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32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321/1807

  他不信任沈致远,从头至尾都没信过。
  可他信沈致远一点,那就是沈致远在福临和自己之间选择,一定会选择自己。
  于公,福临代表着整个满族,沈致远想反清,那目标一定中福临。
  多尔衮深知朝堂上自己一派的官员,一旦得知自己死了,必定会投向福临,因为他们甚至不用承担“二臣”的恶名。
  但沈致远不一样,他一定会反福临。
  所以,在这一点上,多尔衮看得很准,留下沈致远不杀,就是为了让沈致远在多尔博羽翼未丰之时,以三万新军弹压、控制自己的嫡系军队,使多尔博从容完成权力更迭,坐稳嗣王之位。
  这一点,多尔衮做到了。
  但多尔衮一样忌惮沈致远,他一死,沈致远仗着三万新军和自己赐他的辅政权力,尾大不掉怎么办?
  已经及冠的沈致远,绝对不是多尔博能抗衡的。
  所以,多尔衮将后手,留给了他的女儿东莪,或许,多尔衮在将女儿下嫁沈致远时,就已经想好了这一步。
  满族女子从不怕死丈夫,兄终弟及、夫死改嫁是常事。
  所以,多尔衮根本不在乎沈致远是东莪的丈夫,他相信东莪也是这么想的。
  这就有了徐州令多尔博给东莪下跪,将此事托付东莪的一幕了。
  而东莪,确实也没有辜负多尔衮的重托,新军是沈致远的禁脔,一直都是。
  没有沈致远虎符,根本无法调动。
  可正因为有了东莪,特别是有了身孕的东莪,沈致远大意了。
  不仅新军被多尔博调往海州,更有了宁阳那部新军,被多尔博暗中不断安插亲信,造成了事实脱离沈致远控制的情形出现。
  当然,那时还没分宁阳、曲阜、泗水三部分新军。
  是沈致远意识到不对,从海州返回滋阳时,整肃新军的结果。
  沈致远不是个傻子,他自然意识到最大的问题出在东莪身上,可不管沈致远爱不爱东莪,可东莪腹中的孩子是他的,这一点不容置疑。
  否则,沈致远在青州益都得知新军异动,就不会只是扔下东莪独自在益都来泄愤了。
  回去之后,将新军分拆为三部,这也是不得已的妥协。
  多尔博是嗣王,名义上是主子,除非沈致远直接造反,否则,还真不能将多尔博怎么样。
  而多尔博一样不想正面与沈致远闹得决裂,便宜了朝廷和南面阿济格,双方几乎是心领神会地促成了新军分裂为三。
  这正是多尔博默认新军驻囤滋阳以北三地的根本原因,否则,多尔博夜里还能睡得着吗?
  在他看来,真有不忍言之事发生,滋阳、宁阳南北相依,就算沈致远率泗水、曲阜两部起兵,滋也是有惊无险的。
  可现在,多尔博慌了。
  沈致远骤然起兵,还是吓到了他。
  他得回内院,听听他姐姐东莪的意思。
  
第1722章
兖州之变(二)
  “不可能……这绝不可能!”东莪嘶声惊呼道,“额驸怎会突然起兵谋反?”
  多尔博神色愁苦道,“刚林、祁充格……不可能拿此事说笑……”
  东莪也意识到这点,没有证据公然指证一个额驸、辅政,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,也不是现在刚林、祁充格能承担得了的。
  可她内心确实接受不了,沈致远怎么会毫无声息地造反?
  虽说谋反都是暗中部署,讲究的就是事发突然、攻其不备,可沈致远……不一样啊!
  东莪低头,轻扶着硕大的腹部,他不该选在这时候谋反,至少,得等孩子出世啊。
  见东莪沉默,多尔博急了,“……叛军近在咫尺,姐姐倒是替我拿个主意啊!”
  东莪惊醒过来,但她还是不相信沈致远会反,“刚林、祁充格贵为大学士,又是王爷辅政,昨日深夜,还亲自出城……事出反常,所为何事……王爷不可不察!”
  东莪非常敏锐地找到了事件的起因。
  多尔博闻听,心里也一格噔,可他很快甩头,“这事已经不重要,现在重要的是沈致远反了……叛军就在眼前!”
  这等于给事件下了定论,也就是说,不管刚林、祁充格为何要出城,也不管沈致远是什么原因起兵,眼下最重要的是……应对和平乱!
  东莪自然明白,她霍地起身,“我要出城去见他……不当面问清楚,我不甘心!”
