贞观俗人(校对)第43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431/1505

  阿黄听的倒是眼前一亮了。
  “朝廷能允许吗,会有人愿意应募吗?这样划算吗?”
  “能骑善射的人估计也不多吧?”
  秦琅道,“我计划是要把八百人的帐内和亲事两府,都招募这样的骑士,不过招八百骑射搞射且能自备精良装备的估计也不容易,所以可以分成两等,亲事府招三百骑士,帐内府招募标准可稍放低些,比如得强健尚武,要精通弓箭长矛这些,不强求他们能骑马,能置办战马等。”
  “帐内府招五百,这些无马的可称为武士,授给他们的武士庄园,土地比骑士略少一些,但其它方面和骑士庄园一样。他们一样有为封君作战的义务和责任!”
  三百骑士和五百武士。
  “那岂不是说最少要再分封八百个采邑庄园?咱们有这么多地封吗,划的来吗?”阿黄算了算,就算一个采邑就是一个村子,那也意味着有八百个村子吧。
  除掉这八百个村庄采邑,那秦家还剩下多少?
  “八百个采邑就封封满,相对陛下分封给我的武安州其实也不算多的,你别忘记武安州可是东西一百六十里,南北更是有三百多里,另外,海上还有数个群岛的,地方很大,八百个采邑根本不是问题。”
  重要的还是能不能招到这么八百个骑士、武士,真要能招到,再分封出八百个村庄采邑,秦琅觉得很划算。
  毕竟采邑就算封出去,其实秦琅也还能从中分到不少税赋的,只是说土地是封给了骑士和武士而已,做为领主的秦琅依然享有税收。
  一百亩地,跟分封一个村庄,那无疑是有巨大区别的。
  这一个村庄采邑,总得有上千亩地吧,甚至连山林河泽也分给他们了,并且还能再享受三分之一的税赋。
  秦琅觉得,如果自己是一个地位尴尬的庶子,还真愿意去闯一闯拼一拼的。
  “也许可以试试!”阿黄道。
  “那就让府里人改一下招募条件,除了招骑士和武士外,贫民、乞丐这些我们继续招,只要是身体健康的都要,我承诺,到了武安州,按人分地,青壮男丁每人分地百亩,女人孩子一人分五十亩。有多少人就分多少地,上不设限。”
  “我们还承担一路上的衣食住行,到了地方后,我们还帮忙建屋安置,提供开荒的农具、耕牛、种子等,前三年我还免征田租税赋。”
  “三郎,这条件也太好了吧,那咱们招人过去,前期可得亏很多钱。”
  “亏点就亏点,只要能把人招过去,怎么都是值的。没有人,武安州封地再大,也是废地一块,只有有了人,才能发展起来,才能变成一块宝地!”秦琅看的是长远。
第406章
贵族庶子的野望
  钱九陇左手握着报纸在观看,右手两根手指头却在桌案上不停的敲击着。
  这位奴隶出身的郇国公刚从眉州刺史任上归来,回到长安有段时间了,可却一直没得到皇帝的召见,朝廷也始终没有给他安排新职,他听闻皇帝对他还是有些不满,甚至御史台在调查他。
  自新皇继位以来,原本是游苑军使、右武卫将军的郇国公钱九陇,被皇帝一旨诏令调任眉州刺史,被赶到遥远蜀中一呆就是两年多。
  能够从奴隶到国公,大唐开国以来仅有三人,樊世兴、马三宝外,还有一个便是他钱九陇。
  奴隶到国公,这可不一般。
  如今人都说秦琼的儿子秦琅十六岁封国公加上柱国,十八位已经两拜宰相参政,可相比起来,秦琅有国公老子,又是机缘巧合有了玄武门从龙之功。但他钱九陇可是当年一刀一枪打拼出来的功绩。
  钱九陇抖了抖报纸,冷笑了两声。
  当今世道,真是宵小奸贼在庙堂,真正的功臣大将却在江湖了。
  这个秦琅,才十八岁,居然两拜宰相,还成了实封功臣中与秦琼并列第一,想他出生入死,当年也是武德朝的太原元从功臣,可新皇登基后加封功臣,他却只得了四百户实封而已。
  而他当时可是关中十二军使之一,统领了关中十二分之一的兵马。李世民兵变之后,他做为武德元老,却还是很配合的领了新太子的命令。
  但这换来了什么?
  四百户实封,然后转眼间他就被踢去蜀中任眉州刺史。
  一去两年多才召回,还一直冷遇到如今。
  这个秦三琅都已经一千六百户实封了,现在还成了第一个世封刺史,在交州有了一块几百里的封地。
  越看越气,这报纸上尽是吹嘘之词。
  他手一抖,将这报纸狠狠的甩了出去。
  报纸划过一道弧线,如同一把飞刀一样砸在远处柱子上。
  门推开,庶子钱德兴走了进来。
  “阿爷?”
