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再起(校对)第79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795/1016

  “朕本来不想收下,但这些人个个骑术了得,马上挽弓射箭也是平常,只要经过一番历练,战事,绝对能够成为精兵。”
  皇帝不由得感慨道:“燕赵之地,果然是盛产精兵强将。”
  当然了,直接参军的,许多人都是契丹人的马奴,家奴,如今一朝解放,身无余财,只有参军一路。
  与其让那些地主豪强们收,还不如成为军队呢。
 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,马匹是不缺,但战马却是缺的厉害。
  刘光义可算是解了燃眉之急。
  这万匹战马,就是又组建了一轻骑兵。
  “幽州既下,不过半月,许多文武百官,来自洛阳的,幽州的,都不断地上书,要求追加尊号!”
  皇帝站起身,声音洪亮,只是情绪没有那么高兴。
  众将一时间只能沉默以待。
  “如今这个时候,谈什么尊号?夺取了幽州城能算是打败契丹人吗?”
  “契丹人的十万大军,已经开始南下,离高枕无忧还远着呢,许多人这几日妄自高兴,忘记了忧患,再继续下去,等着被收尸吗?”
  “臣等不敢——”眼见的皇帝语气越来越重,众将只能拜下。
  过了一会儿,瞧着打压住了军中这股骄傲自满的风气,皇帝这才喘了口气,不由得说道:“朕嘱意,大军北上营州,在榆关,与契丹人对阵——”
  众将一时间议论纷纷,不一会儿就齐声应下。
  显然与去营州相比,还是幽州更为安稳妥当。
  不过,皇帝的威望现在如日中天,他们不敢反驳。
  不过,在这反驳的背后,聪明人看出了“对阵”二字的含义。
  显然,皇帝并没有对契丹人毕其一役的想法,而是见好就收,吃下幽云这块肥肉,就已经饱了,只求好好守住即可。
  在这种情况下,数万骑兵,外加十万步卒,怎么会守不住一座城池呢?
  这甚至比防守幽州还要稳妥。
  “陛下,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,如今如果去往辽西,怕是粮草难以周转!”
  李淮无奈的说道。
  如今,位于幽州的兵马越来越多,河北,山东的军都司兵马,外加幽州本地的汉兵,李嘉也直接收下。
  当兵吃粮,人家也是为了生计,也是能体谅的。
  所以,除去营州的两万人,如今幽州的兵马,突破到了十五万。
  换句话来说,每个月所消耗的粮草,人吃马嚼之下,至少要三十万石。
  而沧州,储存的粮食,不过是百万石罢了,不过三月之耗,而若是去往营州,那么,长途跋涉的运粮,管两个月都难。
  长长的粮道,一旦有所闪失,大军崩盘,只在瞬间。
  听闻这般话,众将瞬间就心慌起来,如果粮草出了问题,不战自溃,他们也就罢了,皇帝要是出了闪失,可就不妙。
  一时间,虽然反对的声音没有,但是议论声却突然大了许多,这是大家的间接的劝谏皇帝。
  面对大家如此诚恳的面孔,李嘉突然就笑了。
  这么多年以来,虽然他一直在强调大海,甚至组建了海龙军,但是许多人依旧以陆地思维行事。
  或者说在他们的脑海里,并没有大海的图样。
  想到这里,李嘉拿出了一张渤海的地图,也可以称之为北海,手动绘画,虽然粗糙,但大概的雏形还是有的。
  “这里就是沧州——”李嘉指着天津下方大致的地域说道,然后又对着一旁的鸡嘴部分,那里写着高丽二字。
  而在高丽的左边,有一个岛屿,上书:江华岛。
  “在这座岛屿上,有不少的驻军,粮草辎重的中转地,再下,就是济州,金山二地,粮草可以输送在这里。”
  “从江华岛到营州,行船不过两三日,从沧州当营州,也大概如此。”
  说到这里,李嘉不由得认真道:“海运,比陆地上的行走,会更快,更省力。”
  哗啦啦——
  就在这一瞬间,所有的将领仰视着皇帝,心中的敬佩,从口中不断地言语而出,夸耀的话语,差点让皇帝沉迷了。
  一群武夫,拍马屁的功夫倒是了得。
  对于江华岛的利用,其实更多的作用,就是扼住高丽的咽喉,充当中转站,也是其作用之一。
  那场登陆辽东的军队,可是江华岛的水师送去的。
  从幽州到营州,六百里路,没有水师,粮道就真的危险了。
  “契丹人没有水师,活该被欺负!”
