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77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775/1807

  吴争摇摇头,“你责问得对,当时情况,若换作是朕,也无回天之力……可朕想问你,为何要征召如何规模的军队?若当时你只征十万,或八万、六万,如此既无须担心粮草补给,又可让土地不缺劳力……你只须遴选精壮,训练成一支铁军,那结局就会改写!”
  郑森愣了愣,苦笑道,“陛下所言或许是对的,可陛下莫要忘了……我当时麾下之兵,有超过半数,是收拢先父留下的人马!”
  吴争一愣,随后轻叹道,“也是,你说得是事实。”
  郑森叹息道,“这也是我不如陛下的原因之一,陛下崛起于杭州府,麾下军队全是精心遴选出来的,自然对陛下忠心,可以令出法随,但我做不到,身边握有兵权的,多是先父亲随,或是自家长辈……令出多门,岂能如陛下那般随心所欲?”
  话说到这,二人四目相对,皆苦笑起来。
  过了一会,吴争问道:“可朕一直没想明白一点……当日你在被囚于杭州按察司,朕给过你机会,按理说,以你的才能和影响力,只要按朕为你设想的去做,足以在往后日子里,建立殊勋……!”
  “陛下说得是,令我去征伐倭国吗?”
  “对!”吴争点头道,“你应该明白,此举不是为了朕,而是为了我族同胞之将来……可你却宁可与朕为敌,也不肯东征!”
  郑森没好气地道:“陛下打得一如意算盘,我凭什么东征?陛下可知道,前元渡海东征倭国,是什么结局……?”
  吴争惊讶地看着郑森,“朕到时自然会全力助你东征……要人给人,要粮给粮,你在担心什么、恐惧什么?”
  郑森古怪地看着吴争,“征伐倭国,首次至少登陆不下五万人,需要多少舰船、多少民役、多少粮草……去得少了,根本上不了岸,去得多了,船队一大,遇见飓风机率会大增……!”
  说到这,郑森脸色更加古怪,“陛下是想借飓风,将我军葬身于海底吧……就算是登陆成功,也会被倭军歼灭于岸上……陛下果真是好心计啊!”
  吴争闻听,苦笑不止,“你竟是这么理解朕的用意的?”
  “要不然呢?”郑森咧咧嘴哂然道,“不过我不恨陛下,若是易位而处,我也会这么做……所以,陛下无须感到内疚!”
  “去他妈的愧疚!”吴争暴出一句粗口,“朕当时没有对你进行补给……那是因为北方战事正紧,连当时正在激战的北伐军口粮都无法保证……!”
  郑森也有些惊讶,他仔细地打量着吴争,试探着问道,“难道陛下是真心想东征倭国……不是为了借倭人之手,清除我和我的军队?”
  
