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630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630/1807

  “可若是朝廷……事后追责,咱徐家千多人口……不可莽撞啊!”
  这时,徐乐平身边,一个老态隆钟的老头,站了起来,“你们说得,都有道理……”
  说着,他左右向另外几个族中老头微笑着点了点头,然后面向族人道:“其实,当年堂兄决意率全族男丁助吴王时,我也劝过、阻拦过堂兄,不可拿全族人的性命冒险……之后的事,你们都知道了……我今时已是古稀,可想起当年之事,亦是热血上涌……人生短短数十年,若是能留下忠义之名受后人敬仰……不妨,死乎!”
  ……
  杭州城内,仁和大街北侧,有家百年老店,名为“沈记”,是个酒楼。
  此时,正值午间,宾客如云。
  “……我说,咱不能听吴王殿下的,年前,商会股份还是每股二十三两,可今日,却只值六两……我家之前还是小富,可如今,吃席酒菜,还要腆着脸让诸位仁兄作东……若真按吴王说得为国接盘,万一有个好歹……咱恐怕从此连这沈记都无缘进来了!”
  “陈兄所言有理,年初商会股价跌至十两时,我是咬着牙卖了家中三十亩上好水田购入商会股份的……可结果呢,哪想到竟跌至二两,我爹气得差点打死我,我是不想再掺和这事了!”
  “呯”地一声,边上另一桌有人拍起了桌子,震得桌上碗盏一阵乱响。
  “小人!”
  “汝骂谁呢?”
  “就骂你了,你能怎样?”拍桌那壮汉“噌”地起身,上前指着之前说话那两人,嗤声道:“你们二人,购入商会股份,无非是想赚些银子,结果事与愿违,反倒赔了……可这事与吴王他老人家何干……难道是吴王他老人家请你们购买的?愿赌服输,输不起还赖上吴王殿下……小人!”
  见有了热闹,酒楼中各席面上的宾客,慢慢围了过来。
  “说得好!”有个文人模样的中年人走了过来,“况且年初股价跌落时,吴王殿下正率北伐军为国征战,如今你们将所受损失怪在吴王头上……确实是小人行径!”
  “就是就是……吴王殿下哪里欺负你们了,竟如此编排吴王……要知道,若非吴王在国难当头时,率江东子弟,从绍兴府打到应天府,再打到顺天府,你们这几人,恐怕早被鞑子欺负死了!”
  “谁说的!”有人揶揄道,“他们可不会死,因为他们会向鞑子投诚、讪媚……!”
  场内暴发出一阵哄笑。
  早前那一桌子四人,脸色忽青忽白,其中有一个没说过话的,赶紧站起,以手遮脸,“我……我与他们不熟……不熟……!”
  说着拔腿疾走。
  这时,一个掌柜模样的拨开围观宾客,走了过来,他四下一拱手道:“鄙店只是个酒楼,小本经营,还望贵客们莫谈国事,莫谈国事……在下这里给贵客们赔礼了!”
  说完之后,走到早前说话的席面边上,“三位请回吧!”
  之前说话的人中,有一个面红耳赤地站起来,他不敢冲周边人反驳,怕惹了众怒,正好拿这掌柜泄愤,“徐掌柜,咱可是多年的老客了……有汝这样驱赶贵客的吗……我等要去衙门告你!”
  那徐姓掌柜淡淡地道:“三位若要告,尽管请便……只是在下想说的是,鄙店经营百年,历经六代……从未有象今日在吴王治理下平安无事的……三位既然欲至衙门告状,那在下不妨就直言,今日之后,鄙店不欢迎你们……来人,请这三位出去!”
  周围一片叫好声响起,那三人灰溜溜地抱头鼠窜!
  ……
  仁和、雨县大街上,从汉明半月谈刊印出吴王“侠之大者,为国接盘”这八个大字之后,便已是日日人头簇拥、人满为患。
  杭州府府衙,不得不调集府兵,前往维持治安。
  吴王所持商会股份高达一成半,听起来比例不高,可相较于商会股本金而言,就算是眼下六两的股价,价值也不下三千万两,当然,前提是有人肯接盘,否则,不用多,抛售二、三百万两之后,股价就得直奔谷底而去,道理很简单,商会股份的受众是天下各府县,就算有人想买入,那也需赶得过来啊。
  席本桢、黄宗羲为了赶出吴王所持股份的凭据,愣是发动了商学院三千学生,单就为票据盖上商会印章、大将军府印章及吴王私章的人手,就达六百人之众。
  饶是如此,赶制三天之后,才发现,这速度远远达不到要求。
  只能请求吴王,以百股为最底票面进行赶制,这样一来,速度是快了,但等于将普通民众摒弃在外了。
  吴争哪肯同意,可在席本桢、黄宗羲不停纠缠之下,勉强答应,以十股为最底票面。
  这样一来,就有了之前印制的和之后印制的两种票面了。
  吴争在思忖之后,决定以仁和大街交易一股票面,在雨县交易十股票面,并令府兵对进城人潮加以引导。
  此时,仁和大街上,原本那个只占了两间铺面的掮客自发建立的交易所,显然已经抗不住蜂涌而至的人潮。
  杭州府府衙,不得不勒令整条大街的店铺暂时停业,然后从商学院组织起人手,以连排摊位的形式,进行售卖。
  这开创了有史以来,恐怕最简陋的发售股票了。
  原掮客自发建立的交易铺面前,人潮最为拥挤,因为赶来的民众,几乎都是普通百姓,他们甚至于只买几股,甚至是一股。
  相对于雨县大街分流出去的锦服大户们,这些普通百姓显得寒酸。
  可,这已经尽了他们最大的力和心意。
  
第2122章
究竟是何意图?
