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199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99/1807

  可这里撤退,恐怕没那么容易。
  明军士兵被压着打了大半天,这个时候压力骤然一轻,本能地选择追击。
  清军举步维艰,每退一丈,都会留下无数的尸身。
  等退出闾门时,所剩已经不足五千人。
  吴争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城中各路明军的掌控,这个时候,已经没有命令、没有指挥,完全是各自为战,自由发挥。
  但每路明军的表现,都完全符合吴争的构想,甚至比吴争指挥都完美。
  当几路明军追击至闾门会师时,终于力竭。
  其实,准确地来说,在清军撤退前,明军都已经力竭,从南向东的追击,完全是凭着一时的血气支撑,而当清军撤出城门时,就算有心追击,也已是不能。
  胜利了!
  但没有人欢呼,所有士兵都喘息着软倒在地上,靠着城墙,甚至连眼皮都抬不起。
  吴争与池二憨、夏完淳、钱翘恭等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。
  这个时候,恐怕再无人去管身份、地位、主从。
  吴胜兆很郁闷,等攻进城后,他才霍然发现,一切并不是他所想象的。
  没有他,恐怕明军已经溃败,甚至全军覆没。
  站在吴争等人身边,他就象是个异类。
  没有人去理睬他,甚至不看他一眼。
  吴胜兆不甘心,他挤进人群,拼命地晃着吴争的胳膊,大声道:“临安伯,这下我的爵位没有异议了吧?我的赏赐是不是该升升了?”
  所有人都渐渐平静下来,古怪地看着吴胜兆。
  吴争强繃着脸问道:“为何拖着不进攻?”
  “这……你也没说什么时候改动进攻啊?”吴胜兆强辨道。
  吴争瞪了他,终于软了语气道:“好,记你首功。”
  “那爵位和赏赐?”
  “伯爵、赏十万两。”
  “啊?”吴胜兆惊喜,瞪大了眼睛,“此话当真?”
  “本官言出必行!”吴争点点头道,“当然,如果你能现在率兵追击洪承畴残部,或许我还能向朝廷为你请功,晋升候爵。”
  瞧瞧,一个伯爵许诺出一个候爵,竟连大气都不喘一声,这在正常年代,恐怕会有人质疑吴争的脑子是不是有病。
  可现在,没有人去质疑吴争,他们觉得很正常,绍兴府朝廷最强的军队就掌握吴争手中,现任监国是吴争倡议拥立,对于他们而言,吴争就是那个曹孟德。
  “你放心去追,我明日一早,便率兵尾随。”
  吴胜兆瞪着牛眼,看了吴争许久,然后转身拔腿而去。
  看着他背影渐渐消失在视野,吴争转向吴易道:“抱歉,我只能如此。”
  吴易抬头望天,悠悠说道:“我什么都没听见。但我……依旧与他不共戴天。”
  宜将剩勇追余寇。
  这句话的道理,其实与趁他病要他命的意思如出一辙。
  吴争对这句话的了解,来自于毛爷爷。
  所以,哪怕己部伤亡惨重,哪怕将士人马疲惫,在修整了一个晚上之后,吴争强硬地下令,全军追击!
  让吴争心里欣慰的是,从上至下,哪怕是吴胜兆和吴易两个互视为仇之人,都服从了这个有些强人所难的命令。
  军心可用!
  
第221章
洪承畴反击,吴胜兆被击溃
  次日凌晨,大军出闾门,向常州方向急速挺进。
  当天傍晚,吴争率部至无锡。
  无锡已经光复,被吴胜兆光复。
  事实上,无锡城没有任何战斗。
  因为城中早已没有清军一兵一卒。
  吴争原本想在无锡城中修整一晚的,可就是这一晚,又是一个转折点产生了。
  绍兴府急令,令吴争率部回援,清军正在进攻奉化。
  奉化在宁波与上虞之间,奉化一失,上虞危急。
  亲人都在吴庄,吴争怎能不闻之动容?
  这就为难了,如今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,趁着洪承畴新败,一路追击至应天府,说不定真能一战而下。
  还有,兴国公王之仁的水师已至三叉浦,如果自己撤兵,那么水师也不得不撤退,这样就有可能将吴胜兆部置于险境,成为一支孤军。
  可如果不回援,一旦清军占领奉化,上虞就首当其冲。
  很显然,奉化根本挡不住多铎大军。
  “全军骑兵留下,钱翘恭、钱肃典,你们随我追击。其余人,池二憨、厉如海你们率一万人回援绍兴府,夏完淳,你率己部回防苏州府。”吴争迅速作出决定,做出这样的决定,其实已经放弃了应天府,因为仅靠吴胜兆部和一支骑兵,对应天府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。
  厉如海道:“大人,如今全军骑兵不足五千人,以此兵力追击洪承畴,太过危险。要不……?”
  吴争摇摇头道:“恐怕来不及了,奉化一失,至上虞最多两天,而从无锡回援,至少也需要两三日,再拖延一刻,上虞就危险一分,听我命令,立即出发回援。”
  厉如海道:“大人可有地想过,就算能守住绍兴府,恐怕也会陷入清军包围,但如果占领常州,应天府就在眼前,一得一失,利弊显而易见,望大人三思。”
  这话引得钱翘恭、钱肃典同时愤怒。
  钱肃典道:“绍兴府危急,我等身为人臣,岂能闻听监国有难而不救?你是置临安伯于不义!”
  厉如海争辩道:“我没有说不救绍兴府,只是与救绍兴府相比,攻占应天府更重要,哪怕现在监国在此,也会做出这个决定。与光复应天府相比,区区绍兴府……算得了什么?”
 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吴争身上。
  吴争很清楚厉如海的意思,确实,光复应天府的意义很大。
  无论从政治意义还是战略意义。
  攻下应天府,能让自己在明臣、明人心中的地位,有长足的提升。
  在军事上,占领应天府更是可以凭借长江天险,与清廷南北抗衡。
  从利益上而言,确实应该继续率军追击。
  可吴争更明白,如果不回援绍兴,就会令绍兴府沦陷,置自己的亲人于险境。
  完全可以想像,占领上虞之后,多铎会如何搜捕自己的家人。
  想到此处,吴争厉声道:“本官心意已决,厉如海,按本官命令行事。”
  厉如海应道:“属下遵命!”
  池二憨道:“少爷,让我留下吧?小安子不在,我不能也离开少爷。”
  吴争沉声道:“吴庄更需要你,你路过松江府时,派人传令宋安,令他立即率松江驻军,至无锡接应我等。”
  池二憨见吴争语气坚决,应道:“是!少爷保重。”
  ……
  当天夜里,大军迅速向苏州折返。
  次日凌晨,吴争率四千多骑兵继续向常州追击。
  说是追击,其实无非是想接应出吴胜兆部。
  可出发仅半个时辰,骑兵前锋就遇到了溃退的吴胜兆部。
  吴争一问才知,原来洪承畴苏醒之后,立即派人向应天府传信,应天府随即派出一支援兵,与洪承畴部在常州会师。
  由此对追击的吴胜兆部发起了反击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99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