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497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497/1807

  济尔哈朗是代表清廷来和谈的。
  和谈?
  到了这个时候,想要和谈,恐怕是晚了。
  对此吴争没有兴趣。
  可济尔哈朗接下来说的话,让吴争慢慢改变了想法。
  “退回关外?”吴争惊愕,怎么听着就象闻到了阴谋的气息。
  济尔哈朗老神在在地撸须道:“我大清入关,本就是受大明原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之邀助大明平乱讨逆,如今李贼已灭、天下靖安……既然中原百姓不愿为我大清子民,我朝为天下生灵计,欲退回关外……”
  吴争有些反胃,狗日的,这理由都说得出来?
  “吴三桂是谁?”
  济尔哈朗一怔,停住滔滔不绝的话头,惊讶地看着吴争。
  吴争慢条斯里地啜着手中茶,“璞”地一口,吐出一片嫰叶。
  啧啧,这模样,哪象堂堂监国吴王殿下的风范?
  这就是一街边茶摊上的一个小混混。
  然而,济尔哈朗的脸色却不由得凝重起来。
  谁都可以不明白,但济尔哈朗明白。
  他与吴争,面对面,打过三次交道,济尔哈朗清楚吴争最擅长的,不是讲道理,而是不讲道理……不,不,准确地说,是只讲自己的道理!
  通俗地说,就是……无赖!
  吴争在否认!
  我不知道吴三桂是谁,自然不认可什么借兵平乱,那么,满人就是侵略!
  是侵略,就得反侵略,胜利了,就得连本带息讨回来。
  道理,没错吧?
  这就是吴争的道理。
  济尔哈朗正容,他开始,讲道理。
  “吴王可知,我朝京畿有民近千万……那便是百万大军!”
  “谁的京畿,谁的民?”吴争哂然道,“叔王想来也知晓了兖州、青州战事,想必也听闻了大名府周边无数军队改旗易帜……就算真能组织起百万大军,可在本王眼中,与土鸡瓦狗无异!”
  这就不讲道理了嘛,可济尔哈朗有这心理准备,他悠悠道: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……据本王所知,此时吴王后方……怕也是难以为继吧?”
  吴争脸色一变,却迅速回复,自嘲地笑笑,“老叔王见笑了……林子大了,啥鸟都有……谁家还不能出几个害群之马了?不过无须老叔王替本王担心,事都了了!”
  “恐怕没那么容易了吧?”济尔哈朗似笑非笑地看着吴争,“吴王空手套白狼的手段确实玄妙……我大清无数官员倾家荡产地将白花花的银子,往吴王怀里送,连本王也不能免俗。”
  吴争脸色再变,他借放下茶盏,回复了脸色,抬头笑道:“雕虫小技,难登大雅之堂……让老叔王见笑了!”
  “吴王手段确实玄妙,不费吹灰之力,将天下人玩弄于股掌之间……然而,天下人并非那么好哄骗的,总有明眼人识的,也总有聪明人……可破之!”
  吴争这下再也笑不出来了,他清楚,这老货有备而来。
  济尔哈朗道:“江南商会,股本已经超过三万万六千万两白银……吴王可知道,我朝臣民,在其中占了几成?”
  吴争没有回答,江南商会是自己在刚收复杭州府,获得莫家支持才初成雏形的。
  
第1952章
敌人想要什么
  收复杭州府之时,吴争只是个千户,随后被晋升为指挥使,可也只是个空衔,要人没人、要钱没钱,除了手下三千人,别的什么都没有。
  加上杭州府又是各方势力利益的所在,且国外番商也络绎不绝,以一个堂而皇之的名义,总比不顾吃相“劫富济贫”强。
  吴争这才灵机一动,与莫执念商量,成立江南商会。
  可当时,天下各地商帮,以晋商实力最强,想经商,无论如何都避不过北商去。
  既然绕不过去,那就坦然纳之。
  这才形成了江南商会“来者不拒”的即成事实。
  也就是说,吴争从开始就清楚,江南商会中的鱼龙混杂,商会中有北商,甚至清朝官员、豪门的涉足,吴争心里都清楚。
  开始时,吴争想着,只要商会的话语权掌握在莫执念手中,那么,只要北伐成功,天下一统,这债……不必太费脑筋。
  况且,取天下之财为己用,何乐而不为呢?
