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250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250/1807

  但火器确实与冷兵器不一样,技战术和力量成为了次要。
  一个训练三个月的火枪兵,足以与训练三、五年的骑兵硬撼,而且,在骑兵尚未近身的情况下。
  二里“烟花”非常璀璨,如同一场焰火表演。
  对旁观者而言,更象是在“欢迎”清骑的到来。
  可身陷其中的清骑兵,着实吃足了苦头。
  受火药激发的,四处飞溅乱射的铁蒺藜,在全无遮挡的道路上施虐,这不是人力或者技战术可以阻挡的,一时间,爆炸声伴随着清兵的鬼哭狼嚎声、哀呼声,不绝于耳。
  好在,清军骑兵是成长蛇阵追击,这就让清军的阵线拉得很长,远超过了铁蒺藜所能产生的杀伤范围,否则,这支清骑就得被黄家兄弟连锅端。
  但就算如此,黄家兄弟对残敌进行反冲锋时,已经心慌的清军也不得不向天长撤退,天长是小城,一时刹不住脚,清军只能出城向西溃退。
  黄家兄弟立功心切,执意将战果扩大,自然是紧追不放。
  而这时,从泗州赶来的敌援军到了,士气正旺的黄家兄弟,被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  被援军稳住阵脚的清骑残部,随即向黄大淳所部反包围。
  眼看着就得全军覆没时,奉吴争令,史坤率第一军四千人及时赶到了天长。
  于是一场混战,史坤所部以虎蹲炮阻敌、滞敌,再以火枪齐射,数轮枪击之后,击溃了来援清军,救下了这支残部。
  可惜的是,黄大淳所部战前千人,到此时脱险,仅剩一百余人,而黄家二子黄大淳,也在最后的战斗中负了重伤,不治牺牲。
  黄家至此,仅留下了三子黄大洪。
  由于经此一战,天长已经被阿济格盯上,大批清军从临淮赶来,史坤按出发前吴争的交待,带部准备向北转移。
  而这时,被吴争调来的池二憨,也率三千人赶到了天长。
  区区之地,集结起了七千多大军,天长太小,装不下。
  池二憨与史坤商议之后,向北城门乡、北阿镇转进,但真正的目标是——衡阳!
  ……
  至此,做为始作俑者的吴争,其战略目的已经初露端倪。
  他的最终目的,不是在李过占据的定远,也不是被济席哈、蓝拜攻破的海州,更不是与李过、李定国、夏完淳等人商议的安庆、庐州二府。
  衡阳是个衡州治所,大明设桂王藩国,王都便是衡阳。
  它虽说只是个小州城,但城高墙厚,如同军事要隘。
  没有人去关注衡阳这个小城,清廷也不例外,所有人的目光,都盯着凤阳府和淮安东北部的海州,就连阿济格,一样视天长为疥癣之患,只是想搂草打兔子,顺便扫了它。
  可实际上,吴争自始至终,眼睛所盯的,一直是衡阳。
  做为一军主帅,一方强藩,吴争如今所需要的,已经不是一场战斗的胜利。
  信心固然重要,但实在更重要。
  清廷已经将各种战略物资定为禁榷,严控南运,吴争不得不做出应对。
  此时可不象是后世全球一体化,实行贸易战伤人也伤己,如今是农业社会,清廷哪怕断绝与南面所有的贸易来往,一样可以自给自足,所以,禁运的最大受害者,就是江南军工坊和织造司。
  这也是吴小妹求吴争时说的,“不管战争打到什么样,大将军府不能主动断绝南北贸易。”
  因为一旦断绝,江南织造司说垮就垮了,上百万织女的生计就没了。
  吴争当时就一口答应了吴小妹,因为他清楚这事的严重性。
  准确地说,江南生产力的提高,根基是产出的大量商品,由北方和西北方百姓来买单,单靠江南百姓的消费和番商的购买,已经撑不起江南的产量了。
  吴争知道,现在确实不是北伐的最好时机,但这事不是政治,而是经济,更是大将军府赖以生存下去的根基所在。
  试想,一旦大批的工坊生产出来的商品严重囤积,借助汉明银行借贷发展的工坊主们,就不得不选择收缩规模,甚至倒闭。
  那么,由此带来的影响就会如雪崩一样,越来越大,越来越沉,一直沉到拖垮大将军府。
  自古以来,民众的忠诚都是相对的,如果切身利益受到伤害,便会视官府为寇仇。
  这个道理,吴争向来很明白。
  所以,吴争设下此计,起初就是为反击清廷对南方的物资禁运,迫使清廷改变政策。
  以广信卫做饵,形成吞食凤阳、庐州、安庆之势,当然,事实上,这三府对建新朝而言,确实是日思夜想的,假作真时真亦假,用似是而非的战略目的,将清廷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凤阳府,同时牵制住阿济格大军主力。
  而海州方向,吴争一直认为,以蒋全义的能为,加上数千老兵,就算有上万敌人来犯,固守待援应该不成问题。
  这样西、北两个方向都有了可以让吴争放心运作的保障。
  由此,天长方向的一支小部队,就成了破局的最隐秘的棋子。
  天长距离衡阳很近,加上清军在衡阳不过一牛录,三、五百人据守,天长守军可以轻易在一天之内攻下衡阳城,那么将衡阳做为前沿据点,兵锋就可以直指泗州。
  得到泗州,凤阳府清军就会被南北撕裂,阿济格就面临着做出选择。
  他的选择只有两个,一是死守临淮、凤阳,等待清廷增援,可清廷要做到这一点很难,因为徐州、兖州在多尔博手里,多尔博愿不愿意接受清廷的旨意,还当另说,就算最后接受,那也需要条件和双方妥协的时间,而这个时间差,已经足够北伐军对凤阳发起一次强攻了。
  要知道,如今李定国的大西军一部已经进入湖广北部,对河南枕戈待旦。
  廖仲平的左营,已经渡江至六合,正在向滁州进军,做为李过广信卫的坚强后盾。
  
第1632章
破局
  而吴争太平府一行,说服了夏完淳,率建阳卫进驻了和州,随时可以西进,进攻安庆府,也就是说,阿济格所部,已经处于明军的三面包围之中,只是,三面的动作还没有正式开始,处于模糊阶段。
  阿济格另外一个选择,那要轻松、轻易得多了,那就是向北,往徐州方向撤退,这是他保全麾下大军、保存实力最安逸的办法。
  但,这也有一个弊端,甚至是阿济格最不愿意接受的弊端,因为徐州是多尔博的禁脔,多尔博会轻易答应,阿济格率十万大军进入徐州?鸠占鹊巢怎么办?来一场火拼?
