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建大顺朝(校对)第32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22/325

  当晚一整夜炮声不断,满清将大炮都集中起来,向北面的大顺阵地开炮。大顺军北面城墙上的大炮也不断还击,炮声中,两军人马调动,不停的做着调整,为明天的决战做准备。
  深夜,在满清的大帐之中,多尔衮脸色忧虑。经过上午这一场激战,满清虽然占了上风,但是多尔衮的心头反而更加沉重。他承认吴三桂的关宁兵是一支精兵,但根据以往作战的经历,吴三桂在野战上应该比清军差许多。可上午的战斗清军并无明显优势,这证明什么?清军的战斗力和士气在下降,不论多么强大的军队,在远离自己家乡千里外的异国,连续作战数十天,而且屡次受到挫折,现在又面临粮草不足,伤兵很多的情况,都会士气下降,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休整。但现在他显然没有时间去休整了,明日就是一场决定生死的大战,可他心中紧张彷徨,没有一点胜算,这种精神状态,也是他作战多年中,从来没有过的。
  多尔衮十几岁就随着父兄作战,至今也有十几年了,但他从来没有在大战之前,心情如此沉重。他很后悔自己料敌失误,中了敌人和谈圈套,洪承畴苦心劝谏,反被他申斥,最后自杀。他一面抽着烟,一面在心里问道:“怎么办?怎么办?”
  此时,帐中的将领还在叙述白天作战的情况,多尔衮心不在焉的听着,白天作战的经过他已经看到了,那时,他站在小山岗上,看着吴三桂居然敢派军队来进攻他,有那片刻功夫,他心中的怒气不可遏制,他曾想自己亲率白甲兵冲下山岗,将这些关宁兵杀个片甲不留,就像自己二十多岁时,在战场上勇猛冲锋一般。但范文程用眼神阻止了他,他想到自己是一军之主,不能如此失态,这才控制住了冲锋的欲望,但这样的急躁心态也是多年来带兵征战从没有过的。
  但满清诸将显然是体会不到他的沉重心情的,阿济格一面说着战况,一面还没心没肺的笑着,嘲笑当时关宁军忽然看到他的伏兵时,有多么慌乱可笑。有几名满洲将领也跟着笑了。多尔衮注意到,范文程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,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。
  等阿济格讲完,多尔衮转头望向范文程道:“范院长,你估计现在流贼一共会有多少人马?”
  范文程略一低头沉思,抬头回答道:“咱们与大顺军交战多日,大顺军布置在城外四面城墙之下,每处军营大概有一万人左右。城上守军,每面城墙都在五千人以上,估计大顺军精兵在六至七万。这次关宁军倾巢而来,兵力在三万左右。流贼和关宁军合在一起,现在总兵力在十万左右。”
  
第478章
异常的天相
  多尔衮听到这个数目,心头愈加沉重,清军原本这次入关的兵力有十二万左右,可经历数次战斗,士兵死伤颇多,再加上水土不服,生病和各种意外引起的减员,现在清军主力在十万左右。如此一来,双方兵力相同,旗鼓相当。但清军的士气明显下降,而大顺军和关宁军刚刚联合,士气高涨,此消彼长,清军现在已经没有优势了。他再一次后悔不听劝阻,耽搁在京师城墙之下,没有果断撤兵。
  多尔衮在几个时辰之前,立马山岗之上,被心中怒气支配,尽管两军在山下鏖战,喊杀震天,血流成河,但他没有丝毫胆怯。这时候,想到关宁军和流贼联合之后,实力会大大增加,心中震惊,惊慌失措,一时间不知如何应付。
  十几天前,他不相信吴三桂敢来京师,轻撩清军的虎须,没想到吴三桂真的来了,且这样突然。
  多尔衮缓缓道:“范院长,原来你担心吴三桂会从东面来,夹击咱们或与大顺军并肩而战,现在吴三桂果然来了,使我们措手不及,你有何御敌良策?”
