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800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800/1807

  皇帝确实,也有足够的实力杀了自己,杀了追随自己的僚属,杀光江南无数参与了此次地价、股价争夺的世家、豪门、士族的为首者,但随之而起的,必将是席卷整个江南的反乱。
  天下初定,战争会一直持续,再也经不起来一场持久的内耗了。
  要避免这最坏的可能,就只有一个办法,那就是所有皇帝想要杀的人,自己死!
  畏罪自杀,这是皇帝最希望看见的事。
  可以将皇帝从中摘除,可以让无数卷入者的家人、亲友,心中的怒火烧不到皇帝身上。
  不是皇帝无力应对,而是此时死的,全是国人同胞!
  徐孚远愤恨地瞪着皇帝,皇帝目光平静地与徐孚远对视。
  徐孚远嘴唇蠕动,几度欲开口,却又闭上了。
  徐孚远心中有恐惧、有不甘,欲反抗、欲嘶吼,甚至殊死一搏,与皇帝同归于尽。
  可徐孚远终究是不敢、不愿,他知道皇帝说得没错,前明灭亡、清军南下、北伐功成,天下人口已经骤降四成,若汉明朝再经历一场内战,那至少要花百年,甚至更多的时间,方可喘息过来。
  徐孚远更清楚的是,此时放眼天下,再没有比吴争更适合坐上帝位的人了。
  杀了吴争,那天下必将大乱,不说刚刚归附的晋王和原永历势力,就说江南,恐怕会分裂成不下三股的势力,如此,内战将旷日持久,而徐孚远自己和他的追随者,必将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,因为,他们是谋反!
  徐孚远终于明白,皇帝没有派出禁军缉捕、查抄,不是因为皇帝胜券在握,而是皇帝要劝他和他的追随者们——自尽。
  而且不仅仅是自尽,还须是畏罪自杀!
  这,太残酷了!
  徐孚远不仅要自己死,还要替皇帝劝人死,若有人不肯死,还得替皇帝做脏事。
  徐孚远一脸悲怆。
  君臣二人在文华殿四目相对,良久,徐孚远木然抬手正冠,以大礼叩拜。
  吴争没有阻止,也没有说话,生生地受了徐孚远的参拜大礼。
  徐孚远礼毕起身,一脸惨然问道:“敢问陛下,臣可还是汉明朝臣子?”
  “是。”
  “敢问陛下,臣,可还是汉明朝,忠臣?”
  吴争沉默了。
  徐孚远等了很久,没有等到吴争的回答,他一脸惨然,拱手,转身,背向吴争,道:“臣的官帽就不摘了,陛下若要……请派人至臣府上取回……臣告退!”
  徐孚远开始迈步。
  此时背后传来吴争的声音,“徐阁老不是汉明朝的忠臣……但,朕认可,徐阁老是民族之英雄!民族英雄,不以朝代更迭而改变,当永垂不朽!”
  
第2351章
定都之争(三十六)
  皇帝不承认徐孚远是汉明朝的忠臣,但认可徐孚远是民族英雄,确实已经给了徐孚远最稳妥的体面,而这份体面,名副其实!
  因为徐孚远自认即将要去做的事,是为了天下汉人。
  徐孚远听完,身子剧烈地颤抖起来,他突然转身,长揖至地,哽咽道:“谢陛下为臣之身后名盖棺定论……如此,臣可安心,去了!”
  吴争背过身去,“徐阁老放心,朕绝不牵连徐阁老家人,不牵连任何涉案者家人!”
  徐孚远直起身,转身拱手,蒙脸垂泪踉跄出宫。
  ……
  次日。
  惊天之变。
  吏部侍郎张岱、礼部侍郎谈迁、户部左侍郎张有誉及以下一百七十多京官,死了。
  或悬梁、或投井、或吞丹,亦或者是——暴毙。
  古怪的是,皆有留下遗书。
  遗书中陈述了自己所犯的罪过。
  然而,内阁没有出声,宫中也没有出声。
  一时间,全城风声鹤唳、人人自危。
  再次日。
  吏部尚书徐孚远突然服毒自尽。
  一样留下遗书,将操控应天、杭州二府交易所,挑动松江府地价、商会股价的来龙去脉,一一陈述的一清二楚,遗书中列出江南涉案世家、士人、商贾等共三百十一人。
  当天晚上,宫中终于传出皇帝的声音,勒令将一应人等绳之于法,责令内阁首辅冒襄限期结案。
  于是,应天府缇骑四出。
  ……
  “陛下必须要这样吗……?”
