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436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436/1807

  王屏藩环视着身边那一张张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面孔,终于叹息道:“就没有别的法子了吗?”
  “南北合击,敌军定然被打个措手不及……可敌军兵力王兄知道,咱们分散从南北门逃命,尚且有突围的可能,但一旦向城中心突击,就算击溃了入城的敌军,城外数万敌军就会向南北门涌入……咱们是瓮中之鳖呀,王兄!王爷能不知道?他知道!可只有这样,他才能安然脱困,回到开封继续做他的平西王……可怜咱们,就成了一将功成下的枯骨了!”
  “……咱们……或许可以向西门突围,现在就走……或许还来得及!”说到此处,王屏藩精神一振,“入南阳府,然后再转北……与王爷会合……”
  马三宝定定地看着王屏藩,就象看一个傻子。
  “你……你这是何意?”
  马三宝长吐一口气,“王爷令你我断后,你我却未战即遁……就算王爷顺利脱困,也无时间部署防御,一旦敌军挟尾而追,继续进攻汝州,甚至开封府,后果如何?你还想着入南阳府,转北与王爷会合……怕是送死还不自知吧?”
  王屏藩这才醒悟过来,他仰头长叹,“王某这一世英名啊……!”
  马三宝嗤声道:“某只知,枉死只能做鬼……上不了天!”
  王屏藩听了也不怒了,他低下头,看着马三宝道:“可……那边……未必会接纳你我,万一……咳,万一杀俘……岂不更成了枉死鬼?”
  马三宝没好气地道:“咱们有一万六千骑兵,敌人想全歼咱们,不得死上万儿八千的……况且咱们又不是王爷,好歹送上门去如此数量的骑兵,还怕他们亏待了咱?”
  王屏藩终于妥协,“那……就按你说的,降了吧。”
  说完,从马上跃下。
  马三宝急道:“你做啥?”
  “不是你说降吗?”
  “哎哟……就算是降,那也得有气势不是,没得堕了你我威名……得和晋王、吴王谈谈条件不是……你就不为自己前程考虑,那也得为弟兄们日后前程想想嘛!”
  王屏藩晃了晃头,这一个晚上,他是真懵了。
  不过想想马三宝的话也有道理,于是再抬腿上马,“马兄……现在怎么做?”
  马三宝长吸一口气,拨转马头,冲身边诸将大声道:“听本将命令……列阵!”
  ……
  吴争闻报,与李定国同时惊愕,相对大眼瞪小眼起来。
  这真是天冷送棉袄,肚饿送面包啊!
  原本想着,逼降吴三桂,得到其麾下铁骑,奈何吴三桂心太野。
  于是与李定国合兵,想击溃吴三桂,从其手中抢些战马来解解馋。
  哪想,结果来了这么大一惊喜,这下,风雷骑可不用愁战马而无法壮大了。
  一想起风雷骑,吴争心中不由得一紧,钱翘恭率风雷骑已经失联超过半月之久,全无消息传来,若照着冒襄、马士英的分析,想来应该有惊无险。
  此时吴争最担心的就是听到关于风雷骑的消息,因为,没有消息,那才是最好的消息!
  可对面李定国已经按捺不住了,“吴争,某的骑兵可尽折在此役了……这支骑兵,得归我!”
  吴争傻眼了,这,不就是传说中的临时起意、巧取豪夺嘛,不,还有一些见利忘义的意思!
  好在李定国此人还是比较厚道的,说出这话之后,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唐突。
  于是他很快改口,“某只要一半……不能再少了!”
  果然是重义之人哪!
  ……
  看着面前单膝跪地的王屏藩、马三宝二人。
  吴争是真想不明白了。
  吴三桂是真被逼疯了?
  还是这二人诈降来着?
  没道理,吴三桂自断双臂,他有自残的爱好?
