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再起(校对)第7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71/1016

  “此地土地肥沃,地势平坦,居于海外,李嘉别无所求,只想求得土地,饲养马匹!”
第一百零三章
抡才大典
  李嘉正在耽罗岛等耽误时间的时候,整个番禺又热闹起来。
  新皇帝登基之后的恩科开始了。
  南汉的科举,随唐制,一般只去命经进士两科,其余杂流无算。
  与明清之间,府县选拔不同,南汉承唐制,每个地方州县都有定数的名额,一般而言,只要身世清白即可,学问的话,需州县官吏亲自考核为准,他们被称作乡贡。
  还有的是国子监的监生,也可以无需考核直接参加由尚书省举行的科举考试,被称作“生徒”,所以唐朝的科举也被称为“省试”。
  科举是由尚书省来举行的,设有知贡举一人,三年轮换,与明清各考官复查不同,知贡举一人,即可决定你是否被录取,连皇帝几乎都无法直接选定。
  由于不采取糊名制度,唐代科举的公平性广受质疑,几乎成为了权贵的游戏。
  甚至,有的出身寒门,为了不被落榜,故作噱头,在广众之下,宣读自己的文章,所言自己必中,从而以舆论相逼知贡举,但要求必须有真才实学,不然容易玩砸。
  更有甚者,花千贯去赌坊,言某人必落榜,又隐隐约约透露与知贡举有矛盾,自己得了消息,逼迫知贡举顾及名望。
  而,常用的手段,就是行卷。比如,白居易的那首《赋得原上草》,就是向老顾况投卷,被其向知贡举推荐,才得以中试,这种明示的潜规则,就叫行卷。
  你道那些唐朝的公主,为甚有这样大的权力,还不是因为她们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女儿,可以向知贡举推荐心仪的举人,从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。
  登科之后,还需要参加吏部的选试,其中的猫腻更多了,没有关系,你就一辈子等着,当候补官员,比如韩愈在考中进士后,三次选试都未通过,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,才踏进官场。
  作为新皇登基后的恩科,吸引了整个岭南的目光,数以百计的举人来到番禺,就是为了考中做官。
  “雅明贤弟,昨日考得如何了?”王崇山刚出房间,耳边就传来一声亲密的称呼,抬眼一瞧,原来是与自己同来自南海县的李淮,此人身着绫罗,出手阔绰,在同期参与科举考试的举人中,名声赫赫。
  “桐柏兄!”王崇山点了点头,无奈道:
  “整个大汉六十州,进士科不过十余人,小弟哪有希望可言!”
  “唉!贤弟谦虚了,杂科无算,进士科,明经科加起来不过二十余人,兴王府占据一半以上,南海县在兴王府可是文风鼎盛之地,贤弟必中!”
  李淮颇为嫉妒得看着这位名声在外的老乡,脸上却写满了开心之色。
  听得此言,王崇山也期待起来,紧张的心情松弛了不少,想来也是,大汉继承唐制,每年录取的关中举人,往往占据一半以上,大汉自然不例外,兴王府位列前矛。
  想起本国重视进士,朝堂上的宰相十有八九都是进士出身,自己若考上科举,未来可期,家中的妻儿想来也是极为高兴吧!
  “不过贤弟却要小心了,听闻圣人刚刚继位,竟然明令旨意,要求六品以上朝官,必先进蚕室,才能授官!”李淮这时又忧虑的操心道。
  “无需担忧,进士科乃储相,岂可如此有辱斯文?”这时,同样来自南海县的才子范棣走了出来,自小就以神童闻名于世,此次恩科就属他与唐崇山最为有名,赌坊中的赔率,两人也是最低的。
  “桐柏兄想来是不知进士科之贵,乾亨四年(920),进士科不过十人,如今贵为宰相者,竟八人!”说到这,周边所有人不自觉地感叹起来,进士科真可谓是一步登天,明经科却从听闻有几人名列宰相的。
  与三十来岁的唐崇山不同,今年不过十八的范棣傲气凌人,一脸必中的模样。
  “范神童所言不差,进士科断断不会如此的!”
  “是也,储相之才,岂可如此?”
  周边举人也不断地附和着。
  “诸位,今天皇榜颁布,暂且歇息片刻,我派人仆人前去看榜,诸君都不落下,稍等片刻,自会有报信人前来送喜!”李淮脸上带着笑容,招呼众人坐下。
  焦急不安的举人们纷纷致谢,坐在椅子上,犹如热锅上的蚂蚁,身前的茶水,换了一波又波,犹未可知。
  啪啪啪啪——
  过了半个时辰,客栈前传开了鼓锣声,随后一个仆人气喘吁吁地跑上了楼,高喊着:
  “南海县的唐崇山唐老爷,高中状头,同县的范棣范老爷,也名列榜眼,封州的张宪张老爷,名列进士!”
