘故,后来无奈地招抚,一个不好?
东京城的粮价大增。
  除了派出暗子?
李嘉还派出了大量的密探,在东京附近的运河中驻扎?
关键时候进行破坏?
从而让东京的人心惶惶。
  当然,他也没有忘记北宋境内的那些藩镇?
送礼的送礼,书信的书信?
反正郭宗训在他手里?
书信要多少有多少。
  而且,李重进虽然不如赵匡胤那般会勾连,但亲朋好友还是有一些的,也被勾连。
  数管其下?
一时间?
北宋境内竟然有点人心惶惶,暗流涌动的感觉。
  甚至坊间流传,赵匡胤早就图谋不轨,脑后生反骨,甚至所谓的点检做天子也是他的手笔。
  而流传更广的则是?
世宗皇帝就是喝了赵匡胤献上的酒水,才壮年驾崩的。
  尤其是最后一则流言?
最为致命。
  郭荣当了六年的皇帝,再加上郭威的四年?
也就是十年,这是东京几十年来?
最舒服的日子。
  人们不在担忧军队的骚扰?
更不必担忧粮食的不足?
因为郭荣扩宽了运河,更是打了好几次胜仗,在东京城百姓口中,那是一等一的好皇帝。
  赵匡胤则在民间名声不高,突兀的成为皇帝,百姓们心中没有亲近,更是有几分的疏远。
  如此,流传传开的速度越来越快,嚼舌头的人也越来越多。
  赵光义闻听这些,脸色骤变,他连忙披着长袍,走入大内,求见皇帝。
  “官家如今在作甚?”
  跟随在赵光义旁边的,乃是赵匡胤的内侍王继恩,其人机灵懂事,受到赵匡胤的信重。
  “官家正在校场练武!”王继恩低着头,恭敬地说道,对于这位晋王,他不敢有丝毫的无礼,因为这是朝廷上下内定的储君。
  “带我去——”赵光义面色严肃,沉声道,没有往日那般亲近的态度。
  王继恩感受到这种不一样,立马就晓得出了大事,连忙带路。
  很快,赵光义就来到了校场,见到了一个矮壮的身影,正穿着短衣,在挥舞着棍棒,招法致命,虎虎生风,显然是极有伤害的。
  在校场的一角,某个中年男子,虽然年纪有些大,但依旧显得风流倜傥,面目英俊,穿着黑袍,瞧之,就让人心生好感。
  “王武德!”赵光义一见,就知晓是武德司的武德使王仁赡,素来受到皇帝的信重,打探各地藩镇消息,更是监察整个东京城。
  对于他这个开封府尹来说,不亚于头上悬着一把剑,所以赵光义一向特别尊敬,没有丝毫皇嗣的案件。
  “王仁赡见过晋王殿下——”王仁赡不敢居傲,连忙弯腰行礼,他位卑权重,但对于这位温雅晋王,他虽然心有好感,但仍旧有些疏远,忌讳。
  他这个位置,太敏感了。
  “官家这是何般?”赵光义看了一眼赵匡胤的汗流浃背,不由得问道:“可是消息已经传到了。”
  “是的!”王仁赡点头道:“官家闻言,极为恼怒,如今正练武。”
  “恩!”得到自己想要的消息后,赵光义这才冷静下来,静静地看着自己兄长,紧张的心情也舒缓了许多。
  “你来了!”半刻钟后,赵匡胤停歇下来,擦了擦汗,走在前面,赵光义紧随其后。
  “恩!”赵光义面色严肃:“皇兄已经知晓了消息,如今东京城人心惶惶,须得应付才是。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93/1016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