  可听着王屏藩、马三宝交替地叙述,吴争大概猜到了吴三桂的一些想法。
  也对,有能力的手下,就象一把好刀,可伤人,亦可伤己。
  如果这把刀,开始不听话了,那么,其造成的后果远比寻常庸人更严重、更可怕。
  弑杀永历,便是最好的证明。
  不管理由如何,只要是擅自行动,等于背叛。
  加上吴三桂本就是多疑之人,两相交杂,再被吴争一逼,吴三桂难免起了舍弃之心。
  但将它弃之前,榨尽它最后一丝价值,这合乎吴三桂的心性。
  只是可惜啊,这两把刀,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。
  不但没有顺了吴三桂的意,反而便宜了吴争和李定国。
  
第1881章
再断一臂
  李定国古铜色的脸上,此时也难得露出一丝笑容。
  “二位将军今日肯弃暗投明,实乃苍生之福……孤心甚慰!”李定国勉励道,“二位将军放心,孤与吴王皆非心胸狭隘之辈……过往不绺,只要二位日后忠于王事,孤定不会旧帐新算……这样,二位若有意居于本王麾下……官职、俸禄一切如旧,孤视二位与大西军将领绝无二致!”
  吴争在边上微笑着,说实话,虽说对王屏藩、马三宝的勇武有些耳闻,可吴争并无想招揽二人入自己麾下的想法。
  北伐军不缺冷兵器作战的将领,骑兵已经有了钱翘恭、祖大弼等人,吴争也没有想将风雷骑无限扩编的想法,况且,这二人的带兵方法还是老一套,与北伐军现行的格格不入,所以,这二人归入李定国麾下,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安置方法。
  吴争此时还想着,河南战事一停,便将收复西北一摊,交给李定国的大西军和李过的广信卫,毕竟,此时在西北的李来亨、郝摇旗的大顺军残部忠武营,与李定国、李过有着香火情。
  但西北不比沿海,沿海水路纵横交陌不同,勘乱西北不能少了骑兵,若有这二人襄助,李定国、李过应该是如虎添翼一般。
  所以,吴争只是旁观,只要不少了分自己的一半战马,也就成了。
  不想,王屏藩、马三宝却谢绝了李定国的好意,转向吴争拜伏,郑重齐声道:“某等愿追随吴王殿下效死力!”
  李定国错愕。
  吴争不由得尴尬起来。
  人算,不如天算啊!
  ……
  但,吴争判断错了一点。
  吴争预判断着吴三桂溃逃方向为北,故派先前偏师,还有蒋全义率部增援偏师,亦是将真阳一线,定为阻截之地。
  可从王屏藩、马三宝的口中得知,吴三桂竟是向西北泌阳方向逃窜,再转北至裕州与他的主力会合。
  不成!
  吴争当即下令,右营出北门,衔尾追击。
  让李定国镇守信阳城,以备不测之需。
  原本李定国也是想加入追击的,只是永历帝遗体尚未入殓,对于李定国而言,自认得送永历最后一程。
  同时,王屏藩、马三宝恳求吴争开恩,勿令其及其麾下骑兵,与吴三桂正面对决。
  吴争倒不是不信他们,而是也认为,新附的军队与旧主对决,确实是难为他们了。
  最后,李定国令马维兴率一万大西军,暂归吴争指挥调遣,加入了追击吴三桂的行军。
  ……
  世间事,往往是联盟反被聪明误。
  吴三桂自认是聪明人,将已经有了自己思想的“刀”弃之,却不想,反倒让吴争捡了个大便宜。
  更“不幸”的是,王屏藩、马三宝向吴争、李定国道出了吴三桂的撤退方向。
  直接导致了吴争立即率大军急追。
  可,能追得上吗?
  要知道,吴三桂所部大都是骑兵,这一撒开丫,两条腿岂能追得上?
  还真追得上!
  因为吴三桂所部,不管行军方向是正北还是西北,必须渡过淮河,寻常小河也就罢了,可这时的淮水,河道正宽、水流正急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436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