贞观俗人(校对)第724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724/1505

  律法规定的明明白白,参与编造妖书妖言,危害朝廷社稷的,都要处以绞刑。其次,没有参与编制妖书妖言,但搞自传播的,如果在三人以上传播,也要处以绞刑,没超过三人的,处三千里流刑。
  而编造、传播的妖书妖言,未事实危害到朝廷社稷的,只杖一百。
  未编造也未使用,只是私藏妖书,徒二年。私藏的只是没害的妖书,则杖六十。
  私藏玄象器物、七耀历、谶书,太公六韬,黄石公三略之类兵书等,徒二年。传用或言涉不顺者,从造妖言之法,私习天文者,则按非自有书转相习学者,亦得徒二年。
  所以在大唐,没事千万别夜观天象,说什么不祥或吉祥之语,这种话说了就可能要获罪,除非你是太史局的官吏和学生们,但你能看也不能乱说乱传播,否则就是造妖言了。
  什么历书、兵书这些更别乱看,乱收藏。
  也别随便说什么做了个梦,梦见神仙啥的,身上要是长了点特别的东西,比如脚长七痣,或胸怀大痣,额头长角等等,不能说是什么什么的联想,要不然也有罪。
  李好德就是说自己是神仙,甚至还妄议朝政,传播范围还很广,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,好在他没说自己是皇帝是什么大帝转世之类的,也没说要造反这样的话,再加上他确实有疯病,所以可以减轻一些。
  御史台按造妖言,然言理无害,且有疯症,故此处以杖一百,令家属带回看管,不得再犯的判决。
  至于其兄弟相州刺史李厚德,有看管不力之责,故此处以贬工部员外郎的贬官惩罚。
  秦琅一边闻着茶香,一边听着马周的话,“效率很高,处置也算公正。”
  “因为这案子闹大了,所以已经有些从重处理了,否则张蕴古的处置并无问题的。”马周有些为张蕴古叫屈。
  “事情闹大了,总得有人要担些责任的,李厚德不冤,就是张蕴古有些可惜了,这事我看如此处置不错,赶紧在东宫会议上提出,与宰相们通过,然后向圣人呈报。”
  ……
  权知御史台事的权万纪顾不得辛苦,骑着马跟在殿中少监王闿后面,领着五百羽林郎一路杀回长安城。
  御史台监狱。
  权万纪对王闿道,“钦犯张蕴古就在台狱里。”
  “把犯人带出来,押到皇城前大街斩首正法!”
  全副武装的羽林郎直接闯进台狱。
  “报少监,未见张犯。”
  权万纪喝问典狱,“张蕴古哪去了?”
  典狱看着这场面,战战兢兢的道,“刚被马台长下公文提走了。”
  “提到哪去了?”权万纪喝问。
  “好像是提到崇仁坊左金吾狱中去了。”
  “我御史台的犯人,左金吾卫有何资格提走?”
  “是马台长下的行文让提的。”典狱不过是个不入流的胥吏,哪见过这场面,吓的脸都白了。
  权万纪扭头,“少监,人到左金吾狱了,去崇仁坊。”
  王闿却是直皱眉头,“左金吾隶属于镇抚司,这事只怕不好办了。”
  “有什么不好办的,我们有圣旨。”
  可王闿却没理会权万纪,虽有圣旨不错,问题是来的匆忙,只是口谕而已,并无诏敕啊。
  “马周呢?”权万纪忍不住喝问典狱。
  “马台长出去了,具体去向的属下也不知道。”
  “奉圣人旨意,从现在起由本官知御史台事,马周已被免去御史大夫之职,改任中书侍郎了,你马上召集人,随本官去左金吾狱把张犯夺回来!”
  权万纪愿意打头阵,王闿便也就带人跟上。
  一行人杀到崇仁坊原玄真观前,这里现在是左金吾狱,平时关押一些街面上犯宵禁、偷盗抢劫,打架斗殴的犯人。
  “本官是新任权知御史台事的权万年,奉圣人旨意,要将钦犯张蕴古转交殿内省王少监,赶紧把犯人交给本官。”
第698章
抗旨
  右金吾狱大门前,一群金吾卫披着铠甲,端着长矛挡住了权万年等去路。
  那森森铁甲,锐利长矛,让权万年也不敢硬闯进去。
  今日狱中有一位法曹参军事亲自坐镇,闻声出来。
  先是打量了权万纪两眼,然后看到后面的殿内少监以及皇帝亲从羽林郎,上前叉手行礼。
  “左金吾卫法曹参军事李器,见过两位,不知何事?”
