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8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85/1807

  没错,不北伐也是死路一条,一种是坐死、躺死,另一种是站死、拼死。
  吴争选择了后者。
  王之仁拍拍吴争的肩膀道:“好!无论成败,本公助你一臂之力。”
  “谢兴国公!”吴争郑重向王之仁一揖。
  ……
  与王之仁分别之后,吴争欲往码头回杭州。
  这时,背后传来张煌言的声音,“临安伯,且留步。”
  吴争转身,见张煌言领着一个半老头朝自己而来。
  “吴争,我为你引见一人。”
  看着张煌言郑重的样子,吴争打量了一下他身边的人。
  看官服是个三品官。
  “吴争,这位是兵部右侍郎兼户部左侍郎沈廷扬沈大人。”
  “见过临安伯。”
  吴争疑惑地回礼,“沈大人有礼。”
  张煌言向吴争解释道:“你可别小看了沈大人,崇祯十二年,沈大人时任中书舍人,向崇祯帝上呈,请倡先小试海运疏,建议恢复前朝开创的海上漕运,并将《海运书》五卷和《海运图》献上。上命沈大人造海舟试之。沈大人乘二舟,载米数百石,次年六月朔由淮安出海,望日抵天津。行程不到一旬。上喜,加孙大人为户部郎中。后由史阁部保荐为光禄寺少卿,又升太仆寺正卿兼户部事。”
  “哦,原来如此,吴争失敬,失敬了,还望沈大人莫见怪。”
  吴争心中一动,这是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功夫啊。
  莫执念建议设立市舶司,加征关税,重启通番事宜,吴争正愁着要这么个人来平衡莫执念的权力。
  可问题是,这可是个老江湖,历经前后三朝,是自己这个小年青能驾驭得了的吗?
  很显然,张煌言和沈廷扬不是为此事而来,他们自然不知道对沈廷扬垂涎欲滴的心情。
  张煌言道:“吴争,今日我领沈大人前来见你,是有重要之事。”
  说到这,张煌言左右一顾道:“此地非说话之所,要不去我家坐坐?”
  吴争点头应好。
  于是三人向城东而去。
  吴争与张煌言意气相投,布衣论交。
  这还是第一次去张煌言宅。
  绍兴临江多河,房子大都建在河边,一来洗涮方便,二来交通方便,时以乌蓬船为交通工具。
  吴争三人就这么来到了张煌言的宅子。
  如果说张中维的尚书府,是简约了些。
  那么,如今吴争看到的朝廷堂堂左佥都御史的宅子,那就可以称得上寒酸了。
  这就是一户普通民宅,一个不高的台门,一条石凿门槛,划出了内外。
  一间不大的瓦房,加上右侧一间茅草厢房,构成了张煌言的御史府。
  进入张家,一个粗布蓝裳围着围裙的女子迎上前来。
  吴争以为是张煌言所雇佣的女仆。
  但当开口时,吴争才明白自己错了,错得离谱。
  “夫君,这二位是。”
  吴争这才明白,面前这个女子,竟是左佥都御史的夫人。
  左佥都御史,那是正经的正四品官职啊。
  张煌言还兼着绍兴府一卫指挥使的职务。
  看着一眼就望到头的小院,吴争眼中有些酸,心中有些痛。
  不应该是这样的,对吧?
  张煌言介绍道:“这是拙荆董氏。”
  “吴争见过嫂嫂。”吴争郑重向女子见礼,不是因为尊重,而是因为如果不这样,吴争怕自己眼中的那一滴泪,会不受控制的当众滴下来。
  董氏很大方,右手轻引道:“叔叔不必见外,二位请里面坐吧。”
  张煌言笑嗔道:“夫人,你也真敢受他一礼,你可知道他是谁?”
  
第204章
松江提督吴胜兆有意反正
  董氏瞪大了眼睛,张大嘴巴看着张煌言。
  张煌言呵呵笑着解释道:“他可是如今绍兴、杭州、嘉兴三府,炽手可热的临安伯,你也敢生受他的礼?”
  董氏赶紧向吴争福身道:“伯爷海涵,恕妾身无礼了。”
  吴争这时已经回复心情,笑着骂张煌言道:“哪有嫂嫂与叔叔见礼的,莫非你玄著不当我是兄弟?”
