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050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050/1807

  看着周大虎拨转马头,飞驰而去,沈致远木然站立了很久。
  然后弯下腰,瞪着周大虎留下的酒坛又是许久,伸出手,轻轻地抚摸了几下,捧起来,仰头狂饮。
  黄驼子慢慢上前,伸手挡了挡,“大人这又何必呢?”
  沈致远猛地转头喝道:“我错了吗?士兵死在战场天经地义之事,我不想杀谁,但也不会因谁而挡了我的路!”
  黄驼子呐呐道:“大人,我说得是,这酒稀罕……容我几口。”
  沈致远愕然。
  ……
  通州是个小城。
  本来它只是个小镇,也就是当年倭寇为祸,大明朝在沿海增设卫所,趁势升了州。
  其实它就象后世的县改市一般。
  所以,城墙不高,城防也不强。
  周大虎五千多人,傻子都明白,面对沈致远南下的三万大军,无疑是螳臂挡车。
  但该挡还得挡,不仅仅是因为国法、军规,更重要的是,周大虎,想挡!
  世上总有这么一些人,明知自己是鸡蛋,偏偏就要撞石头。
  次日,六月十二,酉时。
  七个时辰的激战,通州城失守,五千多守军皆没。
  从靖江登陆,赶来增援的第一军援兵赶到通州城外时,沈致远已经率军北返,只留下一座不设防的城池。
  ……
  同一天,宋安从运河水路继续北上,就在宿迁清军的眼皮子底下,向北驶入骆马湖。
  十八条船,就这么大摇大摆地不时鸣响“礼炮”经过,宿迁数千鞑子甚至连城都不敢出,只敢在城头眺望,可见鞑子并非不怕死,而是之前他们太把自己当人看了。
  吴争在看到宋安时候的震惊,是无法掩藏的。
  在听完宋安的叙述后,吴争突然伸手,当着众将领的脸,朝宋安重重地甩了一记耳光。
  原本都在兴奋的将领们瞬间鸦雀无声。
  然而,古怪的是,吴争在甩了宋安一记耳光之后,突然哂然一笑,朝众将领道:“好事……咱们有弹药了,传本王军令,一个时辰之后,对西岸发起反攻……去准备吧!”
  将领们赶紧应是,疑惑地看了宋安一眼,纷纷退去。
  “知道为何打你吗?”吴争淡淡地问道。
  宋安呐呐道:“我错了。”
  “错在哪了?”
  “我……不该怂恿钱将军攻泗州。”
  “还有呢?”
  “不该擅自率军北上。”
  “还有呢?”
  “……”宋安想不出来,自己还错在哪了。
  吴争悠悠一叹,“你确实是错了,但这些错不至于让我当着众人的面打你一巴掌。”
  这是事实,吴争从不打人脸,最多也就是踢屁股,而且一般人想挨踢还挨不上呢,吴争只对亲近的属下动“贵脚”。
  所以,对普通人都是如此,就更不用说对待象宋安这样的嫡系了。
  宋安自然听得懂这话,但他确实一时想不出,自己还错在哪了。
  “请少爷赐教。”
  吴争抬手碰了碰宋安开始红肿的脸,“我让你别接手长林卫,你执意要接……所以,你不同于这些将领,也不同于池二憨。他们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,只要有理、有好的结果,我都可以容忍他们。可你不同,你是我最后的屏障……明白吗?”
  宋安闻听悚然,他听懂了。
  吴争看宋安表情,知道他听懂了,“你是我的一把刀,不可以有任何思想,也不需要你有任何思想……我知道这很难,特别是对于象你这样的年龄,我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,放下长林卫,重入北伐军。”
  宋安突然跪地,“少爷放心,再无下一次。”
  吴争沉默了一会,伸手搀扶道:“吴家人丁不多,原本我不在意此事,但走到这一步之后,想来人丁渐渐不会少……你得明白。”
  “是,我记下了。”
  吴争拍拍宋安的肩膀,“起来吧。既然来了,就不用急着回去……徐州有多少进下的细作?”
  “可动用的长林卫三、四百人,别的百来人是钉子。”
  钉子,死棋也。
  要么不动,动则必死,他们的作用不在于拼杀,吴争自然明白。
  “都启用了吧。”吴争突然开口道。
  宋安一怔,忙问道,“少爷决意攻徐州了?”
  吴争轻笑了一声道:“时不我待……这场战争到了今日,已经完全出乎我的意料,如今朝廷颁下国战诏,夏完淳、廖仲平二部已经渡江北伐,咱也不能此时泄气不是?既然多尔衮在徐州,好歹咱得去会会他,问问他,身子骨还能撑几日不是?”
  宋安兴奋起来,他听懂了吴争的意思,问问他,多尔衮是这么容易被问的吗?
  只有做了阶下囚的多尔衮,才能老老实实地被问。
  宋安能不兴奋吗?
  清廷的皇父摄政王呀!
  古怪地是,宋安根本就不去考虑,这现实吗?
  以眼下吴争数千人加上宋安数百人,能攻入徐州、活捉多尔衮?
  可宋安绝不会怀疑他的少爷,他只知道,自家少爷既然说出口了,就没有办不成的事,历来如此!
  一个敢吹,一个敢信,这君臣二人,确实是如鱼得水、相得益彰啊。
  
第1354章
何乐而不为
  怪事年年有,只是今年特别多。
  随着宋安与吴争在直河东岸会师,宿迁的敌军骑兵,一声不吭地突然回撤向西。
  而更古怪地是,紧接着,几乎在吴争下令向西岸发起反攻的同时,对岸敌军一样迅速撤退。
  这些还不算,在北伐军迅速渡河之后,吴争同样连与部下都没商量,随即下令,对邳州发动总攻。
  总攻邳州?
  就在众将领疑惑吴王此举是不是太冒险,想着该不该劝谏的时候。
  佯攻的前锋已经送回消息,邳州守敌,全都撤了。
  所有将领这下都傻眼了,看向吴争的眼神,就象看神仙一样。
  吴争没有解释,而是直接下令,攻徐州!
  再无人反对。
  这个时候,吴争就算下令,直接北伐攻兖州,怕也无人反对了。
  没有人会去反对自己心中的信仰,吴争,就是他们心中的信仰。
  况且,第一军援军前锋,已经到达淮安,这就表示,身后没有后顾之忧了。
  能一吐这一月腹中的怨气,何乐而不为?
  ……
  徐州城中,并无意想之中的慌乱。
  因为城中已经没有多少守军,也就没有慌乱可言。
  城中一片死气沉沉,偌大的大街上,很难见到人影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050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