  范文程心中明白,按目前的形势来说,对清军已经十分不利,实无任何良策。但他不敢说出这个话,只能轻轻叹了口气,婉转的说道:“此系天数,臣在几天前和今天在两军激战的时候,观察天象,发现了异相,已经知道了咱们形势会十分不利。”
  多尔衮和满清诸将一起注目范文程,他们对汉人的星相之说感到高深莫测,向来敬畏。
  范文程拱手道:“十天之前的一个夜晚,臣走出军帐,仰观天象,看见天狼星犯紫微星,心中大惊。”
  “那是什么意思?”
  “天狼星主刀兵,紫微星乃一军主帅,此时出现此异相,乃是有刀兵侵犯咱们大清主帅的征兆。”
  多尔衮眉头皱的更深,又问:“还有什么?”
  范文程拱手道:“今日在两军激战的时候,臣十分留意风向。这些日子京师已入秋季,按理说应该刮西风或者北风才对,风向对咱们大清有利。可不知为什么,这几日的风向都是南风,而且臣在激战的时候,还看到了太阳四周有光晕围绕,而且还有白虹贯日的景象。”
  “什么叫白虹贯日?”
  范文程解释道:“白虹贯日就是一条细长的白云穿过太阳,久久不散,这在我们汉人的星相学里也是主凶兆,是主将被攻击的的意思,而太阳周围出现光晕则是主将被四面包围的意思。这几种星相和不知何故刮起来的南风都很异常,请摄政王务必小心。”
  多尔衮本来心情沉重,现在又听到范文程说星相不利,他心中简直失去了战胜敌人的信心,在心中问自己,“要不要马上撤退?”
  但他不敢轻易决断,因为现在两军对峙,如果自己不战而退,定然是一场溃败。如果自己明日血战一场,侥幸重创了大顺军,那么自己还有从容撤走的机会,虽然得胜的机率不大,但总比逃跑溃败强些。
  他目视范文程,只见范文程神色愁苦。范文程的心中仍然在想刚才的那几种天象,他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,多尔衮也许会死在明日的大战当中,但他不敢说出他的担心,只是在心中暗自担忧难过。
  大帐中沉默片刻,多尔衮再次开口问:“明日上午就要决战,大家看如何破敌?”
  众将面面相觑,在满清高层中,多尔衮向来以英明果断著称,范文程足智多谋,一般重大事情,俩人商议以后就决定了,众将只负责执行,负责在战场上拼杀,打败敌人,并不多费脑筋。极少见到多尔衮向众人询问谋略的时候。
  于是众将七嘴八舌的说话,虽然明天的决战比较艰难,但众将还是主张进行决战,等挫败流贼联军之后,再撤兵,比较稳妥。随后众将又讨论起来排兵布阵策略,与以往大战差不多,没有什么新意。不过众将都默契的避开了分兵的策略。刚到京师城下之时,一面与流贼野战,一面分兵攻击城墙,差点攻下京城。但现在清军实力减弱,流贼实力则增强了许多,这次野战全力以赴尚不一定能取胜,分兵是不成了。
  但多尔衮对眼前的形势看的更清,他心中明白,大顺军和关宁军联合之后,兵力已经和清军持平,而且对手兵强马壮,给养充足,士气旺盛,背靠城池,又有地理优势。而大清军现在士气低落,粮草不足,伤兵满营,孤军在外。他在心中不停的自问:“怎么办?怎么办?”
  最后,多尔衮再次将目光投到范文程身上,用恳切的声音道:“范院长,你投顺大清较早,是大清朝的元老,所有人都知道你足智多谋,不论再困难复杂的问题,到你那里都可以一言而决,难道现在就没有一个可以让大军全身而退的妙计,以解今日之危么?”
