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建大顺朝(校对)第190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90/325


第269章
截杀左良玉
  一个常在他身边,惯会拍马屁的清客向他奉承道:“大帅知己知彼,用兵如神,全师而退,未失一兵一卒,自古名将用兵,罕有如此……”
  左良玉打断他的话,道:“眼下还应该多加小心,不可轻视闯营,唉!这个叫范青的年轻人,比咱们料想的要厉害多了!”他之所以打断清客的话,是因为他觉得清客赞誉他的话,似乎用在范青身上更合适。
  清客见自己的马屁没有拍好,立刻在马上拱手道:“是,是,大帅所见极是。”
  当左良玉从水坡集逃走的时候,范青正在岳武穆庙中。因为已经侦知了官军现在内部矛盾重重,而且士兵饥渴疲惫,并无斗志。所以他特意同红娘子、陈永福、刘芳亮几位大将商议,准备明日开始用炮火猛攻,让他们营地混乱,如果有机可乘的话,就全面猛攻,不等他们自溃了。
  但范青预料左良玉即便逃走,也要在他炮轰之后,信心全无的情况下。倒没想到,左良玉也够果断,竟然不等到天明,更不等他用大炮猛攻,直接丢下杨、汪二人先行逃走了。
  这天夜里,参加会议的将领中,白旺来的最迟,因为他在夜间率领游骑在水坡集南面放火烧麦子和树林,扰乱敌营,监视官军的动静。实际上,经过这么多天的放火,白旺的骑兵也没什么可烧的了,水坡集南面三十里之内,全被他烧成一片白地。他主要是打击敌人出来寻找粮食的打粮队。
  在他正要前往岳王庙开会的时候,得到禀报,说水坡集的官军营寨里人马喧哗吵嚷,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。他赶快吩咐“再探”,自己飞马来到岳王庙,向范青报告了上述消息。大家一分析,认为敌人趁着黑夜逃跑的可能性很大,于是大家赶快商议如何追击的事情。
  这时,水坡集方面也有探子回来报告,说左营正在向西南方向逃走,可是队伍并不乱,有上万骑兵断后,两翼也有不少骑兵。
  得到这个探报,范青等人一下子全都明白了,这突然的变化打乱了范青刚刚的布置。在片刻之间,他重新考虑一番,发布命令,调遣兵将追击。
  白旺忍不住走到他的面前说:“大将军,让我带领骑兵去追左良玉这小子吧!我的人马很多都在水坡集南面,追击他们最近,最方便。”
  范青却没有理他,下令让刘芳亮和红娘子率领两万骑兵和三万步兵前去追击。如何追击,他也做了指示。又命陈永福率领属下军队出击,占领水坡集,剿杀明朝还没来得及退走的部队,搜集遗弃在水坡集一带的骡马和各种军资。他目光扫过众将,又派刘体纯和马世耀率领两万人马去追击杨文岳和汪乔年。
  白旺见始终没点到他的名字,忍不住跳起来道:“大将军,你可把我急坏了,如今老左逃走,你为什么不派我去追赶?我若拦腰截杀,准能把他们左营人马冲的七零八散!”
  范青笑道:“你太小看左良玉了,我之所以不让你去追击,是因为左良玉虽然逃走,但部伍不乱,战斗力相当强,你万一轻敌,恐怕会吃大亏,到时候后悔无及。”
  白旺急道:“那大将军也得给我派个任务啊!我难道是吃白饭的?俗话说‘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’,今日你不让我追赶,那我只好解甲归田了。有痛快仗不让我打,要我这个人在大将军麾下,还有什么用处?”
  范青听他才二十多岁就要“解甲归田”不禁一笑,在他后脑勺拍了一下,道:“胡说八道!”
  随即又道:“我也给你安排了任务,你率领手下人马,专找虎大威,盯着他不要放,能把他消灭就消灭,不能消灭也得让他没有力量去救援杨文岳和汪乔年。好,你赶快去吧!”
  白旺见给他安排了任务,登时高兴起来,说:“虎大威也算个朝廷中的名将,我就找他算账去,不让他轻易逃掉。”说罢,匆匆走了出去。
  范青要把如何搜集明军遗弃的各种物资,如何包抄逃散的明军,如何处置俘虏等许多事情通盘考虑了一下,他见军中的大小将领都派了出去,只剩下杨铁柱,李双喜、罗虎三人,便笑道:“你们三个随我率领中军去追左良玉。”
  然后对中军吴汝义道:“明早,高一功将军过来运送后勤物资,你且让他留下,在此处坐镇主持,如何追杀杨文岳、汪乔年、虎大威等人马,就由他和陈永福商议,相机处理,不必再去请示我。”
  吴汝义赶快拱手道:“请大将军放心,祝愿大将军旗开得胜,马到功成,愿左良玉飞不出大将军布下的天罗地网,将他活捉或杀死,使各路军官闻风丧胆,从此以后,崇祯皇帝对咱们更是无能无力。”
  范青哈哈一笑,拍拍吴汝义的肩膀道:“老吴,借你吉言了!”
