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190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190/1807

  而清使团到来之后,诸人能拖就拖,拖不了就敷衍了事,反正就是一句话,能奈我何?
  同时,吴争密令刚刚整编的原郑家水师迅速北上,调施琅前往指挥,准备在浙江、福建交界海域,也就是当日舟山水师伏击郑家水师的七星岛海域,阻击清廷南下水师,意在阻止,不在决战。
  
第1548章
有过必纠
  当晚,吴争去了忠义夫人府。
  “恭迎吴王殿下。”得到通报的高桂英亲自带人至府门出迎。
  看着这个徐老半娘、风姿尚在的高桂英,吴争客气地微笑道:“许久不见,夫人风采依旧……此次前来,并无他意,只是……想与夫人聊聊、闲话一番。”
  高桂英倒是个直性子,她爽朗一笑,侧身谦让道:“殿下日理万机,能来我府上已是不易……桂英求之不得。殿下请!”
  吴争哈哈笑道:“看来夫人是责备我少来了……”
  二人一路谈笑,联袂进了府内正堂。
  一番寒喧之后,反倒是高桂英直接切入了正题,“殿下事务繁忙,想来今日,定是有要事相商吧?”
  “夫人英明。”吴争微笑着低头嗞了口茶,却不继续往下讲。
  高桂英目光一闪,笑问道:“殿下纵横疆场,百战百胜,以至于江南军民视殿下为战神……可今日殿下欲言又止,可不符战神美誉啊。”
  吴争抬起头,看着高桂英道:“我倒是真想讲,可真见了夫人,这一时半会……竟不知该从何说起了。”
  高桂英突然哈哈大笑,豪爽地道:“有什么不可说的?殿下这话若要旁人听到,反倒起了误会……以为殿下欲对我不利了。”
  吴争有些惊讶,面前这个肯定不是知书达理的女子,可她话中的机锋,却让吴争一时语塞。
  虽然吴争确实没有要对高桂英不利的意思,但此次前来的目的非常清楚,那就是——广信卫。
  枪杆子里出政权,来自后世的吴争忘了任何事物,也不可能忘记这句伟人的至理名言。
  如果说二十万北伐军,皆在吴争牢牢掌控之中,确实是不尽然,广信卫孤悬于大将军府治下,成为了一个特例,它除了没有外事权,却有着独立的财政权和司法权,而大将军府却因此而需要对广信卫进行适度的补给和帮助。
  这显然是治外特权,但也是忠贞营归顺吴争之前,双方谈妥形成共识的,简单地说,相当于听调不听宣,当然它的权力略微要少那么一些,但已经有了封藩的味道。
  这不是吴争事先没有考虑全面,事实上,当时也是无奈之举,当时浙江境内尚有数万清军盘踞,而江西与浙江接壤,如果那时忠贞营助纣为虐,这对于大将军府来说,就是腹北受敌。
  所以,当时吴争的想法就是,只要忠贞营不与清军同流合污,那么,就可以稍稍纵容一些。
  这也就有了高桂英被义兴朝册封忠义夫人(国夫人),李过李过受封为夔国公、刘体仁受封皖国公、高一功受封郢国公。
  这对于一支归顺义军而言,出手是极其大方的。
  但如今不一样了,之所以说不一样,不是吴争反悔了,也不是广信卫谋反了,而是局势变了。
  浙江清军早已肃清,江西已有八成收复,闽粤清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。
  那么,一支“不太听话”的军队,就囤于自己身边,这对于吴争而言,是极具威胁的,甚至威胁不下于宗室。
  最关键的是,广信卫有些不一样了,它由二万人瞬间扩编成了五万人,这……是吴争无法容忍的。
  高桂英见吴争沉默不语,慢慢收敛起脸上笑意,她道:“我只是个妇道人家,如果有话惹殿下不快,还望殿下不罪。”
  吴争缓缓点头。
  高桂英正色道:“忠贞营乃先夫旧部,先夫与明可谓是不共戴天,可正值外敌入侵、国破家亡、山河飘摇之际,先夫留下遗命联明抗清,过儿及一众将领谨遵先夫遗命,这才有了殿下收编忠贞营之事。”
  吴争再次点头认可,赞道:“闯王是真英雄!”
  高桂英满意地道:“殿下亦是真英雄!殿下力挽狂澜,以绍兴府一府之地,到如今建新朝三十余府,北伐军饮马黄河,为世人赞叹,桂英也是心服口服。”
  吴争展颜客套道:“夫人过誉了。”
  高桂英转变语气道:“但殿下应该清楚,联明终究不是归明。如今江南半壁江山已经抵定,永历朝与建新朝瓜分各半……敢问殿下,欲置我等于何地?”
  吴争沉默了一会,道:“夫人应该知道,大西军归明,李定国受封晋王之事。”
  高桂英带着一丝讥讽道:“那是永历帝胸襟似海,敢问殿下,建新朝能将王爵封授给过儿和诸将吗?”
  吴争两次沉默下来,许久,摇摇头道:“不能。”
  高桂英长吁一口气道:“殿下是实在人。”
  吴争苦笑道:“真人面前,何必虚言?”
  “谢殿下。”
  “可虽说不能册封王爵,但广信卫份属北伐军,其一切福利,皆不在诸卫之下,我不明白,夫人和三位国公究竟相干什么?江北激战之时,大将军府发布二次征兵令,授于广信卫员额仅一万人,但广信卫在短短数月之中,征募新丁、收揽旧部,兵力激增三万……夫人,可否给孤一个满意的解释。”
  高桂英平静地道:“殿下多虑了,这只是我等自保之举。”
  “何解?”
  “当时殿下被困于淮安城月余,大将军府应对无策,连发二道征兵令,治下各府人心浮动……殿下应该清楚,若殿下……有不测,我等及广信卫势必受诸卫排挤,与其事到临头无力自保,不如增加实力,殿下认为这有错吗?”
  吴争挑了挑眉毛,毫不客气地戳穿道:“夫人说的很是在理,可事实并不如此,如果仅仅是兵力扩编超额,夫人的理由还勉强说得过去,可未经孤和大将军府允准,广信卫擅自西攻,这恐怕不能仅用自保来解释吧?”
  高桂英稍一犹豫,看着吴争,好一会才道:“我说了,如果殿下真有不测,为免受制于人,广信卫只能拓展土地、人口,以增自身实力,这有何不妥?”
  吴争呵呵一笑道:“这话也有道理……可如今,孤安然无恙,就在夫人面前,那么,按夫人所说的担忧已经不存在了……孤是不是应该令广信卫撤编,并将抚州、临江、袁州等地归入大将军府直隶之下?”
  高桂英脸色一变,面前这小子……确实难缠!
  
