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579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579/1807

  博洛将城中防务,交托于他的儿子齐克新。
  在三十万军中,勉强凑齐二万六千骑兵,主动出击,对近在咫尺的拱极城发起了急袭。
  这个战术思想,无疑是正确的。
  吴争与济尔哈朗达成了协议,派锐士营一部进驻拱极城,为得就是监督清军在撤离顺天府时,不至于劫掠百姓太过。
  而博洛夺权成功,那么这支军队,就成了眼中钉肉中刺,不拔,怎么能让博洛睡得着觉?
  在博洛看来,就算这支军队再厉害,那也只是三千人。
  以二万六千骑兵闪击拱极城,胜利应该是十只手指踔田螺,十拿九稳的。
  最重要的是,博洛获悉沈致远、钱翘恭各率己部“反乱”,南返合围了河间府。
  这在博洛看来,完全是个机会啊。
  只要歼灭拱极城的敌军,那么,甚至有可能延揽到沈致远、钱翘恭,哪怕只是成功一人,结果那可能是敌军合围之势的崩溃。
  博洛不在乎沈致远、钱翘恭会否与他合作。
  既然沈致远、钱翘恭合围了河间府,那就说明他们对吴争有了反意。
  敌人的敌人,就是朋友。
  ……
  然而,博洛吃瘪了。
  面对拱城一里多的北城墙,博洛组织起了七次强攻,皆被城上火器,打得溃不成军。
  这还真不能怪博洛不知用兵,主要是拱北城太小,大军无法在这么小的横截面上展开总攻。
  每次攻城,也就只能七八百人,不能再多了。
  这更象是添油战术。
  添油战术其实也是一种战法,并无贬义。
  只要兵力是绝对优势,攻击形成连贯,对手有生力量就会越打越少,直至最后自己崩溃。
  按理说,博洛所率的兵力,几乎是城内近十倍,消耗得起。
  可问题在于,博洛所依仗的骑兵,竟在七次进攻中,根本无法靠近城墙一里距离。
  这就很夸张了,骑兵的速度本来就快,且能改变行进方向,然而,依旧无法靠近城墙。
  原因其实很简单,城墙上火力太密集了,密集到形成了弹幕,清骑的冲锋,相当于一头撞到了铁板上。
  拱北城,又名拱极城。
  它只是个军事要隘,是崇祯为了防范李自成的农民军进击京师,命御马监太监武俊主持修建的。
  拱北城位于永定河东岸,正面面对卢沟桥,直扼京畿咽喉要道。
  作为卫城,仅设东西两座城门,局制虽小,而崇墉百雉,俨若雄关。
  陈胜在开始引兵入驻时,就已经得到吴争的叮嘱。
  一入拱北城,就开始部署防御。
  此时天津已经被水师运载登陆的第一军所收复,从水师战船上临时拆卸下来的小口径火炮,就成了拱极城城墙上的防守炮了。
  而锐士营的看家武器——连发机枪,也被卸去了车架,部署到了城墙。
  三千锐士营,装备有近二百架机枪啊,全被一股脑地放在了这一里多的城墙上,几乎是间隔一丈之内就有一架,清军在攻了半天之后,除了在城外一里处留下三四千具尸体之外,什么也没得到,博洛想杀伤城内有生力量的想法,根本无法实现。
  
第2057章
拱北城之战
  身在河间府的吴争,在次日获悉战报时,亦是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。
  这些天心中,因杭州府那摊烦心事积累的腌臜气,也散去了大半。
  李颙等人兴奋之余,建议道,“既然锐士营战力如此强悍,王爷何不令锐士营主动出击,一举击溃博洛所部……甚至长驱直入,拿下顺天府?”
  这吴争岂能同意?
  拱北城中仅三千人,由于沈致远、钱翘恭被南调来“围城”,北面仅鲁之域部可为拱北城提供增援。
  况且,锐士营据城打防守表现优异,可出城若被敌骑一个冲锋下来,怕全军覆没都未可知。
  “中孚兄,不着急。”吴争心情好,打趣道,“远来是客,就让博洛再多攻几轮,多死些人,敌军就不攻自溃了……对了,令沈致远动作快些,别误了战机……孤倒是想亲眼看看,博洛这半年时间,长了多少本事?”
  李颙应声而退。
  可吴争嘴上说得轻松,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,因为他很清楚,面对博洛全力进攻,锐士营恐怕支撑不了太久,哪怕是鲁之域的六千吴淞卫增援,也只是多撑一些时间,兵种、兵力相差太悬殊了。
  可拱北城不能丢,锐士营不能撤,其实也撤不掉,就算扔掉所有重装备,两条腿能快过四条腿去?
  第一军和水师远水解不了近渴望。
  只有沈致远率部及时赶到拱北城,才能击退博洛所部。
  也就是说,野战之中,骑兵还得用骑兵对抗。
  ……
  博洛确实是长了本事。
  他根本不吝伤亡,次日一早,他又开始下令清骑一波接一波地对拱北城展开进攻。
  虽然每一波派出的骑兵,回来的往往不足半数,但博洛根本不为己部惨重的伤亡所动。
  这种打法,平常时,是种错误。
  但在此时,无疑是正确的。
  博洛很清楚自己要什么,临战政变,虽然夺取了顺天府的控制权,但这不表明他的权力是合法的,至少在福临追授他之前,他是非法的。
  三十万大军成份复杂,人心各异,博洛只能用赫赫战功,来树立自己的威信。
  所以,这场仗,他必须赢,否则,城中大军必定反噬。
  先不说征召起来的汉人新兵反乱,就说向着济尔哈朗的满族将士,都会联合起来,将博洛推反。
  博洛之前被吴争囚禁于杭州城紫阳山“读书”两年,对北伐军的基本战术还是了解的。
  同时,清军自己也装备有火枪。
  对火枪的弊端,博洛也非常清楚。
  如此密集的火力射击,需要多少的弹丸补给?
  再大的弹药,也会有用尽之时。
  况且,此时的火器,不管是火枪还是火炮,持续性皆成问题。
  黑火药的引燃速度太快,瞬间气压太大,这就对枪管的要求非常高。
  此时的枪管,皆来自于铸造,也就是一次成型。
  这样的制作工艺,枪管很容易出气泡,这会使得枪管承受不起巨大的膛压,且一次成型铸造的枪管管壁较厚,管壁一厚,热量就难以迅速传导散发,就会形成打上一会,枪管立即发红,如此一来,炸膛就成珠光的事了。
  锐士营装备的机枪枪管,相对于北伐军的火枪,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良,它的管坯皆是经过军工坊水压机械数千次的锻打成型的,可依旧还是旧工艺,做不到后续管坯钻孔来获得枪管。
  这就同样造成长时间击发,会引发枪械故障,甚至炸膛的情况。
  博洛就在等待这一时刻的出现。
  拱北极墙身不高,用得也是粘土夯实墙。
  只要守军火力减弱,那么,破城就是一瞬间的事。
  ……
  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。
  一如博洛所料,城中守军的火力明显较早上消减了不少。
  但博洛没有立即发动强攻。
  次日,博洛依旧故伎重施,用一波波的清骑去消耗守军的弹药。
  城中的守将不是别人,是刚刚养好伤的李溥兴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579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