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建大顺朝(校对)第323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23/325

  不知不觉中,东方的那丝青白的光芒逐渐扩大,慢慢驱散黑暗的天幕,直到一丝金色光芒,从天际出现,一轮红日即将喷薄而出。这一刻壮观的日出景象十分符合范青的心境,他的心中波澜起伏,充满了豪情壮志。他的心又回到现在,不自禁到喃喃道:“今天是个好天气,一定会是一场大胜。”
  不但范青心中充满着自信,整个大顺军和新加入的关宁军上下都对胜利充满信心,相信今天必定能击败满清。
  但是,同样是迎接黎明,在多尔衮的眼中却是另一种景象。
  在据京城二十里外的清军营帐中,充满了紧张和不安的气氛。多尔衮率领众将巡视了一番营地,每个人都心情沉重,脸色严肃,因为他们第一次见到向来勇猛无畏的满清战士,变得士气低落,毫无斗志,无论长官们如何鼓励,众人都士气不高,情绪低落,根本不像往日大战前的样子。这种状态十分正常,毕竟这些士兵离开家乡已经快两个月了,参加了数场激烈的战斗,没有取胜,没有攻克京师,没有向往年那般满载而归。敌人十分的坚韧,且有了援军。最糟的是现在粮草缺乏,多尔衮刚刚下了命令把军中所有受伤的战马和牲口全杀了,让大家饱餐一顿,以便能在明日的决战中保证体力。
  回到自己的大帐,正是黎明前的一刻,多尔衮向天空望去,只见一片黑暗,看不到一丝曙光,黑暗的天空上云层很厚,星星月亮全都都模糊不清,这一刻多尔衮感到愁云惨淡,日月无光。
  多尔衮情不自禁的在心中轻叹一声,他受到家族父兄的影响,十几岁就开始参与满清征服各族的战争,二十多岁开始参与国事,随着皇太极处理国政,领兵作战,他知道太祖努尔哈赤一代艰苦创业的种种往事,也清楚太宗一代种种军政方略和战争历史。他对父兄的能力和创建的丰功伟业非常的崇拜,所以从小就怀抱着建立不朽功业的理想。在皇太极去世后,他更是不断的在争夺权力的斗争中取胜,直到当上摄政王。在听说流贼进京,逼死崇祯,明朝灭亡的时候,他以为到了他实现自己理想,完成父兄遗志的时候了,所以毅然率领三分之二的满清军队入关,准备剿灭流贼,占据汉人天下,那时候,他心中是多么的踌躇满志。
  此时,深秋天气,已经有了一丝凉意。一名亲兵把一件貂皮坎肩轻轻披在他的肩上,为他御寒而用。这件貂皮坎肩是临出征的时候,年轻美貌的圣母皇太后在他率领大军从沈阳出发后的两天,派人从后面赶上来,送给他的一件貂皮坎肩,以供他路上御寒之用。此刻他想起圣母皇太后那美貌的容颜和自己曾抱有的种种幻想,心中不禁一阵难过。这次入关如果结果是一场大败,不知道圣母皇太后会怎样看待他,还会把他当成满洲英雄那般看待么!忽然一个更不好的想法从心头浮起,也许自己回不到满洲了!
