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27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272/1807

  紧接着,“轰”地一声,距离老张处不足十步之处,最先爆炸,冲天的泥石,淹没了数十步之内的一切事物。
  然后是一连串的爆炸,数十道的泥柱,直接将追随罗科铎进攻的后军队伍给淹没了。
  骤然剧变,使得已经上山和正在山坡上的清军,无不骇然。
  而这时,山顶上的刘放,霍地起身,他回头,慢慢地扫视了所有人一眼,拔出他那把剐刀,一声不吭地跃出,扑向已经近在咫尺的清军。
  “杀鞑子喽。”
  没有人知道,这句话是谁继老张之后喊出来的。
  幸存者都一致认为,是刘放扑向敌人时喊的,可刘放坚决否认,他说,他那时心里只有一个念想,杀一个够本,杀两个赚一个。
  可不管是谁喊出的,不管有没有人喊出这句话,所有人都听见了。
  所有人都呼应了这句话,然后,所有人跟在了刘放身后,向清兵扑去。
  这是一个奇迹。
  它成于老张的主动牺牲,吸引了所有清兵的注意。
  会山上刘放和青壮们能成功跃出,创造了足够的时间。
  清兵来不及转头去射杀他们,甚至清兵在面对扑来的青壮时,先得弃弓抽刀。
  青壮们有着居高临下的地利优势,这一点点、一些些,最终汇聚成流。
  人不畏死,以何畏之?
  哪怕皇权,也忌惮十步之内。
  近了身的双方,一旦陷入混战,那么,敢死之人就占了大便宜。
  刘放和那些青壮们,此时,敢死了!
  突然引发的激战,实力相关悬殊的双方,打了近一个时辰,居然打成了平手之局。
  此战,最终两败俱伤。
  罗科铎最后不得不下令撤退,因为他突然发现,这群“乡巴佬”们已经完成了蜕变,从一群羊变成了一群狼。
  罗科铎不想将他的精锐过多地折损于此地,冷静下来的他,选择撤退重整旗鼓,再想法荡平此地。
  刘放他们也没有追,因为无力追,追不动。
  暂时激发的血性,因战斗的残酷而慢慢冷却,剩下的只有后怕和伤痛。
  五百多人出来,至此还活着的不足二百人。
  可他们胜了,从罗科铎率兵撤退之时,他们就胜了!
  虽然他们只是暂时被激发出血性。
  可已经蜕变的灵魂,再也不可能缩回过去。
  他们具备了勇敢,需要有人为他们安一个魂——军魂。
  刘放这个始作俑者,却做不到这点,老张可以,但他死了。
  他们,已经是一支精锐,只是,需要训练和装备。
  需要有人告诉他们,他们为何而战!为谁而战!
  ……
  罗科铎率兵退回渡口,这一夜他和他的军队也在舔舐伤口。
  相对于衡阳民众的伤亡数量,清兵伤亡要少一些,死伤加起来,仅一百四、五十人。
  被老张引爆的“土雷”,看似威力巨大,可事实上,也就炸死炸伤数十人而已。
  但它却转变了战斗结局。
  清军最大的伤亡数量,来自于山顶附近双方的肉搏战。
  这样的地势,只要摔倒,非死即伤。
  而青壮那时已经眼睛血红,根本无惧死亡,这样的形势下,罗科铎选择撤退是明智的,因为就算全歼这些乡民,罗科铎其实也是输了,因为他无法再完成截断进攻泗州的北伐军退路。
  而最令罗科铎痛苦的,是多尼的枉死。
  这一夜,当着渐渐升起的月亮,罗科铎咬牙起誓,为多尼复仇,屠尽衡阳镇,鸡犬不留!
  ……
  从天长经衡阳再向盱眙转进的池二憨所部。
  此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  按之前的部署,敌人在泗州的守军应该只有三、四千人,这情报没错。
  错的是,阿济格在向临淮派援兵的同时,也向泗州派出了增援,足足一万大军。
  天长一战之后,想以边缘突破的最初构想,其实已经落空,泗州的空虚已经被阿济格意识到。
  那么,加强泗州防御力量,便是题中之意。
  可池二憨部,却是于十天前从长江南岸出发的,他们没有可以改变战术的基础。
  面对着已经再不是原先三、四千守军的泗州城,池二憨等人只能作两种选择,一是撤退,因为作战的前提变了,池二憨部前后三支部队加起来,也才六千余人,要进攻有着一万三、四千清兵固守的泗州城,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  第二种选择,就是抢占隔河相望的盱眙,并以盱眙为据点,对泗州城形成威慑和牵制作用,使得泗州于一万多敌军,进退不能。
  池二憨、史坤、黄大洪一致同意了选择第二种策略,抢占盱眙,因为在史坤、池二憨出发之前,吴争交待他们的战略意图,就是尽可能地牵制敌军,使得凤阳城阿济格首尾难顾、兵力捉襟见肘。
  可泗州城中,兵力明显处于优势的清军,又怎么会轻易让北伐军效果图得逞呢?
  就在池二憨等人经过一天激战,攻下盱眙城之后,不可避免的,北伐军立即由攻城方转为守城方。
  从泗州而来的大批敌军,已经渡河登岸,原本这应该是北伐军利用火器阻击清军最好的战场,可惜,大河在盱眙西侧,而北伐军攻的是盱眙东城门,也就是说,在不破城之前,根本无法阻止泗州来的敌军。
  经过一天的激战,双方各有伤亡,但盱眙城还牢牢地掌握在北伐军手里。
  而这时,从衡阳而来的两个青壮,到了池二憨等人面前。
  ……
  “什么?!”
  衡阳有清军骑兵迂回而至的消息,震惊了池二憨、史坤、黄大洪。
  这绝对不在他们的预料之中,甚至不在吴争的预料之中。
  也对,衡阳与扬州府接壤,按道理,清军是不可能、也不敢向衡阳迂回的,因为但凡扬州府驻军从宝应奔袭衡阳,那么,迂回的清军就是死路一条,除非是大军,可听说过有穿插敌后的小股部队,有听说过大部队穿插敌后的吗?
  那就不叫穿插迂回,而叫分隔包围了。
  
第1662章
衡阳镇狙击战(四)
  池二憨等人在再三确认了情报的真实性之后,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  原本三人认为,抢占盱眙,然后坚守,虽然是苦战,但并不凶险,因为任何时候,军队都可以原路返回,而宝应驻军兵力虽然不足以进攻,接应他们没有问题。
  可现在情况骤变,如果让清军截断了退路,那么,自己就成了一支孤军,宝应驻军显然不足以攻入凤阳府地界来增援,而扬州府其余驻军,最近的也在江都,远水怕是解不了近渴啊。
  而衡阳镇那两个信誓旦旦的青壮解释说,镇上义士组织了义军,去阻击到来的清军,让池二憨等人无语。
  敢于数百里地迂回的清军,自然是骑兵,更应该是精锐骑兵,凭着镇上的平民,就是人数再多恐怕也只是去送死。
  在赏赐了来报信的青壮之后,三人紧急商议。
  最后决定,由史坤、黄大洪领所部固守盱眙城,池二憨率八百多会骑马的士兵,赶往衡阳镇阻击来犯之敌。
  为何是八百多,这个数呢?一是因为城中兵力本就逊于来攻敌人,二是刚攻下的盱眙城中,就收拢了这些战马。
  从盱眙至衡阳,路程并不远,骑马最多大半天就到。
  池二憨三人认为,只要迂回的清军数量不多,八百多人,完全可以挡住敌人,守住自己的后背。
  ……
  人,很懂得适应环境。
  刘放和衡阳镇青壮也是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272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