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280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280/1807

  马士英脸上的正气瞬间消失,他讪笑道:“瞒不过候爷,马某只想为自己挣一份身后名。”
  “身后名?”吴争诧异了,这奸倿居然想为自己挣一份身后名?
  马士英又激动起来,“马某有自知之明,虽说为官不堪,可也确实为朝廷做了不少事。可东林党人借题发挥,生生将马某诋毁成万恶不赦之徒,马某就算是死,也不瞑目。”
  “那你想如何?”
  听吴争这么一问,马士英突然推金山倒玉柱,跪了下来。
  “若靖海候不弃,士英愿辅佐候爷开创一番大业!”
  吴争傻眼了,这唱得是哪出?
  自己是有收留他的意思,那也是想给他提供一个享清福的闲差,算是给厉如海一个交待,也算是赏赐马士英这两年终究没有投清,还在组织人马抗清的苦劳吧,吴争心里根本没有让他辅佐自己的想法。
  可看马士英这架势,倒是有些落难英雄欲投明主的味道了。
  吴争呵呵笑了起来,起身上前搀扶马士英道:“过了,实在是过了。马大人原是弘光朝首辅,岂能居于吴争一个区区候爵之下,如果马大人真有老骥伏枥的想法,也该去应天府投效朝廷、监国殿下才对。”
  可马士英不肯起身,他叹息道:“东林、复社之人,将老朽诋毁如斯,马某恶名在外,就算去了应天府,也无出头之日,反而引来杀身之祸。此次蒙候爷相护,保得一条命,来日也必被清除出局,甚至性命不保。”
  这话还真不是危言耸听,就象马士英所说,党争一起,就无法善了,必是不死不休之局。
  因为谁也不会给对手留下死灰复燃的余地,所谓痛打落水狗嘛。
  还有一句话可以形容党争的残酷,那就是于对手宽仁,那就是自寻死路。
  与战场上不同,党争的失败者,会被牵连至阖家满门及亲朋好友。
  这也是谈到党争,人人色变的主要原因。
  也正是因为如此,清流不再是清流,而阉党也不仅仅是阉党。
  党争到了最后,已经不是计较对错,只论胜负。
  所以,无论是清流还是阉党,到了最后,无所不用其极,谁也别说谁手段龌龊、行事阴狠,都一个样。
  打个比方,一个不属于两党的正人君子,他如果被有心人诬陷为了阉党,那么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自证清白。
  怎么证?
  胡编乱造或者旧事重提,亦或者加油添醋,写一份弹劾阉党的奏折呈上去,用这样的手法来证明自己与阉党势不两立。
  反之,也然。
  就这样,人人自危,而很多的罪名却是不尽实、得不到验证的。
  但因奏折白纸黑字的存在,这些罪名就会越来越夸张,连百姓都耳熟能详,以至于后来被越来越多的人引用,直至从诬陷变成铁证。
  而阉党此时大势已去,阉党中人更是死得死、降得降、逃得逃,自顾尚且不懈,谁还能遮护马士英?
  此时绍兴府朝廷中,明面上几乎没有阉党的存在,就算私底下有隐藏身份的,也是惶惶不可终日,已经很难成气候了。
  马士英去了应天府,那就是竖起一杆旗,阉党的旗。
  可问题是只有他一人,就杆旗就成了众矢之的。
  不死,那才叫奇怪呢。
  吴争沉吟着,看着马士英道:“只要你安生待在应天府,谋个清闲之职,本候保你安全。”
  马士英苦笑道:“马某这两年辗转千里,四次碰壁,为人所不齿,可但凡所到之处,受清军荼毒的百姓却信任马某,不断有人追随。可惜……马某无军事之才,不能象靖海候这般迎风壮大,打出一片天地。但如真要我自禁应天府,混吃等死,马某不甘心啊。”
  吴争并不想收留这个马瑶草在自己身边,这厮的名声太臭了,可谓迎风臭十里。
  “马大人多虑了,如今长平公主监国,钱大人等都是正直之士,朝廷风气全新,正是马大人再图奋发、为国出力之时。”
  马士英面显失望之色,他原以为吴争此次会延揽他效力的,可不想,吴争婉言拒绝了他。
  可正如马士英说的,他不甘心。
  去了应天府,等于寄人篱人,仰清流之鼻息,什么时候人家不高兴了,就来拍打一下他这个臭皮囊,以示清、阉有别,混、浊有异。
  马士英决定下一剂猛药,赌一把。
  “马某虽然名声不好,可久历官场,在政务上还是能为靖海候效力的。靖海候少年得场,身边猛将自然是不缺的,可深谙事务的恐怕不多。想必靖海候许多时候,也会苦恼身边琐事太多吧?如果有马某相助,靖海候定能在不久之日……面南背北。”
  面南背北?!
  这四个字就算是在闲聊时,以二人的身份,恐怕也不能随便说出口吧?
  其中的忌讳太深了。
  吴争闻听,一时间双目阴冷起来,厉声喝道:“放肆!汝敢诬陷本候不忠不义?是以为本候杀不得你吗?”
  马士英本就是想下一剂猛药的,对于吴争的反应早有准备。
  他不慌不忙地回答道:“此时士英就是个阶下囚,我会鱼肉,候爷为刀殂,想杀马某,就如同辗死一只蚂蚁般轻松。靖海候难道就不敢让马某把话说完?”
  吴争眼神闪烁起来,没有说话。
  见吴争不阻止,马士英继续道:“候爷废黜鲁王,拥立长平公主监国,其目的想来不仅仅是为了抗清复明吧?”
  这话问得,让吴争脑门一团火,他声色俱厉地喝斥道:“本候一心就为抗清复明大业,何来异心?”