第1549章
是自误吗?
  “殿下为何执着于一定要令广信卫撤编?”高桂英沉下脸来,但迅速缓和下来,她道,“我可能保证,广信卫定会忠于殿下,它越强大对殿下越有益,无论是眼下还是来日。”
  这话隐晦,但吴争能体悟到高桂英话中深意。
  吴争摇摇头道:“想以一种错误的方式想达到正确的目的,比登天还难。一支不遵从孤命令的军队,断言它会效忠于孤,这更是荒诞……况且,夫人难道真肯定,广信卫会因为夫人滞留杭州府而投鼠忌器?亦或者,难道夫人断定,李过、刘体仁、高一功等将领会一直视夫人为尊?”
  这话让高桂英脸色迅速阴沉下来,她愠怒道,“殿下不必挑唆、离间……事实上,擅自扩编之事,便是桂英许可的,殿下若要因此事降罪,我一力承担就是,要杀要剐,全凭殿下发落!”
  吴争笑了,高桂英连情绪都无法控制,显然不是自己的对手。
  “夫人稍安勿躁,孤今日前来造访,就说明孤并无严究此事的意图……孤只是想纠正,让事情回到它原来该有的样子。譬如,广信卫须撤编二万员额……夫人,这不是单纯的违规扩编,多出的二万大军,对大将军府财政和江西民众需要承担的赋税都是沉重的负担。所以,孤已经决定,广信卫必须撤编,这不是商议,而是孤的命令。”
  高桂英有些急了,她几乎是嚷道:“吴争,朱氏是什么德性你应该知道,先太子、长公主、鲁监国皆因你一念之间废立……你要知道,宗室视你为寇仇,在他们心里,你的危害犹胜于清军,你为何还要守护宗室?这样吧……只要你自立,我可指天发誓,只要有我一日,广信卫便是殿下最忠实的军队……”
  吴争笑了起来,笑得很温和,“于是……夫人和李过他们就成了拥立功臣,自然,那时宗室要么被我肃清,要么如同鲁王一般被放逐,如此一来,广信卫再无后顾之忧……也对,都是反明,同是逆贼,何来五十步笑百步呢?”
  说到这,吴争脸色渐凝,“可夫人如何去避免由此带来江南三方势力的内战,这显然与闯王遗愿有悖吧?”
  高桂英被吴争随意的笑所激怒,她厉声道:“不管如何,想要广信卫撤编……绝无可能,你可以杀了我。”
  吴争慢慢起身,默默地看着高桂英,令高桂英心惊。
  好在注视的时间不长,吴争轻轻叹息一声,慢慢转身走向堂外,“闯王是真英雄,夫人也是巾帼英雄……孤不会加害夫人,但夫人同样阻挡不住孤的决定。”
  高桂英急道:“殿下……养虎为患,你是在自误!”
  “不劳夫人挂心。”
  “吴争,我问你……是不是从忠贞营归入你麾下之时,你就从没有真正相信过我等?”
  吴争听了,身形一顿,但他没有回头,只是想了想道:“许多人劝谏过本王,说是但凡英明之主,当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……可孤觉得此言大谬,应该反过来说,疑人当用,用人须疑。”
  说完,吴争出府而去。
  留下高桂英愣愣的看着吴争的背影,好半晌,她冷冷道:“派人传讯上饶……”
  ……
  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,其实是用来忽悠人的。
  没有人可以起始就被万众拥戴,那么急需要用人时,就得唯人是用,甚至启用陌生人、反对者。
  那么,在使用的过程中,就得去约束他们,否则,自己怎么死的,恐怕都不知道。
  疑人当用,用人须疑,便是吴争的处事手段。
  这其中还有一个深意,那就是,大多数追随者,起初确实是忠心的。
  可不少人等真正站到了一定高度,就会生出异心,譬如陈桥兵变,黄袍加身,要说赵匡胤一开始就想欺负孤儿寡母,这肯定是过了,如果柴荣不早死,赵匡胤一定是个不二忠臣。
  局势、地位的变化,引发异心,古往今来,例子比比皆是。
  所以,用人须疑,但这疑的分寸需要把握,也最难把握,最好的方式,就是以律法规范之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190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