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774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774/1807

  “陛下……?”宋安惊讶地看着吴争。
  吴争回过头来,微笑道:“宋安,记住朕的话……信谁也别信女人!”
  ……
  军改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了。
  与军改相呼应的,就是东藩岛战事进展。
  不出吴争所料,施琅、陈胜,一海一陆,相互配合着向岛南双管齐下。
  施琅所统帅的混编水师,在张名振水师的配合下,在澎湖屿龙口湾以北,死死牵制住了番人联合舰队。
  趁着这个时间差,陈胜所部迅猛突进,在北港溪一线,击溃了郑军和番人联军,此战历时七个多时辰,歼灭敌联军一千八百余人,俘虏三千有余,最重要的是,郑森在乱军中,被施琅活捉,与之同时被俘的,还有他的军师陈永华等属官。
  这一战虽然战果听起来不大,但它的影响甚巨,这表示着整个东藩岛上,具备对抗北伐军的势力已经不复存在。
  郑军残余群龙无首,各个小头目各怀心思,而番人在岛上的军队,更是无心再战。
  应天府的和谈,在吴争的点头之后,终于再次开启。
  经过五天唇枪舌剑的谈判,番人终于同意了朝廷提出的所有条件,几乎象是一次无条件投降。
  番人舰队南撤至满刺加,对通过满刺加海峡的我国商人,不得以任何理由拦截、检查、扣留等等。
  进出诸港的各国商人遵守既定商税。
  最重要的一点是,按既定的规模,有序发展教民,譬如遵照吴争之前在杭州府定下的规矩,每府只准建一座教堂,且教众不得超过三百人。
  外海战事至此正式结束,水师和第一军在短暂休整之后,奉旨北上。
  ……
  十一月初一。
  钦天监选出的黄道吉日。
  吴争颁旨,定国号为“明”,于次年改元,为武统元年。
  为与前明区别,在“明”字前加了个“汉”字,史称——汉明!
  随后吴争在一千六百余文武的簇拥下,至社稷坛,举行了登基大典。
  午后与太上皇吴伯昌至太庙祭祖。
  从此,建兴朝成为历史,华夏翻开了新的一页。
  ……
  “臣施琅拜见吾皇,吾皇万岁!”
  “臣陈胜拜见吾皇,吾皇万岁!”
  吴争微笑着看着这二人,亲自上前搀扶道:“东藩岛收复,二位将军功不可没……快快请起!”
  待二人起身之后,吴争回到座位上,“朕要重重犒赏二位将军!”
  “此胜皆为陛下运筹帷幄……臣等不敢居功!”
  吴争哈哈大笑,指着二人,道:“没想到啊,你俩也学会了溜须拍马!”
  顿了顿,吴争正色道:“鉴于南海战事已了,至少在数年间,不会发生变故,而水师在今后,将全力辅助我军继续北伐……故,朕欲将三大水师合并,组建汉明海军……二位心中可有异议?”
  施琅一愣,看了身后张名振一眼,“臣无异议。”
  张名振也躬身道:“臣遵旨!”
  吴争满意地点点头,“朝廷设有军机阁,海军亦隶属于军机阁……陈胜、施琅。”
  “臣在!”
  “你们二人……都入阁吧!”吴争一扬手,“明日旨意就会颁下!”
  “臣等遵旨谢恩!”
  吴争朝身后内侍示意,内侍展开诏书,宣读起来。
  “……封施琅为福宁伯,晋昭勇将军……赏赐金三百斤……!”
  “……封陈胜为义州伯,晋镇国将军……赏赐金三百斤……!”
  义州伯?
  待内侍宣读完诏书,陈胜和施琅疑惑地看向吴争。
  吴争微微一笑,“怎么,不明白吗?”
  陈胜心里突然一动,“……臣揣摩着……陛下是想派臣北上?”
  “哈哈……你不愿意?”
  陈胜赶紧跪下,“臣愿意……一万个愿意!”
  吴争点点头,“朕已令晋王挂帅,卫国公辅之……今日朕设宴为你二人洗尘,明日你们就向晋王报到!”
