贞观俗人(校对)第1216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216/1505

  秦琅的瘦金体用湖颖,在书法界开宗立派。
  湖颖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,如今名气丝毫不差于宣笔,同样成为宫中御笔贡笔,也成为宰相高官,太学监生们的必备之笔,甚至每年还能获得大笔的朝廷官府采购订单。
  在产量上,湖笔反而后来居上,宣笔还只能搞饥饿营销,湖笔却已经发展出软毫、硬毫、兼毫三大类,多达三百多个品种,细光锋、粗光锋、黄尖锋、白尖锋,对于质量严格要求,如羊毫,只采用湖嘉湖一带的土山羊,这些山羊以圈养为主,主吃科桑叶,锋嫩质净,主选羊腋下毛。
  湖笔中虽也有兔毫、狼毫,但以羊毫取胜,宣笔的山兔紫毫,湖笔的羊毫黑子,并称雄天下。
  “我喜欢用湖颖!”秦琅笑着说道,在各种场合,秦琅都用湖笔,无时无刻不在为湖笔带货打广告。
  秦家是湖笔这个产业的缔造者,花了近二十年时间养大这头奶牛,当初还拉了许多勋戚豪门一起,如今这个产业的成功,每年也能为秦家带来巨大的回报。
  “我手里这支湖颖比等重的黄金都贵。”
  这支湖颖是湖笔中顶级的高档品,其锋颖黑子,只有湖州山羊颈、掖下不易与外部摩擦的部落毛才可用,一头健壮的湖羊身上只有四两笔料,这四两中带黑子的顶多只有一两六钱。
  而这一两六钱黑子料,还要经过一位优秀的拣毛工人,按质量和长短再分为十个等级,其中的一等笔料,真正是毛万毛中拣一毫,注定了其中最好的湖颖的优质优量和数量的稀有。
  一支毛笔居然比等重的黄金还贵,听起来惊人却是事实。
  秦琅提着这样一支金贵的湖颖半天无法落笔,当然不是嫌笔不好想换宣笔,而是有好多话一时没想好。
  他本来是准备给皇帝再上一道谢表。
  益州黄麻纸铺好,可半天没落下一个字。
  “阿爷,孩儿想不通,为何就这么认了?”
  秦琅扭头望着明显带着些不高兴的长子,干脆把笔搁在了笔架上,他转过身望着儿子,“大郎,坐。”
  “你把你心里的真实想法跟我好好说说。”
  船随着波浪在上下起伏着,船舱里并没有其它人。
  秦俊道,“我只是觉得朝廷摘惯了桃子,当初将蛮荒武安世封给阿爷,阿爷千辛万苦带着大家,将武安的俚僚蛮子征服,将那些土豪招附,开山修路,垦田开渠,好不容易才有了样子,结果朝廷就来摘了桃子。”
  “而如今我们秦家自己在海外发现了金银岛,投入这么大,招募淘金者,一船船的运来各种物资,派来这么多管事、工人、奴隶,还跟岛上的番蛮作战,朝廷出了什么?什么都没有,这个岛的位置,到这里的航线,等等一切,都是我们秦家辛苦付出得来的,可如今朝廷什么也没做,一道旨意,就要把这里设为吕宋都督府,也不派一兵一卒,不派一官一吏,更不拔半点钱粮,就要以后我们年年缴纳三之一的税赋,这岂不是过份了?”
  “凭什么?”
  年轻人的眼里全是不服气。
  皇帝派使者南下,送来一道诏令,以金银岛置吕宋都督府,世封为秦家领地。吕宋这个名字,是旧金山原名,先前一个巴朗盖村社的名字就是吕宋,由来是当年这些人乘巴朗盖帆船从渤泥一路北航至此,发现马尼拉湾入口处的海岬,岩石高峻,形如木杵,他们就将之称为吕宋。
  吕宋是一个音译,原意就是巴朗盖移民形容马尼拉湾入口处海岬的,本意是木杵之意。
  朝廷没以旧金山或金山或金银之类命名,也是因为朝廷已有金州都督府了,所以最后用了这里土人原来的名字译音吕宋。
  “你知道我是怎么看待此事的吗?”秦琅很有耐心的问儿子。
  “阿爷费尽心血种树,如今桃子长成了,朝廷直接伸手就要摘三分之一的桃子,还要我们摘好送过去,以后还年年要这么多,阿爷心下也肯定难受。”
  “不,我一点都不难受。”
  秦俊愣住,这怎么可能。
  “金银岛虽然并不是汉家旧疆,但是我们秦家始终是大唐之臣,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事实……”
  皇帝一道诏令,看似巧取豪夺,直接就要走三分之一的税赋,但在秦琅看来,这道诏令一下,其实却是他求之不得的。
  有了这道诏令,就等于永久性的解决了金银岛的合法性问题。
  在此之前,金银岛就是块黑不黑白不白的灰色地带,是秦家一直在打的擦边球,虽说之前是一直没事,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永远没事,没有一个合法性,那么就永远有个隐患,谁也不知道雷什么时候爆。
  而现在皇帝李世民亲自下的旨意,把金银岛的问题给解释清楚了,这就是皇帝赐给秦家的一块世封领地,又与中原的世封领地不同,这个叫海外领地,朝廷一切不管,许你自治,可以自置官僚,自拥军队等等,朝廷只要求你在领地推行朝廷的律令税法等等,然后就是向朝廷上缴三分之一的税赋。
  朝廷啥也不干,要走三分之一的税赋。
  过份吗?
