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明(校对)第33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31/1807

  朱媺娖行事太狠,几乎没有给钱、陈等人留下质疑的余地。
  这种事,原本应该先私下里与他们先沟通一下,然后再宣之于众。
  可现在,朱媺娖当着所有人的面,直接将此事捅了出来。
  哪怕是钱、陈二人还怀疑吴争的身份,恐怕面对这方玉玺,也只能认定为真。
  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玉玺为假,如果仅仅凭心中的揣测去质疑,那不但得罪狠了吴争,连长平公主都得罪狠了。
  朱媺娖既然使出此招,那么就表明她已经一顾一切地站在了吴争这边。
 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,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。
  这世上终究是趋利避害之人为多,短暂地寂静之后,至少有半数以上的文人、官员面向吴争,行跪拜大礼。
  “臣等参见殿下。”
  钱肃乐仰头喟叹一声,伸手拉了拉陈子龙的衣襟。
  “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我等也算尽力了。”
  陈子龙点点头道:“其实他若真是惠宗后人,那结果也不错,至少这江山还姓朱。”说到这,陈子龙古怪一笑道,“不过如此一来,止亭兄倒是了却了一桩烦心事。”
  钱肃乐一愣,问道:“这话从何说起?”
  “他若是惠宗后人,那与公主殿下……呵呵,从这点上来说,这事更增添了几分真实。”
  钱肃乐一愣,陈子龙虽然没有说穿,但其意不言自明。
  从绍兴府开始,公主与吴争之间的关系就不乏流言蛮语,可今天,长平公主竟执意证实吴争的皇族身份,这确实需要非常心志。
  要知道,吴争如果真是惠宗后人,那么与公主就有了血缘关朕,二人的关系就变成了族兄妹,族兄妹不能通婚。
  陈子龙话中之意,虽说是调侃钱肃乐再不必为他女儿的大室身份而担忧,但实际上点明了公主与吴争之间,再不可能苟合,那么如果拥立长平公主继续监国,或者登基,他们应该还有机会。
  相视会心一笑之后,二人推金山倒玉柱,口称“殿下”,行跪拜大礼。
  他们二人的拜倒,就如同一种无声的命令,城楼下所有人随之拜倒。
  这是承认了吴争皇族的身份,但承认身份是一回事,有没有资格继承大统是另一回事,大明皇族多了去了,当以十万计数,所以,钱、陈二人同样认为在这件事上,不必纠缠过多。
  于是,顷刻之间,城上城下近千人拜倒在地,口呼殿下。
  看着这帮子拜倒在自己脚下的人,吴争好气又好笑,这就是一场闹剧,朱媺娖三女筹划的一场舞台剧。
  ……
  人,肯定是杀不了了。
  这或许是今日,吴争唯一感觉心安的事了。
  经此一闹,这些文人、官员至少在明面上,不会再反对自己,自己又何必再起杀心?
  “说说吧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  吴小妹有些不敢看吴争,“哥哥……这是我的意思。”
  吴争嗤声道:“你还没那个本事。”
  朱媺娖没好气地回道:“没错,是我的意思。”
  吴争无奈地叹息一声,“你究竟想做什么?这事远不是你所想的那样简单……况且,一旦走漏了消息,没的就惹出大事来,到时后果远比今日我杀数百人更严重。”
  朱媺娖闷声道:“也不会如你所想那般严重,知道此事的仅眼下五人罢了。”
  五人,朱媺娖、吴小妹、周思敏、郑叔,还有自己?
  这么说,吴小妹身世的事情并没有被扩大?
  吴争有些惊讶起来,“那……马士英和张苍水又是怎么回事?”