  多尔衮心中一寒,赶快把这种可怕的想法驱散。他思绪回到入关之前,那时候,他把战胜流贼看得太容易了,因为根据他得到的种种情报,尤其是洪承畴对流贼实力的判断,都让他产生了误判。那时候,他以为可以轻易攻克京师,剿灭流贼,然后进军南方,汉人是没什么战斗力的。直到他在京师城墙下吃瘪,他才渐渐认识到,汉人中也有勇猛无畏的将士,也有同满清一样不怕死,不怕痛,宁可被砍掉脑袋,也决不会说一句软话的好汉。他现在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了,就是太轻视汉人这个民族了,汉人中也有强者,也有钢筋铁骨的铮铮好汉,可惜他明白的太晚了。
  多尔衮此刻心情悲观之极,他禁不住要落泪,但他强忍住了,吩咐亲兵去把范文程请来。
  片刻功夫,范文程过来了。多尔衮看范文程的样子,心中微微一惊,这一夜之间,范文程好像也衰老了许多,身子佝偻,头上鬓角都有许多白发,脸色也很愁苦。多尔衮不禁恍然,范文程原来也是五十上下的年纪,在古代已经是一位老人了。
  范文程到了多尔衮身边,拜过之后,站在他旁边一起向空中望。
  多尔衮道:“范院长,你们汉人文士多会观看星相,预测凶吉,你再看看这空中天相,是凶是吉?”
  范文程从努尔哈赤开始,侍候过爱新觉罗家族的三代领头人,这三代首领能力都很强,只是心性有所不同。努尔哈赤是一名纯武夫,凶悍残忍,杀人如麻,喜欢用武力来解决问题,但他对有功和提出正确建议的人不吝赏赐,范文程认为他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男子。皇太极是一个比父亲更加优秀的人物,他聪明智慧,既有军事才能,又擅长谋略,而且心胸开阔,纳谏如流,唯一的缺陷就是寿命不长。范文程常常感叹,如果皇太极活的久些,一定可以成为历史上李世民一样的开国皇帝。第三位就是多尔衮了,多尔衮在三位首领中受教育最高,所以比父兄文雅,他在军事和谋略上都尚佳,但他的心性是个缺点,刻薄而且好面子,对于直言劝谏虽然表面接受,但心中会反感,甚至会寻机报复,虽然总能力不如父兄,但也是一代枭雄。
  范文程轻轻叹息,如果不是碰到流贼中出了那么一个逆天的首领,也许多尔衮这次就能成功的入主中原,建立一个强大王朝了,可显然是没有如果,流贼的首领范青就是这么逆天,就是能不犯一点错误,唉,他也许是更适合主宰天下的人。
  范文程听到多尔衮的问话,微微拱手,说了一声“喳!”然后开始观察天相。
  他心中有片刻犹豫,对于多尔衮,他有许多话不敢深说,害怕触怒于他,被他记在心头,日后会找机会同他算账。所以他尽管想到,明日可能是一场大败,然后在后撤的路上,将会被四面包围,能不能再回辽东都不一定。
  他犹豫片刻,出于对大清朝的忠心还是占了上风,决心委婉的说出来。于是向天空观察,他先看了一眼北极星的方向,并没有什么异常。由于星光昏暗,也没看到天狼星犯紫微星的景象。
  这时,月光忽暗,一大片浮云向北飘动,遮住了西斜的弯月。范文程轻声道:“月有光圈,明日必有大风,看风向,似乎对咱们不利,请摄政王一定注意。”
  “为何对我不利?”
  “明日敌人从南向北进攻,大风也从南向北刮,我军会难以睁眼,而流贼则能借助风势。”
  “你怎么知道风要从南向北刮?”
  “臣这几天一直观察,今年南方季风流行,不若往年,深秋之后,天气还比较和暖,一直刮南风。而且刚才大块云朵也从南向北移动,所以臣以为这是要刮南风的征兆。”
  多尔衮微微皱眉,真是流年不利啊,处处都吃瘪,连老天爷都与清军作对。他沉默好一会儿,尽管已经问了好多次,但他还是忍不住又问:“范院长,依你看来,咱们明日这一战,如何才能获胜?”