  他心中当然是希望杀掉左良玉,永绝后患了,但他向来谨慎,知道战争变化多端,不愿意把话说的太满,笑了笑就带着三名将领离开了岳王庙。
  各路军马都派出之后,中军剩下的精兵反倒不多,范青只率领一万骑兵出发,向南走了大约十里左右,来到一个三岔路口,范青分给李双喜和罗虎各自两千骑兵,说:“今天事情来的突然,手头的兵没有我们原来商量的那么充足,你们各自带两千人马去吧!赶快去,能捉就捉,不能捉就想法子在阵前将他杀死,总之,这次不能放他轻易逃走。”
  李双喜拱手道:“大将军,我知道,就按着咱们以前商议的去做,估计等我遇着他的时候,他身边的人已经很少,我不会放过他的。”
  范青一挥手道:“事不宜迟,你们快走!”
  到了中午的时候,左良玉的大军又奔跑了三十里路,从后半夜拔营开始算,一共已经跑了八十里路了,步兵非常疲倦,只是由于想着逃命,才勉强鼓着劲,继续赶路。原来部伍十分整齐,现在也已经开始散乱了。比较幸运的是,前路没人阻拦,没有遇见埋伏。
  现在他们发现闯营的骑兵在后面,更后面还有许多步兵跟随,但步兵相距较远,大约在十里之外。跟着他们比较近的还是那两万骑兵,仍然像早晨一般,不紧不慢的跟着,偶尔有小股骑兵靠的太近,左军一迎上去,他们立刻远远躲开。
  又走了一段路,左良玉在马上望见前方三四里路外有一个较大的市镇,炊烟缭绕,能听到牛羊鸡犬的叫声,后来又听到驴子的叫声。看来市集的百姓很多,这种情况让左良玉很安心。看来老百姓不知道他要从这里逃走,所以仍然像往常一样,留在市镇里面。这情况使他十分高兴,既然这个相当大的市镇都安堵如常,鸡犬不惊,可见并没有范青的人马在这里阻拦,倘若有贼兵在此,老百姓哪有不逃的道理?不会听到这些家畜家禽的叫声,就好像平常一样。
  他忍不住笑了起来,对左右说道:“范青虽然足智多谋,但终归是年轻,思虑不够周全啊!你们看,这里是一个很好的设置埋伏的地方,可以拦截我们大军前行的好位置。可他并没有安排兵力在此,看来是没料到咱们会向许昌撤退,真是疏忽啊!如果是我用兵,定会在此处设置伏兵,让敌人不能寸进。”
  这话音刚落,还不等幕僚清客说些恭维的话,忽然前方队伍停下,而后面队伍还在继续向前走,登时道路拥塞起来,部伍也更混乱了。
  左良玉立刻厉声喝道:“前军为何不行?”
  一名偏将从前面策马过来,向他禀报,“前面有一条深沟,宽约八尺,深约七尺,挖出来的土在西岸,使壕沟更难越过。壕沟顺着大路蜿蜒不绝,不知有多长,对面树上还立了一块木牌,上面写了一行大字,看来我们是中计了!”
  左良玉大吃一惊,问道:“那木牌上写的什么字?”
  偏将骇然道:“那木牌上写的是‘左营溃于此,降者不杀。”
  左良玉这才知道果然中计,不禁心惊肉跳。但他故作镇定,骂了一句,“闯贼妄想,老子会全师退到襄阳。”
  这句话刚刚骂出,又一个将领骑马奔来,从怀中取出一张纸递给左良玉,道:“大帅,请看!”
