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320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320/1807

  边上另一个医工懂事,他急忙道:“将军息怒……这位姑娘醒了……”
  沈致远一听,返刀入鞘,大步走了进去。
  清吟醒了。
  沈致远,哭了。
  看到清吟时,沈致远就明白了,清吟活不了了。
  “撑住……我一定能救你。”沈致远发疯似的转头,冲着十来个随军医工怒吼道,“救不活她,你们都活到头了……!”
  吓得医工们一下子都趴在地上,簌簌发抖。
  “大人……”清吟轻呼道。
  沈致远身子一震,立马换了一张脸,强笑着转身,“别担心……我这是吓他们呢……这么大蠢物,不吓不尽力……”
  清吟挣扎着,她此时是侧卧的,沈致远急了,怕清吟翻倒,碰撞到背后伤口,忙上前扶稳清吟。
  “大人……刚林、祁充格……要对大人不利……他们杀我护卫……掳我至滋阳……”
  沈致远阻拦道:“我已经知道……你先别说话,省点体力。”
  清吟已经没有力气,她的目光看着自己的胸口,“大人……信……”
  沈致远明白了,他将手慢慢伸进清吟的胸口。
  那是他写给吴争的亲笔信,可这时鲜血浸透。
  “大人……别抽手。”清吟喘息道。
  沈致远停下了手,他看到了清吟的眼神开始迷乱,脸上有着异样的红晕。
  “三年前……大人……也是这般……胡作……”清吟喘息得更急。
  沈致远一滴热泪滚落,三年前,莳花馆,少年轻狂,以为清吟是寻常烟花女子,自己也象现在这般……鼓捣着。
  可……此时非彼时,沈致远泪如泉涌。
  清吟奋力抬手,欲拭沈致远脸上的泪水,可刚刚触碰到沈致远的脸,便已无力,手颓然垂下。
  沈致远张口,可喊不出声,数次张口,依旧喊不出声来。
  他身子滑落在地,疯狂地捶打着泥地,只能发出“嗬……嗬”之声。
  人在旅途,往往选择性地忽略身边人,唯有到失去之时,方知弥足珍贵。
  ……
  多尔博被唤醒时,天色还未亮。
  少年人,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被突然叫醒,自然有股起床气。
  加上多尔博对刚林、祁充格这两见风使舵的老滑头,向来不感冒。
  “二位就不能懂点礼数……等天亮再进见?”多尔博强捺着性子,咽下涌上的哈欠道。
  “王爷出大事了!”刚林是真急了、怕了,变得语无伦次起来。
  多尔博一听,眉头紧皱,也是,这一大早的,天都没亮就有了诅咒自己出大事了,换谁也不高兴啊。
  祁充格反应快,忙纠正道,“王爷……额驸反了!”
  多尔博脸色数变,从开始的懊恼、生气,到惊愕、诧异,再来回打量着衣冠不整的刚林、祁充格,终于忍俊不禁,“噗嗤”一声笑了出来。
  多尔博大笑道:“额驸反了……就算二位大学士反了,额驸也不会反!”
  这话确实出自多尔博真心,当然,这不是他真信任沈致远,而是他不信,沈致远会在此时反。
  按他想来,沈致远要反,早就反了,阿玛死时,沈致远掌控着三万新军,与徐州吴争近在咫尺,那时为何不反?
  自己刚刚到兖州,朝廷还未承认自己嗣王的地位,军心散乱、人心浮动,沈致远为何不反?
  而如今,自己已经撸顺治权,军队已经服从,甚至沈致远的新军中,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军官暗中效忠自己,沈致远反倒要造反了?
  最关键的是,多尔博自觉手里有沈致远最大的忌惮,那就是已经有了身孕的东莪。
  如果东莪没有身孕,多尔博或许还能相信沈致远会反,但现在,他不信!
