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328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328/1807

  “我等知罪!”诸将单膝跪地,齐刷刷地一片。
  而这时,池二憨与刘放从外面进来。
  刘放大咧咧地上前,抢在池二憨之前,向吴争拱手道:“王爷,末将愿随池将军攻凤阳城……衡阳卫愿为先锋!”
  一时诸将惊愕成了木雕。
  而刘放难得享受这种被人瞩目的感觉,一时整个人都轻飘起来,他大声道:“请王爷瞧好了……刘某撅了三王,不信收拾不了第四个……”
  瞧这牛吹的!
  天晓得诸将心里的震惊,当然还有一种看傻子的戏谑。
  吴争适时起身,走上前去,微笑着勉励刘放道:“好……刘将军果然悍勇!既然如此,孤自然也不能厚此薄彼……这样,孤为你补给十万石粮、三千杆火枪及相应弹药,如何?”
  刘放张大了嘴巴,是,他是来要东西来的,可自从吴争赏了一溜的官爵,刘放已经不好意思要东西了。
  可现在,吴争给他的,比他想要的还要多。
  “谢王爷恩典!”激动的刘放,按着他在衡阳镇听书而来的架式,抱拳过头,又是长揖、又是躬身,不伦不类地称谢着。
  边上诸将没有人笑,有机灵的,突然揣摩、意识到了什么,不仅在心里暗叹,这狗日的留一手,果然是祖坟着火了啊!
  而少数有城府的将领,默默地看着,他们心中想的是,这一仗,看来必定是艰苦的了,王爷竟用这种方式,婉拒了诸卫的补给,那么接下去的作战,恐怕得勒紧裤腰带了。
  池二憨上前拱手,不显山不露水地为这场喧闹画上了句号,“王爷若没有别的吩咐……末将这就赶回泗州,准备进攻凤阳事宜。”
  吴争微笑着点头,“孤预祝池将军马到功成……凤阳城见!”
  “凤阳城见!”池二憨行了个军礼,当先离开。
  刘放手舞足蹈地学着池二憨行军礼,可惜学不象,他急了,“扑通”跪下,向吴争磕了个头,然后一转身,急追池二憨去了。
  所有人想笑,可笑不出来。
  吴争一愣之后,慢慢回到座位上,“想笑吗?那就笑吧……这厮确实令人发笑。”
  于是堂内笑成一片,有真想笑的,有陪笑的,也有应付的,但,都笑了。
  “真好笑吗?”吴争淡淡地说道。
  顿时,一片寂静。
  “觉得他象个小丑对吗?”吴争扫视着他的爱将们,这是他五年来赖以生存和改变这个时代的后盾,“可就是这个你们看作小丑般的人,用二、三千没有装备的平民,在小小衡阳镇,撅了敌人三王,孤倒是真想麾下多几个这样的小丑啊……这样,咱们不用北伐,努尔哈赤家的子孙就都被干光了,多好?多省事?”
  没有人敢接话了。
  “北伐军虽分了不少卫,可孤从来没有分过谁,或者哪卫是我的嫡系,哪卫不是嫡系……怎么,你们要为孤分清楚吗?”
  这时要是谁敢接话,定是脑子浸水了,而且一直浸着、浸透了。
  “如果非要说谁是嫡系,那北伐军旗下各卫,都是我的嫡系……李过。”
  “末将在。”
  “你是否觉得广信卫并不属于北伐军序列吗?”
  “末将不敢。”
  “哦……原来是不敢啊?”
  “不……末将从未这么想过。”李过额头开始渗汗了。
  吴争语气一转,“临淮之战确实惨烈,孤都听说了……你临机应变,下令炮轰城墙上两军胶着部,我也听说了……都说慈不掌兵,孤也不觉得,此中你有做错了什么。”
  
第1732章
护犊的布木布泰
  “谢王爷!”这一声,倒是李过真心实意的,此事对他而言,确实是心中一块巨石,自战后起,李过越来越觉得,广信卫将士开始与自己疏远了,虽然明面上看不出来,可许多事,心,能感觉出来。
  吴争能公开在北伐军大部分将领面前,替他为这事定性,李过确实很感激。
  “你先别回临淮了,广信卫先由刘体仁代着。”吴争不带一丝火气地说道。
  李过大惊,他的脑子里闪过无数种可能,譬如鸿门宴、杯酒释兵权……
  “王爷,你这……”李过大呼起来,“李某不服!”
  气氛迅速凝结,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李过。
  李过心里一阵冷,这里,都是吴争的拥趸,哪有他说服不服的余地?
