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再起(校对)第893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893/1016

  就如同后世一般,有钱的部门建筑最为显著,李嘉一抬头,就是转运使司衙门,比一旁的县衙还要气派。
  隔壁矮小一截的,则是通判衙门,巨大的登闻鼓,极为显眼。
  再旁边,就是巡检衙门,
  至于县学,则是一个三进的小院,牌匾上偃师县学四个大字。
  李嘉眯着眼睛一看,字不错。
  至于大门,早就已经关闭。
  “怎么不开门?放寒假了?”
  说着,皇帝就突兀地笑了起来。
  吴青弄不懂笑点在哪,但也赔笑着:“冬腊月,县学应该是没开。”
  随即,派遣手下去打听了一番,书店老板言语,说县学一年只在三,四,五,六,七,八,这六个月办学,其余的时间都大门紧闭。
  而且,每月也只上十天课。
  问道为何这般少,直言,没那么多先生。
  李嘉闻言,沉默了。
  这话在理啊!
  “回去吧!”
  皇帝心情有些差了。
  县学延请名师,但哪里比得上那些豪族的高价先生,寒门渴学,但教学资源却十分费劲。
  县学的作用,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。
  回到洛阳,李嘉一个人待在书房之中,苦思冥想,终于写出一个字——印刷术。
  明清时期,为何读书人极多,就在于科举只考四书五经,考试的格式都固定了,一切去繁就简,造就了大量的寒门子弟。
  当然,四书五经还得包含朱子注释。
  即使如此,印刷术的普及,让每本书的价格,降到了数百文,甚至数十文。
  活字印刷一直被宋吹津津乐道,但迁活字,如同磁悬浮列车一样,太过于昂贵。
  到了明朝,印刷术大为进步,木活字应运而生。
  木活字,与铅活字,以及锡活字、泥活字相比,更加的廉价。
  甚至有套刷,也就是多色彩书本,比如正文为黑字,朱字注释则为红字,然后色彩的多样化,造就了春宫图的活跃……
  如此,书籍真的开始普及了。
  “改进印刷术——”
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
门槛
  洛阳的冬日,由于群山环绕只故,显得愈发的湿冷了些,一时间的冷气散发难出。
  对于其他衙门来说,冬日是最煎熬的,但对于太府寺下的诸冶监来说,却是再适合不过。
  热火朝天的热气,经过冷气一吹,立马就中和了许多。
  太府寺下,领中尚、左尚、右尚、织染、掌冶五署及诸冶监、诸铸钱监、互市监等各处,可以说,一应的工程手工业,其最为擅长。
  只是,原先少府寺才是干这活的,而皇帝的心思转动下,竟然让少府、太府,换了个位置。
  无他,乃是太府寺作为九卿只一,隶属于尚书省,虽然说也是直接受皇帝管辖,但到底是公私难便。
  而当时大唐新立,丛弊太多,规矩杂乱的太府,就不适合充任皇帝私库,于是,皇帝决定另起炉灶。
  退出九卿的少府监,则被皇帝提为寺,直接掌管皇帝的私财。
  由此,少府寺也与掌控宝藏的内府局一起,成为了皇帝的私人钱粮机构。
  只不过,少府寺属于赚钱,而内府局,属于储存罢了。
  太府寺的职责虽说有些边缘,但却有些重要。
  皇帝后宫的马车,珠宝,帷帐,衣裙布料,甚至是皇宫中的一块砖,妃嫔用的筷子,都是由太府寺自己弄出来的。
  这一日,天空阴晴,地面上的白雪还没有融化,太府寺就迎来了一位大人物。
  工匠们彷徨不安。
  只见,数百侍卫,将整个太府寺层层包围,甚至许多侍卫亲自搜身,察觉利器。
  过了好一会儿,在工匠们胆颤心惊中,一辆马车,就行驶而来。
  身着白裘衣的皇帝,捋了捋胡须,施施然而来,见到这般兴师动众,又见众工匠皆短衣而出迎,不由得气恼道:
  “荒唐!”
  “人家忙活要紧,身体出汗,又被拉拽而出,寒风刺骨,岂不是要染风寒?”
  一旁的太府寺卿忙不迭地惶恐起来,然后认错,让人于心不忍。
  李嘉摆摆手道:“让大家回去吧,今个每人赏两贯钱,过了好腊月。”
  太府寺卿,以及两位少卿,则簇拥着皇帝,跟在后面,心道:这般顶多呵斥一番,也是为了公心,不碍事。
  而若是不做,一旦皇帝心中不满,那可就倒大霉了。
  与军械监不同,太府寺的诸冶监,则是一个个的房间,并没有通力合作的情况。
  无他,技艺不可外传罢了。
  即使宫柱上的鎏金技术,也是家传密宝,不可外传。
  李嘉对于这些无关战略的技艺,倒是没强求,只是用来享受的,就那么保存吧!
  “可有制作雕版的?”
  皇帝轻声问道。
  “有的!”太府寺卿忙不迭说道:“之前朝廷印刷的十三经,咱们也参与了许多,还有板子在呢!”
  李嘉明白,这所谓的板子,其实就是雕版印刷的板子。
  他点点头,跟随而去。
  到了一处巨大的房间,只见那一个个刻满字体的雕版,被叠起来一堆又一堆并不被珍惜。
  也是,这只是皇帝的任务罢了,皇帝不用,就废弃,大不了再重制呗,反正也是皇帝的钱财。
  “十三经,数十万字,所用的书页大小的木板,约有上万块,放置了数个房间,若是再用,只需要擦拭灰尘。”
  看着这一切,李嘉问道:“一块刻板,所需几何?”
  “陛下,版材所用,是将木板锯成一页书面大小,多为杜梨木、枣木,还得请专人书写,一本孝经,稿费约千贯左右。”
  “千贯?”
  李嘉点点头,也就是说,孝经一本不过五贯,如果印刷两百次,就会收回成本,然后就是盈利。
  “也就是说,成本最高的,就是书写之人工?”
  “没错!”太府寺卿苦笑道:“即使在洛阳,读书人甚多之地,凡字上佳者,乃是名家,须得再三请求,须以每字百钱,才肯下笔。”
  “如孝经,两千三百六十九字,书写一下,即二十万钱,两百贯。”
  “另外,还须上好的油墨,约莫百贯,其余的木材,刻工,即使字少如孝经,也须三个月才可刊印。”
  “我听闻,邸报那边,用的可是铜活字!”
  李嘉轻声道:“你们可以试试。”
  “陛下,铜活字一本万利,可用数年,上十年,但比之雕刻,却多了一项难以企及的困境——读书人。”
  太府寺卿忍不住道:“邸报上下的读书人数十,可以随意摆正活字,而在太府寺,亦或者其他书商,则难以求得。”
  “何来?”
  “邸报为名为利,虽为匠,而读书人甘之若怡,而在书商,以及太府寺,则名实为工匠,凡读通十三经,哪怕通一经的,也不过来。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893/1016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