  权万纪看这人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,便不客气的道,“奉旨提拿钦犯张蕴古,赶紧把人犯交出来。”
  李器却只是道,“我左金吾狱中,确实收押了张蕴古,乃是吴大将军奉有东宫监国太子之令,特从马台长那边提调过来收押的,怎么现在又要调回去?”
  “你一个小小的法曹管这么多?赶紧把人领出来!耽误了圣命,你担的起吗?”
  权万年现在只想马上把张蕴古给杀了,办了这件钦差,然后回自己的御史台去接管大权,哪有空跟一个小小的左金吾卫法曹废话,才正八品下的小官而已。
  “既是奉圣命,那可有圣人敕书?”
  “乃是奉圣人口谕!”
  “那抱歉,没有正式诏敕,恕我左金吾卫不能交人。”
  王闿站一边打量着这个年轻人,笑着上前,“你可是丹阳公家的公子?”
  “家父正是丹阳郡公、太子右卫率,某家中排行第四。”
  “我说看着眼熟呢,你表字大志吧?你迎娶燕氏时我可是还来喝过喜酒的。”王闿笑眯眯道。
  李大志立马换了一副表情,对王闿恭敬热情起来。
  “王叔不是在骊山圣人跟前吗,怎么突然回京来了?”
  王闿也笑着道,“奉圣人旨意,回京来办个差事,那个张蕴古在你狱中?”
  “确实在,不过吴大将军特意交待过,若无太子令,或政事堂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的命令,我们不能交人。请王叔原谅则个,我只是个八品下的法曹参军事,不见诏敕可不敢放人。”
  王闿倒也没不满,“能理解,吴大将军现在哪,我先去拜见下他。”
  “大将军现在应当是在左金吾杖院。”
  王闿点头,“见了丹阳公记的代我问声好,下次休沐时定去拜访。”
  “走!”
  王闿下令离开,权万纪急了,张蕴古就在里面狱中,怎么却还要撤。
  “王少监,我们可是奉有圣人旨意的,左金吾卫敢不放人,直接打进去便是了。”
  王闿却只是呵呵一笑,“权公真以为这金吾卫狱这么好闯?这可是镇抚司的地盘,就算是权公,只怕也不愿意轻易得罪镇抚司吧?还是先去拜访下吴大将军吧,反正也不急于这一时。”
  王闿只是殿中省的少监,殿中省的少监只是从四品上,而且殿中省只是负责皇帝生活诸事,是皇帝的侍从机构,并没有多少权柄。平时大家给他们面子,也是因为他们是天子身边人。
  但说到底,王闿也不会不懂规矩,不管是镇抚司的张亮,还是左金吾卫大将军吴黑闼,人家都是正三品的紫袍大臣,更别说还是皇帝潜邸心腹旧臣,执掌的还是要害衙门。
  权万纪很急,王闿不急,张蕴古的案子,跟他又没什么利害关系,可不愿意为这事,而得罪人。
  带着羽林郎到了左金吾杖院,递上名贴拜见。
  结果回复说吴大将军不在。
  “请问吴大将军去了哪?”
  “大将军一早去探望卫公去了。”
  王闿笑着谢过,略做沉吟,心思转了一圈,“去平康坊。”
  “少监,我看吴广就是故意躲藏不见,他们这是想做什么,要硬保张蕴古吗?这可是谋反犯人!”
  “还请少监立即下令,带羽林郎打进左金吾狱,将张蕴古拉到长安街上,当街斩首示众,莫要误了圣命!”
  王闿却不理会权万纪,“权公,你可知道刚才被你骂的那个法曹参军是何人?”
  “那是太子右卫率、丹阳郡公李客师的第四子,开府仪同三司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代国公是他伯父。李法曹人虽年轻,品阶也低,可前途无量啊,他的妻子燕氏,乃是陛下后宫燕贵人的妹妹。”
  燕家也是关陇名门,李大志妻子燕氏的祖父燕荣,曾任隋朝幽州刺史,因为暴虐而被赐死,燕荣的儿子后来虽仕途受影响,可婚姻却没受影响,依然娶了太尉、观王杨雄的第三女。
  因此李大志喊杨师道、杨恭仁兄弟舅舅。
  伯父是当朝宰相,两个妻舅也是当过宰相的,父亲又是太子右卫率,就这家世,就算现在只是个从八品下又如何?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724/150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