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20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205/1807

  可洪承畴没有想到的是,吴胜兆的追兵被轻易击溃,而吴争部并没有紧随。
  这让洪承畴醒悟到明军的兵力不足,正好应天府援兵至,于是,一场反击开始了。
  更让洪承畴无法预料的是,吴争竟以寡击众,在高桥附近,以不到一天的时间,几乎全歼了一万多追兵。
  而这时,奉命前往屠城的土国宝才到达江阴两天,这两天,也就是数十个百姓从江阴赶到无锡城外官道,向吴争求救的时间。
  这两天中,土匪出身的土国宝没有按洪承畴的命令立即屠城,而是先在城中搜刮了一番。
  直到再也榨不出油水来,土国宝才令江阴知县协助屠杀。
  奈何刘知县虽然是清廷委任,可毕竟是读书人、汉人,这种天人共愤的事,自然明白做不得,于是拒绝了土国宝的命令。
  恼羞成怒的土国宝下令杀死了刘知县,于是一场屠杀开始了。
  好在土国宝带来的人数不多,仅三千人。
  想要屠杀满城一万多人口,不是一、二天能做得到的。
  而此时,大半年前十多万条人命的血腥味还未消去,满城的忠魂让江阴城中的百姓,有着与别处不同的血气。
  反抗,在大街小巷中暴发,土国宝部在满城杀人的同时,也在被百姓杀。
  就是这个时候,吴争率军到达江阴,对江阴城发起了攻击。
  已经不足三千的清军,根本无法控制住一个县城,甚至在满城百姓的反抗潮中,自顾不暇。
  何况土国宝根本就没有想到,明军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江阴城。
  在他看来,洪承畴已经与应天府援军会师,对明军的反击已经展开。
  明军就算不溃败,也无力染指江阴城。
  吴争带着二千骑兵,并没有从城门进入江阴,而是另辟蹊径。
  经过四十多万人鏊战的江阴城墙,早已破烂不堪,清廷也没有时间、没有财力去维修和整固。
  在那几个江阴少年的引领下,吴争部从一处倒塌的城墙处入了城。
  江阴城城池就像船一样,南面是它的头,北面是它的尾,吴争选在中间段入城,随即兵分两路,一路向南,一路向北,对城中正在与百姓缠斗的清军,进行了狙杀。
  清军猝不及防,他们早已分成了数十股,各自为战。
  在土国宝看来,城中义军不过是乌合之众,分兵进行各个击破,完全没有问题。
  这就造成了明军骑兵几乎是毫无迟滞地向南北两个方向推进。
  所过之处,清军纷纷溃败,转而被蜂涌而来的义军辗碎。
  此时,搜刮了城中钱财的土国宝,混然不知灭亡之时已经到来,他正在县衙清点着这几日的收获。
  一边点,还一边骂着,这一城的穷鬼。
  整个城搜刮下来,得了近十万两,确实穷了点。
  可问题是,这个城,早已在半年前,成了一座死城。
  尸臭依然淡淡地飘散在空气中。
  被焚烧的二万七千堆骨灰,足以堆成一座山。
  如今的一万多人,能搜刮出十万两,已是不易。
  就在土国宝惆怅没有达到目的之时,吴争率一众亲卫击破县衙大门冲入。
  土国宝甚至来不及反应,就被明军士兵团团围住。
  他还想抽刀反抗,被一名明军迅猛地一踹,软倒在地。
  几名明军一涌而上,将土国宝死死地按在了地上,然后五花大绑起来。
  至此,江阴城光复,城中除了零星的清军逃窜,已经再无大的战斗。
  而那些逃窜的清军,终究无法从当地百姓的眼皮子底下逃脱。
  一个个如老鼠般被捉了出来,然后死无全尸。
  这些场面太过血腥,可对于江阴城百姓而言,再血腥也不解他们心中之恨。
  等吴争走出衙门之时,江阴城中再也寻不到一具完整的清军尸体。
  不,准确的说,还有一具。
  不,不应该说一具,而是一个活人,土国宝。
  吴争自然不会仁慈到去赦免一个罪大恶极的汉奸、屠夫。
  但土国宝显然有自保能力。
  他的反应非常快,在被俘虏之后,见到吴争,从吴争口中得知一万多清军追兵几乎全军覆没时,他的第一句话是,“只要不杀我,我有绝密相告。”
  吴争开始不信。
  但土国宝接下去的话,让吴争动了心,“我发誓,这个绝密足以改变整个江南战局。”
  土国宝是江宁巡抚,又是洪承畴的心腹,从这两点,吴争不能不动心。
  “说吧。如果你所说属实,本官不杀你。”吴争沉声道。
  土国宝追证道:“你发誓。”
  吴争道:“本官发誓,若土国宝所言属实,本官绝不加害。”
  土国宝信了,这个时候想不信也没有别的办法。
  于是他开口道出了一个秘密,“应天府中已经没有八旗军了,在一万人马奉命增援常州后,应天府中仅有五千明军降军,而且皆是老弱病残。”
  吴争闻之惊愕。
  
第228章
乱世出英雄,时势造英雄
  “原本应天府确实囤有十五万大军,可当时江西战况紧急,清廷急调五万人去了南昌府,之后豫亲王多铎率六万大军南下。之后你急攻苏州,大学士率兵增援,被你击败之后,急调应天府一万大军至常州,原本是想稳固常州,不想你部追兵一触即溃,由此才有了一万多大军追击之事。”
  吴争明白了,可这份明白让他心剧烈地抽动起来。
  一个巨大的诱惑摆在了他的面前,清军一万多追兵化为灰烬,常州洪承畴最多只有三、四千残兵,而偌大的应天府,竟只有五千老弱病残。
  看来清廷兵力确实捉襟见肘。
  这说明什么?
  光复应天府,就在眼前!
  吴争整个人的汗毛都直竖起来。
  钱肃典、钱翘恭更是呼吸急促。
  这可是天上掉下的馄饨啊!
  “大人,西进吧!”钱肃典双目闪着精光。
  钱翘恭一样脸色血红地道:“若能死在应天府城墙之下,我也觉得值了!”
  吴争迅速地在脑中估算起自己的兵力。
  吴胜兆的残部还有一千多人,自己手下还有二千骑兵,如果急调无锡宋安部,又是三千之众。
  三股兵力相加,有六千多人。
  吴争有些犹豫起来,兵力还是不足,就算应天府兵力只有五千老弱病残,可应天府是大明南京,城防坚固,加上火炮全部被池二憨带走,自己没有可以攻城的重武器,这对于一座坚城而言,六千多人,几乎没有任何威胁。
  可如果眼睁睁地任由机会错失,吴争又不甘心。
  吴争思忖再三,强按着同样不甘心的钱家叔侄,走出县衙。
  衙门外已经人头如潮,无数的江阴城百姓涌来。
  在吴争出来的那一刻,喧嚣的人潮骤然鸦雀无声。
  一个老者上前向吴争长揖道:“江阴绅民叩谢大人救命之恩。”
  说完率先向吴争拜倒,无数百姓紧随其后。
  吴争微微侧身,受了半礼,然后上前搀扶道:“本官身为明臣,抵御外敌乃份内之事,各位乡亲不必多礼,都起来吧。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205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