  范文程沉吟道:“今日上午之战,十分激烈,但并非决定胜负之战。我和流贼以及关宁兵均未倾全力投入战场,只是互相摸底,为明日决战做准备。本来我满清大军应该是野战无敌的,可今日却看出来,咱们大清军野战关宁军居然也十分困难,何故?只因咱们大清军士气不足,战斗力下降的缘故。本来流贼凭借城墙抗拒我军,已经是以逸待劳,使我取胜不易。不料关宁军忽然加入,二者合兵,人数与我相平,士气自然高涨,明日一战,万分凶险,所以,臣以为分兵是上策。”
  “啊!”众将一起惊愕。
  多铎连忙道:“范院长,现在集合咱们全部力量,尚且不能保证战胜敌人,再分兵,岂不是更弱了!”
  范文程并不急着说出心中实话,只是问多尔衮,“摄政王以为如何?”
  多尔衮皱眉,沉吟道:“怎么分兵?如果分兵攻击城墙,无异于自杀,决不可行。”
  范文程决定把心中实话说出来,慨然道:“摄政王,古人论作战之道,常说要制敌而不受制于敌,今日形势正好相反,咱们大军处处受制于敌,处处被敌人牵着鼻子走,穷于应付,未交手而败局已定。倘若明日大战,我范文程战死沙场,不足以报答摄政王和我大清先皇对我的知遇之恩。纵不死于沙场,也没有面目再回盛京见皇上和太后……”
  帐中诸将听范文程这番话,个个大惊失色。多尔衮虽知处境不佳,但也没想过全军溃败的结果。他此时心中特别悔恨,前些日子,不听劝阻,没有及时撤兵,以至于陷入如此被动的境地。
  一名旗主比较聪明,他终于听出来范文程的意思,明天的大战是必败的,所谓分兵,不是分兵攻击敌人,而是分兵保护重要人物,如摄政王逃走。
  于是这名旗主忍不住道:“请摄政王先回盛京如何?”
  范文程点点头道:“旗主高见,正合吾意,望摄政王立刻钦点两万兵马,连夜撤退,速回盛京。至于留守的部队,大战之后,见机而动。”
  多尔衮摇头道:“让本王扔下大部队,自己逃跑,这是万万不能的。”他没想到范文程对形势已经如此悲观。如果自己先行逃走,一定会军心瓦解,全军溃败,强敌穷追,局势溃败到不可收拾。他的表情依然镇定,但心中不禁有些发急,出了一身冷汗。
  多铎看出范文程还有话没说,又道:“范院长,平日都知道你足智多谋,熟读兵书。摄政王待你不薄,倚为心腹,言听计从,你若还有什么重要的话,尽管可以说出来。”
  范文程面带苦笑,他确实还有话没说。
  阿济格也道:“范院长,你们汉人说话,就喜欢说一半,留一半,吞吞吐吐,让人着急,唉,有话你就直说呗!”
  大帐中的诸将也纷纷催促,让范文程说出心中计策。
  范文程知道事关重大,犹豫片刻,还是开口道:“古人常说,三十六计,走为上策。既然摄政王不愿意分兵先行撤走。依臣愚见,咱们今夜在一更以后,不到二更的时候,趁着月色不明,我军分作三批,每批三万人马,神不知,鬼不觉,迅速撤退。虽然撤退要快,但随时要准备应付追兵。摄政王亲自率领中军,多铎旗主和阿济格旗主各自率领一支,在退兵中借助有利地形,轮番阻击敌人。这是我的退兵之计,请求摄政王采纳,万勿迟误,稍一迟误就失去这最后的退兵良机了。”
  大帐中鸦雀无声,众人听范文程最后的计策居然是撤兵,说明了就是连夜逃走,一时间都是不知所措。
  多铎下意识的问,“辎重大炮怎么办?”
  “全部扔掉!”
  “一万多伤兵怎么办?”