  朱媺娖冷哼一声,扭转头去,这样子,还真没有了执掌朝廷,主宰生死,监国的模样,倒象是正向情人生气的小女孩了。
  吴小妹代答道:“哥哥放心,我们只是将我的身世按到了哥哥的头上。张、马二位大人都只知其一,不知有二。”
  朱媺娖扭过头来,“马士英只是凑巧前来觐见本宫,适逢其事罢了。不过他是你的人,我也就顺势而为了。不过张煌言却是此事中必不可少的人,是我特意传召来见的。”
  吴争恍然,这三女子确实厉害,将马士英、张煌言这些人都利用进去了。
  特别是马士英,这有些八十老妪反倒被稚童算计的意思了。
  不过吴争此时确实放下了心中一块大石,身世的秘密没有扩散,那么情况就可控。
  
第397章
君子,须欺之以方
  至少目前,身份张冠李戴的秘密,还没有泄露出去的可能,眼前这三女,是不可能泄露的,她们与自己可以说是利益共同体,而郑叔,吴争瞥了一眼,他应该不会泄露,因为他的利益也是与朱媺娖密切相关的。
  略松了口气,吴争道,“谁能把这件事,从头至尾和我说一说,也好让我听听,这其中是否有疏漏之处。”
  吴小妹道:“我来说吧。”
  于是吴小妹将前一夜发生的事对吴争述说了一遍。
  朱媺娖终究只是个未经人事的少女,经历了淳安被逼宫一幕,已经心灰意冷,在她看来,去监国位未必不是一件好事。
  应该说,她对自己监国的这一年多,已经身心疲惫。
  如果不是心中对宗室的一种执念,怕是早已坚持不下去了。
  而正阳门那一幕,更让她神伤,朝廷到了这个时候,还在内讧。
  但朱媺娖也同样清楚,如果真让钱、陈这些人扳倒了吴争,那么想要复明,恐怕就是镜花水月之事了。
  可问题是,钱、陈等人的理念与吴争不同,他们在乎的是正朔。
  可不管是朱媺娖还是吴争都没有可能代表正朔。
  朱媺娖有身份,却是个女子,吴争是个男子,却与皇族牵扯不上关系。
  正在朱媺娖和郑叔苦恼之时,吴小妹提议,张冠李戴,将自己的身世按在吴争的头上。
  如此一来,吴争就有了皇族身份,这个身份足以让所有忠于明室的人团结在他的周围。
  经过三女加上郑叔的仔细斟酌,觉得此事有可行之处。
  一则黄堞上只说生男名辰晅,生女名辰妤,并没有可以佐证的相片,只要年龄相仿,根本无从考究真假。特别说经过二百年,所有知情人都已故去,想举证吴争身份的,根本找不到。
  二则有传国玉玺为凭,几乎所有的猜疑都散去,一个王爵与传国玉玺根本无法并论。
  也就是说,只要传国玉玺出现,就算吴争是假,也没有人会去纠缠此事,明人对这传国玉玺的执念,太深了。
  综上两点,朱媺娖做出了决定,不过她唯一犹豫的是,和陈子龙所说的那样,如果吴争坐实了皇族身份,那么她与吴争之间,永远没有可能走到一起。
  这一点,让她心碎,也差点让她中止了这个方案。
  但最后,朱媺娖还是做出了选择,儿女私情与国家宗庙而言,孰轻孰重?
  如果坐视这数百人被吴争清洗,那么日后的朝堂就算还存在,与朱家也没有什么关系了。
  下了决心,那么要做的事还很多,至少需要一个在朝堂上说话有份量的人,引为助力。
  于是,思忖再三之后,张煌言入了朱媺娖的眼睛。
  张煌言为人正直,以诤臣出名,且与吴争关系不错,这样就能使得,外臣在接受这个秘密时,不会下意识地去质疑这事的真实。
  因为这事有张煌言作保。
  所以,朱媺娖立即派人去传召张煌言。
  而这时,马士英的到来,让朱媺娖眼睛一亮。
  马士英对政斗有着丰富的阅历,朱媺娖将吴争身世一说,他便意识到机会来了。
  吴争之所以遭受朝野文人敌对,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吴争崛起太快,而是吴争锋芒太露,简单地说,是没有根基。
  一个没有根基的人,手掌实权、占据高位,自然受人嫉恨。
  这与对错无关,只关乎人性。
  在马士英看来,如果吴争有了这个身世,就可如虎添翼,不用说封王了,日后面南背北都可事半功倍。
 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,马士英为整个计划出谋划策、修补漏洞,做得是不亦乐乎。
  而张煌言正直,君子欺之以方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31/1807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