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9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92/1807

  洪承畴色沮气夺,无辞以对。
  之后,夏完淳就义于南京西市,所谓罪名归纳为“通海寇为外援,结湖泖为内应,秘具条陈奏疏,列荐文武官衔”。
  死前,夏完淳留有狱中上母书,每每读之,皆有泪出。
  夏完淳只留下妻子钱秦篆、女儿和遗腹子,可惜遗腹子出世后便夭折,从此夏家绝嗣。
  对于这样一位英雄站在自己的面前,吴争有那么一瞬间失控了。
  他上前拥抱着夏完淳,久久不肯撒手。
  以至于钱肃典不得不在夏完淳眼神的恳求示意下,强行将吴争的手扳开。
  也因有过这次,从此夏完淳有了不近吴争三尺之内的习惯。
  当然,这是后话。
  其实吴争当时也醒悟到自己的失控,只是骤然放开,反而无法掩饰自己的无状。
  后来钱肃典前来扳开自己,倒是给了吴争一个台阶下。
  “本官心中激动啊,嘉兴城光复全赖夏公子的功劳。由此,等于为杭州府平添了一道屏障,夏公子功在社稷啊。”
  吴争不吝美言夸赞,实际上是为了掩饰失态和解释自己为何失态。
  这,在场人都清楚,可没有会去点破。
  夏完淳正式躬身见礼道:“学生原大明福建长乐县令、吏部考功司主事夏讳上允下彝子夏完淳见过临安伯、指挥使、昭勇将军。”
  吴争连忙道:“不必多礼,听闻令尊殉国,朝廷自监国殿下至文武官员,皆肝肠寸断,此次本官前来,监国殿下特意谕令,追封夏公允彝为诚义伯,谥忠节。”
  夏完淳涕泪交流,拜倒在地,“学生替先父敬谢朝廷恩典、敬谢监国殿下恩典、敬谢临安伯。”
  吴争眼眶一酸,再道:“奉监国殿下谕令,论功授夏完淳为中书舍人,择日赴绍兴府就任。”
  夏完淳已经哽咽地说不话来了。
  钱肃典等人将夏完淳扶起坐下。
  大概一柱香的时间,夏完淳渐渐平复下来,他起身道:“请临安伯转禀监国殿下,臣惶恐,欲从军为父报仇、为国复仇,朝廷一职,恳请殿下酌情挂起,待有一日,光复江南之时,臣再赴绍兴向殿下请罪。”
  吴争道:“殿下也是顾及夏家一门忠烈,你那是独子,不想令这世间忠义之家绝嗣,这是何等不幸啊,还望你领会殿下一片心意。”
  夏完淳坚定地说道:“父仇不报,不当人子,国仇不灭,何为人臣?请临安伯转禀监国殿下,夏完淳无惧生死,就算死,亦为人杰。”
  吴争强忍着胸口的血气翻腾道,“也罢,既然如此,你便在本官麾下任个参军吧。”
  夏完淳推却道:“望大人体恤,请准完淳在大人麾下独领一军。”
  吴争是好意,带夏完淳在自己身边,总安全些,说实话,从得知夏完淳与钱肃典赚取嘉兴城的那一刻,吴争就发誓,不让这少年英雄再含恨九泉。
  让他活着,好好活着。
  可如今看见夏完淳意志坚决,吴争不仅有些迟疑起来。
  这时钱肃典上前道:“大人,这投效的义军中大部分人都是冲着夏完淳和他父亲的名头来的,这军还是由夏完淳统帅比较稳妥。”
  吴争想了想道:“如此也罢,那就授你杭州卫副指挥使之职,兼领……义军叫什么来着?”
  夏完淳道:“我部为先帝、为先父戴孝,故名白巾军。”
  “好。那就授你杭州卫副指挥使之职,兼领白巾军都督一职。”
  “谢大人。”
  吴争扫向众人。
  夏完淳直起身,为吴争引见道:“此乃前弘光朝忠义伯吴易。”
  吴争看去,一个身材颀长、书生模样的中年人向自己拱手一礼道:“见过临安伯。”
  吴争拱手还礼道:“忠义伯有礼。”
  二人说是同为伯爵,可身份却大有不同,一个是前朝的伯爵,另一个是现今伯爵。
  自然有着天壤之别。
  所以,礼是一回事,重要性是另一回事。
  好在吴易也没有自恃伯爵身份,主动向吴争介绍起自己道:“我是崇祯十六年进士,福王在位时,我往扬州投靠史阁部,得史阁部授职方主事、监军。去年初,奉命赴江南筹集粮草,可未等返回扬州已失,我只好率船队开赴吴江,不想吴江亦失。只能前往太湖扎营,之后与同邑举人孙兆奎,诸生沈自駉组建白巾党揭竿抗清。后潞王监国,受封忠义伯。”
  吴争点点头道:“忠义伯名至实归,吴争佩服。”
  
第213章
朱以海心中的暗疼
  吴易向吴争问道:“听闻临安伯此次讨伐松江府大捷,敢问吴胜兆这狗贼何在?”