  范文程长叹一声,摇了摇头,众将都知道他的意思,既然是逃走,所有累赘都得抛下。这些满清将领虽然心肠刚硬,但一想到要扔掉一万多自己的同族士兵,都心里咯噔一下。
  多尔衮平日十分信任范文程,但听了他的“走为上计”的建议,而且必须快走,趁着月亮出来之前便走,可谓是当机立断。他心中大惊,一时茫然,惊骇中暗想,我大清兵向来兵锋所致,敌人溃败,纵横杀伐,所向无敌,今日难道竟然落到这份境地。我大清兵虽然士气不振,但也有十万人马,至于要这样仓皇逃走么?自己十万大军还没与流贼和关宁军的联军一战,就仓皇逃走,我大清摄政王的威望从此一落千丈。况且,士气本来不高,今夜不战而逃,流贼和关宁军必然连夜追杀,合力猛攻,沿路无险可守,无处可以阻挡追兵,亦无援兵来救,很有可能全军瓦解……
  多尔衮想了一阵儿,向多铎问,“多铎旗主,你看范院长的提议怎样?”
  多铎也才刚刚接受即将失败的严峻形势,他眉头紧锁,一双拳头捏的紧紧的,好像要与谁搏斗一般。忽然他将两个握紧的拳头松开,拱手道:“摄政王,咱们眼前的局势虽然不利,但咱们毕竟还有十万人马,怎可不战而退。只有先打一仗,挫败流贼的气焰,才能全师而退。我军士气不如刚入关之时。如果不能打个胜仗,前进也难,后退也难。我大军连夜逃跑,敌人一追,必然军心涣散,溃不成军。我多铎素来相信咱们女真人的古话,‘女真不满万,满万不可敌’,所以我多铎不愿意担这逃兵的污名,我主张明日决战。”
  众将依次说话,大家都不主张立刻逃跑,而想明日决战,打一个胜仗,再撤退。
  范文程听着这些话,忽然又想起自己看过的白虹贯日的凶险天象,如果摄政王不在今夜安全撤走,那么最可怕的事情真的有可能发生。
  多尔衮心中犹豫不决,在他心中对局势的预料虽然糟糕,但总觉得还不至于到了范文程所说的那种绝境,他总觉得自己毕竟还有十万人马,可以和流贼一战。想到流贼两个字,他心中就泛起一股轻视之意,是啊!他是堂堂的摄政王,满清皇室贵胄,天之骄子一般的人物,却在与一群流贼的作战中,不战而逃,这简直是太伤颜面了。
  这时,忽然一名白甲兵快速走入大帐,跪下道:“启奏摄政王……”
  大帐中的众人不由自主的将视线转向这名跪在地上的白甲兵。
  “……刚才,从敌营中回来三名被流贼俘虏的士卒,流贼首领范青有一封信让他们转交给摄政王。”说完跪在地上,把手中一封书信高高举过头顶。
  多铎亲手接过信递给多尔衮,多尔衮拆开书信看,一时间大帐中又是寂然无声。一些满清将领心中还抱着一丝幻想,也许流贼还是不敢与咱们大清勇士作战,所以还想和谈。嗯,现在流贼实力增强了,定是不想再付出那么多金银了,所以想重新谈判,定是如此。
  大家的目光都注目到多尔衮的脸上,多尔衮依然还保持着凝重的表情,目不转睛的看信,不过有细心的人注意到多尔衮鬓角处的一根青筋在轻轻跳动,眼中也露出一丝怒火。他看完信之后,把信递给范文程,道:“范先生看完信,给众将解说。”
  
第479章
决战前夕
  因为满清高层的将领大多不懂汉文,所以才让范文程解说。范文程看完信也是脸色沉重,缓缓道:“这是一封劝降信!”