  已经被皇帝赐婚的长公主,不无哀怨地责问着吴争。
  按理说,长公主被赐婚就须搬出宫城,但由于沈致远被派往北方率军参战,婚礼被安排在凯旋之后,是以朱辰妤依旧留在宫中。
  京城的震动,让朱辰妤感到心酸和痛苦。
  因为,这一轮中被清洗的基本上都是建兴朝旧臣,自然,京城中一部分涉案的原本被供养起来的朱姓宗室,也在被清洗之列。
  这让朱辰妤有了唇亡齿寒之悲,她闯入武英殿找吴争了。
  可一入殿,朱辰妤就发现武英殿变得面目全非了,一张巨大的环形桌案,一圈高背的椅子……唯有不变的是,武英殿中的殿柱和皇帝歇息的床榻。
  惊讶的朱辰妤,看着此时正半躺在床榻上的吴争,“陛下必须要这样吗……?”
  边上侍候皇帝的内侍,迅速上前挡在朱辰妤面前,刚要开口阻拦,吴争闻声睁开了眼睛。
  “让长公主进来吧……你们先退下!”
  内侍躬身齐退,并虚掩了殿门。
  吴争冲朱辰妤招了招手,“小妹来了……自己找个地方坐吧!”
  “哥哥,我听闻有不少宗室中人……死了?”
  吴争沉默着,等朱辰妤坐下,这才开口道,“朕也听闻了……据报,皆是自尽!”
  “哥哥不必哄我……哥哥之前可是答应过我,善待宗室的!”
  吴争平静说道:“朕没有下旨……也没有亏待前朝宗室啊!”
  “可……!”
  吴争抬手阻止道:“我知道你要说什么……不管是谁,犯了法就得按律处置!”
  “难道……就不能相安无事吗……哥哥也可以将他们送去陈钱山岛上……如此,天下人皆会称颂哥哥仁义!”
  “你是想要哥哥赦免这些谋反之人吗?”
  朱辰妤一愣,哽咽道,“可我的身上终究是流着朱氏的血……!”
  吴争沉默了一会,“小妹啊,你应该知道……欲要大治必先大乱的道理,而这大乱,指得就是将既得利益者铲除……明太祖立国时,宗室才数十人,可至崇祯朝时,宗室近远支人数已经高达近百万人……这些人不事生产,却享受着百倍、甚至千倍于民众的优待,朝廷岁入的七成就耗费在供养宗室上了,怎么去富国强兵?”
  说到这,吴争慢慢支起身来,将脸凑近朱辰妤,“朕原本确实想着耗费适量钱财,将这些前朝宗室供养起来,也算是还了大长公主的情……可惜,人无伤虎意,虎有伤人心哪,这三年中,几次叛乱,哪次背后没有各地宗室中人参与?朕没时间将精力牵制于他们身上,所以,朕只能将他们清除!”
  朱辰妤流泪,双手捧着吴争的膝盖,轻晃着恳求道,“求哥哥法外开恩……能多留一人也好……!”
  吴争轻轻抚摸着朱辰妤的秀发道:“小妹啊,众你成为汉明朝长公主那一日起,你应该清楚你的立场……哥哥只能答应你,不牵涉宗室无辜之人!”
  ……
  一时间,很多人死了。
  短短几天功夫,从应天府至宁波府,死的、被抓的多了去了。
  有些县衙,没有了官,仅几个吏员在主持日常。
  而更多的是,各府县原本可以只手遮天的世家、豪门及各地绅纨,在这场暴风骤雨中,被打击得七零八落、溃不成军,已经很难再成气候了。
  七天之后,莫辰博悄悄北上应天府,一入城就被召进宫中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800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