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143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143/1807

  吴争继续道:“李过广信卫原都指挥使职不变,高一功、刘体仁原副都指挥使职不变……三位国公,扩编兵员应该没有问题吧?”
  李过忙拱手应道:“王爷放心,原忠贞营旧属未编者不下五万之众,且此次西进,俘虏敌军也有五、六千人……足够按王爷令谕扩编。”
  吴争缓缓点头道:“即日起,各营提调有力之一部,不低于八千人,共计不少于二万四千人,以大西军之名,李过、刘体仁留守江西,此部由高一功统率,暂归入永历晋王麾下,配合大西军扫荡湖广各府县……”
  李过急问道:“敢问王爷,收复湖广诸府县之后……归谁?”
  吴争顿了顿,道:“容后……再议。”
  李过有些失望,但依旧带着一丝欣喜道:“臣等谨遵王爷谕令!”
  吴争继续道:“肃清湖广之后,此部人马不得归建,向东南方向,配合南面郑军肃清闽粤残敌。”
  高一功面无表情,但坚定地应道:“遵命!”
  ……
  “王爷英明。”
  马士英和李颙微笑着迎上。
  吴争斜了二人一眼,心里也不无得意。
  当然,脸上依旧一片平静。
  马士英总结道:“王爷此行,最大的收获是与晋王结盟,西南半壁有了大西军之支可靠的盟友,怕再无人可与王爷争锋……而锦上添花的是,王爷用一手推拿之术,化解了广信卫变局,弹指之间不仅让三位国公心服口服,更使得广信卫三万多将士免于身败名裂之祸……可敬可佩啊。”
  相较于马士英的“奉承”,李颙低调得多。
  “但广信卫终究是显露出了一些异动,不可不防……好在王爷借与大西军共讨湖广、闽粤清军之机,将祸水它引,此举既可削弱广信卫,且又不着痕迹……着实是妙啊!”
  吴争刚开始时还有些得意,听着这些奉承话,心情舒畅。
  可越听越不是味,没好气地斥道:“敢情,孤在你的眼中,竟如此不堪吗?”
  对吴争斥责,李颙倒也不怕,他微笑道:“广信卫由原忠贞营改编而来,最初仅二万员额,自然是遴选精锐中的精锐,此次大将军府颁布征兵令,广信卫扩编至三万多人,这扩编的一万多人,自然也是精锐,可此次王爷再次令广信卫扩编,那么兵额确实没有问题,但兵员必定已是老弱病残之人。如此一来,王爷要三营各出有力之一部以大西军之名,在湖广、闽粤扫荡残余清军,老弱病残无法上阵,新征兵员需要训练,李过等自然要遴选精兵强将,搏取战功,一来将功赎罪,二来向王爷示好。可咱们心里都知道,单就湖广清军就有不下八万之众,围剿定非易事,几仗下来,广信卫善战老兵,恐怕不会留下太多……”
  马士英笑道:“加上转战闽粤,几个月厮杀下来,就算广信卫兵员损伤不多,但元气必丧,便不足以让王爷烦心了。”
  李颙亦不落于人后,他道:“广信卫若在此战中立下大功还好,若战败,王爷可二罪并罚,一举解决此患,也不会落人口实……可谓一举三得也。”
  这二人一唱一和,着实让吴争心烦。
  吴争轻哼一声,冷冷道:“心中有佛,看什么都是佛,心中若有屎,看什么都是屎……二位共勉吧。”
  马士英、李颙互视一眼,竟不在意,轻笑起来。
  吴争离开时丢下一句话,“传话给宋安,即日起,忠义夫人一举一动,见什么人……时间、地点、说了什么话,皆须一一记录在案。”
  “是。”
  ……
  醴陵,曾经在元至正年间是醴陵州,在明洪武年间降为长沙府辖下一县。
  一夜之间,成为了军事重镇。
  大西军与广信卫随即以东西两路,向北方发起了猛烈攻势。
  到这个时候,其实形势已经非常明确,光复湖广,仅仅是时间问题。
  而吴争已经连夜返回杭州府。
  原因很简单,在湖广清军遭遇猛烈攻击之时,义兴朝和大将军府,将不可阻挡地迎来北面清廷的使者。
  其实道理很简单,用广信卫乔装大西军,合击湖广清军之事,瞒不了人。
  说它是掩耳盗铃之举,并不夸张。
 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吴争既然敢这么做,定是有对策的。
  还有一个吴争必须迅速返回杭州府的理由,那就是南面郑森已经与番人舰队干上了。
  正如吴争之前预料的,郑森就算知道了吴争让陈永华带去的十六个字,也很难在实战中贯彻。
  海战和陆战完全是两回事,临时抱佛脚的现学现卖,效果并不好。