  李嘉幸灾乐祸地说道。
  商量完毕之后,各军下去准备,时间不过一日。
  为了更大限度的赶超时间,皇帝命令幽州收集骡马,让步兵骑乘,充当马上步兵,加快机动性。
  不过,一人双马的御营两万骑,率先出动,去往营州支援,十万铁骑还是太过令人畏惧。
  而就在这时,李嘉也收到辽东突袭兵败的事情,死伤过半,剩余的四五千,被撤退到了江华岛。
  可以说,契丹人勉强胜了一次,保存了些许的颜面。
  当然了,李嘉本就没想过其能成功,不过是吸引注意力罢了。
  不过,水师又立下一功。
  “果然,超脱古人的思维,才是成功的关键!”
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
消磨
  十五万大军,经过骡马化后,日行超过了八十里,而先头的两万骑兵,则不过数日,就到达了营州。
  而上京到营州,却只有八百里,以契丹人的速度,早就到了两三天了。
  呼延赞与刘光义二人率兵胆到达时,榆关已经被被揉虐了数日,到简单修缮后的城池,依旧具有强大的防守力。
  “契丹真是厉害!”呼延赞嘲讽道,“竟然想用骑兵来攻城,真是异想天开!”
  “但,这十万骑兵可不是假的!”
  刘光义看着眼前遮天蔽日的军帐,不由得感叹道:“其赖以维持的,就只有骑兵了,但往往骑兵才是决胜的力量。”
  倾尽中原,整个御营也不过五万骑兵,并非找不到战马,而且没有那么多的骑手,训练一个合格的骑兵,没有三五年是没有成效的。
  而,对于契丹人来说,人不缺,战马反而成了关键。
  战马是从普通马匹中筛选,而且还需要专人训练,对于契丹人来说,也是珍贵的,基本上百马存一。
  遮天蔽日,马匹的嘶吼声,哪怕在榆关内,都能耳闻,战马超过了十万匹。
  而契丹人的粮食,则是牛羊,漫山遍野的牛羊,被放牧着,之前杨业就是从放牧的牛羊作为突破口,一举夜袭。
  “他们长久不了!”刘光义作出了判断:“除非从草原源源不断的赶羊过来,不然契丹人坚持不了十日。”
  草原上普通的牧民也并不是天天吃羊肉的,他们的伙食不过是充满羊毛的羊奶,或牛奶,马奶,以及马血等动物的衍生品,可以说,日常是非常贫瘠的。
  但是,在战场上,却可以提供足够的肉食,所以游牧部落,嗜好战争,这不仅意味着掳掠收获,还意味着吃饱。
  甚至,一年都见不到一回的酒水。
  “说的没错!”曹彬走了过来,看着密密麻麻的骑兵,不由得说道:“没有汉民可以劫掠,只能消耗契丹人的存粮,就算是那些奚人,渤海人乐意,契丹人也不会高兴。”
  “不过,你们算漏了一处地方——辽东。”
  “哦?你是说渤海旧地?”刘光义这些时日,经常观摩地图,立马就想起来辽东。
  这里是渤海国的精华地带,农业,手工业,一应俱全,渤海人擅长打猎,种田,虽然北方天气恶劣,但辽东这块肥美的地方,依旧能存在不少的粮食。
  契丹人调用辽东的粮食,乃是轻而易举的。
  “我遣人观察,早上契丹人会喝粥,中午是肉,晚上则凑合着马奶,羊奶,这般消耗,支持一个月,应该不成问题。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795/1016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