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6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6/1807

  “满口胡吣。你有什么资格为他们作保,出了事,你担当得起吗?”廖仲平声色俱厉,看着吴争那两行热泪,他心,也酸。
  “大人。大人所言没错,此事关乎社稷安危。但卑职以为,有百姓才有国家,有明人方才有大明,如果朝廷为了莫须有的嫌疑舍弃这批百姓,任由他们自生自灭,百姓心寒,还能为朝廷与鞑子拼命吗?卑职愿以地上百颗鞑子人头之军功,换取身后数百军民登岸,请大人成全。”
  说完,吴争“噔噔噔”向廖仲平嗑了三个响头。
  
第16章
人不可貌相
  吴争如此地作践自己,身后百姓无不掩面流泪,不忍目睹。
  廖仲平张口欲骂,可终究是张大了嘴,再轻轻合上,他长叹一声道:“你可知道,此举来的后果?”
  吴争坚定地回答道:“卑职虽然不敢保证这些人中没有奸细,但卑职可以肯定,最大部分人都是明人。若为了区区莫须有的一、二人或者三、四人,让数百人为他们陪葬,百姓何辜?民心何辜?大人放心,卑职会带他们去吴庄,严厉管束他们,若有一人背叛朝廷,大人可砍了卑职的头颅。”
  廖仲平看看吴争,再看看吴争身后的百姓,终于松口道:“既然你愿意为他们作保,本官可以破例……只是事关重大,本官需要向朝廷请示。你严格管束麾下人员,在本官没有回来之前,任何不得离开半步。”
  吴争抱拳道:“大人放心,卑职会看管他们待在原地。有劳大人了。”
  廖仲平哼了一声,调头而去。
  四处逃散的围观群众,眼见局势稳了,便又一个个地回来了。
  人啊,就算天就要塌了,也按捺不了看热闹的好奇心。
  吴争起身,向着围观的百姓拱手道:“多谢父老乡亲仗义直言,吴争在这谢过了。”
  可应者聊聊数人。
  相比而言,会稽百姓对地上那些鞑子人头更感兴趣。
  “咦,你看,这鞑子长得和我们真不一样哎。”
  “废话,这能一样吗?”
  “你看这眉须,怎么带点卷啊。”
  “咦……这张脸好凶。”
  “当然凶了,没听说扬州十日,嘉定三屠吗?”
  “就是,要是不凶,咱大明的江山能让鞑子占了吗?”
  ……这时,一个半大孩子,悄悄脱离母亲的约束,走到一个人头边,好奇地用一根细棍将人头翻了个面。
  不想,这人头的眼睛没闭上,凶狠、狰狞的样子,直将那孩子吓得一屁股坐倒在地,哇哇大哭起来。
  他母亲闻声赶来,“啪啪”地打着孩子屁股,嘴里骂道:“夭寿啊,敢看死人头,你不怕半夜恶鬼将你捉了去?”
  吴争慢慢转头,身后的百姓还在向他磕头。
  “都起来吧。本官年少,还未娶妻,经不起你们这么磕头,要真是夭折了,我吴家就绝后了。”
  被吴争这么一说,地上原本感恩莫名的百姓,哭笑不得了。
  纷纷起身,向吴争作揖。
  那个妇人泪眼婆娑地上前道:“大人活命之恩,民妇会告诉儿子,让儿子告诉他的儿子,世世代代只要人活着,都记得大人的好。”
  吴争心底有一股暖流涌动,他发觉,原来他娘的给廖仲平磕的那三记响头,自己竟没有觉着委屈。
  吴争放眼看去,看到周思民正看向自己,眼神中那一抹关心清晰可见。
  吴争微笑着向他点点头。
  百户赵史正在不停地用棍子翻看那些人头。
  看了十来个,他凑上前来道:“吴哨官,你们在金山卫杀了百个鞑子,阵亡了多少人?”
  吴争虽然不明白他的意思,但还是照实回答了,“十八人。”
  赵史惊讶道:“那可了不得。你可知道,之前朝廷刚刚在富阳一战,三万明军抗击六千清军,才杀死五百多鞑子,明军却伤亡三千多人。”
  吴争惊讶道:“三万对六千,难道是……没打赢?”
  赵史左右一看,然后低声道:“自然是败了,如果没有富春江,清军早就南下了,你前来,怕也不会有今日这一幕了。”
  吴争原本好转的心情又沉重起来,我拷,这打的什么仗啊?
  赵史见吴争沉默,用手指捅了吴争一下,说道:“兄弟,之前不知道你杀了那么多鞑子,多有得罪,别见怪啊?”
  吴争有些愣,看着这赵史前倨后恭,真有些受宠若惊。
  “这是哪里话,赵大人公务在身,卑职岂会见怪于大人?”
  “咦(拖长音),什么大人不大人的,一看你年纪就比咱小得多,你若不嫌弃,称咱一声赵老哥,那往后咱就是过命的兄弟,老哥以后还得仰仗兄弟呢。”
  吴争愣了,赵史是正六品百户,自己不过是个从七品哨官,还是不被认可的那种。
  但看赵史的表情却不象是虚词。
  于是吴争试探地叫道:“……赵老哥?”
  “唉(应声),吴兄弟果然是豪爽之人,往后可还得多仰仗吴兄弟了。”赵史眉开眼笑起来。
  吴争反倒真懵了,心道,谁能告诉我,这是咋滴了?
  “赵老哥是正六品百户,小弟不过是从七品哨官,这仰仗二字,从何说起啊?”吴争是真诚地问。
  赵史也是真诚地答:“兄弟,你是不知道,富阳一战,把绍兴府都震动了。听说鲁监国差点拔腿……咳,你懂的。幸好兵部尚书张国维张大人、右佥都御史钱肃乐钱大人等人力劝,方才留了下来。这不,有监国诏令,但凡能杀鞑子过百人者,三品以上者官晋一级,四品至六品者官升二级,七品至九品者官升三级,各路无职官义军首领,直授从六品忠显校尉。”
  吴争愕然。
  赵史看了一眼吴争道:“吴老弟,按你的品阶原本至少可晋升三级,不过你是哨官,如今朝廷哪有钱来募兵?靠得还是军囤卫所,你恐怕会被转到卫所中去。这样一来,恐怕会折损一级,到时应该会是个百户。当然,要是你运气好,或许能得个副千户的肥缺也说不定。到时,就得仰仗兄弟了啊。”
  吴争听得毛骨悚然,这官也太不值钱了吧?
  从七品哨官到从五品副千户,这其中隔了四阶,相当于从连长直升团长。
  吴争是真不相信。
  别小看了副千户,那可是千户所真正主事之人啊。
  因为正职千户,往往是贵勋所世袭,却都不到任,也不管事,千户所里都是副职主事,甚至由底下某个看重的百户主事。
  赵史见吴争满脸惊愕,呵呵一笑,回头对他的手下大声喝斥道:“也不知道帮咱吴兄弟搬个凳子,一个个就知道白领饷银,真没个眼力见。”
  