  范文程微微摇头,叹息道:“臣不求明日取胜,只考虑在危急的时候,如何让摄政王安全撤退,回到辽东。”
  话说之间,天上的大片浮云已经过去,月晕消失,又是皓月疏星,清光如昼。不过,只一会儿功夫,随着天边露出曙光,星月逐渐淡去。多尔衮叹息一声,道:“走吧!战士们应该已经吃完早饭了,咱们去看看他们。”
  
第480章
京郊之战
  来到最前面的阵地,士兵们已经列好了方阵,在一片山坡之上,多铎正在做大战前的训话。在满清军队中,等级森严,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性很好。此刻天色刚明,山坡上一群大小将领,表情严肃,恭恭敬敬的听多铎说话。
  只听多铎朗声道:“各位,昨天对关宁军一战,我很不满意,关宁军算什么东西,咱们的手下败将罢了。若在辽东,他敢出城与咱们野战么!可现在到了京师,他竟然敢主动出击,冒犯咱们大清军队的虎威,简直是不可忍受。可昨天那一战,我没看到各位的怒气,只看到一支疲沓软弱,毫无斗志的部队,只跟关宁军打了一个平手,简直是咱们大清勇士的耻辱。”
  多铎稍作停顿目光威严的扫过众将,接着道:“今日咱们将与流贼和关宁军的联军进行决战,这一战尤为重要,决定了咱们能否回到辽东,回到自己的亲人身边,所以必须取胜。只要打败流贼,咱们就可以从容撤退,回家与亲人团聚,所以今日作战,人人必须奋力向前,努力杀敌,只要鼓声不止,谁也不许后退,就是前面有刀山火海,也得拼命向前。我已经禀明摄政王,今日作战,凡是畏缩不前,贝勒以下,不论过去立过什么功劳,不论是上三旗还是下五旗,也不论在朝堂上地位有多么高,只要畏敌不进的,一律斩首。至于我多铎,只有两句话,‘宁作断头将军,不做逃跑将军。’”
  这时,多铎看到多尔衮过来,立刻朗声道:“摄政王来了!向摄政王行礼。”
  于是清军诸将一起拱手道:“拜见摄政王!”
  多尔衮走到诸将之前,道:“各位,今天上午必将是一场恶战,咱们满清大军东征西讨数十年,从来没有遇到过对手,也从来没有过怯敌,今天也是如此。你们要记住咱们满洲古训‘女真不满万,满万不可敌’。现在敌人虽然来到援兵,但总兵力也只是和咱们差不多罢了,就凭咱们满清大军的实力,一定可以取胜,所以希望大家奋勇向前。至于本王……”
  多尔衮还没说完,忽然传来一声尖利的炮声,从众人头顶呼啸而过。双方打了一夜的炮,直到清晨,大战即将爆发,双方才默契的停止打炮。这一炮一定是流贼正在试炮,果然,这一炮打完之后,郊野又陷入到沉寂当中
  多尔衮继续沉声道:“今日,本王就立马高岗,看着咱们大清勇士奋勇作战,不挫败敌人的锐气,本王决不离开这座山岗,希望大家努力杀敌,英勇向前,不要辜负本王和家乡父老对你们的期望。”
  见到多尔衮训话完毕,多铎才高声道:“现在所有旗主、贝勒、固山额真全部各归本营,准备战斗。”
  多尔衮看着离去的大小将领,目光中带着一丝忧虑,大战前的训话,已经有过许多次,可从来没见到清军将领这般麻木的眼神,没有取胜的欲望,茫然无措,这样的军队能取得胜利么?