  然而,吴争毕竟不是神仙,许多事的发展,也不是他所全盘皆可控制的。
  随着北伐军的组建,兵员的急剧扩充,地盘地急剧扩张,银子如流水般地外泄,可大将军府所辖之地,八成以上皆是新附,这前后才六年时间嘛,新附各府皆受鞑子洗劫,百姓苦不堪言,吴争好意思加以重赋吗?
  好人还是得做的,那么问题来了,军队多了、地盘大了,赋税却没随之增加,银子从何而来?
  粮食之变、建造新城乃至暗中向北面售卖火枪等等,日子就是这般过来的。
  当北面有人哭着喊着要给商会送银子入股时,自然,吴争就算知道送银子的是谁,恐怕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妥协的。
  问题基本上就出在这了,渐渐地,商会的股权平衡开始倾斜。
  当然,至今日此时,据吴争所知,南人的股权还是略占多数的,可这不是绝对的,人心,总是难以捉摸的。
  譬如,此战这一年多时间里,吴争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来自后方的掣肘,不是公然的,不可捉摸,但无法否认,这种掣肘的存在。
  此时,听济尔哈朗这般问,吴争心里莫名地一抽。
  “老叔王的意思是……?”吴争试探着。
  济尔哈朗微微一笑,“与其拼个你死我活,何不化干戈为玉帛!”
  “怎么个化干戈为玉帛……还请老叔王明示。”
  济尔哈朗满意地点点头,“以原明清疆界为界,两朝缔结秦晋之好……!”
  秦晋之好?
  吴争没理由地整个人哆嗦了一下。
  济尔哈朗看个仔细,呵呵笑道,“吴王殿下是觉得……不妥?”
  吴争反问道:“这条件好得让本王没有理由反对……只是,本王不明白了,你能……不,贵国想要什么?”
  济尔哈朗呵呵笑道,“吴王殿下英明……我朝并无别的条件,就是请吴王殿下抬抬手……让安亲王、端重亲王两支大军顺利北返……不瞒吴王殿下,我族人丁不旺,这两支军队,青壮占了我族男丁四成……”
  吴争突然笑了,“老叔王不是来和谈的……是来和我做交易的?”
  济尔哈朗哈哈大笑,撸须道:“吴王殿下难道真不知道……这天下所有事,其根底……不就是一场交易吗?”
  “哦……是吗?”吴争微笑道,“包括老叔王曾经的……野望?”
  济尔哈朗笑声嘎然而止,他目光阴森地瞪着吴争。
  吴争随意一挥手道:“老叔王误会了……本王之意,天下事,总有一些不是交易,亦或者说不能用交易!”
  济尔哈朗沉声道:“敢问吴王,可有把握在三个月内,攻下顺天府?”
  吴争不加思索地摇摇头,“不能……估摸着,怎么也得一年半载!”
  “可本王可以保证,三个月内,南北商贸中断,再无一粒、一丝之物,运往江南!”
  吴争平静地看着济尔哈朗,“老叔王吓着孤了……想当年,大明不也是这么做的吗,可结果呢……老叔王,别低估了那些唯利是图商人的本事。”
  “吴王殿下提醒的是……不过本王想告诉吴王的是,钢刀之下,未必不能成事!”济尔哈朗的脸色浮现出一丝狰狞,“杀鸡儆猴……我朝不需要遏止奸商太多时间……一年,不,半年,吴王殿下想想后果。”
  吴争沉默下来,这确实击中了吴争的软肋。
  江南已经萌发了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幼苗,最需要人力、物力,这其中原材料是重中之重。
  没有原料,一切都是空中楼阁。
  断绝商贸,对从地里收税的清廷而言,为害不大。
  对江南就完全不一样了,大将军府虽然最终没有履行吴争的承诺,治下所有府彻底免去农税,但相较大明朝而言,税赋已经降至三成。
  有道是堤内损失堤外补,农税已经低到不能再低了,那么赋税的大半,皆来自商税。
  断绝贸易,等于釜底抽薪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497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