  钱九陇看着这个奴婢所生的儿子,瞪了一眼,“整天不着家,又去哪鬼混回来?老子不在京这两年,看看你都混成了什么鬼样子。”
  对于这庶子,其实钱九陇还挺喜欢的,他总觉得这孩子很像他,样貌像,脾气也像。
  这家伙小的时候长的很俊秀,哪个不称一声好少年,可稍长大点,就成了一个混混,居然被人喊成了太原小无赖。
  钱德兴打小一心想当个游侠,要做一个大侠。
  以前钱九陇只是唐国公李渊家的一个家奴,所以对这个同样是奴隶身份的儿子,自然也就不会过于怎么管教,当个游侠也不错,反正他家又没有什么爵位要继承。
  只是谁也料不到,钱家也还有再翻身的那一天。
  其实钱九陇虽然以前是唐国公府的家奴,但他并不是打小就是个奴隶,他也是官宦世家出身的公子哥。
  钱家是江东士族,也是有很久远历史的家族。他父亲钱文强字智昌,原是南陈将领,世袭家传永安侯爵位,后来钱文强跟随吴明彻与北周在彭城大战,兵败被俘归附北周。
  隋朝时,钱文强去世,钱九陇因此袭封父爵为永安侯。杨广时,坐罪籍没为奴,被发配给唐国公李渊为奴隶。
  做为将门之后,钱九陇虽说是江东湖州出生的,可小时在建康长大,后来又入长安,因此也是擅长骑射,还兼善舟船水战。故此他被发配给李渊为奴后,李渊倒也待他不错的,让他统领家丁部曲,跟同样是因罪贬为奴的樊世兴一起,成为李渊很信任的家丁头领。
  晋阳起兵后,钱九陇也是十分用心卖命,战场上流过血,军营中保过驾,故此后来李渊不计较他奴隶出身,授他金紫光禄大夫,后来又随东征西讨,屡立战功加封十二卫将军,并还从李世民平定过洛阳,随建成征讨平定过刘黑闼。
  因建成力保,进封郇国公,出任游苑军使,成为武德末年掌握实际兵权的大将之一。
  不过兴也因建成,祸也因建成。
  谁也料不到秦王后来兵变夺位成功,这下钱九陇地位就不免尴尬了,虽然积极向新太子效忠,可也还是没逃过被赶出中枢的下场。
  这两年夹着尾巴做人,也是很愁怅的。
  他去眉州,儿子家眷们都留在长安。
  家里其它那些个儿子早年成,之前已经都出仕做官,先前受他牵连也多或贬或外调,就钱德兴等几个小儿子还在京。
  看着儿子吊儿郎当的样,钱九陇很不满。
  人家樊世兴以前跟他一样,也是因罪为奴,发配给李渊,后来一样立功。玄武门后,一样被贬。但樊世兴的那些个儿子就很聪明,人家就知道主动搭上了刘文静的儿子,然后通过他又搭上了秦琅的门路,现在就都还混的不错。
  樊世兴也比他早一年就回了长安,甚至重得重用了。
  “阿爷,你听说了没有,秦三郎正在长安招募骑士、武士,要推恩分封呢。”
  钱九陇眯了眯眼睛。
  “推恩再分封,什么意思?”
  一心想当大侠的钱德兴这两年因为父亲外放,反倒如脱缰野马一样自由自在了。
  这小子以前就跟长安大侠史万宝啊、刘九走的近,如今又跟新一代长安大侠刘树义等走的近。
  而刘树义兄弟俩又跟秦琅关系好。
  这些天,刘树义兄弟正在帮秦琅招募游侠儿去武安州呢。
  “招募贵族庶子去武安州,推恩再分封骑士、武士封号,授予骑士武士采邑?”钱九陇听完,不由的有些惊讶,他捋了捋胡须,这个秦三郎还真是能折腾。
  刚得了一块世封地,皇帝转身就又让他代天南巡,如今还没启程,又开始在长安招兵买马了。
  细细一分析,钱九陇也不得不承认,这个推恩再封的办法,确实不错,能够有效解决武安州天高地远,缺人少马的问题。
  年轻人的头脑就是好啊。
  “你怎么看?”钱九陇问儿子。
  “我倒觉得这条件不错呢,最近秦家满长安的在拉人,听说贵族庶子们心动了。”
  “你呢,有没有想法?”
  钱德兴笑着靠近,帮父亲揉捏着肩膀,“阿爷,鲁国公兄弟俩打算过些天要带些兄弟随卫公南下呢,说是去瞧瞧江南岭南的风光,也想看看能不能找点发财路子,我也想跟着一起去瞧瞧。”
  老钱很知道儿子的性格,“只是瞧瞧?”
  “不瞒阿爷,我是觉得卫公的这个推恩再封的条件不错,我一婢生子,也没啥前途,以前倒也学了些骑射本事,若是武安州那地方不错的话,那儿子也就加入秦家封地,也得一块骑士采邑封地,说不定也能有所作为呢。”
  老钱点了点头,儿子也还是比较聪明的,知道为前途着想。
  “仅是这样考虑的?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431/150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