  此刻,在十多里外,大顺军的阵地上也在进行着同样的训话。
  大顺军和关宁军一共十多万人马,全部开出城外,站成整齐的若干方阵。城头上的大炮和关宁军带来的大炮,已经布置在临时的炮台上,此外还有许多小的野战炮也一起陈列在队伍当中。众将士已经饱餐一顿,马匹也已经喂饱了,只等着一会儿的大战。
  所有士兵笔挺站立,在广阔的原野上,犹如一排排的标枪一般,秋风吹过,写着“顺”字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,战士们精神饱满,士气高涨,这二十多天的守城战,屡次挫败敌人的攻城,让大顺士兵信心高涨,心里憋着一股劲,盼望着能与满清痛快一战,而关宁军作为援军的加入,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。
  此时,大顺军的战士,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,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一直受伤,不露面的皇上范青,身体已经没有大碍了,一会儿他要亲自来到阵地前面检阅。
  片刻功夫,一声清亮的号响,随后,一群骑士从城中出来,蹄声得得,很快就到了阵前。众将士一起激动起来,当先一人,被众多骑兵拥促着的,正是范青,在他身后,一左一右是在大顺将领中威望最高的刘芳亮和关宁军的主帅吴三桂。此刻关宁军见自己的主帅紧随在大顺皇帝之后,心中也是十分欣慰。
  到了阵前,范青的亲兵自动勒住马匹停下,只有范青和一左一右的刘芳亮、吴三桂,继续骑着马随他而行。他们三人一直驰到阵地中心才停下,范青坐在马背上,身体挺立,看不出一丝一毫受伤的模样。而众将士看向范青的眼神中则充满的崇敬和喜悦。
  范青也心情激动的看着这些士兵的方阵,这是他的战士,他亲眼看着他们成长起来,从一个瘦弱懵懂的少年或者老实巴交的农民,成长为一名勇敢的无畏的战士,现在要去为捍卫中华,不受异族奴役,而舍命作战。
  他目光扫过一个个的方阵,每一个方阵之前都有将领,陈永福、红娘子、白旺、丁国宝、张鼐、刘体纯、马世耀,还有最近名声鹊起的小将罗虎。
  范青朗声道:“咱们大顺的将士们,一会儿的战斗将是咱们与满清狗鞑子的决战。这群满清狗鞑子,他们瞧不起咱们汉人,千里迢迢,翻越长城,到咱们内地烧杀抢掠,掳走咱们的兄弟姐妹,牛羊牲口,抢夺咱们的财产,他们就是一群强盗。以前他们能成功,是因为大明朝的士兵不训练,不团结,所以才能让这些强盗闯进咱们家中,如入无人之境。现在情况变了,不是懦弱无能的明朝了,是咱们英勇无畏的大顺军了,你们都是朕的好战士,都是中华的好男子,都是不怕死的好汉,一会儿,你们就让这些狗鞑子见识一下,咱们大顺军的实力,好不好?”
  随着范青这声问话,十多万将士一起高呼,“好!”声音充满壮志豪情,直冲云霄,将林中的宿鸟儿也惊起来,乱纷纷的飞向别处。
  范青满意的点点头,看了刘芳亮一眼。刘芳亮会意,骑马上前,朗声宣布军规,“各位将士,一会儿的决战,对咱们大顺军关系重大,是生死之战,必须奋力作战,不许后退一步,有制将军以下畏怯动摇的,由我刘芳亮亲自在阵前斩首。制将军以上的将领,事后由皇上严惩,决不姑息。普通士兵和校尉有后撤逃跑、畏缩不前的,直接由执法队在阵前斩首……”随后刘芳亮又把大顺军的军规简单说了一下。
  等刘芳亮说完军规,范青再次上前,用带着感情色彩的声音大声说道:“战士们,一会儿你们奋勇杀敌,朕就站在北面城墙之上,看着你们作战,只要你们一回头,就能看到朕的身影,等你们取胜归来,朕一定亲自出北门去迎接你们,拜托各位了,准备战斗吧!”