  回避火拼也不是没有办法,那就是清廷谕令阿济格所部,暂时受多尔博节制,这样一来,阿济格所部就可以在多尔博的调度下“无害通过”徐州,进入河南界,然后改道回京,或者就近驻囤,卫戍京畿。
  可这方法,阿济格能同意吗?
  阿济格轻易答应离开京城这个权力中心南下凤阳,图得就是原徐州八万驻军,如果真要暂时归于多尔博统辖,那万一刘备借兵,有借没还怎么办?
  要知道,旧时的军队,认令不认人,将军调兵,凭得是两面虎符。
  这与北伐军的军制完全不同,北伐军是认人不认令,人,指得就是吴争。
  但这也不是狭义的家天下,因为军校的大讲堂墙壁上,刻着吴争为第一批军校生演讲时说的
  一句话,“……你们的效忠对象只有一个人,那就是我。我就是你们最大利益的代表,如果有一天,我背弃了你们最大的利益,我允许你们,向我开枪……!”
  所以,阿济格绝对不会答应,将军权拱手让于多尔博,那么,这就是一笔糊涂帐,需要长时间的使者来往奔波于顺天府、兖州和凤阳。
  吴争定下此计谋,就是考虑到了清军三方之间的龌龊,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,吴争盯上了阿济格及他的军队,如同当日盯着多铎一般。
  吴争先后令史坤、池二憨率小股部队暗中增援天长,就是积少成多,在不引起清廷注意的情况下,让天长成为打破僵局的一把尖刀。
  而局势的演变,也几乎按吴争的设想进行,对凤阳的三面包围,已经成形。
  可有三个变数,却是在吴争的意料之外,首先是阿济格突然派兵进攻天长,这使得天长原千人驻军几乎全军覆没。
  其次是李过的优柔寡断、不思进取,让阿济格有了调动兵力进攻天长的余暇,如果李过一直进攻,牵制住阿济格,阿济格哪有闲心去扫荡天长“山贼”?
  最后是海州的失守,吴争没料到,比福临还小的多尔博,竟会火中取栗,突然派大军进攻天长,在吴争的计划内,沈致远是兖州势力中除多尔博之外,权势实力最大的人,蒋全义与沈致远又有一段香火情,沈致远怎么也不会撕破颜面,去全图攻打海州。
  只要沈致远不出动他的新军,那么,以蒋全义的能为和数千老兵,辅以海州坚固城墙,清军不派个几万人、打上一、二月,是绝对攻不下海州的。
  有这一、二月的时间,一切都了答案,所以,吴争想到了海州可能面临敌军压力,但依旧没有重视起来,只派了钱翘恭率新组建的风雷营北上。
  这三点意外,结果造成了局势的异变。
  吴争不得不改变原有战略战术,将一场有限的报复战,直接升级为战术决战,简单地说,不是战略决战,而是以战促和,这个和,就是要逼迫清廷退让,改变禁运物资的政策。
  这就是熊汝霖、张国维等人,一再劝阻吴争不要孤注一掷的真正原因。
  但吴争坚持认为,强国军事,不能少了国家报复,特别是清军在海州屠城,这触犯了吴争心里的底线、逆鳞!
  从吴争光复应天府之后,近五年来,清军已经再不敢屠城了,甚至连擅杀平民这类事都很少听说,其中原因,一是清廷政策开始怀柔,譬如提倡满汉通婚之类的,另外一点就是,清廷忌惮吴争的报复,要知道,刚开始两年,北伐军从来不留俘虏,满族人口少,杀一个少一个,清廷确实是怕了,这才有了在吴争的“敲榨勒索”下,清廷不断地化银子赎被俘的满清贵族将领。
  这渐渐地在双方之间形成一种默契,那就是不杀俘虏了,在战后换俘虏或者用银子赎买。
  可现在,济席哈、蓝拜在海州打破了这种默契。
  那么,吴争自然不会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,特别是淮安府已经成为自己治下的时候,北伐军就必须报复,狠狠地报复。
  吴争原本是想围住阿济格及其所部,用来要挟清廷退让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250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