  吴争闻听一愣,“忠义伯与吴胜兆有仇?”
  “仇深似海,不共戴天!”吴易咬牙切齿地说道,“我等在起义之后,屯兵长白荡,出没太湖、三泖间。约三个月后,时任清廷苏松都督的吴贼,率大军来攻,我等寡不敌众,死伤无数,家父、妻女皆溺死于湖中,吴家仅我一人幸存,若非钱大人和夏公子攻占嘉兴城,吴贼定会再次出兵围剿我等。临安伯,若吴贼在你手中,请将此獠交于我手,我定当将他千刀万剐,以慰我吴家数口在天之灵。”
  吴争张口结舌起来,这事闹得,世界怎么就这么小?
  想了想,吴争斟酌道:“忠义伯或许不知,此次我攻松江城,其实是奉朝廷之命,招降吴胜兆,而吴胜兆确有拨乱反正之心,也确实归顺了我朝,如今正奉本官之命,率军攻苏州东。”
  这下连吴易也愣住了,血海深仇突然变成了同僚,还一起进攻苏州城,依为腹背,这世事也太捉弄人了吧?
  吴易突然间暴发了,“血海深仇、不共戴天,我吴家一门十余条命,就这么算了,啊?啊?……啊?”
  吴易一个个地冲着众人问过来。
  所有人都沉默着,谁也组织不起任何理由去宽慰这个伤痛之人。
  吴争也沉默着,不是他要为吴胜兆出头,而是这确实是个难题,吴争没有能力为此去做任何事。
  吴争只能上前,紧紧地揽住吴易,不顾他的挣扎,轻轻地拍着他的背。
  在这一刻,所有人的心都在痛,这世道……怎么了?
  可吴争是真没有想到,他的这一无奈举动,证实了夏完淳心中的猜测,坚定了夏完淳的心意,于是此生,夏完淳不敢近吴争三尺之内。
  经过安抚的吴易慢慢平静了,但眼中所流露的伤痛,依旧深邃。
  众人都明白,这种痛,会持续很长的时间,甚至此生都无法磨灭。
  但战事紧急,谁也不敢想,此时逼反吴胜兆,会给进攻苏州带来多大的变故。
  甚至可能成为失败的转折。
  之后,吴争还会见了白巾军其余的将领,譬如象吴易提到的孙兆奎、沈自駉等人,并给他们一一授了官职,虽然他们实际上已经担任了相应职务,但来自于朝廷的封皇家马德里,让他们名至实归,心中欣慰。
  商议了次日的攻城计划之后,将领们散去。
  吴争留下了夏完淳、钱肃典和吴易三人。
  “忠义伯,我对此事……只能说抱歉,如果在与吴胜兆会谈之前知晓此事,我定会挥师直接攻取松江城,而事实上,我也做了攻城准备,集结了所有的火炮。可如今,吴胜兆已经率军攻向苏州东,这个时候追究他之前的罪过,不仅仅我会毁诺失信于人,而且是朝廷的声誉会受影响,更会牵累此次北伐……还望忠义伯……见谅。”
  吴易抬头看着吴争道:“我没有怪罪临安伯的意思,但在我看来,吴贼善变,恐会生出变故。”
  吴争挑挑眉毛道:“如果真如忠义伯顾虑的那样,吴争发誓,任他逃往天涯海角,都必将其千刀万剐。”
  都说恨极狰狞,吴争的脸色在这一刻是真的狰狞。
  吴易也为之色动道:“我……虽说与吴贼不共戴天,可同样希望他能……信守承诺。”
  吴争怔怔地看了吴易很久,起身郑重向吴易一揖,“谢谢!”
  吴易先是一愣,随即起身还礼道:“份内之事,不当临安伯大礼。”
  夏完淳赶紧道:“二位伯爷,如今可是大好的反攻时机,明军兵强马壮,苏州城指日可下,你我同心协力,一举平定南京,如此,天下义士皆会蜂涌而至……”
  话说到这,夏完淳一脸地陶醉。
  少年人,总是这么壮怀激烈,容易兴奋。
  吴争亦然,吴易沉默了。
  三人寒喧一会之后,吴争问夏完淳道:“义军如今士气如何?”
  夏完淳兴奋道:“听闻松江府光复,自然是士气大振。哦……对了,被忠义伯之前……我还忘了问大人,可有在嘉兴府见到我先生?”
  吴争问道:“令先生是……?”
  钱肃典解释道:“大人,夏副指挥使的先生是卧子先生陈子龙。被隆武朝授兵部左侍郎、左都御史……鲁王殿下监国时,也曾授兵部尚书,节制七省军漕之职。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92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