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21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211/1807

  李过知道自己并不忠于吴争,也没想过要忠于吴争。
  他甚至不忠于忠义夫人高桂英。
  他所忠的只有已经谢世的李自成,当然,他也忠于实力,譬如忠贞营被吴王收编。
  所以,从这方面来说,李过忠于吴王,哪怕儿子的死与吴王有或多或少的关系。
  看着李过的神色,钱谦益知道李过误会了,忙解释道:“钱某所说的大礼,与此礼单没有任何关系。”
  李过一愣,诧异道:“那……钱大人所指为何?”
  钱谦益“优雅”一笑,脸上遍布的沟壑显得更加深邃,“李将军想必已经闻讯,我朝对广信卫进犯凤阳府所作的反应。”
  李过点点头道:“听说英亲王阿济格被封为征南大将军,亲自挂帅出征……可这又能拿我如何?半年前,阿济格坐拥十万大军,驻囤凤阳府,可最后呢?”
  李过嗤声道:“在本将军眼中,那就是一群土鸡瓦狗、冢中枯骨罢了。”
  钱谦益连连点头,陪笑道:“将军纵横南北,所向披靡,勇武之名如雷贯耳……只是双拳终究难敌四手,将军就算不为自己想,那也总得为麾下数万将士的生死想吧?”
  “你是在说本将军敌不过阿济格?”
  “不,不……钱某此来,就是助将军一臂之力的。”
  李过诧异起来,“你究竟何意?”
  钱谦益神秘一笑,压低声音道: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钱某可以不断为将军提供英亲王部署。”
  李过大惊,随即喝道:“钱谦益,你当本将军是三岁稚童,可欺乎?”
  钱谦益忙摇摇手道:“钱某怎敢哄骗将军?”
  李过想想也对,除非这老头是寿星公吃砒霜,活腻歪了,否则,此时来定远就为哄骗自己,那就是自对死路。
  于是李过换了个口吻,“请钱大人指教。”
  “不敢当指教二字。”钱谦益谦逊道,“今日与将军会面之后,我会停留在泗州盱眙,将军只要按排人手,我便会不断向将军提供英亲王的军队部署。”
  李过疑惑地紧盯着钱谦益,这个时代,军事部署太重要了,譬如兵军、马军驻囤的位置一旦被敌掌握,针对性、克制性的部署将会轻易决定一场战斗的胜利。
  李过不太相信,天上真能掉下大馅饼?
  可看着钱谦益老神在在的表情,李过在一阵子惊愕后,霍地,他有些醒悟过来了。
  钱谦益只是个降臣,敢于如此出卖军事情报,必定背后有人,否则,就算钱谦益想出卖,也没法搞到这些绝密情报啊。
  “是谁让你来的?”李过沉声问道。
  钱谦益心中点头,这叛臣有些脑子,非一般乱臣所能比拟。
  但面上,钱谦益依旧谦恭,他低声道:“不瞒将军,钱某是奉皇上密旨而来。”
  “皇上?”李过瞪大了眼睛,“刚刚亲政的福临?”
  钱谦益干咳一声道:“正是……陛下。”
  “你好大的狗胆!”李过大怒,骈指对着钱谦益,喝道,“要不是看在蒋全义的面子上,本将军斩下你的狗头悬于北城门上示众。”
  钱谦益不由得后劲一凉,苦笑起来,道:“钱某说了,绝不敢哄骗将军。”
  “胡说!清廷皇帝怎么可能助我击败清军?!”
  钱谦益忙摇头道:“将军误会了,吾皇陛下不是要助将军击败英亲王。”
  “那是何意?”
  “不胜,不败。”钱谦益一字一字地说道。
  李过目光一缩,他这次听懂了,是真懂了,他咧嘴一笑,“原来如此……敢情,福临在忌惮英亲王,想借本将军的手,拖住、削弱阿济格?”
  钱谦益长吁一口气,点头道:“将军英明。”
  李过突然古怪一笑,问道:“既然如此,只要钱大人尽心尽力,本将军或许可以大胜阿济格吧?”
