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227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227/1807

  莫执念闻听,脸色有些动容。
  “以孙儿之见,祖父可以令杭州市舶司张贴布告,即日起但凡从各地、各国运粮至杭州府的商船,皆可免征关税。”
  莫执念大惊,瞪了莫亦清许久,问道:“可就算如此,至少也得十天之后吧?眼下危情如何应对?两天之内,如果莫家不出粮,市面上的粮价就会打着滚地往上翻……这可是临安伯大军的军粮啊,绝不能有一点闪失。”
  莫亦清微微一笑道:“祖父可以同时悄悄将莫家储粮运至外地,再乔装从松江、嘉兴、苏州运回杭州。”
  “啊?”莫执念惊愕了,他已经很高看这嫡孙女了,现在发现还是低估了,“那万一临安伯光复苏州失败呢?”
  “真到了那时,杭州城的危急早已经解了。”莫亦清从容道,“祖父一向看好临安伯,此时为何就不看好临安伯北伐能继续凯歌呢?”
  莫执念恍然,继而犹豫道:“不是我不看好,而是毕竟临安伯麾下这支军队成份复杂,人心难齐,松江府的光复,也非攻克,而是投诚。而据消息传来,洪承畴已经率大军亲援苏州,恐怕临安伯一时半会攻不下苏州啊。如此,就无法将苏州米粮运至杭州,以解燃眉之急。”
  “祖父所虑稍过了,孙儿以为,临安伯攻苏州必胜,不仅如此,临安伯还能一路凯歌,说不定真能光复应天府。”
  “哦?此话从何而来?”
  “孙儿奉祖父严令,自幼熟读史书。纵观史书中,都可寻到一种规例,那就是所谓的势。顺势者昌,逆势者亡。大明灭亡或许是天意,但它灭亡太快,自清军入关之后,清军势如破竹,一路攻城掠地,各地明军或闻风而降,或转进南下,可正因为如此,人心压抑得太久了,就会想反弹,临安伯攻杭州府,祖父和城中富贾心中何尝不是这么在想?这也就造就了临安伯今日之辉煌。所以,嘉兴如此,松江如此,苏州府自然也是如此。孙儿想说的是,不是临安伯造就了这次北伐,而是天下人心造就了临安伯这次北伐。”
  莫执念有种醍醐灌顶的畅快,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起他的嫡孙女,这孩子的天份太高了,可惜,只是个女儿身。
  ……
  之后的日子里,莫执念几乎照搬了孙女莫亦清的谋划,先是下令免征到杭州府粮船关税,然后就是暗中安排的米船陆续到港。
  城中富户的串联抢购动作迅速收敛起来。
  其实人心就是这样,再强大的人,都对未知怀有恐惧。
  他们可以掌控住杭州府周边的粮价,却对国外,尤其是海那边的情形不知。
  米船的到港,让他们深深怀疑起自己决断的正确性。
  免税,这是一着狠棋。
  所谓财能通神,有钱赚的事,特别是有大钱赚,可以让人的立场都发生改变。
  他们不怀疑因免税政策促使中外商人向杭州府大量输入粮食,由此,他们开始观望。
  这无可厚非,粮食就算是这个时代最畅通无阻的硬通货,可粮食终究是一年两季的可再生商品,他们可以操控杭州一府乃至数府之地的粮价,却无法去操控海外的粮食价格、产量。
  所谓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他们的收敛,给了莫执念时间和空间。
  莫家的囤粮迅速上市,成为了压垮杭州府粮价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  而真正将他们打回原形,并偷鸡不成蚀把米的,还是十天之后,苏州、太仓、江阴三地的光复。
  吴争没有失言,在光复苏州之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将苏州存粮运往杭州,这一运,便是三、四百万石,足以击垮杭州城中富商最后一丝幻想。
  杭州城中,米价最低到达一两三石的恐怖位置,大明有史以来,也就洪武中后期才有过这个价格,当时杭州城的粮价是一两二石三斗,同样不可同日而语。
  城中富户已经不堪重负,马上又是盛夏的收获季节,新米将收,陈米无法清出,需要更大的囤积成本,于是,只能割肉清仓。
  在吴争出征时,米价已经上升到一两一石的籼米,粳米价更高。
  莫执念以这个价格的九成至六成往外抛售,而如今莫执念暗中迅速回购,赚得是盆满钵满。
  用个简单的数字来形容吧,这一卖一买之间,官仓和莫家囤粮未受一点损失,反而以陈粮换新粮,这只是顺带的,关键是,在莫执念手中,所获净利,超过了一千六百万两之多。
  官商联合做庄的威力,莫过于此。
  这从侧面也证明了大明民间财力的雄厚,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。
  经过此役,莫家与民间商贾已经势若冰火,但莫执念的威信由此树立起来,正式开始实行他曾经承诺吴争的改革,重新厘定农税、商税,组建税警。
  而令人眼镜大跌的是,莫家的几个儿子被迫离杭州,说是出外经商,但明眼人都知道,这叫驱离权力中心,他们判断,莫家继承人有变。
  果然,在莫执念的身后,出现了莫家第三代,可让人不解的是,这第三代人,竟不是男子,而是个女子。
  杭州府开始不一样了。
  ……
  清廷已经乱了。
  得知常州沦陷,整个朝野慌乱了。
  特别是那些降清的明臣,在这个时候,他们突然回味到,大明或许还有一丝可救。
  人心很奇怪,在对一样东西彻底失望之时,会觉得它一无是处,什么都是差的、恶的、不可救药的。
  可一旦认为它或许还有救的时候,就会发现原来哪、哪的地方还是不错的,会越看越顺眼了。
  无数的官员开始私下走动、串连,整个京城中气氛变得异常诡异。
  
第256章
长江水战
  在这种气氛下,年仅九岁,登基三年的清顺治帝福临,怕了。
  他吓坏了,惶恐不安地说:“南军一旦攻占金陵,将朝野震动,到时候长城以南的汉人必将响应,朕将死无葬身之地,还不如暂时退回关外盛京避一避风头。”
  这些话被孝庄太后听到了,对顺治的懦弱非常愤慨,她责备顺治胆子小,还不如多尔衮勇猛。
  这话确实太过了,寻常人还受不了,何况是个皇帝?