  左良玉打开那张纸,认得上面写着四行字是:
  “奉告良玉将军,
  汝乃刀下游魂。
  速速率众投降,
  免遭兵溃被擒。”
  “从哪撕来的?”左良玉大声问。
  “在壕沟旁边的一棵树上撕下来的。”
  “从左边绕道。”左良玉可能认为左边更安全些,便大声吆喝属下将领。
  但大军刚动,左面有将领来报告,说从左边围上来数万贼兵,旗帜甚多……
  这名将领还没说完,一直跟在大军后面的两万骑兵陡然擂起战鼓,杀声震天。左良玉立刻命令后军拼死作战,不得后退一步。他已经判断出来闯营定是打断在此围攻他,所以挖好壕沟,设置陷阱,此时从右侧也绕不过壕沟,还是一样遭到围攻,莫不如填平壕沟,奋力向前。
  于是立刻发布命令,“填平壕沟,立刻在壕沟上填出一条道路。”
  他自己策马向前,督率将士们填平壕沟,但大军在逃跑中,大多军资都丢弃了,工具不足,不能很快填平壕沟。最前面的步兵只好左右散开,寻找浅处过去。可数里之内,几乎没有浅的地方,最浅的地方也有五六尺深。
  这时,从左右两侧都有步兵围上来,很快接战,喊杀起来。而从后面冲上来的两万骑兵尤其勇猛,他们一路上一直憋着劲想和左营决战,但被上级禁止,所以心中憋着一股战意,此时一股脑的发泄出来。
  只见这两万骑兵呐喊着猛冲入左良玉的后队当中,当先的旗帜上写着一个“刘”字,带队将领正是刘芳亮。刘芳亮向来勇猛,冲锋的时候,不论敌我人数多少,他总要冲到最前头。此刻只见他穿着一身雪亮的铠甲,一柄长枪左右挥舞,上下翻飞,银色的枪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,有如一条银色蛟龙,他周围的敌兵,纷纷中枪倒地。在他的带动下,麾下骑兵都十分勇猛,敌军纷纷溃退。一名左营将领,大声喝骂,组织士兵上前迎战,不许后退。忽见,刘芳亮跃马扬鞭,猛地冲到他面前,一柄长枪如银龙一般刺向他。
  这名将领没料到刘芳亮来的如此之快,骇然举着手中大刀遮拦,却被刘芳亮一拨,一挑,大刀直接飞上天空一丈多高,在天空中闪闪发亮。随即噗的一声,长枪没入这名将领的喉咙,一枪将他刺死。随后拔出长枪,带出一溜鲜血,在阳光下闪着血红的光芒。这名将领翻身栽落马下。
  见到将领被刺死,左营的后队人马溃退的更快了,很快就与中军连成一片,冲乱和挤压中军的队形,造成了左营更大的混乱。
  在闯营的围攻挤压下,左军大乱,相互拥挤。最前面的士兵被挤入的掉入壕沟之中,可还不等他们爬上对岸,后面的士兵继续向下跳,把壕沟中都挤满了。左良玉的的中军骑兵见状,也没什么好办法,只好策马过壕,马蹄就踏在壕沟中的步兵身上,这引起来更大的混乱,壕沟中的步兵发出一片惊天动地的惨叫声音。
  左良玉过壕沟的时候,壕沟中已经填满了死伤的步兵,有些骑兵跳下去后,也落马受伤,变成了别人过壕沟的垫脚石。左良玉知道不能再等,只是大声吩咐左右,“立刻过壕沟。”
  说完以后,他狠狠的在马上加了几鞭,马跳起来,但没有跳过对岸,重重落到壕沟中,踏的下面士兵一片惨叫,马腹碰到下面士兵手中的刀枪尖,被划伤,也发出悲惨的嘶鸣。
  
第270章
三次截杀
  他的亲兵亲将纷纷跳入壕沟去救他,有的跳过壕沟的士兵返身回来去拉他上岸,但是他的战马腹部受伤,已经不能再骑了。一名亲兵把自己的马匹换给他,让他骑上。等他和亲兵亲将上了岸,后面的人马踩踏着壕沟中的士兵陆续过壕,你推我挤,乱成一团。左良玉勉强把上岸来的人马整顿一下,正待向西南冲去,忽然从前方冲来几千义军的骑兵和步兵,拦住他们截杀,义军旗帜飘扬,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“田”字,原来是田见秀的五千兵马。
  几天前,范青就预料到了左良玉败退必定走许昌,所以把田见秀派来,挖掘了这条壕沟,在此拦截。那些写着字的木牌和告示都是田见秀的杰作。
  一看到这面写着“田”的旗帜,左良玉立刻骂道:“他妈的,田见秀原来在这里等着呢!”