  “他妈的!”阿济格只听“劝降”两个字,就不禁勃然大怒,爆了粗口。随后众将反应过来,也纷纷破口大骂,这封信严重的挫折了众清军将领的自尊心,本来清军是来攻克京师,统治汉人天下的。这些清军将领向来自视很高,且极为轻视汉人,在他们想来,只有汉人向他们投降的道理,哪有清朝勇士向汉人投降,简直是太侮辱人了。
  等众将发泄了一番情绪之后,范文程才简单说了一遍信的内容。信中说大清现在形势不利,所以让他们认清形势,及早投降。信的内容不长,也没有很威胁的字句,但在语气上好像已经胜利在握了一般,以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口气,居高临下的说话,这让多尔衮和满清将士极为愤怒,大帐中骂声不断。等范文程念完信,传阅给清军将领看的时候,阿济格忽然把这封信撕的粉碎,道:“摄政王,我阿济格绝不会投降,也不会逃跑,我要明天堂堂正正的与流贼一战,为了我大清勇士的威名一战。”
  众将也纷纷请战,多尔衮心意已决,他站起来一挥手,道:“好,明天这一战,我与你们同在。这次入关征讨流贼,是我摄政王多尔衮的主意,如今遇到困难,我单独逃走,于情于理都说不通,率领十万将士仓皇逃走,当胆小鬼,被人嘲笑辱骂,更不是我多尔衮作事的风格。所以我决定了,明天与流贼正面决战,各位都要努力,打好明日这一战,别坠了我们满清勇士的威名。”
  大帐中的众将一起拱手,说了一声“喳!”
  范文程也同样低头拱手,默然不语,但心中却阵阵生寒,这个范青太可怕了,他已经完全洞悉了人心,了解满清高层性格,从多尔衮以下所有将士的弱点他都明白。明天一场惨败是不可避免了。而听说范青才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,想到这一点,范文程不由得脊背发寒,范青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天才啊!
  夜色沉沉,乌云满天,今晚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。隆隆的炮声从来没有止歇,常常被人误以为是雷声,持续了整个夜晚。
  从空中望去,在京城的北面,广阔的原野上,方圆数十里,有两座巨大的营地。火光星星点点,布满了两座营地,这些火光有营地中的篝火,也有无数的火把光芒。如果再接近些,就能听到这两座营地中喧闹的声音,人喊马嘶,持续了一整夜。双方战士都在为明天的决战而进行着准备。不管是大顺战士,关宁将士、满洲士卒,尽管有不同的想法,不同的精神状态,但都认为明天要进行的不是一般的战争,而是关系重大的决战。
  大决战一步一步的临近了!
  在即将天明的时候,范青从武英殿出来,他与众文武商议军情,一夜未睡。现在刚刚与诸将分手,才有空闲独自一人出来透气。
  范青仰望天空,此时还处在黎明前的片刻黑暗中,天上月朗星稀,凉风阵阵,范青不由得感到一阵发自内心的舒爽畅快。整个天空虽然还被黑暗笼罩,但东方已经隐隐露出一丝青白的颜色。范青忽然想到一句话“黑暗终将褪去,黎明总会到来”。这一刻,范青心中充满的君临天下的豪情壮志,明日这一战,他有九成把握击败清军,取得一场大胜。
  此战之后,他几乎就是改写了历史,改变了历史轨迹,大顺朝从此屹立天地之间。在中华大地之上,一个新兴的强大的汉人王朝即将建立,而自己是改变这一切的神。
  范青情不自禁的诵读起前世伟人的诗词,“……惜秦皇汉武,略输文采,唐宗宋祖,稍逊风骚,一代天骄成吉思汗,只识弯弓射大雕,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”
  这一刻,他心中情感浮动,神思万里,打败多尔衮,满清从此一蹶不振,不再成为他重要的威胁。然后他可以从容的定都京师,平定北方,随后挥师向南,击败南明,收复江南,进军湖广,杀灭左良玉,还有四川的张献忠,两广和福建的军阀也要陆续剿灭,待到平定南方之后,再挥师出关,将已经受到重创,不堪一击的满清彻底消灭,统一全国,从此建立万世伟业,完成当年李自成和无数汉人豪杰的理想,改变被异族侵略奴役的历史……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22/3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