  李过张口结舌,愤怒地盯着吴争。
  “随我回杭州府。”吴争不容抗拒地道,“你该去探视探视忠义夫人了。”
  说到这,吴争再不去理会愤怒的李过。
  “诸将听令!”
  堂内齐唰唰一片肃立。
  “三天之后,广信卫配合池二憨部首先向凤阳发起攻击……五天后,吴淞卫入青州界,配合沈致远部新军合围安东卫……风雷骑由莒南方向北上,从莒州迂回,赶在敌人撤退之前占领诸城……咱们可以放过多尔博部,但总不能将岳乐部放虎归山吧……令陈胜率第一军有力之一部赶往下邳,以防备徐州敌军突袭……令张名振、王一林水师……”
  “我等遵命!”
  ……
  赣榆岳乐再败北撤的消息,震动了清廷。
  到这个时候,就算有些人想故作不察,恐怕也不行了。
  事实上,赣榆的丢失,其带来的后果比凤阳府丢失不逊半分。
  一旦北伐军进入青州界,对清廷而言,那就是卧榻之边了。
  还能睡得着吗?福临确实慌了。
  太和殿内,黑压压地一片文武群臣,个个脸色苍白、低头垂目,愣是没一个献策,可以为君分忧的。
  几乎所有文官,都不赞同此时与建兴朝进行一场决战,他们更愿意朝廷继续派使团与建兴朝交涉,谋求和平。
  可问题是,这次的战争不是清廷发起的,主动权并不在清廷。
  而清廷前后两次派钱谦益率使团出使,第一次去了应天府,结果建兴朝根本不搭理,甚至朱莲壁连接见都没有,只是派黄道周出面打发了事,钱谦益黯然而返。
  第二次,钱谦益明里受福临所托,暗里奉济尔哈朗吩咐,去与吴争谈判,可吴争已经在钱谦益过黄河前,就将勒度释放,加上吴争南北奔波,钱谦益不着吴争,只能再次无功而返。
  这样一来,没人再敢向福临谏言出使了。
  ……
  赣榆岳乐再败的消息,更惊动了原本已经不问朝政的布木布泰。
  当天晚上,布木布泰在武英殿,与福临一起,召见诸臣。
  “南边强敌兵临城下……皇帝,是时候摒弃前嫌,共同抗敌了。”布木布泰的语气阴沉,她知道福临年少,跃然亲政,可大权旁落,这话明着是对皇帝说的,可实际上,是对济尔哈朗等宗亲诸王,和洪、范等掌握着实权的汉臣说的。
  “我大清到了生死存亡之时,诸位还在为一己私利内讧……若社稷倾覆,诸位如何见太祖和先皇?”
  布木布泰的话不可谓不犀利、不可谓不一言中的,可如果犀利真的有用,治天下仅凭言官就够了,他们可是行家,特别是降清明臣,那进言可都是一套套的,说上半天都不带打噎的。
  洪、范等人都沉默不语,宗亲诸王也是,包括叔王济尔哈朗在内。
  福临的身子在抖,他是真怕了,他颤声道:“皇额娘,真要守不住……”
  布木布泰厉声喝道:“皇帝!”
  福临不敢再说了。
  布木布泰霍地转头,看着满殿的臣子,冷冷道:“既然诸卿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……那本宫就作主了!”
  说到这,布木布泰对福临道:“请皇帝下诏宣战……并调驻京八旗火速南下增援,就算不能守住青州,也须将敌人挡在天津三卫以南……同时在京畿诸府颁布征兵令……令陕甘平西王吴三桂等部火速向河南方向集结……”
  布木布泰一连串的“懿旨”,让殿内诸人无不悍然,这是有备而来啊,难道,太后想再次临政?
  特别是福临,他惊恐地看着他的额娘,呐呐不知所云。
  布木布泰丝毫不以为意,她转向福临道:“请皇帝下诏为睿亲王正名,同时重新启用因睿亲王案牵连的一应在京官员,国难当头,须群策群力……”
  说到这,布木布泰抛出了她今日最大的一颗“炸弹”,“……请皇帝即刻下旨,加封英亲王为叔王,并加授大将军衔,总督天下兵马,令他率军坚守凤阳府!”
  不得不说,布木布泰是个奇女子,当她不再为儿子福临的“性子”,而开始为大清江山、宗庙筹谋时,能为确实非凡。
  她前一句,意为收缩兵力、守必守之地,再征兵图反击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328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