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717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717/1807

  马士英一脸苍白色,他颤抖着嘴唇,指着张王治大骂道:“你……你血口喷人……!”
  马士英急步上前,走到吴争身后,急辩道:“王爷,您不能信……他是诬陷……!”
  吴争双目依旧紧闭,甚至没有回头看马士英一眼。
  马士英愣了好一会,背后满殿的窃窃私语声,让他再也站不住了,他曲膝跪倒在地,“臣……冤枉啊!”
  见吴争不肯表态,朱辰妤这下为难了。
  许多事,不说出来,就可以捂着,可如果公之于众了,那如果不整明白,皇权的威严何在?
  可问题是,谁都知道马士英是吴王的人,吴王不发话,能动吗?
  莫执念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意,倒不是说莫执念认可张王治的这般做法,恰恰相反,虽然张王治确实是莫执念的人,可今日张王治这般作为,还真不是莫执念授意的。
  张王治只是个区区从七品言官,对于普通官员而言,确实须敬而无之,可到了象莫执念这层级的,张王治这种官,已经毫无威胁可言。
  张王治亲眼目睹今日承天门外那一幕,这给了张王治一个机会,他显然是想在莫执念面前展露“才华”,立个奇功,也好在日后做为一个晋升之阶。
  张王治甚至心中没有任何心理阴影,言官嘛,闻风而奏是特权,至于最后能不能扳倒马士英这已经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,当殿弹劾马士英,就等于在打吴王的脸,就等于是给莫相出气,就算最后没弹劾成功,也就是吃个瓜落,最多罢官就是,挨廷杖,张王刺客还不够格,用区区一个从七品的官位,哪能与即将接任首辅之位的莫执念莫阁老青睐来得重要?
  莫执念不想管,也不想掺和。
  在他心里,张王治就是一蠢物,见过鸡蛋硬碰石头吗,张王治就是。
  吴王就算要收拾马士英,那也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打自己的脸不是?
  但莫执念更不想制止,因为,从某方面来说,张王治确实做了自己想做,又不能、不敢做的事,等于是在为自己出口恶气了。
  对于张王治最后会是一个什么结局,莫执念难得管,无心管。
  或许上天也在帮张王治,瞧,贵为议政王的吴王殿下,竟也沉默了,这说明什么,说明议政王也看不顺眼马士英了,欲割席、除之而后快了。
  张王治胆儿迅速壮了,他“呯呯”磕头道:“臣羞于……与此獠同朝为臣……请陛下降罪于马士英,以平臣民心头之愤!”
  朝堂,是整个社会的缩影,这话,绝对是正确的。
  无论是同一个阵营也好,不是同一个阵营也罢,真要关系到自身的切身利益,什么同仇敌忾、什么抱团取暖,全都是狗屁。
  临阵倒戈、背后冷箭等等龌龊事,在这殿中,时常有之。
  见到议政王的不作为,殿中群臣的风向,有了一丝诡异的变化。
  
第2237章
大朝会(六)
  “臣都察院监察御史杜登春,欲弹劾当朝首辅冒襄,与礼部尚书马士英暗中结党,贪脏枉法、卖官鬻爵……马士英二子能窃居高位,便有冒襄在其中斡旋……臣恳请陛下彻查此案!”
  风向越来越微妙了。
  先是莫执念一方的言官、御史纷纷跪地高呼“臣附议”。
  而一开始就打算保持中立者,渐渐站不住了,有几个也跪了下去,这叫做从善如流。
  吴争一方的官员们,开始焦急起来。
  可问题是,他们得不到来自吴王和首辅冒襄的指令,无法做出相应反击啊。
  吴争依旧小八字地站着,冒襄只能跪了下去,抬手摘冠,将冠放置在右膝盖边上,拜伏道:“臣惶恐……臣恳请陛下允臣回府待参!”
  按律,但凡被言官御史参劾,就得停职回家反省,并提交自辩状,待事情有个眉目,再做相应处置。
  张王治、杜登春,一个言官一个御史,一个从七品,一个正七品,只是费了些唾沫,就让一个首辅、一个尚书停职反省,可见言官御史权力之大啊。
  朱辰妤已经沉默多时了,她已经看不懂今日的大朝会了。
  吴争究竟想干什么?
