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5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52/1807

  这消息虽然震撼,但今日所遇到的事,哪件不震撼?
  见得多了就麻木了。
  多铎深知,博洛之言有理。
  可就算不进攻,此时后退也来不及了。
  麾下七千多人,骑兵可以突围,可步兵肯定会被合围的明军拦下。
  此时是进不得,退也不得。
  如果留下步兵、断臂求生,那仅凭三千骑兵,又如何闯过嘉兴府明军的拦截?
  多铎没有多想,迅速做出了决定。
  在博洛难以置信的眼神下,全军向杭州城突击!
  周大虎部、厉如海部,两部合计才六千人。
  经过这一场阻止战,士兵的士气和体力,都已经跌到了谷底。
  这时面对清军疯狂的强攻,确实是顶不住了。
  
第163章
突变
  明军防线开始松动。
  池二憨意识到这一点,迅速下令停止了箭矢攻击,率部从侧面对清军发起了牵制攻击。
  但依旧晚了。
  清军骑兵以疯狂地姿态,以命换命,强行冲破了周大虎部、厉如海部的防线,生生将二部撕开了一道数丈宽的口子。
  清军如洪水般地向杭州城涌去。
  战局瞬息万变。
  吴争和身边王一林脸色顿变。
  吴争立即下令城上守军备战,其实这时,吴争已经不再担心了。
  经过三部的强行阻击,之前溃散的明军已经合围完毕,正向杭州城方向收缩。
  也就是说,不用太久,只要一柱香的时间,十来里地外的明军就会赶到。
  城上人数虽少,但有火炮的支援,顶住一柱香的时间,还是有希望的。
  陈守节已经奉命开炮。
  这是今日第二次炮击,吴争的命令是把炮弹全部打出去,哪怕打到炸膛,也不得停止。
  这里的炮击已经不以杀敌为目的,只会迟滞、阻拦敌人。
  六十三门火炮的齐射轰鸣,令城墙外二、三里地的区域,盛开起一朵朵的泥花。
  八旗骑兵穿梭其间,不时地有骑兵被气浪震飞,更有大量的战马,因恐怕而人立嘶鸣,将马上的士兵掀下。
  可终究无法阻止鞑子骑兵靠近城墙。
  鞑子身后的池二憨、厉如海肝胆欲裂,疯狂地指挥着军队追赶。
  跑动中,甚至连身边擦肩而过的鞑子步兵都不放在眼里。
 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,回援!
  眼见着鞑子骑兵挺进到城墙前一里之地,吴争与王一林互视一眼,“呛啷”拔刀,准备拼死一战。
  可战局再变,鞑子骑兵突然转向。
  在庆春门外向北转向。
  划出了一个巨大的弧形,城墙上的守军射出的弩箭,全都落空。
  更为奇怪的是,与池二憨等部擦肩而过的鞑子步兵,随即转向,也往北而去。
  莫名其妙!
  吴争脑子里只有这四个字。
  鞑子要攻北门?
  有意思吗?
  明明可以有希望攻下庆春门,杀了自己,多铎为何要转北门?
  虽说北门守军只有五百,但相较于已经靠近城墙的清军而言,庆春门城墙上的火炮已经失去了效用,就算炮兵参战,庆春门也就六百余人,何必费老大的劲去攻北门?
  这与吴争想象中,多铎的性情不符啊,庆春门有自己在,多铎不正想着杀了自己泄愤吗?
  况且,就算多铎率军攻下了北门,自己这边一旦三军会合,可控之兵达四万余人。
  这样的悬殊兵力,多铎能有把握以一门之力,挡住自己的全力反扑?
  吴争是真愣住了。
  战场变得很古怪,跑得气喘吁吁的池二憨等部也傻了,愣愣地看着鞑子全军转向,站在原地蒙圈了。
  几乎是眼睁睁地目送着鞑子的背影远去。
  话得说回来,这个时候,池二憨等部就算想追,那也是没力气追的。
  一心想回援的将士,使出了吃奶的劲奔跑,这个时候,看到城墙上吴争无碍,紧崩的弦早已松懈下来,哪还有追击的气力和心思?
  整个人都是软软的。
  而完成合围向城方向赶来的明军,还在三、四里之外。
  这么一个时间差,被多铎牢牢地抓住了。
  多铎很懂人心,他知道一旦城门危急,所有阻击自己的明军,第一时间想到的,只会是回援。
  距离城门四、五里地,就算是头牛,急奔下来也会没力气。
  而八旗军冲锋的是骑兵,四、五里路根本不在话下。
  至于八旗步兵,几乎是看着池二憨等部回援的,连阻拦都没有,省着力气向北转进。
  身后起来的明军又鞭长莫及。
  于是,一场几乎可以说是无损耗的转进,就在吴争的眼皮子底下上演了。
  可谓酣畅淋漓。
  得到艮山门守军急报的吴争,这才醒悟过来。
  多铎并非要攻城,而是撤退。
  鞑子路过艮山门,根本连城门都不看一眼,就扬长而去了。
  而接下来得到的急报,让吴争彻底想通了多铎的意图。
  嘉兴城光复了。
  这就解释了,为何多铎会先北突围,那是因为凭他七千人的队伍,回不去了。
  吴争没有下令追击。
  因为没有必要,杭州以北是德清,那儿至少眼下还是鞑子的地盘。
  加上经过今日这一战,将疲兵乏,已经没有了追击的锐气。
  万一再被多铎设伏干上一仗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  对于多铎之前强悍的反击,明军将士心有余悸。
  随着东面明军返回,三军会师,庆春门外响起了欢呼的狂浪。
  这场仗胜得确实不易,可以说是惊心动魄。
  三折三起,如同做梦一般。
  所有参战人员都有资格骄傲,哪怕是之前溃散的明军。
  因为如果没有他们返回合围,池二憨等部根本无法力抗多铎七千多八旗军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52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