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80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801/1807

  “臣叩见陛下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  吴争挥了手道:“清儿和孩子……都还好吧?”
  “回陛下,母子平安……对了,清儿给皇子取了名,单名纪!”
  “吴纪……吴纪。”吴争重复念叨了两句,“名字不错!”
  “清儿私自取名,还望陛下不罪!”
  “无罪!”吴争摇摇头道,“杭州府差事,办得怎样了?”
  莫辰博连忙从胸口摸出一道折子,双手呈上。
  吴争接过,却未打开看,“你简单给朕讲讲。”
  “臣遵旨!”莫辰博稍一斟酌,禀道,“杭州府叛乱被平定之后,次日臣就与秀水县尉徐三,率民团和府兵,按图索骥抓捕全城涉案之人,同时查抄宅邸……所得财物清单,尽在陛下手中的折子里!”
  吴争打量了手中折子一眼,慢慢放在手边几上。
  “贞义夫人无恙吧?”
  “贞义夫人安全,暂时主持杭州府府衙事宜。”
  吴争点点头,“莫辰博,你此次立下大功……朕欲让你辅佐清儿,掌控江南商会,你可愿意?”
  莫辰博一愣,随即大喜,“皇恩浩荡……臣……臣叩谢陛下隆恩!”
  
第2352章
定都之争(三十七)
  吴争摇摇手道:“先不忙着谢恩……这些年,莫家对朕的支持,朕从未忘记,莫家对国家的功劳,朕也没忘记……朕原本想与莫老有始有终,可惜……!”
  莫辰博不敢接话,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。
  只有莫辰博心里清楚,他爹帮助皇帝,从始至终,就是一桩生意、投资,如果非要牵扯到什么大义,那也无非是锦上添花罢了。
  如果莫执念最后没有谋反,那么,可能真能象皇帝所说的,有始有终,可这,已经只是事后嗟叹罢了。
  吴争继续道:“你可知道,朕为何追究了你父亲和你的五个兄弟,却没有追究你和莫家全族吗?”
  莫辰博哪敢接话,只是呐呐不知所云。
  当然,吴争也没有真想从莫辰博口中得到因噎废食的期许。
  吴争自答道:“江南莫家,根深叶茂,九年前,仅近支就有三百余户,各个行业皆有莫家参与,而经过这些年,莫家近远支人口已经超过三万之数,莫家的商贸势力已经遍布全国,拥有河船万艘、八百石海船千艘,商号数量更是远远超过万家……!”
  莫辰博听着,双腿开始打摆,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,莫家这么大的势力,做为皇帝岂能不忌惮,何况是父亲最后确实有了谋逆的事实,那么,今日自己一口答应皇帝,要辅佐女儿接掌江南商会,会不会让皇帝疑心自己有野心?
  这个念头,令莫辰博心中突然涌出一种恐惧。
  吴争继续道:“朕无意去剥夺莫家的产业,但这样一股庞大的势力,游离于朝廷的监控之外,确实于国于民是极为不妥的,所以,朕的意思其实很简单……莫辰博,你可愿代朕管理,并管束莫家?”
  莫辰博听闻吴争这话,福至心灵,赶紧跪下叩拜道:“皇恩浩荡……臣愿意,臣叩谢陛下隆恩!”
  吴争起身,双手搀扶莫辰博起身,微笑道:“很好……有莫叔这句话,朕就放心了……莫叔请起!”
  瞬间从地狱到天堂的莫辰博,此时眼泪都快出来了,他呐呐道,“陛下不可称臣为莫叔……臣不万万敢当!”
  吴争拉着莫辰博的手,引其在椅子上坐下,“这九年间,莫老至少有七年,确实是兢兢业业地在替朕办差,平心而论,朕不能拿最后两年的过,掩去莫老前七年的功……莫叔啊,莫老之死,你可不要怪朕哪!”
  莫辰博赶紧道:“臣不怪陛下……父亲谋逆,证据确凿,臣也涉足其中……为人子者,不言长者之过……陛下能不追究牵连上莫家,臣已经感恩陛下宽仁了,又怎会怪陛下呢?!”
  吴争满意地点点头,“明日臣会下诏,册封莫叔为海宁伯……而江南商会联席会议,朕会安排股东推举莫叔为商会会长……莫叔可还有不明白之事?”
  莫辰博稍一思忖,躬身道:“臣明白陛下意思……臣会全力辅佐清儿,替陛下管好江南商会,替陛下管好莫家阖族!”
  吴争笑了,莫辰博确实是个聪明人,他之所以一直不显山露水,实在是莫执念太厉害了,莫辰博根本没有机会冒出尖来。
  “好了,朕的话说完了,莫叔可以回了!”
  莫辰博犹豫了一下,抬头问道:“……臣有一事……不知当问不当问?”
  “问吧。”
  “陛下,清儿和皇子流落于民间……总是不妥,陛下是否……?”
  吴争抬手打断,平静地道:“莫叔啊,莫家毕竟有罪在身!”
  莫辰博赶紧应道,“臣明白……臣明白了,臣告退!”
  出了殿门的莫辰博抹了把额头冷汗,其实他确实明白了,皇帝不会迎清儿和皇子入宫了,至少很长一段时间,都不会迎清儿和皇子入宫。
  原因有三,一是莫家虽然没有牵连进莫执念的谋逆案,但皇帝也没有下旨赦免。
  二是顶着谋逆嫌疑的莫氏如果进宫晋封皇妃,母凭子贵,很可能引发臣民物议,同时,皇帝还会更忌惮莫家势力的无序扩张,国戚之患,皇帝显然是最忌讳的。
  三是莫家势力太大,经过这九年莫执念的苦心经营,实力已经膨胀到令人忌惮的地步,皇帝虽然剔除了莫家豢养的死士,但显然还没有头绪对遍布天下的莫家势力进行定向清除,这才有了自己海宁伯的爵位和江南商会会长的职位,当然,莫辰博同样清楚,皇帝对自己的信任有限,真正的商会会长,是自己的女儿莫亦清,而自己,只是对外的一个傀儡。
  但对此结果,莫辰博已经很满意了。
  此次进京面圣,莫辰博虽然猜到,凭着女儿和外孙的关系,自己性命应该无虞,但莫家大而不倒的实力,确实是悬在头上的一柄剑,随时会引发不可测的危险。
  如今,不但性命无虞,还得到了伯爵的爵位,莫辰博已经很满意了。
  ……
  三天之后。
  皇帝颁下定都诏书,定都松江府,改松江府为中京。
  这道诏书,确实惊瞎了世人的眼睛。
  因为在诏书颁布之前,松江地价已经被打压至二百六十两每亩,甚至还有急跌的趋势。
  这个价格,甚至还稍有不及杭州城中的地价。
  可诏书一出,次日,松江府地价迅速窜升至六百两以上。
  然而,这时世人才发现,在买空了市面上不足三千亩的地契、房契之后,已经再也找不到可买的土地了。
  而此时,只有少数朝臣,才明白松江府的土地去哪了。
  譬如刚刚从顺天府回来的户部尚书马士英,此时正坐在皇帝面前,捂着嘴偷乐呢!
  ……
  “陛下高明啊!”
  马士英这次倒不是拍马屁,而是真心实意地佩服皇帝。
  前后才过了一个多月,横在迁都面前最大的障碍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  甚至于随带着搂草打兔子,将建兴朝旧臣的结党收拾了大半。
  如此一来,许多朝臣、京官的位置要补缺,就须由大将军府旧臣,和原永历旧臣中递进了。
  