  张煌言这才对董氏笑道:“我与夫人开个玩笑,夫人不必因此慌张。”
  有此一闹,三人这才嘻笑着入了正堂。
  这说是正堂,三人进去就显得太小了。
  好在董氏手勤,隔着正堂门槛递进三碗茶水来。
  倒不是因男女有别,而是这正堂再也挤不进第四人。
  唱口茶水之后,张煌言切入了正题。
  “吴争,此事关系重大,清廷委派的松江提督吴胜兆有意反正,已与南边隆武朝和我朝联络。隆武朝联络的是肃虏伯、舟山总兵黄斌卿,据说隆武朝答应给吴胜兆定吴伯、平江大将军的封号。我朝联络的张名振、沈大人还有我,张名振如今在台州任石浦游击,不便前来。虽说松江府离绍兴府更近,近水楼台先得月,可我朝如果不拿出一个让吴胜兆满意的官爵来,恐怕他会投靠南边。”
  吴争大概听明白了,清廷任命的松江提督吴胜兆想归降了。
  如今正在待价而沽。
  “玄著兄,这吴胜兆人品如何?”
  “这……还得由沈大人来说,是沈大人首先与吴胜兆联络上的。”
  吴争看向沈廷扬。
  沈廷扬道:“我是崇明人,与吴胜兆其实也不熟,他要反正,自然是从他麾下义军归降者那探听,有人告诉他了陈子龙的住址,于是陈子龙派人找上了我。”
  “陈子龙?”
  张煌言解释道:“这陈子龙声望极大,人称卧子先生。这陈子龙可不是一般人物,弘光朝灭亡,鲁王初临绍兴府监国时,就慕名欲征其为兵部尚书,可陈子龙不应,接受了隆武朝的册封,为兵部左侍郎、左都御史。但没有前往福建就任,而是留在了松江,监临、参谋太湖义师吴易所部,招揽当地义士反清。”
  “哦,那陈子龙可有说起吴胜兆的人品事迹?”吴争对陈子龙没有什么印象,选择性地忽视了,直接问起吴胜兆来,因为在吴争看来,人品心性决定了以什么官爵去争取合适。
  沈廷扬道:“据卧子先生说,吴胜兆原是辽东武将,清军入关时降了清军,后随多铎南下,去年多铎率兵离开苏州时,吴胜兆被任命为苏松常镇提督,驻守苏州。当时清军刚占领苏州等地,多铎带兵一离开,太湖一带的义军就开始进攻邻近各县,今年正月,义军攻克吴江县,杀了县令,县丞等官吏吓得仓皇而逃。吴胜兆得悉后,率军杀向吴江县,不想听闻他来了,义军早已逃之夭夭。吴胜兆白跑一趟,很是沮丧,为了安抚部下,他让暗示部下可能在城里自由活动一下,部下心领神会,大肆劫掠之后离开。清闽浙总督张存仁得知,上书参劾了他一本。清廷迅速回复,罚俸半年!”
  吴争听得想笑,这种处理还叫处理?
  罚俸半年,多少钱?
  在城里劫掠一番多少钱?
  可让吴争没想到的是沈廷扬接下来的话。
  “吴胜兆得知被罚之后,大为光火,大骂说,清军动不动就屠城杀人,在地方上烧杀抢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,可曾听说过有谁被罚俸?他纵兵抢劫一次,竟然被罚俸半年,这天底下还有没有道理?至此,吴胜兆开始对清廷怀有怨恨。”
  “之后,吴胜兆的同僚、与他一同驻守苏州的江宁巡抚土国宝落井下石,又向洪承畴告状,说吴胜兆招降了不少起义军,意图谋反。洪承畴下令吴胜兆离开苏州,驻守松江府。吴胜兆怒气冲冲的离开了有人间天堂之称的繁盛之地苏州,到了松江府驻守,不愤之下便动起反正的念头。”
  吴争算是听明白了,这就是个典型的土匪山大王。
  俗话所说的有奶便是娘,说得就是这种人。
  说难听点,吴争对这种人是一点兴趣都没有。
  但如今毕竟是大敌当前,少一个敌人等于多一份胜算。
  “他手下有多少人?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85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