  交易铺面正对面,是一间酒楼,此时也已经停业。
  二楼半的窗后面,站着黄宗羲、席本桢二人。
  看着如海水般涌来的潮,席本桢感慨道:“确实是想不到……吴王殿下一声号令,竟有如此多的民众赶来……都已经第五天了,看来还能持续三、五天时间。”
  黄宗羲目光一直注视着对面,叹息道:“可这……于事并无多大补益之处,按前四天的售卖情况,平均下来,一天也就卖出二十多万股……要筹措到吴王想要的数目,怕至少得一个月、二十万百姓前来购买!”
  席本桢苦笑道:“真不明白,吴王到底是怎么想的……你说,他放着大事不管,居然亲自来做个伙计……这世上怎有这样的王爷?还有,明明可以一手交银一手交货,偏偏硬要登记造册,否则,速度也能快一倍不止……说是为了日后发放红利之用,可你说,之前发放红利不也一切顺利正常,需要这么麻烦吗?我私下猜测,王爷是不是想借此……收买人心?”
  黄宗羲微微摇头,“应该不是……若真如你所想的那样,王爷应该一早表明身份,以示与民同乐才对,可他连续五天亲自在此做个伙计,应该是……哎……知我者,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吧!”
  席本桢听了脸色微变,“太冲兄的意思是,吴王另有所图?”
  “应该是!”黄宗羲颌首道,“可我想不明白……普通百姓对吴王大业而言,真有那么大助力,值得吴王如此亲历亲为吗?”
  ……
  一个已过花甲之年的老者,口中嚷着,“乡党们,借过,借过……且让让老夫。”
  他颤巍巍地从人群中慢慢向前挤来,可人潮汹涌,前面的人礼让了,却架不住两侧人向里挤啊。
  吴争目光余波所及,忙对身边黄昌平道:“真没眼力见……还不去搀扶着点?!”
  一身布袍,小厮打扮的黄昌平赶紧手一按,跨越过摊子,迎上老者,搀扶着慢慢上前。
  吴争微笑道:“老丈这么大年纪……也是来买商会股份的?”
  “是。”老者答道,“小哥是此处掌柜?”
  吴争摇摇头又点点头,“算是……掌柜吧。”
  “那给老夫买两股。”老头儿抖索着从胸口摸出包碎银来,递给吴争。
  吴争接下,在边上过了下秤,显然老头儿来前是秤过了的,分毫不差。
  吴争一面数了两张凭据,一面提笔问道,“敢问老丈高姓大名,户籍何处?”
  老头儿答道,“老夫姓刘,贱名德方……湖州府长兴县人氏。”
  吴争听了一愣,“老丈是从湖州来?”
  “是。”
  吴争愕然,从湖州府至杭州府,距离不下数百里。
  “那老丈是有家人陪着来的吧?”
  那老头儿苦涩地摇摇头,“没了……全死光了……被鞑子杀的,转眼已过好多年了!”
  “那……那您是怎么来的?”
  “走来的……途中也有好心人,让老夫搭个车……前后走了八天。”
  “这么远……那您食宿?”
  老头儿拍拍腰间,“老夫带了干粮,沿途向人讨口水解渴,夜了就睡城隍庙……”
  话说得很轻松,可让人感觉竟是如此地……沉甸甸!
  吴争有些懵,他发觉自己是不是好心……办了件错事?
  感觉到手中这包带着老头体温的碎银,变得火热,热得让人感觉烫手。
  吴争强笑道:“老丈这是何苦……想来湖州府应该还有您的乡邻来此购买,您让人代购两股不就成了吗……何必亲自前来?”
  老头儿呵呵笑道:“小哥自然是不明白的……老夫已是风烛残年,过一日便也少一日,身边已无家人,便了无牵挂……心里想着,来杭州府……或许能幸运在大街上遇见吴王殿下,于是回去,就有了与乡党吹吁的本钱……!”
  “吴王有什么好见的,不过也就是有着爵位的普通人……其实和您一样,两只眼睛一张嘴罢了。”吴争尽量保持着语气平静地说道。
  “胡说!”老头儿生气了,“你这小哥……忒不知天高地厚了,吴王怎会是普通人?时逢大难、国之将倾,吴王力挽狂澜,仅用了七年,便收复河山,这岂能是寻常人……我说小哥,人哪,得有敬畏之心……可不敢乱说!”
  边上的人推搡着,大呼着,“老人家……你是来买商会股份的,还是来闲聊的……不买赶紧回家去……!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630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