第2353章
定都松江府
  那么,大将军府旧臣自然是唯皇帝之命是从的,而刚刚不远千里而来的原永历旧臣,有建兴朝旧臣的前车之鉴,又怎敢对皇帝的命令横加置喙呢?
  还有,被收拾得元气大伤的江南商贾,已经根本聚集不起实力,再次染指松江府土地,就算有,那也是小打小闹,根本形成不了什么气候了。
  随着吴争的登基,前明宗室实际已经名存实亡,他们的影响力日渐衰微,经此一役,更是寡妇死儿子——没啥指望了。
  如此一来,整个朝堂,便再无可以抗衡皇权的相权势力了。
  这对于马士英这样,皇帝的近臣、嫡系、心腹而言,等于是打开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上升通道。
  马士英怎会不欣喜若狂?
  吴争对马士英的奉承并不感冒,只是淡淡问道,“如今国库不缺银子了吧?”
  马士英乐不可止地答道,“由商学院所派二千学子,点验各府县抄没所得,经户部勘验,入库银八千三百五十余万两,金一千六百七十余万两,尚不计珍宝字画等……!”
  吴争听完发出一声嗟叹,“民间……可有引发舆情?”
  马士英一愣,忙道:“陛下放心,民间坊间并无暴发舆情……陛下之前三次分散商会股份,并一一将持股者登记造册,虽然此次商会股份经历急跌猛涨,但真正涉足其中的寻常百姓并不多……!”
  说到这,马士英看了一眼吴争的脸色,见吴争并无异状,继续道,“……而此次松江……不,中京地价风波,寻常百姓更无能力参与,自然也就没有得失……就算有些许舆情,那也是在利益受损的世家豪门之间,陛下不必为此……自责!”
  “可朕心里……终究是感觉到一些愧疚!”吴争仰头吁了口气,“朕确实是当了一回强盗啊!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801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