  说完,范青向众将士拱手,众将士一起微微低头,表示致敬。
  随后兵马调动,范青回到北面城墙上,身边是李岩、傅宗龙、李牟、顾君恩、牛金星等一干文臣。向下俯瞰,只见城下,旌旗招展,部伍整齐。此时,向极远处眺望,能看到满清军队也正在布阵。
  在小山岗上,多尔衮看着布阵的麾下,眉头再次不经意的皱了起来,此时,军营中的清军士兵正出营列阵,天还没有大亮,只见人马杂沓,灯火零乱,他心里对这种状况很不满意,以前大清军队都是说列阵就列阵的,哪有现在这样迟慢。现在人心不固,心怀怯战之心。但此时大战在即,他没有对布阵的将士说一句责备的话,只是深深的叹了口气。
  太阳渐渐升高了,金色的晨光铺满京郊广阔的田野。永昌元年十月二十二日,一场在后世历史上极为著名,决定大顺和满洲生死的大战在京郊外的田野上爆发了,后来,这场举世瞩目的战斗,被称之为,“京郊之战”。
  在晨光中,双方战鼓擂响,鼓声震地,大炮轰鸣,如雷声滚过天空,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,让人心潮澎湃,热血沸腾。但今天不是一个晴朗的天气,秋风劲急,天空昏黄,刚刚升起的太阳很快就变成红云后面的暗红光球,
  双方的鼓声越来越密,炮声也连成一片,这时,第三种声音也加入了,这声音听起来像海潮一般,这是数十万人的呐喊冲锋的声音,双方战士开始出动了。这次是决战,所以双方不留后手,几乎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军队全部派出,步骑兵混杂在一起冲锋,几十万人的大决战,从空中俯瞰,极为壮观,就如两条黑色的浪潮,从不同方向,相对汹涌而来,随即猛烈的撞击到一起。
  在片刻的厮杀后,彼此融合,最后慢慢分散,变成了一个方圆十里左右的巨大的杀戮之地,充满血腥的修罗场。双方的战鼓敲的更凶,声震大地,让双方战士仿佛疯了一般的互相砍杀。
  大顺军和关宁军并力向前,十分勇猛,大顺军又习惯的排成三五个人的小鸳鸯阵的模式,而关宁军则三五成群,舍命拼杀。清军虽然比起第一次同大顺军野战时候的士气,下降了许多,但毕竟是久经训练的老兵,训练有素,又有摄政王亲自督战,所以也拼死向前,毫不气馁。战场的形势是暂时的胶着状态。
  此刻,双方的骑兵也在混战,清兵故计重施,用高超的骑射和近距离的射击来虐杀大顺骑兵,但位于整个战场左侧的大顺骑兵今天却并不逊色,因为罗虎的三千骑兵加入其中,他的骑兵毫不逊于清军骑兵,甚至稍有过之,而且他的骑兵都有覆面,也不怕清军的近距离射击。但战场的另一侧,关宁军的骑兵却有些抵挡不住的样子。
  城墙上,范青在注目整个战场形势,现在大顺军的步兵稍占优势,骑兵与清军平手,关宁军的骑兵则处于劣势,总体而言,双方是平手的。
  李岩皱着眉头,轻声道:“皇上,咱们的生力军……”
  范青立刻摇头道:“稍等,还不到时候。”
  傅宗龙心中一跳,皇上果然还有后手。依照他对皇上的了解,如果没有后手,没有十全的把握,轻易是不会进行这种孤注一掷的战斗的。联想起来,半个月之前,发出了调动内地军队的命令,傅宗龙渐渐猜到了范青的后手。
  双方激战了一个时辰,基本上是不分胜负,这时候,一直刮着的风变得越来越劲急,越来越凶猛,简直是天色昏暗,飞沙走石,日色无光,双方都不能够再战,便暂时收兵,鼓声也停止了,呐喊声也停止了,只有大炮的声音夹杂在狂风呼啸声音,响个不停。
  过了一顿饭的时间,狂风止歇,双方战士大声鼓噪,战鼓声再次响起来。随后双方战士又一次混战到一起,经过这短暂的停顿,不知为何,清军的士气明显的下降,战场中间的步兵集团,明显有不敌的倾向。而大顺军的步兵则越战越勇,不断向后压迫清军步兵的阵线。
