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再起(校对)第76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762/1016

  “祖宗说的都是真的,大唐回来了!”
  惶恐,激动,瓜州虽然太平了多年,道这种无依无靠的孤独感,夹在大量异族之间的,让他们患有极大忧虑意识。
  而大唐,从父辈祖辈口口声声中的强大,给予他们巨大的期待感,一朝而出,心中止不住的激动。
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
哭泣
  不在西域,不知汉人之苦,不在归义军,不知苟且偷生之难。
  几十年来,在曹氏统治下,归义军彻底改变了之前的咄咄逼人,收复疆土的开拓路线,转而开始和平发展,妥协求生。
  南与于阗国修好,西边朝贡西州回鹘,东边与放弃肃州的统治权,与其龙氏互通有无。
  即使在各种情况下,瓜、沙二州的百姓,依旧朝不保夕,惶恐不安,归义军拢共不过两万人,与那些动则十万计的回鹘人相比,实在是少的可怜。
  贫瘠的两州之地,微弱的实力,生活资源的匮乏,让瓜、沙百姓日夜难安,于是,关于祖国,大唐的情况,则反复的被提及。
  就像是那些家道中落的破落户,每天聊以自慰的,就是祖宗的光辉时刻,而对于瓜州来说,大唐曾经一统西域,碎叶四镇,打得蛮子抬不起头来的事迹,总是让他们津津乐道。
  突然,有一天,刺史站立在城头,告诉他们,大唐皇帝的使臣来了,他们不再是没有背景的孤儿,沙漠中流浪的骆驼。
  这也就意味着,他们不再畏惧家园的毁坏,妻儿的离散,财富的掠夺。
  “这是真的吗?”
  欢呼的声音,让整个城市沸腾,突然,某个身着黄色僧袍的和尚,毛发皆白,拄着拐杖,在几个沙弥的搀扶下,一步步地走了出来,用干枯无牙的嘴唇,用力问道。
  “法师——”
  “法师——”
  路上的行人见之,一个个停下,双手抱十,鞠躬行礼,对于他十分的尊敬。
  狄剑投目一看,这位和尚,面目苍老,但却慈眉善目,一看就是个好相与的,他心中不由得有了几分尊敬。
  “这是瓜州威望素著的明空法师,如今已有八十岁高龄了。”曹庄在一旁补充道。
  见此,狄剑也连忙下了城墙,拱手行礼道:“在下乃大唐皇帝陛下,新命的归义军兵马使,特地护送特使归程,也带来了皇帝的诏书。”
  “大唐皇帝?”
  明空抬起头,略微的思考了一下,问道:“是哪位皇帝,天佑皇帝,还是同光皇帝?”
  天佑是唐昭宗的年号,李克用,李存勖即使再唐亡后依旧用了天佑年号,前后二十年。
  狄剑虽然不知晓,但却明白是前唐的皇帝,他直言道:“如今大唐皇帝,乃是睿宗皇帝长子,明皇之兄,薛王李旦之后,如今以宗室之身,再次统一了中原,恢复了大唐天下。”
  说着,他强调道:“如今是神武九年!!”
  “神武九年?”明空呢喃了几句,双眼越发的明亮:“也就是说,大唐复立,已经有九年了,九年了,九年了——”
  说着,这位老僧泪流满面,不顾体面,止不住地哭泣道:“和尚我刚来瓜州时,不过十三,当时年号还是天佑,之后年复一年,战乱频繁,塞外消息堵塞,听闻大唐亡故时,已经十八。”
  “那一年,寺庙上下,木鱼念经声,久久未停,师父师叔流着泪口中念着佛经,但衣襟却早已湿透,一夜间,圆寂的师叔,竟然有七人。”
  “等我懂事,才明白,大唐才是我们的根,父祖之所在,大唐亡了,我等也成了无家的野犬,日夜不宁——”
  “今日听闻大唐光复,老僧我死而无憾啊!”
  听到这席话,狄剑也是感慨万千,虽然不懂得其离家亡国之苦,但却明白,这些人实在是可怜人,无家可归的亡国之人。
  周边闻言的百姓,也不由得泪湿衣襟,哭泣声连绵起伏,祖辈父辈,千辛万苦盼来的大唐,终于回来了。
  随之,夜间,瓜州上下,对于一群人进行了热烈的欢迎,各个家族不断地问询着大唐的情况。
  听闻大唐统一天下时,大家拍手叫绝。
  又听闻中原残破,民生疾苦时,不免感同身受,为之落泪。
  而听到皇帝有意西进,收复故土时,众人欢声雷动,喜极而泣。
  第二天,一行人上路时,欢送的队伍,达到了万人之多,直接送出了三十里地,依旧恋恋不舍。
  狄剑也被这股热情感动,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,轻声道:“瓜州百姓,看来苦难良久啊!”