第2314章
郑森臣服
  吴争无奈地摇摇头,“郑森……你是以小人之心,度朕君子之腹!”
  郑森一脸怀疑地看着吴争,“……我无法相信……陛下难道不怕我得到陛下补给之后,反过来与陛下为敌吗……或者,我攻占倭国之后,据地为王,对抗陛下?”
  “你会吗?”
  “我……或许会!”
  吴争没好气地道:“那么朕告诉你……如果让朕选择,朕宁愿是你占据倭岛为王,也好过让倭人不断侵扰我朝海疆……至少,想来你不会祸害我族同胞,对吧?”
  郑森表情错愕起来。
  吴争换了种语气,平静地道:“你应该已经明白,番人靠不住……他们还没有强大到,为了你而不远万里派足够的军队来东亚,进行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……如果你肯臣服,朕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……登陆倭岛,占领它,再不使倭寇侵扰边境,为近海百姓打出百年,甚至数百年平安!”
  郑森沉思着,好一会,抬头问道,“……陛下会信守诺言吗……我如果率军东征,陛下真能提供足够的补给……而不是借倭人之手杀我吗?”
  “你觉得此时朕还有哄骗你的必要吗?”吴争哂然反问道。
  “可……我不明白,打清军南下,除了沿海倭患不断,倭国并无帮助清军……陛下为何要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、财力远征海外区区一小国呢?”
  “问得好!”吴争悠悠道,“……花无百日红,人无千日好,国也一样……谁能保证,百年或者数百年后,华夏可以称雄于东方……?”
  “难道以陛下之能,也不能保证吗?”
  吴争自嘲一笑,“朕非神仙,百年之后亦为一杯黄土……这天下尚未真正统一,譬如云贵、川蜀、陕甘及西域……多少民族、多少战争留下的残余敌人,朕都需要太多的时间,去一一收复、平定……也许,穷尽朕这一生,都不可能将天下人心紧紧捏在一起……!”
  郑森不由自主地颌首认同着。
  “再譬如东藩岛,你和番人的溃败、退却,所留下的权力真空,当地土著的敌意和反抗……这些都需要时间。”吴争嘴角闪过一丝无奈,“就连朝中,对朕的登基也未必是人人心服口服,他们更多地是畏惧朕手中的军力……!”
  郑森突然开口,问道,“那若我率军登陆倭国,激战之时……陛下因……这些问题而无法为我提供增援和补给……我,我又该如何?”
  吴争没有立即回答,只是转过脸,直直地看着郑森,看得郑森心里发毛时,吴争开口道:“你真当你东征是为了朕吗……如果是这样,朕无须劳烦你……施琅、张名振、王一林等等,皆可出征,无非是耗费时日多些罢了!”
  郑森一听施琅名字,脸色一变,“陛下心思……我象是有些明白了!”
  “哦……怎么说?”
  “东征倭国,根绝倭寇侵拢我海疆……是我辈应尽之职!”郑森严肃地说道。
  吴争满意地点点头,“意思差不离了……不过,你还忽略了一点!”
  “请陛下指教!”
  “以圣贤之学教化蛮荒,如此,你郑森便是载入青史之英雄、功臣!”
  郑森愣了愣,“教化?”
  “唔!”吴争随手甩了甩衣袖,“对于可教化的,以理服人……难以教化的,以力服人……至于无法教化的,那便斩下其头颅来,警示他人!”
  郑森突然明白了,他一脸震惊地看着吴争,“陛下之意是……灭其国?”
  “咦……!”吴争长咦了一声,“朕说过了……是以圣贤之学教化蛮荒!”
  郑森愣愣地看着吴争,心中无比鄙夷吴争的虚伪。
  吴争继续道:“你愿意率军东征吗?”
  郑森稍作迟疑,然后慢慢曲膝,跪在吴争面前,郑重叩拜道:“蒙陛下不弃,森愿臣服!”
  吴争面露欣慰之色,上前搀扶道:“好……朕封你为征东大元帅,总督东征军政诸务,允你在福建、广东及东藩岛募兵……除了你被俘的数千旧部,还有东藩岛收拢你溃散的军队……朕给你八万人的上限,一切所需,即由朝廷提供补给……东征之时,由朝廷海军为你提供渡海协助!”
  “臣遵旨!”郑森道,“敢问陛下……需臣何时出征?”
  吴争稍作思忖,“快则一年,慢则二载……朕要先解了北方之后患,方可全力支持你东征!”
  “是,臣明白了。”
  吴争扫了一眼郑森,“你的延平王,就别想了……除了晋王,朝廷不会再有别的王爵……你能想明白吗?”
  “臣遵从陛下意思!”
  吴争微微一笑,“但朕能允你一件事……你平定倭国之时,朕会册封你为……倭王!”
  郑森一愣,忙道:“……臣……敢问陛下,能不能换个封号……这封号忒难听了些!”
  吴争哈哈大笑起来,点点郑森道,“此请……朕允了!”
  “谢陛下隆恩!”
  ……
  看着郑森退出殿外。
  冒襄与张煌言面面相觑。
  而李定国更是皱眉,奏道:“陛下用一个降将统帅东征大军……这恐怕不妥吧?”
  吴争看向李定国,“晋王是担心郑森有异心?”
  李定国点点头道:“若郑森回到福建、广东募兵,待羽翼丰满,再次反叛如何应对?再有,就算他奉旨率军东征……攻下倭国,到时他在倭国自立,又如何应对?”
  吴争闻听,微微一笑,“晋王心思缜密,既然能想到这点,自然有应对之法,何须朕劳神?”
  李定国愣住了,他心道,你不是当甩手掌柜吗,自己惹的麻烦,手一甩就甩给了我,我哪有应对之法?
  此时边上夏完淳微笑着上前,先向吴争一礼,然后转向李定国,拱手道:“晋王,其实应对不难……郑森此去募兵,关乎渡海远征成败,又由朝廷财力做后盾,自然是遴选精壮,绝不会象以前滥竽充数,如何一来,朝廷仅可将军校新兵充入其中,而军校生员相较民间精壮而言,战技精湛又有指挥作战技能,一入军中,便会迅速脱颖而出……如此,郑森但凡生出异心,试问,能指挥得动这支军队吗?”
  
第2315章
真正的意图
  李定国听了,也认为有理,可依旧问道,“那若是郑森发觉了,不肯接收军校新兵……又如何应对?”
  夏完淳笑道,“何须应对?郑森是臣,且东征大军补给皆掌控在咱们手中,试问,他敢不接收吗?”
  李定国愕然地看向吴争,再看向夏完淳,“敢情……陛下已经与你早有对策?”
  吴争忙摇手否认道:“晋王这真是冤枉朕了……话都是玄著说的,朕可没点头!”
  李定国突然又皱起了眉头,问道,“郑森募集东征大军,确实是在朝廷掌控之内……可若东征之后,或是平定倭国之后……有道是山高皇帝远,朝廷又如何控制他?”
  夏完淳笑了笑,没有接话。
  李定国将目光投向吴争。
  吴争微笑道:“首先,没有平定倭国之前,郑森需要朝廷提供大军补给,自然不敢反……如果平定倭国之后……朕为何要担心郑森反?让他反就是了!”
  吴争这话,让所有人惊愕,哪有皇帝能容忍臣子造反自立的道理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775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