  仆人一连用了三个名字,自己家的郎君偏偏未有消息,李淮有些尴尬地笑道:
  “唐贤弟与范贤弟,张贤弟,进士及第,真是恭喜恭喜!”
  话音刚落,敲锣打鼓声却上了楼。
  “恭贺南海县唐崇山唐老爷高中状头,必后来居上,名列宰堂!”
  报喜的人十来个,欢天喜地地敲鼓打锣,然后掏出一只只大手。
  唐崇山一愣,李淮则一笑,挥了挥手,一箱铜钱摆了出来,一吊吊的铜钱晃花了眼。
  不一会儿了,一箱铜钱不见了影子。
  随后,又是两波报喜的人,整个客栈瞬间沸腾了,未曾未曾想到一间小小的客栈,竟然诞生了三位进士,真谓是天上的文曲星注目啊!
  “三位老爷,本店已准备好上等酒席,就等三位入座呢!”掌柜的连忙跑了出来,弯着腰,恭敬地说道,脸上的笑容止不住得荡漾着。
  宫廷中,似乎受到了科举放榜的影响,整个宫廷也极为热闹,小皇帝的心情也甚好,用珍珠编的花篮也无极为漂亮。
  “今次恩科,谁是状头?”刘悵一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,一边问道。
  “陛下,今次状头,乃南海县举人唐崇山,才名盛传全国,想来是实至名归!”龚澄枢弯着腰,轻声说道。
  “如此人才?不用岂不可惜?”刘悵自问自答道,不知思考着什么。
  “传话下去,自今而后,凡有由进士及第而欲登朝臣之列者,先必自阉,倘自阉无着,而又极欲得官者,由朝廷代为阉之。”
  “这……”龚澄枢有些惊呆了,这可是抡才大典,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啊!
  “进士科状头唐崇山,学富五车,才高八斗,不在次列,无论做官否,派人去阉了他!”
第一百零四章
极其荒唐
  “唐状头,唐状头,大事不好了!”
  一众人等兴高采烈的喝着酒,聊着天,就有一个仆人火急火燎的赶上来,气喘吁吁的说道:
  “郎君,唐状头,大事不好,宫内传来消息,有一队宫使正赶来,要把唐状头,唐状头……”
  “把唐状头怎地?那干嘛?你快说啊,愣在那干嘛?”瞧这仆人期期艾艾的模样,李淮都快被急死了,连忙呵斥道。
  “把唐状头,送去蚕室!”仆人连忙说道,然后就低下头,不敢言语。
  何为蚕室,不过是阉割之房的雅称罢了,这岂不是说,堂堂的进士科状头,竟然会被阉割?简直是天大的笑话。
  “这,这,简直就是有辱斯文,自儒学大昌以来,从未见过如此之事!”年轻气盛的范棣瞬间气急,连忙骂了起来,不过读书人,有些词穷,反反复复不过是奇耻大辱,有辱斯文等字眼。
  “那,我等进士科的人?”同等进士科的张宪,有些犹豫,期待中又带了点惶恐。
  “回禀张老爷,进士科的其他人,好像是若要为官,则必须去蚕室走一遭!”
  此言一出,众举人瞬间哗然,状头送进去咋地都行,但若是要涉及到他们,以后为官必须走一道蚕室,那就牵扯太多。
  众举人纷纷脱口骂道,只是那进士科的张举人,正愣在那,双目无神,不知在想什么。
  “我,我若不想为官,可能走?”唐状头瞬间从愣神中醒来,拉扯着仆人的胳膊,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,渴求的目光,令人心生恻隐之心。
  “这,宫里的消息却说,圣人看中唐状头的学识,说您学富五车,才高八斗,不忍得离去你这样的才子,特地派人出来,捉你而去!”仆人连忙说道。
  “此地不宜久留,唐兄快快离去!”李淮不愧是见多识广,连忙将精神恍惚的唐崇山摇醒,提醒道。
  “对,唐兄,快快离去,此地已经是龙潭虎穴,甚的状头,咱不要也罢!”范棣连忙鼓动道。
  “两位说的极是,这状头,不要也罢!”唐崇山看了一眼自己的胯下,连忙坚定地说道,目光炯炯,毅然决然。
  “我这个进士,要之何用?圣人之学,岂可辱没?”范棣也挥了挥衣袖,决然地说道。
  “马车已经准备好了,唐兄快去,一日功夫,即可到达府上,唐兄保重!”李淮轻轻拉着唐崇山的手,感情十分到位地说道。
  “李兄!”
  “唐兄!”
  “多多珍重——”
  “保重——”
  两人之间,似乎在此刻,凝结出深厚的感情。
  “未曾想,这李淮,竟然如此讲义气!想来,之前我误会他了!”范棣看着这场面,心中嘀咕着,看向李淮的目光中,多出一丝尊重。
  “虽然是商贾之子,也并无多少才气,但人品还是可靠的!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71/1016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