第17章
有人的地方怎会没有内斗?
  然后赵史回头,冲吴争神秘地说道:“吴兄弟啊,如今绍兴府庙小菩萨多。你可不要站错了队啊。”
  吴争不解地问道:“赵老哥此话从何说起,难道绍兴府不是鲁监国说了算吗?”
  “看吧,就知道你不通世故。”赵史白了一眼吴争,不过这眼神还真象带着那种哥哥怪弟弟的意思,“咱是自家人,哥哥就不讳言了。如今绍兴府中势力可多了去了。咱不说别的,就说最要紧的那三方。”
  说到此处,赵史咽了口唾沫。
  吴争正听到紧要处,这突然一断,心里如猫爪似的难受。
  好在赵史不是故意吊吴争胃口,他只是说累了歇口气,“鲁监国及兵部尚书张大人、右佥都御史钱大人等人自然是一方的,越国公、镇南大将军方国安方大人自成一方,兴国公王之仁也自成一方……”
  吴争忍不住开口打断道:“赵老哥,如今鞑子就要南下,朝廷还不吸取弘光朝的教训,怎会还有内斗啊?”
  赵史闻听一怔,而后大笑道:“吴兄弟啊吴兄弟,有人的地方怎会没有内斗?这关系到偌大的利益,朝廷如今真正能控制的不过绍兴周边几府。而真正能收上赋税的却只有绍兴府八县,其余各府县的赋税皆掌握在越国公和兴国公手中。吴兄弟还年青,日后前程远大,可首要前提是选对了路。”
  “这么说,鲁监国实际并不能号令越国公和兴国公喽?”
  “话不是这么说,毕竟名义上还是在鲁监国麾下的。只是……你懂的。”赵史嘿嘿笑道。
  “那还有别的势力吗?”吴争这时是真心求教。
  赵史看着吴争的脸,感受到了这份真诚,满意地点点头道:“吴兄弟只要在这三方势力中进行选择就对了,其余势力都不成气候……不过,有一方势力吴兄弟千万不能招惹,否则,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。”
  吴争问道:“请赵老哥赐教。”
  赵史左右看看,然后压低声音道:“鲁王来绍兴监国不久,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隆武朝,许多文臣都建言鲁监国承认隆武朝,不过被越国公、兴国公强压了。”
  吴争道:“正应该联合一起抱成团,抗击满清啊。难道鲁监国就不会下谕令吗?”
  赵史眼一瞪道:“就说你年轻嘛。这话在哥哥面前说说也就是了,这要是传到外人耳朵里,你的前程就完了。先不说越国公、兴国公会视你为敌,就连鲁监国也不待见你。”
  此时赵史声音压得更低,几近贴到吴争耳边道:“承认了隆武朝,鲁监国就成了隆武帝的臣子,但凡是登上那个位置的人,岂会甘心再走下来?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6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