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再起(校对)第64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42/1016

  “这可是你寻来的援军?”杨廷璋瞅着远处浩浩荡荡地兵马,不由得大笑,对着王彦超说道。
  “哼,咱也未曾想到,郭从义这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,今个怎么那么快,看情况,咱还欠他一份情咧!”
  王彦超摇摇头,对于杨廷璋嘲笑不以为意,反而对郭从义嘲笑起来:“这番他来,岂不是自投罗网?”
  “自当如是!”杨廷璋点头称是。
  张维卿自然听不到不远处的聊天,他看着眼前浩浩荡荡的兵马,不由得诧异道:“这是凤翔军的援兵吗?”
  “回禀部署,这应该是京兆府的兵马,领头的乃是大将郭从义。”
  郭守文嘴角含笑地说道。
  “哦?这倒是省却了我们不少的功夫,免得一番攻城之罪。”
  张维卿也笑得欢快,以五万打一万,简直是手到擒来,纯粹的碾压战。的确痛快。
  “摆出阵势,给我狠狠地打——”
  “部署,何不招降一番?”陈兵问道。
  “此战乃是咱们联合大军的初战,正是要练练筋骨,搓合一下,眼前的兵马正合适。”
  张维卿轻声说道:“咱们也需要这一场大胜,来鼓舞士气,至于招降,待其兵败再言语吧。”
  很快,五万大军齐出,唯有骑兵分成三股,各自为阵,扑向眼前的大军。
  “怎的这般人?”郭从义望着眼前望不到边的军队,满脸的诧异,关中何时有了这般多的兵马。
  “不好,难道是凤翔军失守了?”猜想到不好的结果,郭从义仔细而望,那红黑戎袍,果真不一样然后他又见那军队如饿狼扑食一般踊跃而来,瞬间大吃一惊。
  “不好,他竟然想一口把我吃掉。”
  “撤,撤,赶快撤——”
  郭从义顿时吓得魂不附体,连忙招呼道,随即策马奔腾,扭头就跑,一点对战的意思都没有。
  于是,在渭河平原上,展开了一场漫天遍野的捉人游戏,数万人撵着万八千的人跑,骑兵们大显身手,获得头功,步兵们则只能吃灰。
  这般,张维卿彻底的意识到,在关中,没有骑兵,果真是不行的。
  这一趟追逐,足足进行了两天时间,唐军的轻骑们惬意地追逐着逃跑的郭从义,一路从凤翔追到了长安城。
  至到入了城,郭从义才缓了口气,结束了亡命逃亡的生涯。
  然后,他粗略的一数,近万的步骑,结果只回来了一千多骑兵,让他欲哭无泪。
  “这王彦超,真他么的不怀好意,自己搭进去罢了,怎还连累我?”
  郭从义格外的生气:“其果真名难符实,偌大的名声,果然都是吹出来的,竟然轻易的被南人打败,真是丢咱们的脸!”
  骂骂咧咧的好一会儿,郭从义这才缓过神来:“前两天只顾着跑了,还没弄清其兵马多少,只记得漫山遍野都是,不下于四五万人,咱的兵马全部丢了,这该怎么守长安?”
  至到入了城,郭从义才缓了口气,结束了亡命逃亡的生涯。
  然后,他粗略的一数,近万的步骑,结果只回来了一千多骑兵,让他欲哭无泪。
  “这王彦超,真他么的不怀好意,自己搭进去罢了,怎还连累我?”
  郭从义格外的生气:“其果真名难符实,偌大的名声,果然都是吹出来的,竟然轻易的被南人打败,真是丢咱们的脸!”
  骂骂咧咧的好一会儿,郭从义这才缓过神来:“前两天只顾着跑了,还没弄清其兵马多少,只记得漫山遍野都是,不下于四五万人,咱的兵马全部丢了,这该怎么守长安?”
第九百五十六章
长安
  待五万大军,并数千俘虏一起来到长安时,郭从义立马就晓得,这般生意是买方市场!
  如同稀缺的盐巴一般,在关中,京兆府,份数精贵,斤盐百钱,但在盛产盐的河中府,解池,斤盐不过二十钱。
  他这般丧师殆尽,长安城已经不足守了,再进行要价,就属于自讨苦吃。
  于是,他立马招呼着全城百姓改旗易帜,做出几百张“唐”字旗,然后带着仅存的数千兵马,出城纳降。
  “在下有眼不识泰山,一时间灰尘蒙了心,竟然妄图与王师对抗,罪该万死——”
  郭从义一把年纪,恭敬地弯下腰,瓮声说道,脸上带着赔笑。
  “这是京兆府十三县版籍,恭献王师——”
  瞅着眼前一副负荆请罪的模样,又看了看其胡子花白,张维卿见郭守文,杨廷璋等人心生恻隐,面露不忍之意,兔死狐悲,无外如是。
  他洒然一笑,说道:
  “老将军本是各为其主,哪里算得得罪二字,快快请起,偌大的京兆府,还得靠老将军扶助呢!”