  为何迟迟不见动作,明明之前都定好的策略,怎么就突然变卦了呢?
  ……
  夏完淳终于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了。
  他大步出列,道:“陛下……张王治弹劾马士英之语,完全是无中生有、故意诬陷!”
  朱辰妤暗暗吁出一口气,总算暂时能稳稳局面了。
  “太尉有什么想说的……尽管讲来就是。”
  夏完淳上前两步,在经过拜伏的张王治、杜登春身边时,重重地哼了一声。
  “臣先父为几社中人,殉难于清军破南都之时,臣听先父说起过马相长子马銮,说马銮有才,堪为君子,在南都新立时,便向朝廷进言杜绝党争,避免执政纷张,然不被采纳,便辞官归隐……如此之人,正当是朝廷今日当征辟之人才,何须马相私相授受,又何须首辅与马相结党营私?!”
  “且说马相次子马锡,弘光朝时,马锡以荫充锦衣千户,充总兵职莅京营……臣不说马锡是否是不可多得之人才,可就凭马锡在南都城破之时,未降清军,便可为我朝官员!”
  这话如雷贯耳啊,殿中所有官员,有一个算一个,也得服这番话。
  当年城破之时,东林党人所标榜的“爱国精神”,给头皮痒、水太凉撕得粉碎,可被斥为奸倿误国的马家父子三人,却无一投降清廷,这不知是可笑呢,还是可悲呢!
  殿中所立的官员,至少有三成以上,是降过清或做过顺臣的,他们知道这“不降”二字,在当时是何等的凶险。
  殿中突然沉默起来,所有的目光,再次转向一直不吭声的吴争。
  谁都知道,在这殿中,议政王的话,才是最有道理的话。
  吴争是睡着了吗?
  不,他很清醒,听到了所有的对话和争执。
  他不是不想有所反应,而是,吴争在等,等鱼市街方向有消息传来。
  吴争需要这个消息,来决定与莫执念的关系。
  好在,没有让吴争等太久。
  殿外值守的太监尖声响起,“长林卫二档头宋安,有紧急军情报议政王殿下!”
  吴争双目霍地一张,转身,大步向殿门口走去。
  至离殿门二十步处,吴争止步。
  宋安正对着站在殿门口。
  “可是妥了?”
  “妥了!”
  “她……无恙吧?”
  “侧妃安好!”
  吴争长吁一口气,转身,笑了。
  如沐春风。
  路过莫执念身边时,吴争微笑道:“恭喜莫相。”
  莫执念不知所谓,忙微微揖身,“敢问王爷……喜从何来?”
  问完之后,莫执念突然心中一紧,他明白过来了,这个时候,宋安前来禀报,除了鱼市街清儿之事,还能有何事?
  而吴争闻报之后,心情大好,又来贺喜自己,想来,清儿已经被宋安迎回。
  这下,莫执念脸色惨变,他意识到,今日恐怕难以善了了。
  莫执念向对面武臣队列中悄悄做了个手势。
  而此时,吴争已经大步往前走了。
  走到百官最前,至殿阶处止步,冲朱辰妤微微一笑,朱辰妤心中大定。
  吴争转身,沉声道:“本王听坊间流传,说当年南都城破之时,黄伯端自树一面大旗,上书,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黄伯端不降……之后黄伯端被俘,敌酋多铎戏弄于他,拍案喝问,你认为弘光帝何种人物,想为他一死?黄伯端回答,皇帝圣明!多铎又问,那马士英呢,又怎样?黄伯端答,马士英,忠臣也!多铎再问,马士英乃大奸臣,何得为忠?黄伯端答,马士英不降,拥送太后入浙江,当然是忠臣。随后黄伯端指着已经剃发易服的兵部尚书赵之龙等人说,这些人才是不忠不孝之人!”
  “孤想问问诸位……汝等忠乎?”
  满殿静默,噤若寒蝉。
  这便是吴王的威风,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
  马士英热泪盈眶,此时他想死,想将胸口剌开,喷尽他胸中郁积了八年的恶气。
  他想向吴王磕头至死,因为吴王兑现了当年在钱塘江上对他的承诺,为他正名,为他留身后名!
  夏完淳微笑起来,他突然明白了吴争为何变卦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717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