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22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225/1807

  ……
  洪承畴悄悄溜了,其实按照清廷规定,守城不足三十日,犯官家眷一律处死,可洪承畴并不在意,以他的身份基本可以豁免,况且象他这样的人,除了在乎自己之外,别的他都不在乎。
  他带走的人不多,就他的直隶部队三千人。
  带得多了,明军会发觉,到时他就无法闪击镇江得手。
  可城中的清军不知道他们的主帅已经逃了,依旧悍不畏死的与明军作战。
  战斗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,由于三面进攻,几乎没有鞑子逃出。
  一万多守军,全部变成了尸体。
  应天府竟然真的被明军光复了。
  面对着这一切,所有将士都面面相觑,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。
  这可不是普通的城池,这是南直隶啊,曾经的大明南京啊。
  应天府,对于明人而言,就是都城,特别是遗老遗少而言,份量重如泰山。
  就连王之仁都激动得满脸涕泪,光复南京,这滔天大功真是他的了?
  想到曾经自己在弘光朝,遵从朝廷命令降清的情景,王之仁心中感慨万千。
  不好,没有一失足成千古恨。
  有今日光复南京之功,这天下还有谁敢不卖咱兴国公的面子?
  鲁之域嚎哭地倒在石城门口,他嘶吼道:“大哥……大哥啊,你看见了吗……弟弟今日率军攻入应天府了!你放心,今日之后,弟弟会杀更多的鞑子来祭奠你在天之灵!终有一日,弟弟会率军渡江北上,光复顺天府!”
  无数的将士默默闻听着,唯一在动的,就是从眼中滚落的热泪。
  在这一刻,明军上下同心,军心如铁。
  ……
  应天府骤然光复,参战明军回过神来,不约而同涌到洪武门前,疯狂地嘶吼着、渲泄着。
  满城的百姓到这个时候才醒悟过来,应天府光复了,再不是清廷的江宁府了。
  于是,满城的百姓也加入了狂欢的行列。
  那个晚上,应天府中究竟喝光了多少酒,放了多少烟花爆竹,已经无从考究了,只有在凌晨看到一城横七竖八、醉酒的人体和一地的狼籍,才能感受到一分前夜的狂乱。
  可还没等明军将士尽兴,吴争就接到了来自镇江信使的禀报,清军占领了镇江。
  吴争这才反应过来,洪承畴的出走,不是逃命,而是别有意图。
  镇江所处的位置,如果不计应天府是南京这个特殊意义,那么二者之间在军事的意义是不相上下的。
  如果任由清军占据镇江,那么清军援军就会非常顺利地从镇江登陆。
  于是吴争急赶至王之仁临时住所,吴争是想由王之仁派出水师收复镇江。
  只有这样,才能争取时间,在清军立足未稳之时,将他们赶出镇江或者歼灭。
  而王之仁部确实伤亡惨重,从镇江西进,沿江的火炮造成了三百多条舰船的沉没,近四千人伤亡、失踪。
  强攻北面三门,又折损了二、三千人。
  
第253章
撤往平岗山
  此战,王之仁确实下了大本钱的,此时让他亲自去收复镇江,这显然是不可能的,谁都明白离开应天府,那就意味着难以瓜分到对自己最有利的利益。
  吴争与王之仁彻谈一番之后,王之仁同意由王一林率水师一部装载三千步兵前往收复镇江。
  吴争随后就派出了几路信使,光复了应天府,还需要守住应天府,吴争决定急调嘉兴、苏州两府驻军各二千人北上,加厚应天府防御兵力。
  同时,吴争还指望着绍兴府能抽调兵力北上。
  可吴争此时还不知道,绍兴府……已经沦陷。
  多铎非常头痛。
  吴争判断得没错,清军就象是一条长蛇,它骤然吞下大明这头大象,根本无法短时间消化。
  清军兵力从入之中不捉襟见肘。
  数次上演屠城的惨剧,其实最大原因,是因为清军心里的恐惧。
  他们怕明人反抗,他们更怕后院起火。
  占领不等于可以统治,一旦各地反抗之潮蜂涌而起,那么兵力就更加不够了。
  吴争嘱咐过陈胜、池二憨等人,打不过就撤往平岗山,以图来日,就是这个道理。
  以空间换时间,如今华夏大地四处战火,清军主力不可能一直待在绍兴府,只要他们一调离,便是明军光复绍兴府之时。
  何必与清军争一时之长短呢?
  可吴争没有想到的是,明军在这次防御绍兴府之战中,会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。
  二万多将士喋血,连兵部尚书张国维都殉国了。
  多铎头痛的就是这个问题。
  清军正在南下福建,进攻隆武老巢,自己麾下大军不可能长时间滞留在绍兴府。
  可平岗山还有一万多明军,你一撤,他就攻,怎么办?
  左思右想之下,多铎只能牙一咬,下令进山围剿。
  于是,就在吴争收复应天府时,平岗山外的老槐村,已经暴发了第一场围剿和反围剿的战斗。
  打得非常激烈。
  多铎调来了三十六尊红衣大炮,对着明军的防御工事一顿狂轰滥炸。
  明军的工事由此千疮百孔,好在明军有准备,山中最不缺的就是树。
  明军将一颗树对中锯开,然后就这么一颗树一颗树地往工事上垒。
  以沙土压实,再覆上沙袋,还别说,之后清军的炮火,仅仅就啃去了一层树皮。
  除了漫天的烟尘,清军什么都没得到。
  多铎无奈之下,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攻入老槐村。
  于是,更激烈的战斗暴发了。
  经过两天的拼杀,双方的伤亡已经接近了极限,明军伤亡了三成,而清军更高,超过了四成。
  明军占据地势之利,伤亡还与清军接近,这从侧面证明了清军进攻的凶狠。
  这个时候,多铎已经有些无法自控了,大量的伤亡和推进不利,让他有些失控。
  他第三天悍然下令,抓捕周边百姓充当肉盾,逼迫百姓冲在前面。
  明军此时的指挥权集中在池二憨、陈胜和廖仲平手中。
  朝廷官员经过丰惠一战之后,自觉地不再插手军务。
  池二憨等人紧急商议之后,决定撤退,撤入平岗山。
  于是,清军轻松地占领了老槐村,多铎大喜,下令继续追击。
  至平岗山寨甬道前,多铎警惕了。
  他下令全军停止前进,就地扎营。
  经过一夜的思索,多铎故伎重施,又一次押着大明百姓充当肉盾,然后清军紧随。
  可这次,多铎失算了,清军在走到甬道外三、四里地时,就被明军火炮轰昏了头。
  这四门红衣大炮,就是当初吴争荡平平岗山土匪的缴获品,一直架设在甬道两侧的峭壁上,后来经过钱翘恭等人的炮位改造,已经可以几乎无死角地对甬道外五里地内的目标进行射击。
  可惜命中不高,否则,恐怕多铎、博洛都可能因过度靠近而被一炮送上西天。
  丢下数十条尸体,清军狼狈而退。
  多铎愤怒下令,射杀跟随清军回逃的大明百姓。
  一时间,数百民众无辜地饮血在山外,看得明军将士无不咬牙切齿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225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