  秦琅觉得一点都不过份,反而觉得朝廷要了这三分之一的税后,这海外领才算是真正的安全并稳定了。
第1201章
开衙建府
  有了这道旨意后,金银岛的身份就确定了,有了皇帝赋予的合法性,再不是黑户,这很重要,非常重要,重要到交三分之一的税赋其实也非常划算了。
  虽说如果一直黑户下去,也许有一天,秦家可以直接在岛上称王或建国,将来做中原王朝的一个附庸国或藩属国什么的。
  可还有更多的不确定性。
  如现在这样,一道诏令就把一切隐患都解决了,只不过是付出了三分之一的税赋,换来的这一切难道不划算?
  朝廷给出的可是极难得的自由领地地位,是与中原世封领地完全不同,拥有更大自治权益地位的啊。
  这正是秦琅一直以来都幻想拥有,却一直都没法拥有的。
  如今,李世民居然松口了,秦琅高兴还来不及呢,所以他接到旨意后,当天使表示他应意思意思以谢君恩的时候,秦琅直接就让使者给皇帝带回十万贯的谢意。
  这十万贯仅是换一个吕宋都督,一个海外羁縻州都督的衔头,秦琅却觉得非常划算。
  他甚至都有些意外,皇帝为什么这么大方?
  他原以为,金银岛肯定也瞒不过皇帝,但只要他不是故意满世界宣扬,也许皇帝也就睁只眼闭只眼,这个事情呢大家心照不宣也互不提起,就这样不黑不白的下去。
  可谁知,皇帝居然主动的提起这事,还给了这么好的处置结果。
  “我觉得,朝廷这是明抢,他们什么都没付出。”
  “不,那道诏书值更多,我们是赚到的那个,不要看的太浅了。”
  秦俊依然觉得皇帝就是明抢,“最多上缴十一税就不错了。”
  “年轻人,有舍才有得,你知道这道诏书颁下,我们金银岛多赚吗?”
  一个吕宋都督府,虽然天使也解释了,说朝廷将之定性为海外领地,属羁縻府州,跟中原的世封府州没法比,比如移民等有不少限制。但秦琅觉得已经足够喜出意外了,根本性的合法性的问题解决了啊。
  至于说三分之一的税,这反倒是小问题了。
  皇帝承认秦家在海外经营的殖民地的自治地位,给予了合法地位,还有什么不满足的?不干涉领地内政,这妥妥的封国啊。
  秦琅也不由的对皇帝李世民再次充满敬佩,李世民的这个处置体现了无比的政治智慧,他不是杨广那种小气的皇帝,也不是刘邦那种过河拆桥的皇帝。
  他真正实现了当年对秦王府那些旧部们说过的话,同生死,共富贵。
  金银岛设为羁縻都督府,显示出了皇帝高超的政治水平。
  不服不行。
  三分之一的税看似高,但重点是吕宋将推行的是朝廷的税赋法,而朝廷自贞观新政以来,虽说工商税比较严格,可两税法做为基本国税政策,还是负担较轻的,税制相对合理,所以比起过去的租庸调税法,要强的多。
  两税法保证了绝大多数普通百姓们减轻了负担,而工商、专卖等税又能保证财政税收,朝廷用此税法,地方上也是三分之一留州县,三分之一留道府,三之一上缴国库。
  现在朝廷要求吕宋每年将三分之一税赋上缴国库,其实跟内地没什么区别。
  在秦琅看来,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份,毕竟皇帝给了你一个别人给不了的地位,置吕宋都督府,就算成为一个羁縻州,那也属于大唐体系的一部份,那么以后就没有人敢轻易碰触。
  至于说将来改土归流这个问题,反正暂时是不用担心的,若是皇帝觉得有这种能力,他直接就弄成武安府一样的经制州了,何必那么麻烦。
  能用钱解决的事,秦琅看来都不是事,因为秦家和吕宋现在都不缺钱。拿走三分之一的税赋,秦家还有三分之二。
  就算秦家再推恩分封,还要再分出一些税赋收益给封臣,但秦家还是拿大头。更何况,吕宋岛未来的经济,又不仅靠税赋,还有秦家自营嘛。
  这些以后就相当于是秦家的国营产业,官营作坊,比如盐场啊、金矿啊、港口啊、铸币等等,这些的收益可不比收税少啊?
  就好比现在,岛上就算正式开始收税,一切按朝廷的税赋标准来,也收不到多少,可秦家现在经营的这些产业,收益却很大,以后只会更多。
  “大郎,眼光要放长远。还有你要记住,中原不会是我们的敌人,只会是我们最强大的依靠。金银岛也好,吕宋都督府也罢,我们都要认清自己的定位,这就是中原的海外前哨站,我们秦家是我中原南海站岗放哨的!”
  “我们秦家虽然在朝中人脉很广,民间也有些声望,甚至手中也确实攒有不少财富,但是这些与中原大唐相比,其实不值一提。秦家再厉害,那也无法和朝廷对抗,那是不自量力以卵击石,万万不可取的。”
  站在皇帝的立场,他完全可以碾灭秦家,可皇帝为什么没有?
  秦琅或许能够明白一些皇帝的心思,一来秦家的行为并不是个例,而是有普遍性,如今绝大多数勋戚豪强都在这重商的大环境下,参与工商贸易,也有许多如秦家一样在海外经营,甚至将来会更多。
  正所谓法不责众嘛。
  再者秦琅本身是皇帝的心腹勋臣还是女婿外戚,这妥妥的自己人为什么要动?
  关键一点,李世民知道秦琅忠于他,也支持太子承乾,皇帝已经老病,为了接班人将来过渡顺利,皇帝不可能这个时候动秦琅这样的支柱。
  理由还有许多。
  但说白了,李世民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军事大家,战略高手。而做了近二十年皇帝后,李世民早已经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,是一个政治高手,权谋大师。
  何为政治?政治就是利益的分配,通过各种手段来分配利益,皇帝就是那个利益分配者,保证各方都能满意,都能认可他的分配法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216/150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