  钱谦益一惊,忙摇手道:“将军高看钱某了,英亲王军事部署,钱某一个降臣、汉臣怎私可能知道?所有机密皆来自于朝廷……钱某只是一个在中间传话者。”
  李过瞪着钱谦益,许久,轻叹道:“这就合理了。”
  确实是合理了,福临再忌惮阿济格,恐怕也不会明目张胆地助自己战胜阿济格,也不会将数万清军人头拱手送给李过,他要的只是平衡和削弱,也就是将这场战争限制在不胜不败,让长期的交战,削弱阿济格并拖住阿济格回京的脚步。
  同时,这场被“既定了规模”的战争,一样会牵制住兖州、徐州方面的多尔博的军力,使得多尔博丧失北向的可能。
  最后,本就是三方中实力最弱的广信卫,必将在旷日持久的交战中,失去北伐的实力。
  一举数得啊。
  李过挑了挑眉毛,笑了起来,“福临打得一副好算盘啊,钱大人打得一副好算盘!”
  钱谦益陪笑道:“此计于将军也有益。”
  “哦?本将军可看不出,这对于我军有何益处。”
  “可以让广信卫在夹缝中求存。”钱谦益目视李过,平静地说道。
  
第1578章
落子不愠不火
  李过脸色一沉,“我军虽然兵力少于清军,暂时无力北伐,可阿济格想要击败我军,没有一年两年……休想!”
  “确实如此。”
  “那本将军为何要听福临的安排?为何要顺从他的布置?”
  钱谦益道:“将军假意背叛吴王之举,已被我朝看破……如果将军不答应,我朝必会倾举国之力,将广信卫驱逐出凤阳府。我朝与建新朝有条约在先,而广信卫也已经被大将军府列为叛军,想来不管是建新朝还是大将军府,皆无法公然增援广信卫……如此一来,将军自问能抗得住英亲王全力一击吗?”
  李过脸色数变,怒目瞪视钱谦益,许久,突然长叹一声,道:“哎……时势不如人,罢了!”
  钱谦益一喜,“将军英明。”
  然而李过随即道:“请钱大人转告你家主子,李某有个条件。”
  “将军请讲。”
  “六十万两银子。”
  “……”
  “定远城中,广信卫三万多将士……钱大人回去就这么说,六十万两银子,一两都不能少。”
  钱谦益咽了口口水,目光看向李过手边那张礼单。
  李过伸手捏起,在钱谦益面前一扬,道:“这不算在内。”
  钱谦益不由得苦笑起来。
  ……
  “呯”一声清脆的枪响,在军工坊试验场中响起。
  三百步外,一个北伐军士兵大声报着靶,“七环”。
  吴争抚摸着这杆还散发着木香的火枪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  这不是划时代的先进武器,相较于欧洲此时还叫“神圣罗马帝国”的德意志所发明的来复枪,已经落后了半个多世纪了。
  但这确实是亚洲最先进的单兵武器了。
  虽然军工坊已经在试制“黄火药”,虽然吴争脑子里对于后膛枪的基本构造还是了解的。
  但这不具备任何大规模生产、装备的可能性。
  这杆火枪依旧是黑火药枪,最大的改变是枪管中有了六条膛线。
  膛线很重要,它可以让此时圆形的弹丸变成长条形,而不会出现子弹出枪口后翻滚着向前。
  如此一来,圆形子弹被取代就不是幻想。
  长条子弹优于圆弹,它可以更加贴合于枪管管壁,可以使得火药燃烧产生的动能尽可能的不被浪费,这使得威力增加的同时,原来笨重的枪管可以被轻量化,一发子弹的装填药可以减少。
  另外,这杆枪已经改为后装填,后装填的最大弊端是气密性不够,同样产生火药燃烧后泄气的现象,这就有了预装金属弹壳。
  预装金属弹壳解决了后膛枪气密性不够的弊端。
  而眼前这杆火枪,虽然依旧是燧石击发,而非撞针击发,但后世步枪的雏形已经显现。
  中指粗的预装铜壳体、装填的是细小的预制黑火药、尖锐的铁弹头,这使得在枪支重量减少的情况下,射程和穿透力反而有了提高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211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