  这下,郭从义这才露出一副笑容,声音颇为洪亮:“某早就仰慕部署的大名,对于宋国的谋逆篡国,咱早就看不过眼,如今朝廷王师一到,自然拨乱反正,某心里着实痛快,痛快啊——”
  此话一出,张维卿还不做反应,一旁的王彦超、杨廷璋等人,则露出一副不忍直视的表情,眼神飘忽。
  这样露骨的话,他们还真的说不出来。
  而张维卿却闻听的很有感觉,他哈哈大笑道:“老将军所言极是,王师前来,就是为了“剿宋助周,拨乱反正”,若是天下间的众人,能有老将军这般清醒,何来战事可言?”
  其他人自然配合地叫好,那些京兆府的官吏则齐齐松了口气,官位保住了,这又是一场习以为常的改朝换代。
  私底下的众人,又开始讨论新朝廷的避讳,法律,准备适应一番。
  对于版籍,张维卿也没细看,只瞧着五万户,十三县,就罢了,然后在众人的簇拥下,骑着马,施施然地进入了长安城。
  眼见着长安城墙时,张维卿摇摇头,就是一阵失望。
  原本他满怀期待,谁知眼前的景象,让他大失所望。
  原以为高大雄伟的长安城,宽深的护城河,竟然长满了水草,污秽,城墙此时竟然高不过两丈,城墙上稀稀落落地长着杂草,城墙灰扑扑的,坑坑洼洼,几处碎青砖掉落在墙角,无人管顾。
  宽大的城门,铜钉已然生锈,甚至门脚还有几处毁坏,毫不怀疑,这样的城池,难当一合之敌。
  见到其这般模样,郭守文轻声说道:“长安在唐时,六次被破,朱温其人,甚至拆卸了长安的宫室,毁坏城池,掳掠昭宗去往洛阳,后佑国军节度使韩建认为城广人稀,不利于防守,于是进行改筑,缩为“新城”,也就是如今的长安。”
  “今之长安,比往之长安,能有几成?”张维卿感慨道。
  “昔日长安百万之众,如今偌大的长安,治下只有万年县,民不过十万,不如盛唐十之一。”
  郭守文话语中,也满是遗憾,数百年的大兴城,如今竟然只如普通的州县,落寞至此。
  听到这,张维卿摇头不语,以目前长安的境况,的确是不适合为京都,关中又残破,收复长安,只是政治意味特别浓厚罢了。
  “御街岂是随便能走的?”看着数丈宽的街道,张维卿一下子就反应过来,严厉呵斥道。
  随即,其亲自下马,派人擦拭御街,从两旁的边窄小路走去,大家只能跟从。
  一旁的郭从义,杨廷璋等人面面相觑,皇帝远在万里之外,至于这般讲究?
  这又让他们感到新鲜,第一次感受到皇权这般的至高无上,随着张维卿的谨小慎微,他们也不得不收敛心思,小心翼翼地下马跟随。
  张维卿满怀敬意,沉默地在前面引路,其他人自然也不敢打扰,进城后,依稀能见长安曾经的轮廓,宽阔的街坊,横纵的规划,只是久不修葺,已经颇为残破了,甚至沿街都能看见逾越的商铺,曾经以市坊界限分明而文明的长安,已经消失不见了。
  心中的欢喜,莫名就少了许多。
  以再复大唐为口号,多年来的宣扬,以至于让张维卿都深信不疑,迫切地想要结束这般混乱的末世,回到曾经万古来朝,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的大唐盛世。
  长安不仅仅是座城市,而是一个政治符号,象征着大唐的天命。
  啪啪啪——
  突然,一阵怕打声惊扰了他的思绪,张维卿回过神来,投目一看,街道两旁的窗户中,竟然有许多百姓不住地拍打着,随着他的目光望去。
  其中的眼神,满是渴求,哀求,甚至惶恐无助。
  “这又是何事?”张维卿眯着眼睛,沉声问道:“百姓为何这般禁锢在家中,又为何这般求饶?”
  “这是末将安排的。”郭从义微微低着头,理所当然地说道:“王师辛苦多日,才至长安,这群贱民竟然想要逃城,躲避犒劳,所以咱就锁住其门窗,又遣人看守。”
  随即,他一脸邀功地说道:“这般之下,王师发财犒劳,就方便了许多,也不虞无有人了。”
  听到这话,张维卿才反应过来,原来是百姓们担心唐军掳掠长安,所以准备连夜窜逃,郭从义怕百姓们逃了,唐军怕是没有人可以劫掠,所以不允许百姓出家门。
  说白了,就是郭从义准备将一城百姓,捆绑起来,不顾其生死,任由唐军糟蹋,劫掠,就是为了讨好他们。
  看着郭从义一副讨好的模样,以及杨廷璋,王彦超等面露不忍,但仍未反对的模样,张维卿这才意识到,这就是藩镇。
  视百姓为草芥,稻谷,牲畜,无论是劫掠,杀抢,都是理所当然的,屠城更是正常之事。
  “荒唐——”张维卿咬牙切齿地说道:“我大唐王师,岂能如此?劫掠者死。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42/1016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