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273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273/1807

  打了一场恶仗之后的他们,最终发现,敌人并非不可战胜的之后,开始了反省。
  他们在继续打造粗陋的火器,总结这一天的得与失,在改良他们的抗击手段。
  他们的进步神速。
  这就象实力太过悬殊的敌我双方,弱的一方能提高更快更多,因为,他们原本什么都不知道。
  譬如火药臼应该集中使用威力更大。
  譬如滚落的地点,应该选在敌人人群密集处和地形相对陡峭处。
  再譬如,砸石头不能直起身子,其实完全可以用推动来解决问题。
  很多时候,人的创造力就是被绝境逼出来的,因为,他们想活。
  次日一早,集结起三百多能战士兵的罗科铎,悍然对山上义军发起了强攻。
  令他意外的是,仅一夜功夫,山上的“菜鸟”们学会了作战,他们已经懂得了,在战斗中保护自己的同时,给进攻者制造麻烦。
  有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准备,已经不在的火药臼又出现了。
  而清兵擅长的箭术,却失去了目标。
  在三次进攻,三次退回,损失了二十多人之后的罗科铎开始急躁了,他决定另寻它辙。
  恶人行恶,是没有底限的。
  或许才满人看来,杀人反而是一种勇者的表现,因为不读书的他们,不会知道“仁”字怎么写!
  ……
  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,自己却没有象昨天一样,产生伤亡。
  山上的青壮们兴奋而自豪。
  无端地,看向刘放的眼神也温和了许多。
  刘放也在高兴着,他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,这世上并无真正的强者,因为强者永远是被弱者打败的,无数的弱者。
  这目不识丁的货,突然有了哲学思想,真是令人瞠目啊。
  这时,突然有人大喊,“快来看,这些鞑子要去哪?做什么?”
  许多人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去查看,刘放也在看。
  不对劲啊,山下列队的清军,有百来号人上了战马。
  进攻用不着战马啊,战马能上山吗?刘放头上大大的问号,他理解不了。
  都理解不了,有个人还讥笑道:“可能是鞑子被咱们打怕了,想逃了吧?”
  这话还真有市场,许多人都大笑起来,纷纷附和着,似乎有这可能吧?
  毕竟,昨天加上今日,清军的伤亡也不小,抗不住了撤退,也是情理中事啊。
  可一柱香的时间过去,当那百余骑突然出动,方向向东,所有人都愣住了,再也笑不出来了。
  不仅笑不出来,而是眼睛血红,慌了、急了、乱了,再无方才那种自信了。
  东面,就是衡阳镇,他们的家,他们的家人和赖以生存的土地。
  百余如狼似虎的骑兵,冲进镇子,会是怎样的结果,谁心里都明白,正因为明白,所以才慌了、急了、乱了!
  当有人喊出一句,“我得回家……!”
  就象昨日,有人顺着老张,喊出一句“杀鞑子喽”一样,无数的“我得回家”声音响起。
  无数的人扔下手中的家伙什,准备下山。
  刘放急了,他知道不能下山,山下还有大批鞑子守着呢,这个时候下山,正中了鞑子的下怀……那就是个死啊!
  “不能下山!”刘放大喝道,“你们想象昨天一样,被清军拿弓箭射杀吗?”
  这话有道理,喧嚣的声音开始安静下来。
  可这解决不了青壮们心中的焦急,他们眼睛所注视的方向,从未偏离,东面的衡阳镇,他们的家。
  太近了。
  特别是对于一支骑兵而言,镇上太近了。
  当第一缕火光和浓烟出现之时,山上青壮们再一次混乱了。
  虽然听不到家人的悲呼声,可他们能够想象得出,会发生什么事,只是他们已经不敢去想了。
  他们只想……回家。
  无数的人开始往山下冲。
  刘放喊破了喉咙,也不起作用,他再也想不出更好的说词来阻止这场地狱般地赴死惨局。
  山下的清兵笑了。
  罗科铎也笑了。
  他甚至后悔,昨日就该这样,也就不用损失那么多的兵力了。山上这伙人,依旧是“菜鸟”啊!
  清兵们好整无瑕地搭弓射箭,青壮们一个接一个地倒在箭矢之下,他们混然不知生死,如同飞蛾扑火一般。
  刘放的双眼因怒睁而撕裂,鲜血顺着脸庞流下。
  刘放无法阻止青壮们,他的身边只有当初巡检司的那十几人,有一半死在了昨天。
  一向鲁莽的他,今日竟没有一怒之下冲出去,随那些青壮们赴死,不是他怕死了,而是现在的他,知道了……值与不值。
  战场,能教会人很多东西,譬如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复杂的——生与死的抉择和意义。
  
第1663章
衡阳镇狙击战(五)
  刘放在这场恶战中,学会了思考和忍耐。
  让这样的人学会这些,所要付出的代价,可想而知。
  刘放要复仇。
  他一直就嚷着想要复仇。
  昨天嚷着要替祖母复仇,他做到了。
  到今日,他要替这些被他煽惑出来的、死去的乡邻们复仇。
  但他知道,凭他、凭他身后这十多人,做不到的。
  所以他想要去投军,去泗州,投北伐军!
  衡阳镇,毁了。
  全镇三、四千人,不管老幼、男女,被鞑子屠杀殆尽,然后一把火,这个存在千年之久的衡阳古镇,没了。
  正合了罗科铎昨夜的誓言,鸡犬不留,寸草不生。
  连同那勾连清兵的县令的一家子十几口子人,也没有逃过这一劫,都说种何因结何果,天理昭昭报应不爽,果然如此。
  如果人死后真有灵魂,不知道甘心为汉奸的县令,会不会后悔他招来的这股清兵。
  ……
  罗科铎得逞了。
  他只是派出了一支偏师,在没有任何伤亡的情况下,不但屠戮了衡阳镇,更引得山上青壮飞蛾扑火般地赴死。
  这一仗,清军完胜。
  可真完胜了吗?
  不!
  罗科铎错了,他并不知道,他的屠戮之下,象刘放这样的泌皮儿混混,都坚定地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,其实罗科铎亲手种下了他必食的苦果,从古至今,杀戮能做的只是暂时压制,从不改变阵营和对立的人心。
  罗科铎并不知道,山上还有个刘放,和他手下十几号人。
  这让刘放那十几人,轻易地逃出生天,否则,象这样光秃秃的小山,只要清军一上山搜索,刘放等人毫无活下来的希望。
  倒不是罗科铎突发善心,他其实是懒得理会这些人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273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