  “臣等遵旨谢恩!”
  ……
  再见到郑森时,郑森已被关押在长林卫部署的牢里。
  吴争打量着郑森,轻喟道,“这才数月不见,延平王却已清减了许多!”
  郑森苦笑,“我已是阶下囚,可陛下却已登基为帝……世事难料啊!”
  “来……此时不论胜败,只聊过往……如何?”
  吴争举着酒杯邀请道,“这可是好酒!”
  郑森一咧嘴,“生死皆在陛下一念之间……那就畅饮!”
  几杯酒下肚,吴争先开口道:“想当年,朕为救隆武帝,率数千将士南渡……与你在福州城内抵足夜谈整整一宿,原以为,你我可为朋友、兄弟……可天意弄人,最后却成了敌人,哎……!”
  
第2313章
再劝郑森(二)
  郑森倒很随意,一挥手道:“陛下所言,正是我想说的……可从陛下当时将张名振留下,我便猜到了陛下的用意,于是,我认定陛下是我此生劲敌!”
  “哦……?”吴争惊讶起来,“朕留下张名振只是为了助隆武帝守城……为何会让你觉得,朕是你的劲敌?”
  郑森摇摇头,“我自己当时麾下就有二万人……可陛下所率三千人,就可在数倍清军合围之下来去自如……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个例,但与陛下一夜畅谈之后,我就明白,陛下胸中所图乃大……张名振率六百人,挡住了清军七次攻城,而我的士兵分守三城,兵力与清军相仿,却在敌人第二次进攻时,就一门失守了……我当时就在想,若是陛下有此等三万人马,天下岂不尽入陛下之手?”
  郑森自嘲一笑,“陛下知道我为何在先帝驾崩之后,投向永历朝,而不是义兴朝吗?”
  吴争平静地看着郑森,“你有野心!”
  郑森呵呵一声,“陛下说得没错,我确实是有野心……可,我的野心远不及陛下,我要的是一隅,而陛下要的是,天下!”
  吴争沉默,无意分辨。
  郑森继续道:“陛下以劫富济贫之名,一面打压士族、绅纨,一面向普通民众示好,我原以为陛下下了一着烂棋,因为普通民众,他们连自保都无力,根本无力助陛下执掌天下……!”
  吴争微笑起来。
  郑森看到了吴争的微笑,也笑了,“事实证明,我没错,民众确实无力襄助陛下……可我猜错了一件事……陛下以短短数年时间,愣是在江南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!”
  吴争哈哈大笑起来。
  “其实陛下在江南发展工坊、手工业者时,我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办法,我也想效仿来着……可惜,我很快意识到我学不来!”
  “为何?”
  郑森苦笑道,“我没有陛下那种点石为金的本事……发展工坊、手工业者太耗费财力了,还公引发各阶层的不满……面对内外越来越大的压力,若无财力支撑,怕是自身难保啊……所以,我最后还是放弃了!”
  吴争慢慢收敛起脸上笑意,正色道:“朕……小看你了!”
  郑森苦笑愈甚,“……是我找不到象莫执念那样的人辅佐……更是没有陛下那种敛财的本事……陛下竟能以一块荒地,聚敛起数千万银两,哎……今日有此败,我心服口服!”
  吴争摇摇头,认真道:“朕曾一度想与你联手……你信吗?”
  郑森点头道:“应该是我麾下有近三十万人马的时候吧?”
  “对,在你收复福州之前!”吴争叹息道,“十几万人啊,攻一座仅万清军驻守的福州城,还是有一半是李成栋的降兵……你愣是用了一个多月没攻下来,最后折损过半溃退……朕当时听闻此消息就在想……那就是个泥潭,若朕与你联盟,必定会被你拖累!”
  郑森脸色一阵红一阵白,愠怒道:“陛下应当明白,区区福建、广东半壁,根本养不起近三十万兵……陛下可知道,围攻福州时,我军已经粮草不继,就甭谈饷银了……若陛下换处在我的位置上,还能如何嘲讽我吗?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774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