  多尔衮看着暗自心惊,这样一直后退,就有溃败的危险。指挥战斗的是多铎,他虽然年轻,却很有指挥经验,他见步兵有败退的趋势,立刻挥舞旗帜,让左右两翼的骑兵突击大顺的步兵,以减少清军步兵的压力。
  这时候,忽然,从京师南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,还有杀!杀!的喊声。风完全停了,满清将士看到,从京师南面冲出一队骑兵,有三千人的样子。在整个战场的南侧,是关宁军骑兵和清军骑兵的战场,此处战场清军骑兵占据了上风。见到大顺军忽然来了援军,立刻有数千骑兵迎了上去。
  
第481章
大破清军
  这些突然出现的大顺骑兵十分奇怪,他们没有如往常骑兵相遇那般,高举着武器,呼啸着加速,然后是激动人心的骑兵对冲。他们没有那么做,他们开始冲的很猛,可到了距离清兵二百多米的时候,忽然减速,列成一个长长的双层队列,然后勒马停住。
  这让已经小跑起来,准备冲锋的清军骑兵十分诧异,忽然,这些大顺骑兵从马鞍一侧拿起武器,一个长长的枪管,是鸟铳,这是范青在开封训练出来的枪骑兵。这些骑兵一起举起鸟铳,瞄准,扣动扳机,射击。只听一阵噼啪声,前排的清军骑兵成了靶子,如被冰雹打折的高粱秆一般,成片的从马上掉落。鸟铳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,已经是威力最高,射程最强的单兵武器了。二百米之内,铅弹可以击穿双层链甲,清军骑兵的铠甲再精良,在热武器面前也失去作用了。
  这些清军骑兵猝不及防,死伤惨重,骑兵将领见势不妙,立刻加快速度冲锋。可他们稍稍耽搁,又给枪骑兵重新装弹的时间,又是一次三千人的齐射,铅弹犹如下雨一般密集。一直靠火铳和弓弩近距离射击的清军骑兵,这次也尝到了被射击的滋味。这一轮的死伤尤其惨重,整个南侧战场,地面上全是死伤的清军骑兵,密密麻麻,许多重伤的在地上翻滚哀嚎,景象十分可怕。
  虽然仓促间,连续遭到两轮齐射,但清军骑兵将领知道只有冲到敌军骑兵之前,近战才有取胜的希望,所以大声吆喝着,亲自率领数千骑兵猛冲。
  但这将领没想到的是,这次大顺骑兵的攻击是如此猛烈,他们每人都带着两把鸟铳,而且分成两排,第一排射击完毕,第二排会上前继续射击,给第一排填弹的机会,周而复始。铅弹始终不断,在短短的二百米距离下,清军骑兵付出了巨大的伤亡。一轮又一轮的齐射,如冰雹一般的铅弹铺天盖地,转眼间冲锋的数千清军骑兵就死伤大半,连骑兵将领都被射杀了,剩下了四面逃散,不敢前进。
  借着这个机会,大顺骑兵才收起鸟铳,举起手中刀剑,呐喊起来,战场的南面侧翼猛冲过去。
  这里清军骑兵本来占据优势,可被突然袭来的枪骑兵只一会儿功夫就杀死一两千人,登时失去斗志,见对手举着刀枪猛杀过来,只稍稍抵抗,就开始溃散。南面对战关宁军的满清骑兵本来占据优势,可没想到,遭到打击后,这里最先溃散,这立刻引起来连锁反应,本来就十分吃力的正面战场的步骑兵,也开始后退,随后溃散。
  整个清军战场就如雪崩一般,开始只是一小块后撤逃跑,随后溃散的越来越大,最后成了整个战场的大溃散。
  远处站在山岗上的多尔衮脸色苍白,浑身发抖,他经历过无数次的战斗,也见过无数次敌人的溃败,但亲眼自己的军队崩溃,还是第一次。
  一名白甲兵骑着马,飞驰而来,大叫:“挡不住敌人了,请摄政王赶快躲避。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23/3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