  孝庄太后的话,在顺治心里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记。
  加上这些日子以来,多尔衮的张扬跋扈也让他敢怒不敢言。
  别的不说,就在之前几天,摄政王多尔衮以为皇帝信符收贮于皇宫之中,每次调兵遣将都要奏请钤印,十分不便。
  于是,即遣人将皇帝玺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备用。
  同时即日起,多尔衮所用仪仗的种类与皇帝等同,均为二十种,只是在每一种类的具体数目上比皇帝略少一些。而当时辅政王的仪仗则只有十五种,明显逊于摄政王多尔衮,这说明多尔衮与皇帝的差距越来越小。
  福临虽说只有九岁,还未亲政,可毕竟登基三年了,这见的事多了,心中自然有怨言。
  经过此次,福临心里已经对多尔衮深恶痛绝,这也正是造成多尔衮死后几个月,被福临彻底清算的悲剧。这是后话。
  福临受到孝庄太后的斥责之后,自尊受到了打击。
  加上多尔衮趁机以此大肆宣扬,来打击皇帝的威信。
  福临不得不重振旗鼓,下旨江北各地八旗军迅速南下,支援江宁(应天府)。
  ……
  可事实上是,吴争的挺进速度太快。
  应天府已经光复,而清军的援军最快的几支小股援军还刚刚到达长江北岸,没来得及渡江。
  清军开始在江北岸囤兵,短短几天功夫,已经囤积起近三万人马。
  此时,占据镇江的洪承畴部,也与江北取得了联系。
  而兴国公王之仁的水师,正发兵准备重新收复镇江。
  双方由此在长江之上,打了一场大型水战,各有胜负。
  王之仁的水师前身是大明定海水师,经过这两年的扩充和训练,确实是一支精兵。
  可以说,除了南海那支海盗之外,这在整个亚洲,实力也是首屈一指的。
  但它也有不足之处,而且非常明显。
  这支水师的舰船已经非常老旧,众所周知,明末财政拘紧,面对战争,朝廷对于每年军资不增反降,这就使得各镇水师的军备处于停滞状态,甚至退化。
  定海水师有炮舰,可最大的炮舰所装舷炮每侧面只有三门,以当时的滑膛炮射程和密封性,威力可想而知,也就是说,定海水师的舰炮射程仅有一、二里的距离。
  这种劣势,是因明末朝廷对火炮发展进程的误判所造成的。
  他们追求了火炮射击速度,以至于后来从欧洲引进新式火炮,都趋向于速射炮。
  众所周知,以当时的技术只能制造滑膛炮,而滑膛炮先天就存在气密封不足的问题,这个问题只能靠炮管粗、长,及装填药量够多去弥补,而一旦追求速炮,正好与这个原理相悖,可想而知,大明的火炮发展由此走入了岐路。
  而清廷却正因此大力发展、改良红衣大炮,从而后来者居上,竟在火炮数量和质量上超过了明朝,占据了战略主动。
  所以,此次八旗军前来增援,携带的红衣大炮竟达三十多门,加上原本大明在长江沿岸各镇的岸防炮,如果单纯从火炮威力上而言,王之仁水师那就不是个。
  正常的红衣大炮的长度在一丈(3米)左右,口径从四至五英寸(110到130毫米)之间,重量大多数在二千斤上下,射程在五到八里之间。
  经过清廷多年的改良,清廷所量产的红衣大炮,口径更大,射程可达到六至十里。
  这样的优劣势,足以让清军控制住长江一侧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227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