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53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53/1807

  这三万多人形成的威慑,让多铎不得不选择北撤。
  虽然跑了多铎,但吴争的收获颇丰,先不说稳固了杭州城和赚到的民心,就说多铎残部撤退,撇下的八门火炮,已经让吴争和陈守节父子笑咧了嘴。
  这可是一千六百斤及二千斤中规中矩的明制红衣大炮,不象吴争现在手里的仿制西洋小炮。
  不但射程远,而且威力不可同日而语。
  陈守节是激动地抱着火炮不撒手,就差拿嘴去亲了。
  也难怪,爱炮之人,眼见着火炮一门门地失去,如今第一次见它们回来,心中的激动,可以理解。
  城内百姓欢呼着涌向城门,这样一场敌我力量悬殊的战役,以明军的完胜而告终,实在是太值得庆贺了。
  天色未黑,城中已经燃放起漫天的烟花,连成片的爆竹声,几乎与火炮声雷同。
  这是一场改变江南力量格局的战役。
  只要稍懂时局的人都明白,苏州以南鞑子的势力将因这块战役而消失殆尽。
  杭州城,到这个时候,才算是真正光复了。
  百姓们喜极而泣,就算大明朝再昏暗,但做为明人,依旧心怀故国。
  他们因此而欢庆着,拿出家中本已不多的粮食换酒,大有不准备继续过日子的打算。
  今夜无眠!
  
第164章
受封伯爵
  一江之隔的绍兴府,这次反应非常快。
  朝廷派使送来封授谕令。
  封吴争为钱临安伯,授杭州卫指挥使,加昭勇将军衔。
  余下有功将士都得到了封赏,出手非常大方。
  只是随船送来白银一万银犒赏将士,稍显得有些单薄。
  但这个时候,已经没有人去责怪朱以海了。
  如今几乎所有将士心里都明白,杭州府只是暂时屈居朱以海之下。
  所有的封赏并无太大的意义,更多的是一种象征。
  吴争心里知道,守住杭州城,是一场军民全方位的共同协作结果。
  这其中有许多百姓不遗余力的支援,就象那些女子,抛头露面地为受伤将士护理、清洗。
  象那些血气方刚的精壮,为将士运送物资。
  更有那些不畏生死的死士,以血肉之躯,奋勇地冲向敌人引爆。
  可这些对于这场敌我力量悬殊的防守战来说,都不是最关键的。
  关键的是那些乡绅的财力支持,和城外那支降军的投诚。
  而城外军队的投诚,离不开莫执念和鲁南成等一应乡绅的诱导和逼迫。
  这才是战役胜利的关键,无可替代。
  但吴争不能去大肆地宣扬、褒奖他们。
  他们有着一个共同耻辱的名字——反正者。
  这是个污点,一生难以洗清的污点。
  人生就是这样,一步走错,终生遗恨。
  吴争不仅不能大肆地宣扬、褒奖他们,还必须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。
  这些人可以用,但不能亲近。
  近了,就会为世人所诟病。
  不过吴争没有亏待他们。
  那数十个乡绅如愿以偿,杭州府的财务大权从此落入了他们的手里,这可不仅仅是一府财权,而是代表着整个新兴势力的财权,包括赋税和杭州府对外的经贸往来。
  至于城外那支降军,所有将领、军官在保持原官阶的基础上,此战有功之人得到的升迁。
  吴争特地将鲁之屿做为一个榜样,提升为松江府总兵。
  没错,松江府总兵。
  虽然松江府眼下还没有光复,但没有人会怀疑松江府不能光复。
  更没有人去质疑,一个杭州卫指挥使,竟能任命一个府的总兵。
  实力,代表着绝对的权力。
  吴争手中有着足够的实力,如果算上嘉兴府的义军,吴争手中掌控的军队已经膨胀到了六、七万人之多。
  这个人数,足以与朱以海并起并坐。
  当然,这质量就难说了。
  三万多人刚刚归降的,二万多是十几支义军拼凑的。
  就连吴争直属的一万多人里面,有七成也是光复杭州时归降的明军。
  这种复杂的军中关系,着实令吴争头痛。
  次日一早,王一林前来告辞。
  他是兴国公麾下,如今杭州府之战结束,自然该回定海军归建。
  好在这次王一林所部伤亡不多,阵亡二百狡人,伤者三百多人。
  加起来不足六百,对于带来的三千人,还不到二成。
  所以,王一林很轻松,没有丝毫压力。
  他因此战军功被晋升为正四品指挥佥事,加宣武将军,已经非常满意了。
  吴争也没有亏待他,赠送了五千两银子给他。
  做为对王之仁的回报,吴争备了整整一船白银,十万两。
  请王一林转交王之仁,做为此战王之仁派三千人前来援助的酬劳。
  同时,吴争请王一林转达自己的感激,如果没有王一林率部前来合作,此战在贺家埭的伏击就不能保证迅速解决。
  最重要的是,吴争也没有信心,并一己之力对抗多铎六万大军。
  王之仁此次确实够意思,不但派来王一林所部,还真地将船队在吴淞口滞留了三日。
  直到胜利的消息传出,才率水师返回定海。
  吴争领他这份情。
  所以,出手非常大方,十万两,足够一支万人军队一年的军饷。
  不过吴争现在有钱,敲榨了城中这批乡绅,这钱来得太容易,出手自然阔绰。
  原本答应死士的五十两,一夜之间就翻了倍,死在城墙上的,再翻一倍。
  将士的赏赐也水涨船高。
  普发每人十两,另外得一级鞑子首级者,赏五两。
  以至于城外二千多鞑子尸身,皆身首异处。
  宋安忍不住埋怨吴争,偌大的一笔巨财,就这么被吴争挥霍一空。
  确实,近百万巨财啊,是个人都心痛。
  一人十两,近五万人啊。
  不过吴争此举,确实获得了军心。
  特别是那些投诚的明军,已经对吴争有了敬意。
  吴争做到了言出必行,重要的是吴争对他们一视同仁,没有因为他们是投诚者,而与嫡系区别对待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53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