  左良玉明白别无他法,只能硬冲,便下令人马向田见秀的阵势猛攻,不许退缩。可是田见秀的人马也不同他死拼,只是不断的接仗,打了一阵,就稍稍退后一段路,然后停住再打,目的是使左良玉的部队不断溃散。
  此时在壕沟东面,义军的骑兵和步兵攻势很猛,左良玉后队人马支持不住,已经溃乱了。左良玉看见后面乱的很凶,而田见秀的兵马似乎不多,便一面抵抗田见秀,一面派已经过了壕沟的部分人马回去救后军。他还严令后军大小将领必须拼死抵抗,不准惊慌乱逃。后军人马得到这条命令,又知道马上有人回来救他们,果然不敢逃走。
  可是这时候,范青率领中军六千骑兵已经到了战场,一面“闯”旗高高飘扬,代表这闯营最高首脑已经到了,左营后军人马本来苦苦支撑,忽然见义军又来援兵,且是最高首领,精神登时崩溃,再也不能抵抗,如同山崩一般,彻底溃败。众兵将丢掉旗帜,扔掉手中武器,或各自逃命,或跪地求饶。
  此时壕沟中已经填满了死伤士兵,一些活着的士兵还在挣扎,后队士兵溃散后,步兵和骑兵再次跳入壕沟,向对面逃命。又一次的互相践踏、互相拥挤、互相砍杀。没有跳过壕沟的,在混战中,有的被俘,有的自己跪下投降,还有的被杀死在旷野上,只有少数人落荒而逃。
  见到范青的中军已经到了,左良玉非常惊慌,他现在虽然集结了五六千人马在身边,但已经没有力量控制败局。他的儿子左梦庚和一些将领劝他赶快逃走。他也顾不得后面部队的生死,率领这几千人马杀出一条血路,继续向西南冲去。
  范青和刘芳亮、红娘子率领骑兵、步兵在沟的东面到处追杀溃逃的左军士兵,后面的步兵陆续赶上来围攻,左军已经完全溃散了。但范青的人马并没有越过壕沟去追杀左良玉本人。
  左良玉带着数千骑兵逃走,不一会儿,后面又陆续跟上来一万多逃兵,加起来有一万三四千人的样子,这些人马仓皇逃命,人饥马乏,丢盔卸甲,十分狼狈。但仅剩的这些人是左良玉的中军最精锐的部分,对左良玉最忠诚,同时也最渴望回到湖广重振旗鼓,所以追随左良玉拼死突围。
  田见秀不断的追杀、拦截、都无法阻挡这股溃逃的激流,后来田见秀接到范青的命令,不再穷追左良玉,把人马带回来,一起搜剿在原野上逃散的官兵,那名让田见秀搓背的小兵,刚刚因为作战勇敢,被田见秀提拔成一个小队长,他在田见秀身边忍不住问:“田爷,为何不追赶啦?难道白白让老左从我们手中逃走?”
  田见秀笑了笑道:“咱们搜剿散兵吧!大将军既然预料出来左良玉逃跑线路,怎会不再做安排,我猜左良玉是插翅难飞了!”
  左良玉没命的奔逃,他少年入伍,从当上将领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,当然也有过失败的时候,但败的如此之惨还是第一次。全军覆没,就如丧家之犬一般匆匆忙忙的逃跑,这在他的经历中还从来没有过。他心中现在充满了惊惧,这个范青是怎么预料出来他一定从许昌逃走?要知道从朱仙镇向湖广撤退的道路有好几条,难道范青能未卜先知?
  他现在只能祈祷,前方再不会有截兵。可是,这希望很快就被打破了,又逃了十多里,忽然,前方又出现一队义军,拦住去路。这时,左良玉的人马被田见秀截杀之后,已经不到一万,但是他知道后面已经没有追兵,便竭力保持镇定,下令部下勇猛杀敌,不许后退一步。刚刚布好阵势,义军的骑兵已经冲了上来,分从左右,是两名小将,正是早早被范青派出来的李双喜和罗虎。
  见来敌气势汹汹,左良玉知道非苦战不能活命,便大声下令:“擂鼓,有后退者斩!”
  为了鼓励麾下将士,他横握大刀,一马当先,率领众将士冲上前。
  忽见李双喜和罗虎在数十米外勒马,麾下将士也停下来,只听李双喜大声道:“我是大将军麾下将领李双喜,我奉大将军之命,有一句话要对左帅说明。”
  “停鼓!”左良玉将手一挥,对儿子左梦庚道:“你去问问他有何话说。”
  左梦庚策马向前,向李双喜问道:“将军有何话说?”
  李双喜为了能让左良玉听到,故意高声说:“请告诉左将军,大将军说,明朝大势已去,灭亡就在眼前,请左将军趁早投降,共图大事。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90/3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