  吴争不希望郑家水师壮大,但也绝不希望它一战倾覆。
  何况,在与李定国达成共识、结盟之后,郑家水师等于成了吴争的“禁脔”,那么在这个时候,吴争就必须调整之前对王一林及三大水师的战术部署。
  不使郑家水师折损过大,成了吴争眼下最重要的选择。
  没有永恒的敌人,唯有永恒的利益。
  五年多的时间,让吴争已经洗去了刚穿越时的那一丝浮躁、冲动,取而代之的是,战略上的冷静和……冷酷。
  对吴争而言,史上名人对他的影响力在渐渐降低,吴争发现,但凡是成名之人,往往都存在着不受控制的一面,譬如陈子龙、譬如张同敞、譬如多尔衮。
  这种不可控,似乎不受实力所左右,就象是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左右着。
  吴争虽然不信鬼神,但却隐隐感到这种神秘力量的存在。
  既然不受控,那就无视。
  有友则敬而远之,是敌则消灭之。
  
第1482章
阳谋
  相较于广信卫与大西军的“浅尝即止”,郑森与番人舰队的战争,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渐渐扩大,直至大打出手的。
  原本克里·索恩确实已经说服了自己,为了舰队和他自己的声誉,决定中止这场“毫无意义”的战争。
  但那个该死的贪得无厌的南皮猴子,竟然“垂涎”东藩岛,这就让克里·索恩无法接受了,不仅无法接受,也无法向国内交待啊。
  当然,这不是克里·索恩决定与郑家水师一决“雌雄”的最根本原因。
  谈判嘛,一个漫天要价,一个就地还钱,这套路克里·索恩明白得很,只要吴争不主动进攻,克里·索恩也无意重启战端,双方相安无事维持现状,也不失为一个解决、拖延困局的方法。
  至于那些被大将军府征用了物资而损失巨大的商人们,让他们见鬼去了,克里·索恩从不认为自己和伟大的荷兰海军官兵,有义务为这些无良贪婪的商人去送命。
  上帝知道,这只是个借口,打开杭州、吴淞港口,取消高额关税的借口罢了。
  百来万两银子的货物损失,绝对不值得集结起如此庞大的联合舰队,要知道,这样规模的舰队,一天的消耗就是个巨大的数字。
  这道理克里·索恩明白,英吉利人也明白,葡萄牙等几方都一清二楚。
  可惜,树欲静而风不止啊。
  这该死的郑森,连一点往日情面都不讲,连之前送他数十门新式火炮的“友谊”全忘了,竟让郑家水师不断袭扰各国商船。
  这不由得克里·索恩想息事宁人,在满载军火的一支船队被郑家水师打劫之后,各国舰队的一致要求下,克里·索恩终于下决心,教训教训郑森这支南皮猴子,让他明白,至少到今日为止,伟大的荷兰海军,在南海依旧是无敌的存在。
  ……
  而郑森此时也很犯难。
  对陈永华传来吴争赠送的十六字真言,郑森半信半疑。
  正因为半信半疑,郑森才决定有限度、有节制地试试看。
  于是,小股规模的袭扰商船行动部署下去了。
  让郑森感觉意外的是,收益忒大!
  也是,水师,哪怕是最孱弱的水师,面对商船船队,那也是无敌的。
  三、五艘舰船,出海“逛逛街兜个圈”,回来时后面跟着一长溜,面子有了,里子也有了,可谓是威风凛凛,让郑家水师官兵士气猛增。
  关键是,连续几天下来,盘踞东藩岛的联合舰队竟熟视无睹,这就更增长了郑家水师的气焰。郑森由此对吴争的十六字真言不再有戒心,他决定扩大些规模。
  直到麾下水师将一支有十三艘满载军火的船队“劫”回时,郑森才意识到,自己被北面那小子给……坑了。
  关键是郑森说不出来,如同哑巴吃黄莲。
  吴争的十六字真言,不是阴谋,而是阳谋。
  以海上游击袭扰敌人的战术是正确的,但要看谁去执行、如何执行、执行的度怎么掌控。
  打个不十分恰当的比方,就象老鼠耍大象,凭着机灵劲,咬大象几口、拔它几根毛,这都无所谓,就算跳到大象背上撒泡尿恶心恶心它也无妨,可真要凑到大象长鼻子底下挑衅它,那就得准备承受一个如同雷霆般的喷嚏。
  吴争的十六字真言没有错,错的是人心、人性。
  郑家水师的是海盗出身,郑森他爹本就是个海盗,哪怕明朝招安了他,给了他显赫的官爵,可他骨子里依旧是海盗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143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