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48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485/1807

  吴争无语,不过吴争不生气,这世上总得有人,能与自己嬉笑怒骂,否则,孤家寡人,不做也罢。
  “手中有多少可用兵力?”
  “六千。”
  “敢抄敌人后路吗?”
  沈致远又不乐意了,“……我这不已经来了吗?”
  “那就好,即刻率汝部至沭阳,替史坤压阵……”
  “怎么又是压阵?”沈致远不耐烦道,“史坤没那本事,要不换我打……我好歹也是封号大将军,手中也执掌过三万骑兵……”
  “那是清廷封的。”
  “你……那我也是伯爵!”
  “我还是王爵呢……怎么,你想让我亲自去?”
  “那好……吧,不过事先说好,史坤没辙就换我上?”
  “可。”
  “一言为定?”
  “记住……别在胜利前夜,把自己赔进去……我可不想回了始宁镇,还得给你上坟。”
  “呸……坏的不灵好的灵!”
  二人离开房屋时,沈致远问吴争,“那堆烂肉怎么处置?”
  吴争想了想道:“少造杀孽总是好的……交给邳州百姓吧。”
  说完,还微微叹了口气。
  沈致远翻着白眼道:“早知你会这么说!”
  ……
  虽有心杀敌,然无力回天!
  岳乐在下撤退令之前,如厮仰头哀叹。
  他打得不错,凭心而论,他麾下清军与池二憨、鲁之域所部的硬抗中,丝毫不落下风。
  安东、金城及其周边,五万清军愣是没让池二憨占到丝毫便宜。
  岳乐一直在稳扎稳打,因为他与吴争交过不下数次手,他太清楚吴争、北伐军的战术了,擅长穿插、迂回,在运动中以局部兵力优势对落单的清军进行围歼,然后积小胜为大胜。
  多铎、多尔衮皆是吃了这战术的亏。
  他们固有的战术思想,还在于大规模的军队正面对抗。
  而对于这种小股部队的游击方式,确实短时间内难有应对的良策。
  但岳乐不同,他还年轻,肯学,肯下苦功去学习。
  这次率军南下,他就长了个心眼,绝对不让他的军队形成突出部,也就是说,他宁肯丧失战机,也要稳扎稳打,数万大军的齐齐向南推进,愣是没让池二憨寻得丝毫可以占便宜的机会,从这可以看出,岳乐对其麾下军队的控制力,已经达到了一种新高度。
  但,有用吗?
  没用!
  清廷已经找不出能与岳乐相似、配合的一员主将了。
  从而使得,在凤阳府博洛大军被击溃之后,岳乐的东路大军竟成了一支孤军。
  看似威风凛凛,实则,随时可能被占领徐州的蒋全义、钱翘恭向东截断岳乐的归路。
  这不,沈致远奉吴争之命,干的就是这事。
  在听闻史坤率一千多号人奔袭海州时,岳乐只惊不慌,因为史坤人数太少,就算被占了海州又能如何,大军回头,还能螳臂挡车不成?况且,海州多少还有几千守军,史坤未必能如愿以偿。
  岳乐只是分兵有出一支骑兵,三千人,急袭沭阳。
  瞧瞧,这厮确实是个好学生,吴争那套各打各的战术,岳乐学到了精髓。
  事实上,这招战术确实够狠。
  无论史坤能不能占海州得手,沭阳一失,史坤就算是彻底完了,他的一千多人,就象陷于汪洋中的一叶扁舟,翻腾不起来,最后的结果定是被吞噬。
  然而,岳乐终究是高兴不起来,不但高兴不起来,而且彻底绝望了。
  奔袭沭阳的三千骑兵全军覆没的消息,比攻,更早传回。
  原因很简单,一个字——近!
  沭阳突然出现大规模的敌军骑兵,这让岳乐心里感到一丝绝望。
  北伐军只有很少的骑兵,甚至可以忽略不计。
  那么骑兵从哪来?
  只有一个解释,“叛反”的平南将军沈致远所部。
  可沈致远投降时,带走的可是二万枪骑啊!
  岳乐非常清楚,沭阳出现的骑兵,恐怕只是冰山一角。
  他甚至已经没有向沭阳方向再派出军队的兴趣了。
  而当邳州卓布泰大败的消息传来时,岳乐彻底绝望了。
  卓布泰部一灭,沭阳、宿迁、邳州、徐州连成一片,整个区域内,再无上千的己方军队。
  小股残军根本无法对北伐军造成任何威胁,如同蚍蜉撼树一般。
  也就说,黄河沿岸,由西向东,就只有他岳乐一支可以挡住北伐军北向的军队了。
  
第1938章
“贪心”的史坤
  岳乐再无法等到他三哥博洛率大军到来,与自己会师了。
  因为岳乐很清楚,沭阳出现大规模敌骑,已经彻底威胁到海州清军的后路了。
  这不是史坤一支一千多人的军队可以同日而语的。
  正南陷入与北伐军主力胶着。
  而西面若被二万枪骑侧击,什么结果,傻子都猜得到。
  真要被截断退路,那后果……岳乐不敢想,因为他知道,朝廷可以动用的军队,真的……不多了。
  绝对不能让自己麾下这支满族精锐,战殒在黄河岸边,这是岳乐此时最大的心愿。
  “传令……撤退!”岳乐用一种近乎于悲鸣的声音吼着!
  ……
  池二憨肯吗?
  如今的池二憨,有些名不副实了。
  不过军中将士,依旧喜欢称呼他一声“池一刀”。
  池二憨现在用的,和普通士兵手中的一样……长枪!
  他用不惯短铳,嫌火力强度不够。
  当然,此时的短铳可不象后世那样精巧,它也有一尺七寸长,而且体型……啧啧,臃肿。
  之所以称呼为短铳,只是说明它比此时的制式长枪短一些,而短的,也仅仅是枪管。
  如果有人说,这只是长枪被锯断了枪管,那就是一言中的了。
  所以,池二憨宁愿选择长枪,因为长枪精确度高,杀伤力大,关键是,可以拎起来当槌砸。
  吴争为此已经骂了他好些次了。
  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,个子比吴争还高半个头的池将军,每每上了战场,依旧是身先士卒,他不喜欢用刺刀捅人,他喜欢倒拎着砸人。
  于是,池将军的配枪总是在换,换新的。
  他这样的心性,怎么可能让岳乐轻易撤退?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485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