  多尔博急了,“姐姐怀着身孕……先不说阵前刀箭无眼,就说沈致远……要是沈致远扣下姐姐为质,我……我……?”
  东莪原本的脸是冲屋外的,听多尔博这么一说,脸色矛变,她突然回头,盯着多尔博,冷冷道:“王爷放心,若真如王爷所言……我定会自绝于阵前,绝不拖累你就是了。”
  多尔博闻听一怔,连忙否认道:“我不是不信姐姐……只是……”
  东莪不再多言,一边向屋外走去,一边呼唤她的侍女备车。
  而这时,多尔博突然大声喝道:“不准去……本王不准你出城!”
  这话声语意,让正准备备车的侍女和下役们愣住了,不知道是备车还是不备车。
  东莪身子微微轻颤,她慢慢回过头来,看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弟弟。
  多尔博有些惶恐,他是真的有些惶恐。
  他怕啊,他一直都在怕。
  因为他的生父是多铎,不是多尔衮。
  眼前的多罗郡主,他的姐姐,东莪,才是多尔衮的亲生女儿。
  他不能不担心,万一东莪现在出城,与沈致远夫妻情深,突然临阵倒戈,多尔博不知道,自己麾下这些原本多尔衮的那些嫡系,是听自己的,还是听东莪的。
  这样一来,不用沈致远攻城,滋阳城内,就得血流成河,自己内部就崩了。
  多尔博在东莪冷冷的目光注视下,变得呐呐不知所云。
  这种惶恐、这种局促、这种不安,落在东莪的眼中,让东莪轻轻一叹,目光中的冷意渐渐散去。
  都说怀了身孕的女人,总是多愁善感,充满了母性,东莪此时觉得,眼前的多尔博是可怜的,早早失去了生父,没几年再失养父,如今就只有自己一个亲人在侧,遇见这么大的事,慌乱在所难免。
  “好吧。”东莪慢慢转身,“遵王爷谕令……我不去便是。”
  多尔博一听,他反倒内疚了,刚想分辨、解释,这时,有侍卫前来急报,“禀王爷、郡主……新军在城外三十余里转向,往东南方向而去……”
  多尔博和东莪闻听,皆长吁一口气,互相对视,脸色都放缓了。
  可姐弟两相视的目光中,再无之前的亲密无间,二人心里都明白,这事就是一块试金石,姐弟间……再也回不到过去了。
  或许,利益当面之时,姐弟之情会如同一块破布,轻易就被……撕裂!
  ……
  沈致远痛失红颜,大军滞留野外。
  直到天亮时,沈致远才被僚属苦劝之后,醒过神来。
  这时沈致远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攻滋阳的突然性,区区一万人马,想攻滋阳坚城,已然失去先机。
  这个时候,沈致远临时改变了目的,他按捺着心中想毁灭一切的怒火,下令大军转向并向泗水方向传令,拔营向东,与自己在半道上会合。
  于是沈致远率新军调头向东,兵发沂州。
  事实也证明了沈致远这个决定是正确的。
  其实这个时候,滋阳城已经基本完成了防御部署,向巨野、嘉祥、邹县等地的勤王令也已经发出。
  如果说,沈致远硬着头皮进攻滋阳,势必会在屡攻不下之后,被守军及来援的勤王军包围反击。
  要知道,多尔博名下有大军十万,除去徐州、安东卫两路大军,滋阳周边可调用的军队,不下三万人马。
  可沈致远不一样,三万新军已经有了裂隙,滋阳正北、宁阳方向那一万新军,沈致远甚至已经不能确定,还会不会奉他号令“造反”,也就是说,沈致远真正能控制的,也就是曲阜、泗水这两万人马。
  可曲阜、泗水只是稍大些的县城,无论人口、赋税都难以与多尔博所辖之地匹敌,这个时候,除非能速战速决,否则,一旦拖延,后果不堪设想。
  沈致远此时改向的目的在于,避开多尔博主力,二万新军向沂州方向转进,以此举来遏制安东卫方向的清军,威胁多尔博不敢派主力追击和围剿,因为在赣榆与沂州之间这支清军,将被沈致远部和北伐军形成夹击之势。
  这样一来,沈致远就可以向多尔博提条件,譬如,让多尔博交出杀害清吟的凶手……譬如,将东莪送回到沈致远身边……再譬如,清廷因岳乐所部被困于赣榆,也不得不采取某种妥协。
  沈致远的算盘打得很精,这也是不得已的做法,否则,二万大军每天的人吃马嚼,恐怕支撑不了半个月,沈致远就得面对粮草断绝的窘迫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321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