  “那是必然!”曹氏叹了口气,说道:“瓜、沙二州,虽然算是富足,但回鹘部落却不断地增多,汉民的优势不断地减少,用不了多久,怕是再有沦陷之苦。”
  “到了如今这般情况,别看此时还稳如泰山,其实已经危如累卵,一旦有所内耗,归义军就不堪一击。”
  说到这里,曹庄忍不住地说道:“族长已经年近六十,身体日衰,曹氏家族也是内流不止,其他的家族也是颇为觊觎,唐使的到来,对于归义军来说,比春雨还要珍贵。”
  “有那么玄乎吗?”狄剑诧异道:“说句大不敬的话,天高皇帝远,归义军独立多年,对于皇帝怕是无有多少敬意吧!”
  “嘿嘿,这倒也是!”曹庄笑了笑,说道:“若只有一些圣旨,官职,赏赐,当然无济于事,但天使你却不一样,你身后还有近千人的骑兵,而且都是精锐,在归义军中,也是少有的。”
  “您千人加入,就是泰山压顶,其他人根本就不敢再言语,威势极大。”
  说着,曹庄又不由得感慨道:“之前张氏为政,归义军可谓是风雨飘零,但是到了先族长那代,恢复了归义军的旗号,周边的回鹘人竟然也安分了许多,由此可见,大唐的威势,即使过去了上百年,也依旧威慑力十足。”
  “沙州百姓,历经苦楚,对于大唐的旗号自然更为认可。”
  “您千人加入,就是泰山压顶,其他人根本就不敢再言语,威势极大。”
  说着,曹庄又不由得感慨道:“之前张氏为政,归义军可谓是风雨飘零,但是到了先族长那代,恢复了归义军的旗号,周边的回鹘人竟然也安分了许多,由此可见,大唐的威势,即使过去了上百年,也依旧威慑力十足。”
  “沙州百姓,历经苦楚,对于大唐的旗号自然更为认可。”
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
沙州
  狄剑以为瓜州与沙州距离很近,但不曾想,依旧有数百里的距离,其间的沙漠,飞沙走石,让人脑壳疼。
  不过两州之间,陆陆续续还是有驿站为商队歇脚,井水虽然不好喝,但也能解乏,太平许多。
  对于归义军的印象,狄剑感觉别扭。
  简单来说,归义军太平几十年,即使外敌不断地增强,但其百姓依旧耽于安乐,只图和平交好。
  偌大的瓜州,最多建筑竟然是佛寺,和尚的规模也很大。
  这种情况下,虽然有助于安稳百姓,但却侵蚀着人力,导致本就不多的军队,与回鹘人相比,更加的相形见绌。
  而外敌暂缓的情况下,内部的斗争就开始了。
  到了沙州(敦煌)时,一支队伍出城二十余里,约莫百余人,一个中年人骑着马,笑容满面。
  “在下瓜州防御使曹延恭,特此迎接天使到来!”
  曹延恭很是恭敬地说道,这让狄剑心宽了不少,沙州乃是曹氏真正的大本营,这般态度,就是风向标。
  对于曹延恭,狄剑也在路上听到曹庄介绍,他乃是第二代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德之子,曹议金之孙,可谓是长房长孙。
  而曹元忠年近六十,继承权问题就摆在面前。
  要知道,在曹议金死后,归义军的位置是兄终弟及的,曹元德,曹元深、曹元忠,三代而袭,前两任都留下了子嗣,都具有继承权。
  而曹元忠本人,也有两子,曹延禄,曹延瑞。
  按照道理说了,因为是曹延禄继位,但曹元忠有感于自己大哥的照顾,有意将位置让给曹延恭。
  毕竟,曹延恭乃是长房长孙,名正言顺的继承人,而且年岁最长,最适合继承归义军的位置。
  但曹元忠之子曹延禄,可是不怎么服气,他的妻子李氏,可是于阗国王李圣天第三女圣天公主,外援强大。
  所以,归义军安稳的底下,暗流涌动。
  “对于归义军,陛下深为感怀,对与瓜、沙二州遗民仍在,也是极为欢喜,所以此番进贡之后,陛下令我等护送特使回程,也带了赏赐之物。”
  狄剑很简略地说道,语气也是极为情深,似乎在说,皇帝并没有忘记你们。
  见此,曹延恭再次拜下,双目通红道:“我等遗民,受陛下之关怀,实乃荣幸!”
  说着,其又看了一眼骑兵,双目一亮,高兴道:“有了朝廷的骑兵相助,对于归义军而言,可谓是雪中送炭啊!”
  狄剑微微一笑,并不做答。
  在将到沙州时,他已经让所有的骑兵,都尽可能的穿上铠甲,在炽热的太阳下,烘烤了小半个时辰,但却是值当的。
  人靠衣裳,马靠鞍,见识到如此的场面,哪个敢忽略他们?
  曹延恭的反应,在他的预想之中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762/1016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