  这也是与沈致远为擅动新军前往海州大吵一架之后,多尔博还能容忍新军分驻宁阳、曲阜、泗水三地的主要原因。
  否则,这三地对滋阳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,多尔博晚上是绝对睡不着觉的。
  多尔博的大笑,让刚林、祁充格急得想哭出来。
  “王爷,是臣等亲眼所见,新军自曲阜方向而来,到现在……恐怕离滋阳不远了。”刚林跺足道。
  这下,多尔博脸上的笑意僵住了,眉宇间仅存的睡意瞬间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脸色苍白,他毕竟是个没长成的稚子,就算坐在高位,城府不深,不能将心中的恐惧,很好地隐藏起来。
  多尔博不傻,他能明白,刚林和祁充格不可能拿此事与他说笑。
  沈致远若真反了,那兖州等三府之地势必引发一场巨震,结局难料啊,特别是与朝廷面和心不和的情况下。
  多尔博整个人都在发抖,大有随时都会瘫倒在地的架势。
  祁充格见状,赶紧上前,一边搀扶,一边道:“王爷,赶紧下令封闭城门,调城中军队赶往东、北二门防守,另派人调巨野、嘉祥、邹县等地驻军前来勤王……对了,还有徐州大军……”
  “不。”边上刚林急道,“徐州大军暂时不能调,凤阳战事正急,万一英亲王不敌向西撤退,敌军就会直扑徐州,到时局势将会一片糜烂……以臣之见,巨野、嘉祥、邹县等地驻军可调,唯徐州、安东卫两路大军不可调……”
  二人将目光盯在多尔博脸上,等着多尔博再决定。
  
第1721章
兖州之变(一)
  多尔博这时早就失去了从容,他的脸色惨白,嘴里词不达意地道:“……额驸为何要反……他难道不要郡主了吗……郡主腹中还有他的骨肉……”
  前半句让刚林、祁充格心头一跳,后半句让他们迅速释怀。
  二人明白,打蛇不死,反遭其噬的道理。
  虽然没有在官道上亲眼看到沈致远出现,但新军的异动是事实。
  必须彻底断了沈致远的后路,否则……刚林、祁充格不难想象,一旦清吟死了,沈致远会做作怎样激烈的报复行动来对付他们。
  刚林急道:“沈致远忘恩负义、狼子野心……想来先王在时,就早有了不臣之意……王爷,快下令吧,不然……等叛军来攻,一切都晚了。”
  在祁充格的附和声中,多尔博心中早已失了分寸,如同梦游般地点头道:“那就依二位大学士之言……由二位大学士全权代孤号令守城一切事宜。”
  ……
  多尔博离开议事殿,回了王府内院。
  他下意识地反感刚林、祁充格,甚至比对沈致远的反感更甚,哪怕现在已经知道沈致远反了。
  所以,他回内院,不是想休息,而是他想听他姐姐——东莪的意思。
  其实不管是刚林、祁充格,还是沈致远,都误判了多尔衮最后一刻的意思。
  多尔衮虽然将沈致远、刚林、祁充格定为多尔博辅政,可真正拖孤的人,却非这三位,而是最不惹人注意的东莪——这个才十九虚岁的女孩。
  东莪在多尔衮临死托付时,脸色惨变,泣呼一声“不……!”
  可她没有选择,家族、血脉,还有生死,都容不得她由心自主。
  她为何在听多尔衮托付时脸色惨变,发出泣呼声,事实上,多尔衮给她的遗命,就是诛杀,沈致远,不问理由,不论忠奸,就一个字——杀!
  多尔衮自始至终没有信任过沈致远,但这不影响他利用沈致远,在他与福临之间扶植出一个新势力,多尔衮是成功的,沈致远的新军,在短短两年间,已经俨然成为驻京八旗之外,可以倾覆政权的另一大势力。
  可多尔衮错判了吴争,这一点直接导致了那场原本只是局部的战役,渐渐失控。
  而多尔衮更错判了自己的寿命,他以为还能再撑两年,可事实上,外强中干的他,根本受不了战败的打击。
  但最最重要的是,多尔衮误判了布木布泰,他认为,布木布泰应该了解他、信任他,这才是多尔衮敢于在风口浪尖、满朝官员对他深恶痛绝之时,还亲自率军南下徐州的最大原因。
  可多尔衮却不知道,已经年过四十的半老徐娘,醋劲还这么大。
  事实上,真实布木布泰一直站在多尔衮一边,改变她的原因,一是亲儿子福临哭着喊着要新政,甚至暗中采取手段,培植自己的势力,布木布泰不忍坐视内讧发生,做出了让步。
  但舍弃多尔衮的原因是,布木布泰暗中得到禀报,多尔衮在率军出征前的一夜,还在王府与朝鲜进贡来的两个公主“胡天胡地”了整整一夜。
  布木布泰闻报时,勃然大怒,骂了一句,“如此看来,他确实该死了!”
  这直接导致了布木布泰,在之后再没有在朝堂上替多尔衮说一句话,直至多尔衮死在徐州,福临亲政,权力更迭。
  所以,多尔衮死得不冤枉,而他在死前,也想明白了、想透彻了,自己的时代已经过去,未来,得为多尔博留一条路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320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