  马士英仰头哈哈一声,“鲁王虽说天资不高、行事优柔寡断,但并无太大过错,当时你只是个小小指挥使,竟敢拥兵发动政变,说是为了抗清复明大业,敢问靖海候,这天下只有你是聪明人吗?”
  
第326章
党争泥沼中爬出来的小人
  吴争怒极反笑,放开搀扶马士英的手,任由他继续跪在地上,狠狠道:“好,本候倒想听听,你这个聪明人是如何揣度我心思的。”
  马士英轻哼道:“靖海候有抗清复明之心,马某相信,深信不疑。可靖海候此心之外,还有别的心思,也不足为奇。若鲁王一直监国,待抗清复明有成之日,鲁王之声望便可水涨船高,到时,朝堂之上,有钱肃乐等一众清流便会力主拥立鲁王登基,先不说鲁王与靖海候是否君臣同心,就说鲁王心性多疑,又岂会不防备于靖海候拥兵自重?”
  “而鲁王身为皇室,又是靖难之君,靖海候就算到时想反对,恐怕也得不到群臣的附和,如此一来,靖海候就得与整个天下为敌。除非靖海候到时能急流勇退,保全一世英名。可依老朽看来,靖海候绝非自甘清贫之人,你需要为将来布局,这就是你废黜鲁王最重要的原因。”
  吴争轻嗤一声,“荒谬!”
  “荒谬与否,候爷心里自然明了。再来说说你拥立长平公主监国,前面说了,鲁王是男子,监国靖难,有顺势登基的惯例。可长平公主则不同,她是女子,就算她一直监国到大业有成,也须重觅皇室男子,承继大统。可要另外寻觅皇室男子,就怎么也绕不过靖海候了,想那时,靖海候早已手掌百万大军,晋国公、甚至封异姓王爵了。只要不是候爷想要的,候爷就能一言否决,无论监国还是诸朝臣,都对候爷无可指责。”
  吴争有些发愣,这面前的槽老头他妈的就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吗?
  可许多事万万承认不得,于是吴争喝斥道:“这不过是你以小人之心妄自揣度本候罢了。”
  马士英连连应道:“马某自然是小人,全天下都指我是小人、奸倿,不缺候爷一个。可候爷莫要忘了,马某这个小人,是从党争的泥沼中爬出来的。”
  吴争怒道:“本候原想为你寻个安乐清闲之职,以让你安养后半生,不想你竟如此恶意揣度本候,实在可恨。今日之后,你便自去,本候不想再看见你。”
  这话份量很重,如果失去了吴争的庇护,马士英现在出去,就会被那些朝臣撕碎,能活过今晚,就算马士英命大了。
  所以,吴争不用自己动手杀人,把马士英赶出去,就能灭口了。
  马士英何等老练,他岂能不知其中厉害?
  而激怒吴争,本来就是他想要的。
  于是马士英拜道:“请候爷息怒,且容我把话说完。”
  “讲。”
  “如果候爷真有这番心思,那就一定用得着马某。如今朝堂之上,大部分都是清流。”
  “清流不好吗,对国对民总比阉党、奸倿要好!”
  “不。”马士英坚定地否定道,“有句话候爷定是听过,水至清则无鱼,刚极易折,马某虽身在阉党之列,可对于忠臣义士还是佩服的,但朝堂之上,清流独掌大权,与国与民无益。”
  吴争嗤然道:“笑话,清流独掌大权,总比奸倿掌权好,难道让奸倿贪腐渎职、祸国殃民吗?”
  马士英叹道:“我举个例子,候爷就能明白。”
  “崇祯末年,朝廷国库拘紧,入不敷出,数十万边军发不出饷。皇帝欲加征三饷,可就是这帮东林、复社众人生生驳回了,后来皇帝执意征了一年,却因这些人的强阻半路废止,以至于边军将士无饷可领,引发兵变、叛乱不止。试问,这样的清流于国于民有益吗?”
  吴争反驳道:“朝中清流驳回的本意,想来也是为了天下百姓负担沉重吧?”
  只是吴争的语气已经不再肯定。
  马士英没有反驳,而是继续举例道:“好,那就再说两年前弘光朝的事,福王登基之后,确实荒淫、贪奢无度,可四镇截留赋税,才是真正引发崩溃的原因,可如果不是这帮东林党人,也不至于一年就亡。候爷应该知道,以长江天堑为界,南北相抗,淮河以南辽阔的土地和人口,朝廷每年从江南各地征收粮食、银钱、布帛等财物,弥补朝廷庞耗费。加上朝廷百万大军,就算不能北伐,至少自保无虞。可实际上,朝廷连官员俸禄都发放不出。”
  “国库空虚,清军攻扬州之前,就是这批东林党人,还在不断地上折,谏言皇帝减低各地赋税,甚至于更甚者谏言免税。若非当时马某和史可法联手否决,弘光朝怕是支撑不到一年。试问,这样的清流,与国与民有益吗?他们不是为了百姓福祉上疏免税,可仅仅是为了他们的名声,候爷想必知道,崇祯朝每次东林党人谏言减税,政令下达之后,各地的百姓依旧生活贫苦,可事实上,朝廷的赋税已经低到了不能再低的地步。”
  “马某其实心中也非常不解,这两年在辗转各地山林田间,才得以释疑。原来朝廷的政令根本就落不到百姓头上,百姓依旧在交着重税,而百姓交的重税,被当地官府、士绅豪族及地方皇室瓜分了。不仅如此,他们还凭着自己的免税权,大肆吞并百姓土地,以至于失去土地的百姓纷纷附逆,这才是各地反贼层出不穷的原因。”
  看着侃侃而谈的马士英,吴争有种错觉,这眼前的老实究竟有忠是奸,是奸臣是能臣?
  阉党真全是奸倿,清流真皆是忠臣?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280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